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

个人日记

 

图片

周日,外孙女送我件礼物,着实让我激动了一把,礼物看着平凡,一枚蛋糕,但想想可不平凡,这枚蛋糕是外孙女在蛋糕房亲手做的,且内涵深刻,孩子给我讲解的时候,我为孩子丰富的想像力而折服,如今的孩子人人都是发明家,在孩子面前我感到知识匮乏,我汗颜,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孩子的蛋糕构图很简单:整个蛋糕主色调是蓝色的,蓝的相当翠,表面一道道的,纵横交错,其中有星星点点的白色,无规律,松松散散,中间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小女孩的手拿着一个白色东西,就这么简单。

外孙女一讲,我豁然开朗:“这是一幅小姑娘洗浴图。”“什么?”“姥爷,你看,这蓝的水,应该是大海,你看看这一道道的 ,这就是浪花;这点点白色的东西,是洗澡的泡沫,手里拿的是浴巾,沐浴露。”孩子的讲解很简单,我看着感觉真实,太佩服孩子的想像力及美学视角,在外孙面前,我成了小学生……

“你这在哪儿做的,怎么想做这个东西?”孩子一脸的自豪“老师让我们学做手工,家里没啥可做的,我爸听说蛋糕店推出这个业务,店里出原料,谁做归谁,做完拿走,只花成本钱。我们就去了。”“这是谁家,这样有脑瓜,这也太有创意了,值得推广。”“姥爷,你不知道,那家的生意可火了,放学去晚了都抢不上。”我心里想,这家人真的有商业头脑,如今最好赚的钱是妇女、儿童、老人,俗称“386199”,我问了一下价格,一个直径只有20厘米的蛋糕,要价40元,我想,最多20元的成本,一个蛋糕纯挣20元,真的是一笔万利。

外孙女不停的介绍蛋糕店的所见所闻,我感受到了如今的孩子真的生活在天堂,我为孩子们的幸福而陶醉。

晚饭后,我给孩子们讲了几个我童年时期的故事,外孙女听着落泪了,爱人不爱听了:“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那样的日子永远不会有了!那可真的是历史了。”我自知理亏,但我不甘心,我有我的理论:“列宁说得好:忘记了过去,就是背叛,应该让孩子们知道那个年代的真实情景,他们就会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个蛋糕40元,对于孩子们来说,很便宜,我告诉他们,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四十元零五角,一个蛋糕就是当年一个月的工资。那个年代谁也想不到自己能做蛋糕,做梦也不会,因为梦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想不到自己做蛋糕?永远也不会做那样的梦。孩子问我:“40元的工资,都能干什么?”“ 40元的工资,可有老大用途了,第一笔支出要交我们哥儿仨每个月的生活费,那年两个弟弟同我在一个学校,我是教师,他俩是学生,我们同吃一锅饭:我上班了,他们两个就再也不用为伙食费而犯愁了。第二项支出是为我爷爷买我粮食本上每个月所有的大米、白面,因为老人家身体不好,几乎不吃粗粮,在那个年代,吃细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老人基本上吃到了:再一项支出就是保证每个月家里几口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那个时候过日子,谁家都要精打细算,谁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包里真没钱!

我给他们讲了一件我埋藏在心里快四十年的心结。那还是我同爱人谈恋爱的年代,五月节了,我要接爱人到我家串门,在我的老家有一个习俗,未结婚的媳妇串门都要给买点礼物或者是给点钱,这事爷爷和父亲将大权交给我了,让我自己去办,他们是给我权了,但没给我钱,他们也真的没有钱,我可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包里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也是那个时代物资实在匮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我几次去商店选购,只看好了一件半袖上衣,说真的,第一次给未结婚的女朋友买礼物,只买了一件半袖上衣,花了74毛钱,当我拿到办公室的时候,多位老师为那件礼物感到惊喜,说我有眼力,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谁都没钱,也是真的没有东西可买?不过那件半袖上衣,我感觉很出众,拿得出手,后来她穿了很多年。我想现在谁要是给恋爱中的女朋友的礼物是件半袖衫,不用给,一定得黄,收到的一定是两个字“再见!”就是给普通朋友送一件礼物,也不会是半袖衫那么简单。这是我参加工作时候的故事。

我讲了几个我儿童时期的故事,孩子们都感觉不信。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书包是用毛巾缝在一起的,人们俗称的牙具袋,牙具袋里有一个毛笔套,当时我们还没学写毛笔字,毛笔套是用来装铅笔头的,铅笔用短了,不能用手拿了,套上毛笔套,还能继续用,直到用到没有芯为止。

当时的铅笔,二分钱一只,但二分钱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小朋友谁都没有钱,为了能有笔墨纸张,儿童时期的我们找到了许多挣钱的路子。我捡废铁,骨头,妈妈择棉花剩下的碎棉花,将这些东西送供销社,会换到几分钱,有时候会是几毛钱,平时,一分钱的零食也不敢买,卖废品的时候可能买几块糖,都咬开分给弟弟一半,谁也不可能嚼着吃,得一下一下的舔着吃。一分钱都舍不得花,那是真正的精打细算。

在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我家一头老母猪死了,那头老母猪可给我家出了很多力,那时候有一句民谚:“老母猪小银行,镐头荒是粮仓,工分是小命根。”原因简单:老母猪下一窝猪崽儿,可以卖几十甚至百元,那可是家庭的一项重大收入;在田间地头,找一块没被开发的荒地,刨出来,种上五谷杂粮,也许会有一定的收获,那时候每人每年只有360斤左右的毛粮,镐头荒收点,对家庭来说是一项大的口粮补贴,工分是小命好理解了,生产队分东西,经常按工分分,你挣多少分?给你多少东西,没有工分说明你不参加劳动,不参加劳动就分不到东西。老母猪有病了,是传染病,那年家家都死猪,父亲将老母猪扛到西边的树林子里埋了,我同父亲一起去的,我扛着铁锹,过了些天的一个周日,我将埋老母猪的地方挖开了,为的是捡那副猪骨头,由于埋的时间短,猪肉,猪皮还没有完全腐烂,散发出特别难闻的气味,我又将沾满腐肉的猪骨头埋了回去,第二年春天我将那副猪骨头挖了出来,卖了两毛四分钱,那可是一笔相当大的收入了。当时我知道,猪得的是传染病,可能会传染人,但为了得到猪骨头,我全然不顾了,幸好,我没染上,才有今天。今天想想,感觉腐烂的老母猪味道是天下最难闻的气味。

童年的创收有一个简单的方式——捡杏核,刨药材。捡杏核非常简单,自己吃杏从不丢杏核,看到杏核捡回来,由少积多,杏核是中药材,当年6分钱一斤,一斤杏核可以买3支铅笔。

刨药材是从表叔那儿学来的,得是周日或者是假期,得用整天的时间,在我家需要去离家10多里以外的甘支庙后山,不是整天等走到地方没有时间刨。甘支庙后山那儿有大面积未曾开发的荒山、荒沟,植物群落丰富,生长着多种药材,在那儿常见的药材有远志、柴胡、紫花地丁、知母、防风、车前子等下少于100种,将其采回来,经过适当的加工,卖给供销社,会有不少的收入。有的日子遇到好地方,刨一天能卖一元钱,一个暑假下来能有几十元的收入,那可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我的表叔及他的一位同学,都是高中时期休学一年,攒足了第二年的学费才继续上学的。

    孩子的一个蛋糕,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细细品味,今天的生活真幸福,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

文章评论

晚秋芬芳

今非昔比,社会的进步。只是没忘了根本就很不错了。顶[em]e179[/em]

悠哉 悠哉

感谢有你这么好的回忆录看![em]e181[/em][em]e160[/em]

晴天

史大哥,在思甜忆苦,我支持[em]e179[/em] [em]e185[/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