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杰:克拉克上课记
空间转载
克拉克上课记
当代教育家研究院 陈洪杰
我听过很多的数学课。美国老师上的数学课,却是第一次听,何况是大名鼎鼎的“热血教师”罗恩·克拉克。
他的课堂会不会非常自由,纪律涣散;会不会强调讨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会不会内容难度低,学生水平不高?带着种种猜测,我们迎来了罗恩·克拉克!
(一)课前:同样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在北京站,克拉克刚进休息室,就对工作人员说:我要和中国学生接触一下,和他们作个交流。看来老美也需要“课前谈话”啊!
20位中国学生来自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克拉克把孩子们聚拢在跟前,告诉孩子们在他课上要运用的一些手势、动作,还有那些配合肢体动作的搞怪“配音”。
只见克拉克时而双手往外推出作波浪状;时而侧身伸出手掌作扬帆状;时而在嘴边聚拢手掌作呼唤状;时而微微下蹲又站起,手掌向上,作唤醒状……与此同时,克拉克的嘴也没有停下来,配合动作发出搞怪的配音:“嗬—嗬—嗬”那是答题前一边做骑马的动作,一边给自己激励;“嚯—嚯—嚯”,那是答对题目后激动的庆贺;“磅昂—磅昂—磅”,那是表示把难题像火球一样丢掉;“啪—啪—啪”,那是表示题目“so easy”打起的响指——而“so easy”是要配合着动作唱出来的。
相较于克拉克和8位美国学生的示范动作,20位中国学生的动作是降了幅度的,发出的声音则降了分贝,站在外围的几个学生干脆微笑着,没有动作。尽管如此,克拉克依旧激情四射地演示,夸奖中国学生“做得好”。他环顾四周,关注每一个人。同时,克拉克也把有些动作的幅度故意做得大一些,声音、表情也故意夸张一些。克拉克的动作和配音,让中国学生纷纷笑起来,有几位学生互相对对眼,或许是交流共同的一些触动吧!总之,微笑是会传递的,因为微笑代表着善意、真诚和信任。微笑之后的沟通就顺畅许多,不少中国的学生也开始伸展自己,做起动作,发出声音来!
当克拉克结束他的课前热身,追问大家“OK?”中国学生纷纷微笑着回答“OK!”
(北京站,和21世纪学校的孩子们“课前谈话”,手舞足蹈。)
(二)让数学知识带上感情色彩
学生们刚刚坐下,克拉克就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唰唰唰”地写下第一道题:
克拉克没有让孩子马上开始计算,而是问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克拉克和学生一起做起了仪式动作:侧向左边,拉动缰绳,伴随非洲鼓的节奏,齐喊——“嘿”!然后侧向右边,拉动缰绳——“嘿!”仿佛是印第安人要奔赴战场。左左右右各做几次之后,克拉克走到白板前。
“这道题,我们先解决哪一边?为什么?”克拉克问。
“先解决右边,因为左边有未知数,所以先从右边算起。”一位美国学生回答。
克拉克认可了学生的判断,但并未让学生马上计算,而是再次问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克拉克让大家想象手里有个火球,它在手里烧起来了(师生做手里有火球的动作),然后一起“磅—昂——”把它扔掉。
接下来进入正式的计算阶段。
“8×19是多少?”克拉克问。
“154,152。”有两个不同的答案。
尽管“154”的回答是极少数,但克拉克并没有忽视这个错误。
“8×10是多少?8×9是多少?”克拉克连续发问。
“80,72。”
“那80还差多少是100?”
此问一出,现场的中国教师都笑了。其实克拉克这样问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白8×19的计算过程,80+72,用“凑整法”就是:80+20+52。
在现场的笑声中,一位中国女生Sunny小声地说出了答案:“20。”克拉克马上奔过去和她击了一下手掌,并说:“Sunny,我真喜欢你!”克拉克面向8个美国孩子,告诉大家:“这是Sunny回答的。”于是,伴着鼓声,美国孩子和克拉克一起做起了“wipe and down”(擦擦某人,拍拍肩膀,表示鼓励)的动作以示表扬。
克拉克也听到了大家的笑声,于是,在表扬的最后,克拉克将双手缩在胸前(这是鼓励动作的最后定格),像一只温顺的兔子,笑着对台下的老师们说:“表扬是件好事情啊!对吗?”——克拉克的眼神里透着一丝调皮!
在得到80+72=152后,克拉克和学生一起和着鼓声背起了口诀:“负负得正,正负得负。”然后,师生得到了正确答案:-152。
在开始解决(-3-3)/(1/3)之前,师生们又扔了一次“火球”。
“哦,哦,我‘丢’了3,‘丢’了3。”克拉克边说边作抹眼泪状,这语气和表情就像丢了300美金似的!“哦,哦,我又‘丢’了3,哦,哦!——我一共‘丢’了多少?”
在计算“-9+5”时,克拉克跑向美国学生:“你们这边是-9。”又转向中国学生:“你们那边是5。因为9比5大,9就可以吃到5。”接着,克拉克和美国学生做把东西拽回怀里的动作,一边拽一边学狮子的咆哮:“哇—啊—哇!”再转向中国学生:“那你们呢?——喵—喵—喵!”数字的一大一小,变成形象的一狮一猫!
克拉克带着全体学生做了两遍狮子的动作,然后做了一口吞下的动作:“最后答案是?”“-4。”“对!”
完成这几步,克拉克带着孩子们唱起了歌:“从一开始我们就很聪明,后面我们会越来越聪明!”此时,时间已经过了6分18秒。
接下来,孩子们分别得到了、33等所有局部算式的答案。算式右边的下方出现了这些数字:3、-152、27、-18、-4。克拉克并未让学生马上计算,而是和孩子们唱起了“题目真简单”(It’s so easy)!
“现在,一起来看一下:3-152=-149,-149+27=-122。”孩子们每一次正确的回答都伴着鼓声。
“-122,我已经‘丢’了122美金,哦,哦,还要再‘丢’18,那是多少呢?”“-140。”“最后是多少?”“-144。”
终于,孩子们得到了右边的最终答案,师生一起摇摆起身体,唱起了歌:“我们抓住它了!”(We ge-ge-get it!)
当克拉克写下题目,现场的中国学生和中国教师无不瞪大了眼睛!原来,国外的计算题并不简单!克拉克的这道题,计算步骤在20步以上,涉及正负数、分数等多类数,涉及加减乘除、开多次方等不同层级的运算,难度不低!
克拉克的教学也可圈可点。写下题目后,他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计算而是让学生先后做了两次准备动作:不管是“骑马”还是“扔火球”,都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先解决哪一边”的追问也是很智慧的,因为小学生的解题习惯是从左往右,看到“+(3·-19)+24+
-N”,首先想到的是“
”等于几,“(3·-19)”等于几,而不是去判断不等式的整体结构。克拉克的提问正是让学生从整体结构入手,引导学生先思后做,先整体后局部。
负数意味着减去,但对“-3-3”“-122-18”,克拉克故意用“丢”(lost)而不是“减”(minus),这样他就能给负数配上呜咽的声音和悲伤的表情。而对“-9+5”这样的正负数运算,克拉克又赋以形象的狮子和猫的动作。枯燥的数字,平常的计算,在克拉克那里被赋予了特别的形象和感情色彩,从而能更好地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沟通。这或许就是克拉克的奶奶给他的智慧,药是苦的,撒点糖就更容易下咽。 (给数学知识配上手势和鼓声——非洲鼓是数学课的必备道具。)
(三)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
题目完成了一半,克拉克解下耳麦对学生Alec说:左边,我就留给你了!
在孩子们的歌声和非洲鼓的鼓点中,Alec走上了讲台,而克拉克则走到了学生旁边蹲了下来。——从这一刻起,克拉克变成了乖乖听课的学生。此时,白板上的题目是:+(3*-19)+24+
-N≥-144
在开始计算前,学生Alec,同样要大家一起扔“火球”:磅—昂——。
“我们第一步要算的是(-3·19)是多少,3·10是——,3·9是——,那么,那(-3·19)是多少?”
在完成这一步计算后,小老师和大家一起唱起了歌:“我们抓住它了!”
“,要怎么算?”小老师问。
“我们要找到一个数,它不停地自己乘自己,自己乘自己,乘了4次是81。”这位学生复述了开四次方的意思,但其实应该是“乘了3次”。
“我计算过了,这个数字是3。”另一位美国学生说。
接下来计算24和,小老师会介绍一下算式的意思,学生们给出答案后,小老师会问“有不同意见吗”。而每一次得到正确的答案,都有短促的鼓声响起。
“3-57=?”小老师问。
“-54。”学生齐声回答。但这一次,小老师突然停了下来,有一两秒种,小老师纹丝不动,课堂陷入了一片寂静。发生什么了?
“好像有人有不同的答案?”小老师问。
“有同学说是-44,差了10。”学生Manny解答了小老师的疑惑。
“下次计算可要仔细一点哦!”小老师提醒大家。
接下来,分别计算了-54+16=-38,-38+15=-23。“我们要找到大的那个数,再算出它们的差。”学生一边解释,一边做狮子咆哮状,最后“大吃小”得到了结果。
此时,得到了简化的不等式:-23-N≥-144。“两边同时加上23,我们就得到了-N≥-121。”只差最后一步了,小老师并不急着推进,而是和一边打着“V”字的胜利手势,一边唱起了“耶耶耶”!
“还记得怎样把负号拿掉吗?”小老师话音刚落,学生唱起了规则:“就像打开一个圈,乘上一个数(-1),换一下方向,负号就拿掉。”
小老师写下答案:N≤121。
当克拉克把耳麦解下给学生戴上的时候,笔者又小小的担忧,小老师能把课上好吗?何况现场还有这么多中国的教师。但小老师的教学结束,我的疑惑释然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儿童版的罗恩·克拉克!新的疑惑又油然而生,所有学生都能这样吗?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小老师Alec,说话时身体的动作像是跳街舞。)
(四)课后点评:醉翁之意不在酒
Alec讲完,把目光投向克拉克。克拉克鼓着掌走到Alec身边:“能说说自己觉得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吗?”克拉克引导学生做起了自我反思。
“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板书太乱了,会让人看不懂。做的好的地方是我把每一边的学生都顾及到了,我努力顾及到全部学生并和他们有交流。”小老师这样评价自己。
克拉克未做点评,而是问大家:“你们对这个小老师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点评。有的说“我喜欢他把课堂变得非常有意思,让我们学得开心”,有的说“你不仅跟美国学生有交流,和中国学生也有交流,这个做得好,但,是我只会给你打C+,因为你问问题的引导还不够”,有的说“复述的意思是没有意义的,你却没有指出来”,有的说“我非常喜欢的是你经常在微笑,跟我们有很多眼神沟通”……
听了大家的点评,克拉克只指出一点“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开四次方还是三次方这个地方为难中国学生,因为中国学生不一定听得懂。当学生不了解你的意思的时候,你偏要把一个东西塞给他们,他们是不能接受的。”
接着,克拉克现场调查:“你感到小老师看到了你,跟你有眼神交流的,请举手。”美国学生全部举手,中国学生坐前面的几位先举起了手,接着,后面的学生也纷纷举手。面对举手的情况,克拉克转过来对小老师说:“我非常欣赏你跟所有的学生都有交流,保持不断‘擦拭灰尘’的状态非常重要啊!”
本来以为点评就此结束,不料克拉克继续追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说,“小老师能顾虑到中国学生在语言上是否能跟上,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讲得更加透彻,这点非常好”“小老师的双手60%的时间,都在腰部以上的,这一点很好”“小老师应该尽量少看黑板,因为你看了黑板就不看我们了,这会阻断我们之间的沟通”“在带领大家做课堂鼓励动作的时候,做的很好”……真没想到,再次点评,美国孩子还是意犹未尽。
接着,克拉克表扬了小老师对速度的控制,“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这道题会做得非常快,小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放慢了速度,速度控制很好”;又表扬了小老师的站姿,“小老师的双脚站姿非常完美,一直正对学生,从来没有侧对或背对学生来写板书,也没有因为一写板书,就不说话了”。最后,克拉克给小老师提出了建议:“我希望在解题之前,你能够先和大家融入在一起,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并说‘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结题’。应该有暖场的阶段,但今天你直接就开始解题了!——除了这些,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小老师注视着克拉克,在学生对小老师祝贺的欢呼和鼓声中,结束了点评。
克拉克曾经提到他在教学中会使用十条的技巧和方法:(1)保持活动状态;(2)双手位置保持在腰部以上;(3)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4)微笑;(5)保持精力充沛;(6)远离黑板,融入到学生的空间中去;(7)用赞美和欢呼去激励学生参与;(8)不断的活动以让血液和氧气输送到大脑;(9)始终保持脚尖朝向学生,而不是背对他们;(10)每个动作都要迅速。
今天从克拉克学生的教学以及其他学生的点评看,无疑,克拉克的学生深得克拉克真传。
有现场观众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训练成小老师?克拉克如是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要锻炼成老师。但是,我们的确是要求每个学生能够站在讲台上,讲东西、教东西。因为,我们希望他们有沟通的能力。就算你很聪明,但是你不懂得如何去沟通的话,你的知识是没用的。所以,在我们学校,我们非常努力地带领学生去表达。因为,我希望我们的每个学生可以成为企业的领导,有领导的能力。”
看来,把学生推向讲台,克拉克的用意不限于学习具体的数学知识,而是关注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沟通与表达。 (美国学生的点评很“辣手”,不留情面,而且都摆事实说明自己的观点)
(五)无声教学:另类的“教师主导”
接下来,克拉克展示了他的“无声教学”。
在背景音乐中,克拉克开始在掰板上写题目:□+□=, □+□=。又在当中画了正三角形,并把正三角形分成三层小正三角形,底层5个,中层3个,顶层1个。整个过程,克拉克以手势引导学生关注他。
接着,克拉克在小的正三角形中标上加号,在“□+□=”下面画线,表示把结果带入大的正三角形底部。至此,克拉克其实给出了计算题的运算框架:先算两组“□+□= ”的和,然后,利用得到的数据做进一步的运算。此时,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克拉克画的图形却清楚地表示出运算的程序。
然后,克拉克用手势和记号进一步解释计算过程,并在大正三角形的底部给出了一个数据:5。接下去怎么算?克拉克故意左右摇晃脑袋,显出迷惑的表情,并招手向学生发出进一步解释的邀请。
一位美国学生主动上来画箭头表示计算的第二步:第一层和5的和放入第二层。
从画下第一个“□”到此时已经过了2分40秒,克拉克这才快速地在两组“□+□=”中写下数据:3+19=,20+49=。获得数据后,学生立刻埋头计算起来。30秒之后,有一位美国学生算好了,他站起来离开座位,去看其他同伴的解答。当同伴的解答是正确的时候,他就做起水草在水面下招摇的动作,唤起这位学生去看其他同伴的解答。一时间,几个学生像精灵一样,双手温柔地招摇着,在学生之间来去穿梭。
克拉克发现一位中国学生也已经解答完毕,就让她去“召唤”其他的学生。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克拉克在学生身后,扶着他一侧的肩膀,把学生往课堂的中心位置推。而这位中国学生却双手垂着,拢起肩膀,有点不知所措。
终于,有两位中国的学生也在学生中间穿梭起来。不同的是,美国学生边穿梭边做动作,手的位置都在胸前。而中国学生,更多的是垂手而立,做水草招摇的动作,手的位置多在腰部。
找答对的同伴,用动作进行正面评价的过程,花了1分半时间。最后,配合着动作核对答案,总共才用时30秒。
克拉克在课前如是说:“无声教学阶段,大家都不准用语言交流,我伴随着背景音乐来教课,也不用语言。学生们只要集中注意力在我身上,跟随我的带领就行了。不用语言交流,我发现学生们更加用心了,因为他们必须更加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我的节奏。”
教学结束,克拉克做到了吗?做到了!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从数学教学的层面回味,出题的过程,不是先给数字,而是先给出计算结构,恰如克拉克追问学生“先计算不等式的哪一边”一样,都是让学生掌握题目的整体结构。题目是做不完的,但掌握了整体结构,却能让孩子建立起数学模型,看到变化中的不变,而这,正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整个无声教学的时间分配也很有意思:给出计算框架图,1分钟;以手势明确计算步骤,50秒;给出一个数据让学生以动作演示计算步骤,40秒;计算答案,30秒;动作评价,1分半。这样的时间比例,在中国课堂上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课堂上可能是这样的情景:PPT呈现题目,1秒;学生计算,30秒;PPT呈现答案,1秒;订正时间,30秒。
这样的课堂,中国教师能认可吗?在北京站现场,无声教学阶段刚结束,笔者就听到了身旁教师的议论:遇上高考怎么办?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倒是现场一位中国学生对无声教学很推崇,当有老师问他对无声教学怎么看时,他回答道:“很多中国教师上课的时候‘巴拉巴拉巴拉’不知所云,但克拉克老师却能让我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他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无声教学,肢体语言的限制,压缩了材料选择的范围,因此,克拉克选择的数学内容都有他直观的一面。而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和计算易错点是无声教学的关键。克拉克曾经说,“有时候为博学生开怀一笑,我愿意变成一个戏子。”而在无声教学中,每次克拉克提醒学生易错点的时候,他都把双手交叉在胸前,此刻,他变成了奥特曼! (提醒易错点,变身奥特曼!)
(六)几何题:思维,需要更高的要求
在无声教学后,克拉克又出了一道几何题。
克拉克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正六边形,问学生:“计算一个正六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数字?”
一位美国学生上来说:“需要3个数字。”但他画图没有说清楚,在鼓声中,大家欢送他下去。
一位中国学生主动上来:“需要3个数字。”这位学生把正六边形对半平分成两个梯形,然后画出梯形的高,指出需要的3个数据(下图左):上底、下底和高。克拉克在图上以“★”标出数字的位置。当这位中国学生画图的时候是背对着学生的,克拉克扶着学生的肩膀往外掰,终于中国学生的站姿也符合克拉克的要求了。
克拉克又追问:“如果只要2个数字呢?”
一位中国学生举手示意。克拉克兴奋地招呼:“来吧!”在问了他的名字后,克拉克带头为“浩洋”(音)同学唱起了鼓励的歌。这位同学把正六边形分成了6个小三角形(下图中),然后标注出需要的两个数字:底和高。不过,当中国学生画图的时候,他背对着下面的学生,克拉克再次把扶着学生的肩膀,把他的身体掰了过来!答案无疑是正确的,克拉克以掌声送学生回会自己的位置。
克拉克再次追问:“如果只要1个数字呢?”
在几秒钟的寂静后,一位美国学生举起了手。她走到白板前,先调整了站姿,身体稍侧,面向大家,然后连接正六边形下面的一条对角线,画了箭头表示可以把下面的部分移到上面,把整个图形变成正方形(下图右)。(其实不是正方形,但在现场,我们都没发现)“这样,只需要1个数字了。”这位美国学生简短地说。
计算完毕后,克拉克说:“就像大家看到的,与其给学生条件让学生算面积,不如让学生自己思考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算面积。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出一些这样的题目,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来锻炼学生。”
(七)课后互动:教学理念大碰撞
对克拉克的教学,拓宽了大家对课堂教学的想象力。大家也有很多的疑问,于是现场有了如下的互动。
有老师问中国学生:“克拉克上课的语速很快,你们能跟上吗?” “我觉得——不快,因为这种上法——很有趣,比起那种慢而又没有意思的教学——要好多了。”这位中国学生的语速非常缓慢,现场教师大笑。 “我原来在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老师都讲的慢,到克拉克学院讲课就快了,但我们都能跟得上,因为克拉克上课有趣。上课有趣就能跟得上。”一位美国学生主动补充。
有老师问美国学生:“第一题比较难,第二题比较简单,第三题是开放题,你们理解为什么克拉克出这几道题吗?”“这是为了给我们比较全面的知识,也是为了给我们一些挑战,测试出我们学过的东西。”美国学生回答。克拉克主动补充:“在我们学校,教授知识有不同的方式。有时候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学题,只要计算出来即可;有时是一些难题,需要团队讨论才行。其实,更多时候都是平常的那些题目,但我们会用很有意思的方式来做。”
有老师问中国学生:“如果你们的老师跳到桌子上,你怎么看?” “可能会有点不习惯,但如果老师跳到桌子上并没有什么坏处,而是会有积极的结果。”“如果我们的老师会这样,我们会尖叫的,太兴奋看到老师这样了,因为我们都喜欢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两位中国学生都看好教师跳到桌子上!
这位老师又问美国学生:“你们学校其他老师也这么疯狂吗?”“每个老师表达激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也许其他老师会有其他的方式。但是,在我们学校有一些标准是一样的,比如,所有老师都保持和学生的眼神交流,保持一定的肢体语言动作,都要面向学生。所以,每个老师都充满激情,但讲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美国学生的回答可谓滴水不漏!
有老师继续问美国学生:“你们最喜欢克拉克老师的什么地方?从克拉克老师身上学到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有一半中国血统,中文名叫“黄思华”的Ava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喜欢他的地方和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我本人觉得克拉克老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爱我们,他把我们当成成年人来教,让我们明白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一直很喜欢发言的Manny补充道:“克拉克老师是我见过最富有激情、最富有创意的老师。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老师上课可以跳到桌子上、跳到椅子上,他是唯一这么做的。他的课堂非常生动,之前也没有老师可以将课程编成歌,在课堂上唱饶舌音乐。我觉得这些都非常了不起!”
孩子们的回答得到现场教师的热烈掌声。
也有老师问克拉克:“我们的上课时间比较紧张,如何在一堂课内,将该讲的内容讲完,要讲多少内容是不是有一些标准?”
克拉克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介绍了自己学校的上课节奏。“在我们学校,我们会讲一个词‘紧迫度’,要让教职工和学生明白每一秒钟都是非常值钱的。只要学生一到教室我们就立马开始上课,只要上完一堂课,学生会马上赶往另一个教室上另一堂课。所以,在我们学校我们不会让学生慢悠悠地去上课。我的奶奶经常跟我说‘走路慢的人,哪里都去不了’,在我们学校,我们教得很快,学生学得也很快。”“另外,如果课程很难,又很无聊,那么,学生是无法接受的。我们的课程很难,但是很有意思,孩子们每天都期待着上课,产生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有老师问,可否请克拉克老师带着学生为大家表演一段舞蹈,伴随着非洲鼓的铿锵节奏,克拉克和学生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不过,唱歌、跳舞的内容您绝对想不到:乘法口诀表!
(回答现场教师提问时,学生个个都能说,和中国学生形成鲜明对比。)
克拉克的现场教学结束了,但他上课的诸多细节一直在我脑海里激荡。没想到美国五年级的算术内容这么难,没想到课堂节奏这么快,没想到美国学生的表达这么好,没想到组织教学可以不用说一句话,没想到中国学生对这位“另类”教学很喜欢……总之,没想到克拉克和他的数学课如此不一样!但细细咀嚼,“没想到”的背后却是克拉克一贯的追求:激情的课堂,有趣的形式,严格的要求,充分的信任和大胆的放手。而这些,及其背后的教育信念,正是我们可以向克拉克学习的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