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湄子(七律.感怀)》

浅析作品

 序言:非常感谢长风在百忙之中为我拙诗作浅析,此浅析句解意尽,正是我所要表达的内心之言。
   认识长风缘自文字,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与对作品的独特见解,令人佩服与赞叹。
  有些相遇便是久违的重逢,文字相约岁月人,
一份字缘墨守流年。文海里一花一草皆倾城,我的文字还未退出初长的青涩,相信来年会是树上的一片叶迎风招展。 

世人有几不失意!纵观古今细数风云人物,都曾有壮志未酬的感叹。
李白诗坛巨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激昂豪情的文字,虽未达到济世理想,他的精神永远鼓舞后人,他的才华永远被后人仰望。
李商隐诗坛才子,一生忧郁未得志,借用文字来发出心中的愤怒,那种不屈的精神倍让世人动容。
   人生随时都会有逆境,低下头来,就会使自己一蹶不振陷入惆怅与叹息里。抬起头来,那一片辽阔的天空就是我们第二次人生起飞。或许等待我们仍然是失败,只要我们失意不失顽强的打拼的精神,还有三次,四次的起飞的机遇。“休言”华年已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善待失意,让失意成为我们通向成功的途径! 
谨将拙诗送与长风生日作念,并将此文与有志同的朋友共勉!  
 
 

    七律.感怀    
 
文/湄子(Q:657305930)
休惊两鬓已成斑,襟抱未开谁计年!
马踏平川奔万里,龙游浅水困当前。
行来棘地心何惧,抖落风霜意更坚。
始信今生名不负,仰头一笑向云天。


 赏析(文/乘风破浪 Q:715230134)
    “诗言志,歌咏情”,诗歌的主要功能即在于抒情明志。湄子这首“感怀”,以雄健豪迈的气势,曲折多变的手法,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诗中主人翁的壮怀心志,给人以激奋、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首联用一个否定句、一个反诘句,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虽已两鬓成斑,却也无须惊叹。对于一个立志有所建树、成就功业的人来说,向着既定目标发奋努力,不断前行时,他的人生常态是无暇顾及些微的生活细节的。也许,在某一天清晨的洗漱镜前,蓦然发现满是青丝的鬓角已现出隐隐的白发。时光匆逝,而事业却尚在征途,能不令人产生日暮途远的焦虑之感吗?然而,作者此处却一反常态,用否定的语句,表达了更为坚定的信念。“休惊”即体现了这种自信与坚强,此句的背后隐含着主人翁人生征战,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多少艰辛和苦泪啊!紧接着用反诘的语气指出,理想壮志尚未实现,又怎能顾得上虑及年轮增长呢!崔珏“哭李商隐”诗中首句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仕子艰辛,十数载寒窗苦读,经纶满腹,只为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而命运多舛的李义山一生胸襟未展,命途维艰,令人感慨万千!作者此处却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襟抱未开”,进一步增强了信念坚定的表达效果。此联出句不凡,表意言志,用否定、反诘的句式,比直接铺成更有力度、更有气势,呈现出曲折波荡的诗意。

   颔联笔锋一转,以“马”“龙”两个意象暗喻对时事、人生处境的判断。平川沃野、达道通衢上,骏马驰骋万里,喻人生顺境;而蛟龙困于浅水,则难于施展宏大抱负,只有在波澜壮阔的江海中,龙才能呼风唤雨,展示雄风,喻人生顺境。这一联以哲理性概括的笔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命途的感悟。同时,后一句中暗含着作者藐视当前困难,对前途、对自我充满信心的良好心态。“当前”绝不是永远,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颈联则回到眼前,进一步含蓄地点明了眼前的困境,表达了作者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荆棘丛生、道路坎坷、风吹雨打、霜尘满面,又怎能阻挡住意志坚强者的前行步履!只要心中存有永恒的信念,任何困难和险途都宛如泥丸,等闲而过。

    尾联承接前面表述的心志和行为,对未来展示出美好的期冀以及自信豪迈的个性特点。只要意志坚强,奋力拼搏,美好的理想就定会实现。此句同时呼应首联的“襟抱未开”,而当理想实现之时,敞襟天风,笑傲山川,“仰首一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进一步表达了作者藐视困难的坚强自信和远大的抱负胸襟,以及豪爽达观的个性。

    全诗气势如虹,纵贯首尾,或明言、或暗喻、或直抒、或含蓄,手法多变,层层深化。几乎每一联都含有坚定信念的表达,而表达的手法却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物象出发,从而不断强化了主旨的表达效果,却并不显得重复与累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诗的气势,“文以气为主”,诗歌也是同理。只有胸中激荡着扫除尘埃,斩却鲸鲵,使“洪涛渤潏,狂飙振惊”的气势,才会在诗中表现出一往无前,自信达观,坚强无畏的心志和毅力。

   作者虽未明言志向为何,但从尾句看,这种志向是高洁为民的,这种“名”当为天下苍生百姓着想、服务之“名”,这种志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志向。因此,读后会令人振奋,能产生强烈的共鸣之感!
 

后记:
    十二月六日,我收到湄子的这首“七律.感怀”,作者嘱我阅后写篇赏析。因这一阶段琐事甚多,我答应在十五日后完成,谁知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屡次反复,精力心神消耗甚大,一直未能如愿,直至二十五日那些事项完成,才得以在今日动笔。
    我与湄子相识时短,交流更仅仅短短两次,但读其诗词,尤其是对诗词的欣赏文字,却惊叹于作者的文笔才思。那一篇篇富于乐感,充溢才华的文字,都是精美的散文佳作,令人钦佩。就这首诗而言,我实不知这是作者的自我感怀,还是赠与别人的诗作。以湄子风华正茂的年龄,是没有鬓斑白容颜的。而诗中气势却又大有男儿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雄健豪迈气概,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因此,解读此诗中我把它泛称为“主人翁”。初读此诗,“襟抱未开”四字即催人泪雨,心酸难奈。竹死、桐枯、风不来,高才难遇明主,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艰的李义山常让我唏嘘叹惋;而仰天长啸、长风挂席势难回的李太白又令我仰慕不已。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尤其是诗人中,屈平的高洁情操,贾谊的满腹经纶,李白的天纵诗情,李商隐的博大才学,纳兰的婉约凄美,是最令我崇拜、企慕的,也最能引起我的强烈共鸣。相比较而言,东坡的旷达超迈、博学多才,与我产生的共鸣反倒要次于上述五人了。
 
    此诗初读时,即可明显地感觉到李商隐、李白诗作的影响,由此也就更能激发我的共鸣。这样气势磅礴、自信坚强的诗作,或许我在前几年中也会有,而今只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了。我相信定数,也信奉命运,收到湄子诗作时,恰逢我的生日,湄子并不知道那天是我的生日,而诗作内容与描述的处境又与我极为相似,由是更感冥冥之中的通灵之感了!

    学如逆水行舟,一月来已甚少读书,此诗的解读赏析自然不会深刻到位,只能请湄子见谅了!

                                                                  2014. 12. 26日晚


 
















文章评论

湄子

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湄子

【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烟波老翁

好诗好评[em]e179[/em][em]e179[/em] 诗意激昂,震动人心。 不可多有好点评。 [em]e157[/em][em]e157[/em]

箫箫

新年快乐![em]e177[/em][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