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个人日记
我们要懂得驾驭节制情感的运用,不能任由心灵的盲目冲动,感性认识容易将我们引向错误和混乱。感性的人凭借意气行事,不考虑计较后果,仅凭满足于对事物当前单纯的热情和喜好。理性行事,纯正思想,诚恳信任于本性如命运,至少使我们无太多悔过的理由。
生命只有处于一种无所欲求、恬静的状态,才显示出其自由与高贵。→人性的美应该是这样的:它不仅具有至善的德行,还应有温和的性情。个性修养不可忽视,它可直接引导或转化恶行。→存在自有其合理性,事物总能在它自身安排占有适当的位置。如此我们才不至于对世间的爱憎过于偏激,它是自然本相及由我们的心象观念所产生。厌恶、生气、怨恨,这些都是恶品质的代名词。当你意识到这点(无论你有多理由和出于良好的目的),你所不满的对象不过是自我内部强加的意见,或说改变现状的应从自身的态度观念审察。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本质上是向善的,因为只有善事才对他有好处恶事则使他亲受其害。一个人之所以要去作恶,也只是因为他以为那是善的,只要他知道了那是恶,它就不会主动去作恶了。显然,苏格拉底对人性过于美化了。事实往往恶的动机比善更明确,更强烈,人的私欲更具自主性和侵犯性。
我们能否想事物的背后深究。我们看到的,有所感悟的,写了下来,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无法把“生活”感受、理解透彻。我们日常发现的,也许都不是生活的真谛,而只是在流逝的时间里不能真正停留的。——人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