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沧海(摊破浣溪沙.落叶)》

浅析作品


摊破浣溪沙.落叶
文/沧海(Q:2357701296)
叶落纷飞片片轻,西风非是不留情。毕竟扶花堆玉色,念曾经。
便做黄泥呵厚土,来年还共早春生。蓬勃人间千万种,更鲜明。

 
        浅析(文/湄子Q:657305930)
        这是一阙吟物作品,词人用智者的眼光去感悟普通的落叶,从而给予了人们对事物枯荣的认识。
        也言明了词人的豁达人生观。


       上片:“
叶落纷飞片片轻,西风非是不留情”
         
开篇即破题,“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落墨就将一幅秋风扫落叶的画面推向读者面
        前,一“轻”字,言写落叶之形,却
蔓延出寒秋萧瑟之气。不由想起宋玉《九辩》中的“悲
        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西风”亦秋风。“纷飞”
落叶飞舞且数量多
        而杂乱,又暗示了西风的狂暴与冷厉。“轻”指落叶飞舞时的
形态,暗示树叶失去生命后的
        枯萎状态。面对此情此景词人并没有对西风加以指责与感伤落叶的悲壮,却用“非是”一语
        来了结西风
狂扫枝头的残酷之举,为什么“非是”,词人为读者留下迷惑。这一笔下的空白
        恰是为下片做好伏笔,更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毕竟扶花堆玉色,念曾经。”
             此句可作倒装句,以今昔春秋画面叠,将叶子一枯一荣作对比,可谓劝世醒人要以
        淡然的情怀面对苍凉现实。
“毕竟”令人细品,用曾经美好来抵御消沉情绪在落寞的时候,
        又有几人能在曾经的繁华里宽怀,感悟世时变迁。 
“堆”堆积,积攒。“玉色”碧绿色。
        
曾经沐雨浴日、也曾经相伴万紫千红、也曾经葱茏茂盛,也曾担当起了苍天交付的使命千绿
        一红众叶捧花,点染
了人间一道又一道绚丽风景。“扶”动词。尽显绿叶的力量与甘愿奉献精
        神。“堆”
经风霜历雨雪漫长的时间里积攒出来厚实与沉稳。叶的鲜艳光润翠绿欲滴之意,                 与“扶”两相呼应。

 

        下片:“便做黄泥呵厚土,来年还共早春生。”
            承接上片取意于“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便做”
悟透人事繁华与苍凉后的淡泊襟怀。
“早”抒发出词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将万物从沉睡
        一冬苏醒过来的喜悦与激情跃于句中,
且要把
蓄势到的新力量和新的希望早早的赋予春天。
        风吹过落叶
扑向大地零落成泥化为养料,等待又一次生命轮回。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
经过寒冬埋藏,那一簇新绿还带作末的凛冽,就散着不可遏止的力量冲寒而出!这不正是
        昔日
落叶凭着初春暖阳,厚积薄发孕育出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吗?
 

       “蓬勃人间千万种,更鲜明”
           “蓬勃”繁荣,旺盛之意。一绿而出便
散发出蓬勃的生命气息,万物从此生机盎然。那一抹
        绿竟然是
夺目惊心令人振奋与感慨。谁解西风情!“删繁就简三秋树”,择优汰劣也只有秋日
        西风才有此独特的作为,若无西风的“无情”,生灵便失去新老更替休养生息时机,
人间哪有
        年年的
兴旺与丰茂。叶领悟了生命的真谛,用“生”与“落”来装点鲜和明丽的人间,西风托
        起天地的责任,用“有情”与“无情”的庄重
与威严让万物敬畏。词中对西风描写运用了陪衬
        手法,既突出了主题又耐人寻味。



         此作品立意高远意蕴深刻。
语言朴实语句流畅,写得十分激情富有朝气,一扫秋之悲凉。
        
引就读者从文字走向词人心境,一同感悟人生哲理。
      
       
         

     





文章评论

湄子

苏轼----定风波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湄子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 “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过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象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老绵羊

[em]e183[/em] [em]e160[/em] "落叶飘零片片轻,西风非是不留情。毕竟扶花堆玉色,念曾经。"

老绵羊

摊破浣溪沙·和韵《春花》 鲜媚争春淡缄唇,轻收冷艳看斯文。芳魄无心柳缠影,避炎昏。 抖落英华香故土,让出日月宠娇魂。真性一眠三百夜,梦迷人。

风之叶渺

沧海好词,语不堆砌,现代感强,顺畅意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