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升降致病提纲诀
手机日志
十二经升降致病提纲诀 中气如轴经气轮,旋转升降是平人。 胃胆包心膀肺降,脾肝三焦肾肠升。 五行生剋原一化,六气和合病则分。 温清补泻复升降,古法真传说与君。 中医书籍极多,有学之数十年仍不得要领者。及其验证已多,始知某病宜用某药,某病忌用某药。而好人何以不病某病,某病何以宜用某药,何以忌用某药,仍此了了。一遇疑难症候,仍然无法解决。此皆中医书理博杂繁多,无有系统无法研求故也。本书原理篇如字学之字母,古方证明篇如拼音法,此篇如字典。前两篇研究清楚,此篇一看即可了然。此篇所列病症虽不详尽,然已得八九矣。提纲者,病理药理之大纲也。 中气如轴经气轮,旋转升降是平人者,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左升右降,如轮一般。中气在人身胸之下,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中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是为阴阳和平无病之人。如十二经气当升者不升而往下降,当降者不降而上逆,便是有病之人了。 胃胆包心膀肺降,脾肝三焦肾肠升者,十二经中,胃经,胆经,心包经,心经,膀胱经,肺经,六经由右下降;脾经,脾经,三焦经,小肠经,肾经,大肠经,六经由左上升。升由左而右,降由右而左。中气在脾胃二经之中。中气左旋右转,则十二经气左升右降也。 五行生剋原一化,六气和合病则分者,五行乃气之升降浮沉所变化。生,是气行先后的作用;剋,是气行对待的作用。六气和则合而不分,六气病则分而不合。六气之中,一气偏衰偏胜则病,一气独绝独胜则死。中气伤,则偏衰偏胜;中气亡,则独绝独胜。六气分而不合,即是升降乖错,其实先由中气之旋转无力也。 温清补泻复升降者,各经之病无非虚实寒热,治病之法,无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而虚实寒热之病,无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补泻温清之法,无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复其升降之旧而已。但经气如轮,中气如轴,中气乃经气之根本。升降上下左右之经气,须先照顾中气。如轻病转重,必是中气为医治伤;重病致死,必是中气为医治脱;如轻病不医自愈,必是中气自然复元;大病治愈,必是中气为医药恢复。所以,治病须治中气也。(李注:中气之根在肾,肾为先天之本,釡底之火也,补中气不应速补命火救阳,仲景之法也。) 古法真传说与君者,中医学理,根于河图,內经,难经之理,伤寒金匮之法,一个河图尽之矣。历来解释河图者,都解不出其所以然,且益不知医理医法即在河图之內。河图者,空气升降之表也,升降之理,少有人知,于是中医古法遂失。此中医所以从古坏到如今也,今欲改进中医,成为有系统的科学,非将古法恢复不可!中医古法,即是此书所说之中气升降也。 肝经不升主病诀 肝经不升痛遗淋,痢痔血肛汗疝豚。 便气阴寒诸下热,带月症半漏吹崩。 目舌消虫燥厥缩,诸风百病尽虚征。 陷而忽冲成阳亢,欲平阳亢降胆经。 痢者,大便时里急后重,而下红白也。此病五六月暑热湿盛之时,病者甚多。因热甚伤金,湿气下郁,肝经滞陷也。木气与金气俱滞,互为里缠,故里急后重,日数十行。如误服补药,则滞气愈增;如误服下药,则下陷更甚。应参看脾经不升条(温升肝脾,清降肺胃,去滞养中,补下皆忌)。 痔者,木火陷于肛门,为湿气所阻,升不上来也。发则奇痒恶痛,药力难达。由外熏蒸,较易见效(温陷清热,去滞养中)。 血者,便血与溺血也。水寒不能养木,土湿不能达木,木陷而生疏泄。泄于后则便血,泄于前则溺血也(温陷燥土,清热熄风)。 肛者,脱肛也。中虚木陷,金气不收也(降肺降胆,温中补脾)。脱肛乃肺金不降,因而大肠不升之病。但木气不陷,肛必不脱。因木气冲击故也。 汗者,盗汗也,阴汗也。胆木不降,因而肝气不升。郁陷疏泄,则阴囊两旁出汗(降胆温肝,补中敛肺),肝木不升,因而胆木不降,疏泄浮动,则寐即出汗。寐主合,当合而反开,故曰盗也(敛肺降胆,润风调中)。凡出汗,皆木气之疏泄。如夏月出汗,乃木火之气使然。如外感之病,汗出病愈,乃营卫复和而液生,皆不关肝经不升也。 疝者,睾丸肿硬而痛也。胆木下陷,阳气不达,欲升不能,故气滞而作痛。胆木下陷,肾水必寒。乙木下郁,必生邪热。此病中土无有不虚,以木病则成贼土也(温下清热,去滞养中)。 豚者,奔豚也。俗称为“母猪疯”。病发,则有形由少腹上冲于胸咽,如豚之奔也。欲作奔驰,必先觉脐下悸动,腹痛,恶寒发热,热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正发之时,七窍火发,昏迷欲死。此病全由中虚胃逆,水寒木陷之故。木陷根摇,动而上冲,则生上热。热为标,而寒为本,中气被贼,故能直冲胸咽也(温调土木,温寒清热)。 便者,大小二便也。二便之输送,全由肝木疏泄之气主之。疏泄太过则泻利而便多(降胆敛肺,去滞清热)。疏泄不及,则闭癃而便难也(达木燥土,补气陪中)。(注:此条泻利与肝脾下陷而用温补者不同,闭癃与燥热伤津者不同) 气者,矢气也。(俗云:屁)肝木不达,则郁滞而矢气。土湿遏住木热,肠胃有积,则矢气而奇臭也(达木去滞,去湿清热)。 阴寒者,阴头寒也。阴头者,诸筋之所聚。肝主筋,肝经不升,阳陷化寒,故阴头寒也。胆经不降,相火拔根,阴头亦寒。缘甲木相火降而藏于水中,水气温暖。而后,乙木得根,水暖木温,故阴头不寒也(降胆温肝,补中敛肺)。 诸下热者,下焦诸般热病也。平人上清下温则无病,下焦温暖者火气之內藏也。下焦之火,只有不足,断无有余,故下焦无病热之理。凡诸下焦病热之火气病,皆肝木之气不能上升之故。因木气之中,原胎火气。下泄,皆是虚病,无有实病(温补中气,兼清木热)。唯淋病之中,发热口渴,溺孔热痛,与伤寒厥阴脏病阳复而便脓血,发热而口渴,则虚中之实耳。盖实在標,虚在本也(清热顾中,去滞养木)。 带者,妇人阴户下浊湿之物也。土湿木郁,湿气下注,木气疏泄,故有此病。而因于肺不能收敛,木热气滞者尤多也(敛肺降胆,去滞清热)。 月者,妇女之月经也。脾肾二经,阴阳皆足,养住木气,木气和畅,则月经无病。如肝经下陷,则郁怒而生风。风主疏泄,疏泄太过,月经来早;疏泄不及,则月经来迟。总由土气先滞也。此病,乙木下陷,由于甲木上逆者居多。如土气不滞,甲木虽逆,随逆随降。甲木下降者,乙木必上升也。饮食津液为脾肾阴气之本,甲木下降之相火,为脾肾阳气之根。故此病虽肝家负责,而中土之滞与甲木之逆,则有极大之连带关系也(补土去滞,温清木气)。 症者,瘕癥痞块也。肝阳疏泄,性本流通。如其下陷,则郁而不通。腹中之饮食,血,水,气,痰等物,便积聚不化而成瘕癥痞块也(养中调木,去滞顾气)。此病为肝脾两家主事。然使中气旺,甲木降,肺气清肃,升降灵通,自不病此。瘕癥虽不同,大致一理也。 半者,半产也(俗称小产)。肝家之血液不足,阳气不充,则下陷而病半产。胆肺气足,中气旺,必不病此。缘中气旺者,甲木必降,肝阳必升;肺气足者,津液必多,收气必旺,故不病此(调中养肺,润木益阴)。 漏者,怀孕数月而见血也。腹中原有淤血,阻碍肝经升路,木郁风动,疏泄妄行,故漏下也(润木息风,养中去滞)。 吹者,妇女阴户有声如吹也。土湿木郁,疏泄妄行,则病阴吹(去滞除湿,升肝理肺)。此病,必有痼癥沉寒阻塞气道,不然不至疏泄而成声。阴挺之病亦然。挺者(即子宫脱垂),阴中有物挺出,寒湿下郁,故凝结有形也(去滞除湿,温补中下)。 崩者,血崩也。女子肝肾阳弱,则病血少而经闭;妇人肝肾阳盛,则病火动血崩也。妇人四十以后,阴津渐枯,收藏气衰,甲木不降,乙木不升,木陷而生疏泄,必多病此(清木补肺,去滞调中)。既崩之后,血去阳亡,正气立竭者多,未可概以阴虚论也(大补元气,兼顾脾土)。 目者,目病也。胆木上逆,目病热痛;肝木下陷,目病寒痛,皆兼赤痒流泪。病服凉药而不减者,必中下虚寒而肝阳不升也(温补中气,兼达肝阳)。 舌者,舌卷也。舌为心窍,肝为心母。肝阳下陷,风烁津液,故舌卷也(温补肝阳,养血顾中)。 消者,食后又饥,饮后又渴,消烁津液也。此病如将胃气消伤,则中气全败,便成不治。虽肝木不升而病消,然胆木不降之过亦不小。盖胆木下降,则水中有火,水温木和,何至郁陷生风,疏泄肆行至于如此之甚也(温暖肝肾,去滞息风,此病忌补火土)。 虫者,土湿木郁,郁而热生,则化虫也。见于大便者,随木气之陷;吐由口出者,肝阳下陷,下寒难居,下寒则上热,虫上寻暖处,则由口出也(温下清上,养木敛风)。近来主张杀虫,杀虫之药,极伤胃气,不燥土湿,不达木郁,不温下寒,不清上热,而徒杀之,随杀随生,永无宁日矣。 燥者,不烦不热,而身体燥动不安也。木陷阳亡,中气失根,则燥动不安。大病将死,多见此也(温养水木,回阳补中)。 厥者,手足厥冷也。木陷阳亡,则手足厥冷。如下利之病,手足发厥,病即危险(大温中下,迟则难救)!如无下利之病而厥者,或因气阻,痰塞,食停。气通,痰活,食消,厥即自愈(理气顺痰,消滞调中)。 胆经不降主病诀
胆经不降呕咳胀,耳目额腮口齿项。 消冲拔肾又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 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
呕者,有非呕不快之意。少阳胆经之病喜呕,因胆经不降,逆而上行。胆属阳木,其气主动,胃土被迫不得不呕也(补中清热,兼降胆胃)。 咳者,胆以甲木而化相火,降则温水以生肝木,下藏以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肺气不能下行,故咳也(补中降胆)。 胀者,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壅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 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橫塞上冲,故耳痛,耳鸣,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瘰疬即项下结核)。凡胆经上逆之病,皆是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清逆热)。 消冲者,胆经不降,风火上动。饥而欲食,食斤不多,随食复饥;渴而欲饮,饮后复渴。所食之食,所饮之水,皆被风气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风火上冲,心跳气逆,故病冲也。如肺金能收,胃土能降,肾水能藏,中气不虚,不病此也(怠风温肾,清热养木)。 拔肾者,肾水上升,全赖水中有火,此火即胆经右降之气也。胆经不降,肾中之火,拔泄外出,肾气便寒而往下陷也(补中降胆)。 贼中者,胆经不降则橫塞中焦也(清降胆经,兼顾中气)。详见“此经能决十一经”二句解下。 危哉寒下而热上者,人身上清下温则无病。而上之所以清,下之所以温,全由于胆经之降。胆经以阳木而化相火,此火降而在下,则下温;逆而在上,则上热。上热,故下寒。下温,故上清。下焦之火,中土之根。胆经相火下降,又全赖中土之旋转。医家见上热之盛,不知下寒已生。再以凉药清热,不知适以增其下寒,更以败其中土。中土愈败,胃土愈不右降,胆火愈见上逆,上热愈见增加。至胆火尽化上热,全不下降,于是下焦全寒,中气败亡,人遂死矣!故曰危也(温补中气,清降胆经)。 协热下利者,胆经上逆,火泄于外。伤寒少阳,阳明证有之。寒热往来,舌苔黃,口苦,耳聋,胁胀,喜呕,下利色黃而热,此胆胃俱逆,经气结滞,中焦不化,下利之中协有相火之热。利本肝脾下陷之寒证。即或有热,乃木气之热,非土气之热。此证则胆胃上逆,甲木戊土皆热之证。戊土虽热,乃甲木所传,胃气仍虚。以胆胃逆者,中气无有不虚也(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入室者,妇女经来而病伤寒,热入血室也。谵语不知人,发热恶寒,往来如疟,日轻夜重,如见鬼状。胆经上逆,相火熏腾,血热则心神不清也(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往来亦非实邪状者,胆经为阳木化相火之经,居半脏半腑之界。此经不降,则阻碍阴阳交通之路,而现热往寒来,寒往热来之状。胆经一病,多是热证,但都非实邪耳(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者,胆居胃与小肠之间,为消化饮食,变化气血之枢纽。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气血皆化生于中焦。胆经不降,橫塞中焦,轴滞轮停,各经因之都难升降,中气因之不能旋转。《內经》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言胆经下降,而后中 气旋转,各经之气乃能升降也。胆经降,则肝经乃有上升之根。如胆经不降,各经且皆不能升降,正不独肝上升不畅也。 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相火既不下降,必上逆而刑肺金;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则水火皆亏,遂成虚劳。中土为饮食变化气血之原,如胆经下降,胃亦难降,脾亦难升。甲木生风化火,中焦津液又为风火所伤,干枯滞涩,旋转愈加不灵,百脉皆停,病遂重矣。 故仲圣先师治虚劳之方,独重胆经与中气也。外感发热,皆胆经不降,相火外泄。相火既泄于外,中下遂伏寒机。外感死证之速者,皆火去中寒之故也。心包原属相火,相火不降,何以不责心包?盖心包本属阴经,阴经无有不降者。其不降者,皆甲木之逆,中气之虚也。甲木下降,心包必随之而降也。 脾经不升主病诀 脾经不升利清谷,满肿带浊脐下药。 便血后重腰膝酸,关节湿疼冷手足。 身重口干不用肢,黃疸疟癥皆虚目。 脾是诸经升之关,肾肝不升脾反复。 利者,泻稀粪也。大便滑溏,亦近乎利。清谷者,食谷不化,清粪中带有谷也。胃主纳,脾主磨。胃气降则善纳,脾气升则善磨。脾阳下陷,不能磨化食谷,中气凝滞,水不能由小肠化入膀胱,遂入大肠,而为下利。无病之人,三焦相火,小肠丙火,升于脾土之下,中气健旺,故脾经不陷。肝阳上达,疏泄之气畅,故小便通调,而大便不溏。此病虽脾经不升之过(温中燥土,去滞利湿)。而肝肾二经,亦有连带之过。肝经之过,在不能疏泄水气,故湿停而脾陷(温达肝阳)。肾经之过,在不能蜇藏相火,故火泄而脾陷也(降胆敛肺,以藏相火)。 满肿者,脾经不升,气不运则满(温运中气)。水不运则肿也(燥土疏水)。停水窜入经络,溢于皮肤,故肿也。须参看胃经不降条。胃经不降者多阴虚(降胃敛肺,兼养中气),脾经不升者多阳虚(温补肝肾,兼润风木)。 带浊者,湿气下注也。女子病白带,男子病白浊,脾土主湿,脾经不升,故湿气下注而病带浊。其间多兼肺肝之病,肺金失其收敛,肝木肆其疏泄,则湿气不收。而带浊皆见于小便,因小便乃肝木疏泄之熟路也(补降肺胃,兼平疏泄)。 脐下药者,脾经不升,肾肝清阳无路上达,因而下陷化寒。肝木主动,升不上来,脐下药痛也(温中去滯,兼温肾肝)。脐下药,本肾家寒胜之病。然使土气不衰,力能制伏寒气,不病此也。 便血者,大便时下血也。脾经不升,湿气淤郁,阻碍肝经升之路,肝经郁陷,往下疏泄,故大便下血(温肾达肝,除湿清热)。木气一陷,肾中阳泄则寒生;木郁生火则热作。总原于脾湿而不升也(年久便血,去滞扶脾)。 后重者,大便时肛门坠重也。脾经不升,阻碍大肠经与肝经升路,金木双陷。金气主收敛,木气主疏泄,木欲泄而金敛之,金欲敛而木泄之,故愈利愈不通,而肛门重坠也(降肺升肝,理滞除湿,有热兼清热,脉虚兼补中)。后重而便脓血者,乃肠中脂膏,被木气冲击而下。世谓红色为火,不知并非火也。惟谓为湿则诚然耳。 腰膝酸者,脾湿下注,肝肾之气郁而下陷也(燥土暖水,温润肝水)。 关节湿疼者,脾经下陷则生湿,湿气淫溢于关节,气脉不能疏通,故关节疼(燥土暖水,兼清木热)。 冷手足者,脾主四肢,脾阳陷败,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足冷也(温补中气,兼温肾气)。外感恶寒之冷,手足与身具冷,乃恶寒也。此则冷仅在手足,乃虚证也。痰滞而阳气不达,手指亦冷,自己却不觉冷也(调疫理气,阳气自通)。 身重者,脾经上升则湿气化水而成汗溺。脾经不升,故湿气停淤而身重也(除湿燥土)。 口干者,脾阳上升则津生。脾经不升,口无津液而干也。虽干都不思饮,与因燥而渴者不同(温降脾阳,兼降胃气)。 不用肢者,脾主四肢。脾阳上升则四肢轻灵,脾陷阳败,阳气达不到四肢,故四肢麻木瘫痪,不听使用也(温中燥土,兼调荣卫)。 黃疸者,脾陷湿淤,小便不利,肝阳郁而为热。木主五色,入土为黃,木热伤土,故目黃,皮肤,汗尿,爪甲皆黃。其色黃如桔子,发热作渴者,为阳黃(清热除湿);不热不渴者为阴黃(温补脾肾)。 疟者,发作有时,寒热往来,抖战汗出,病去人安,次日又发也。脾经下陷,磨化力弱,肠胃经络有所停积,火气又衰,不能蒸发使之化汗而去,因而阻碍少阳胆经与营卫循环之路,故发作有一定之时。卫行不通则恶寒,营行不通则发热,营卫交争则寒热益作。争而仍和,则汗出病解。荣秉木火,故郁则肠胃有积,胆经先不畅行也(理中去滞,兼调胆经)。发作日早者,阳复易愈;隔日一作者,病深愈迟。营卫者,脏腑公共结合,以行一身之表之气也。 癥者,血气不能畅行,留积而成之块也。脾主磨化,脾经下陷,磨化力弱。故一切淤积日积日深,而病成癥也(养中补气,磨积消淤)。 皆虚目者,凡以上诸病之名目,皆虚病。如认为实而肆用功泻之药。必轻病治重,重病治死。虽胃经之阳明实证,而用寒下之承气汤,亦只宜下一便,不尽者次日再下一便。如半日之间,得下数次,此必病去中伤,坏病续作。虽有良医,不知能救否也?至于脾经下陷,则无一实证,何可轻用寒下也! 脾是诸经升之关,肾肝不升脾反复者,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中气左旋右转,经气左升右降。中气左旋,则脾经之气升;中气右转,则胃经之气降。脾升,则下焦诸经之气皆升;胃降,则上焦诸经之气皆降。故曰:脾是诸经升之关。但肾经不升,不能温生肝木;肝木不升,橫剋脾土,脾经亦升而复陷。肾经不升,水中无火,土气无根,脾经欲升不能。故治肾肝二经之病,须调中气,益升脾经;治脾经不升之病,须调中气,益升肝肾二经也。凡下陷诸病,皆以脾经为主,中气为根。 凡下部之病,本是下陷,亦有因于上逆者。此必病象固系不升,脉象乃系不降。如补中升陷,病不见愈,则调中降逆,病必愈矣。 凡上部之病,本是上逆,亦有因于下陷者。此必病象固是不降,脉象乃系不升。如补中降逆,病不见愈,则补中升陷,病必愈矣。 盖升降循环,本是一气,上下左右,互为其根。降逆升陷,为正治之法;由降逆以升陷,由升陷以降逆,亦为正治之法。脾胃二经如此,他经亦如此。中气即二土之气,故脾胃又为各经之主。 胃经不降主病诀 胆经不降呕咳胀,耳目额腮口齿项。 消冲拔肾又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 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 呕者,有非呕不快之意。少阳胆经之病喜呕,因胆经不降,逆而上行。胆属阳木,其气主动,胃土被迫不得不呕也(补中清热,兼降胆胃)。 咳者,胆以甲木而化相火,降则温水以生肝木,下藏以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肺气不能下行,故咳也(补中降胆)。 胀者,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壅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 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橫塞上冲,故耳痛,耳鸣,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瘰疬即项下结核)。凡胆经上逆之病,皆是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清逆热)。 消冲者,胆经不降,风火上动。饥而欲食,食斤不多,随食复饥;渴而欲饮,饮后复渴。所食之食,所饮之水,皆被风气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风火上冲,心跳气逆,故病冲也。如肺金能收,胃土能降,肾水能藏,中气不虚,不病此也(怠风温肾,清热养木)。 拔肾者,肾水上升,全赖水中有火,此火即胆经右降之气也。胆经不降,肾中之火,拔泄外出,肾气便寒而往下陷也(补中降胆)。 贼中者,胆经不降则橫塞中焦也(清降胆经,兼顾中气)。详见“此经能决十一经”二句解下。 危哉寒下而热上者,人身上清下温则无病。而上之所以清,下之所以温,全由于胆经之降。胆经以阳木而化相火,此火降而在下,则下温;逆而在上,则上热。上热,故下寒。下温,故上清。下焦之火,中土之根。胆经相火下降,又全赖中土之旋转。医家见上热之盛,不知下寒已生。再以凉药清热,不知适以增其下寒,更以败其中土。中土愈败,胃土愈不右降,胆火愈见上逆,上热愈见增加。至胆火尽化上热,全不下降,于是下焦全寒,中气败亡,人遂死矣!故曰危也(温补中气,清降胆经)。 协热下利者,胆经上逆,火泄于外。伤寒少阳,阳明证有之。寒热往来,舌苔黃,口苦,耳聋,胁胀,喜呕,下利色黃而热,此胆胃俱逆,经气结滞,中焦不化,下利之中协有相火之热。利本肝脾下陷之寒证。即或有热,乃木气之热,非土气之热。此证则胆胃上逆,甲木戊土皆热之证。戊土虽热,乃甲木所传,胃气仍虚。以胆胃逆者,中气无有不虚也(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入室者,妇女经来而病伤寒,热入血室也。谵语不知人,发热恶寒,往来如疟,日轻夜重,如见鬼状。胆经上逆,相火熏腾,血热则心神不清也(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往来亦非实邪状者,胆经为阳木化相火之经,居半脏半腑之界。此经不降,则阻碍阴阳交通之路,而现热往寒来,寒往热来之状。胆经一病,多是热证,但都非实邪耳(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者,胆居胃与小肠之间,为消化饮食,变化气血之枢纽。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气血皆化生于中焦。胆经不降,橫塞中焦,轴滞轮停,各经因之都难升降,中气因之不能旋转。《內经》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言胆经下降,而后中 气旋转,各经之气乃能升降也。胆经降,则肝经乃有上升之根。如胆经不降,各经且皆不能升降,正不独肝上升不畅也。 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相火既不下降,必上逆而刑肺金;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则水火皆亏,遂成虚劳。中土为饮食变化气血之原,如胆经下降,胃亦难降,脾亦难升。甲木生风化火,中焦津液又为风火所伤,干枯滞涩,旋转愈加不灵,百脉皆停,病遂重矣。 故仲圣先师治虚劳之方,独重胆经与中气也。外感发热,皆胆经不降,相火外泄。相火既泄于外,中下遂伏寒机。外感死证之速者,皆火去中寒之故也。心包原属相火,相火不降,何以不责心包?盖心包本属阴经,阴经无有不降者。其不降者,皆甲木之逆,中气之虚也。甲木下降,心包必随之而降也。 |
文章评论
老顽童
@{uin:1214901090,nick:林茂,who:1,auto:1}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