十年生死两茫茫 ——品读苏轼(网络文字)

心香一瓣

 图片
 
    
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年四十岁。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了已经故去十年的原配夫人王弗,于是留下了一首悼亡词的千古绝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大家就是大家,苏轼这偶尔的一梦,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第一的悼亡词。文论家认为这首词与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可谓精当之至。
 

  十年生死两茫茫。第一句就凄凉感伤、语出惊人,将满腔抑制不住的生离死别之情直接宣泻出来。十年虽不久长,但却是生死永诀、幽明路隔,更何况是自己的爱妻。不思量,自难忘。实际上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思量得太深、太苦、太沉重。这是一种无法排遣的思念,每时每刻的思念,刻骨铭心的思念。用李清照的词应当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用柳永的词应当是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但苏词更加凄凉,也更加动人。我第一次听讲苏轼的这首词是在大三,为我们讲授宋代文学的田畴教授朗诵《江城子》时,满含深情,潸然泪下,令我的心底产生强烈的共鸣。

图片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王弗死后,葬于苏轼的家乡四川眉山,而此时苏轼则在山东密州的任所,从距离上说也真是千里之隔。而王弗死去的十年,正是苏轼颠沛流离、历尽忧患、备尝艰辛的十年。以至于刚到四十的东坡已经尘埃满面,两鬓如霜。此时此刻,纵然生者与死者能够奇迹般的相逢,也可能互不相识了。时间的阻隔与空间的距离,造成相逢不相识的遗恨,更使人感到揪心的痛楚和悲凉。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句似乎是柳暗花明,与爱妻在梦中相逢,现实中的时空距离一下子都没有了。王弗16岁与苏轼成婚,聪明沉静,知书达礼。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颇有点红袖添香的味道。二人可谓是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王弗26岁早逝,这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东坡曾在王弗的墓前悲痛长叹: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一怙。虽然苏轼在梦中看到了妻子对镜理红妆的美好形象,勾起了对往日闺中生活的甜蜜回忆,却又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是的,说什么呢?没有话,也说不出,只有泪,给人的苦涩和悲怆更深一层。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结局无可奈何。生死阻隔,永无所知,思念无计排遣且又难以重逢,即使在梦中相见,也是有泪无语,还能怎么样呢?只有想象在那清冷的月夜、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是自己和爱妻因为思念而柔肠痛断的地方。  
 

  应当说,苏轼是多情才子。我们已经在《江城子》这首词中东坡的泪里深有感触。实际上,苏轼颇真心的爱恋过几位女性。第一位是他的初恋对象小堂妹。这个堂妹慈孝温文,后来嫁给了一个叫柳仲远的人。东坡旅游途中,曾在靖江她的家中住过三个月,并写了两首诗给她,其中一首中有厌看少年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之语,另一首有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荫结子时的句子,这两首情诗反映了东坡当时的真情实感。东坡一生对这位堂妹念念不忘,晚年流放外地听到堂妹的死讯,情怀割裂心如刀割,并抱着病体为堂妹写下一往情深的祭文,自云:万里海涯,百日仆文。拊棺何在,梦湿濡茵。长号北风,寓此一尊。
 

图片
 

  苏轼的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也是一个贤淑而又知书达理的妻子。苏轼一家在颍州的时候,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她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苏轼大喜道: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王闰之不经意间说出富有诗意的语言,给了苏轼创作灵感,让他留下一首《减字木兰花》。闰之陪伴东坡度过了25年的人生道路也先他而去,使苏轼再遭打击,写下了血泪纵横的祭文:昔通义君,没不待年。嗣为兄弟,莫如君贤。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他为王闰之举办了水陆道场,超度亡魂,还为王闰之写下一首《蝶恋花》: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这雨是苏轼的泪,是他强烈思念的倾泻,足见爱之深、情之切。
 

  透过苏轼对其红颜知己朝云的深情,更使人接近东坡的情感世界。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时,曾收一侍女,名朝云,时年十二,后收为妾,侍奉苏轼二十三年,随他颠沛流离、起起落落直至惠州。朝云美丽贤惠,长于歌舞,陪伴苏轼度过了无数艰难,一道承受了无数打击,是苏轼至亲至爱的患难伴侣。苏东坡为她写了两首词,一首是《西江月》: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控花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污,洗妆不退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缠绵婉转,意蕴空灵,极言朝云的美丽。另一首是《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这是一个多情的故事,苏轼通过佳人的笑声,让行人去想象佳人的容貌与动作,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更引发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苏轼问其缘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说罢不禁潸然流涕,不能成声,自此终日惆怅,不久抱病而终,时年34岁。苏轼把她安葬在惠州城西丰湖边一座有飞瀑和松林的小山丘上,并建造了一座六如亭怀念她。六如者,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雾、如电之谓也。亭上刻了苏轼为朝云作的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朝云的死,带走了苏轼晚年的全部情感,用他本人的话说是高情已逐晓云空。此后苏轼郁郁寡欢,一直鳏居不娶,并终生不再听人唱此曲。
 

  从苏公对爱妻王弗的怀念和对爱妾朝云的痴情,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高唱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词人,也同样是一位柔情似水、情真意切的才子。记得有位才女曾著文发表自己的私见,嫁人当嫁苏东坡。我很赞赏她的眼光。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