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八面玲珑的人难做科学家(转)
空间转载
时间:2014-8-15 13:27:43 作者:淘乐网 来源:iscientists
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真理从不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真理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我们的文化特别欣赏八面玲珑的人,我们的文化特别欣赏左右逢源的人。在科学探索中这些东西都不管用。
施一公(清华大学)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真理从不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真理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我们的文化特别欣赏八面玲珑的人,我们的文化特别欣赏左右逢源的人。在科学探索中这些东西都不管用。
跟同学们在一起我也觉得挺亲的,我应该是你们父辈的年龄了,奔50去了,甚至可能比在座有些人的父亲还年长。我有时候比较骄傲的是还有一颗童心,还能保持像你们这个年龄的狂想。我觉得自己还挺了不起的,能够心态比较年轻。尽管我的同事一再叮嘱我,你已经与这些人有十几个代沟了。中国对新观念的掌握太快了,两三年叫一代,如果这样算的话就是十几个代沟了,但是我忍不住还要讲一讲。
中学生不需要培养这么多种能力
中学生是挺可爱的,我也是你们这样过来的。中学生思想很活跃,但你们经常被大人、老师赶得团团转,你们无所适从地在培养各种能力。我发自内心地告诉你,你不需要培养这么多种能力。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你们可以不信我。我可以给你花一小时细讲,我曾经的一个学生什么能力都没有,就是有固执的能力;固执是缺点,但也是优点。他是中专生,固执到什么程度呢?从小就梦想要做洋人的老师!他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他的智力一定不如你们在座的很多人,他的能力在很多地方有欠缺:不具有雄辩能力、语言能力,但他就是固执,固执到这辈子必须做洋人的老师。
其实你真的不需要诚惶诚恐,不需要培养这么多种能力。你把一种能力发挥到极致就可以了。我就怕你们人云亦云,看到那个做那个,看到这个做这个,诚惶诚恐得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中国人基本上是同一个步伐、同一种生活方式、同一个起跑线起跑,冲线的时候也不能拉下太远,这是我们的方式,我们一直都在计划。
人活着有梦想是很美好的事情,人活着的时候如果没有了梦想,而是人云亦云地做事,跟着别人机械地行走、做事,真没劲。其实我真的希望你们在座的人有梦想,不要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总是有出头之日的。
不需要崇拜和神化任何科学家
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好的科学家在思维上是这样的,就是看愿不愿意不加掩饰地讲出来。我觉得创新思维需要激荡,如果没有激荡一定不会有好的想法,一定是喝白开水。我知道的大科学家,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思想非常极端的人,只是有时候把自己的想法掩盖起来,否则让你觉得你看出我的本质了。
我很想让你们知道,我很想把这个过程去神化,你们不需要崇拜任何一个科学家,没有必要崇拜。他讲的话你们最多是借鉴,不要盲从更不能够迷信。我讲的话里也错误百出,不要认为我讲的话句句是真理,不是这样。我讲的话句句是我的心里话,我的心里话是我的主观感知,我的主观感知有很多地方是错的,说错误百出一点不为过。你们不可能去复制另外一个人的足迹,也不可能按照另外一个人的讲法去做,你们要成为自己。
科学发展,从来不遵从民主原则
刚刚讲了我的世界观和对其他问题的观点,在结束之前再把我认为科学研究的一些感受说出来,不一定对,但这是我自己深信无疑的。因为大家是在培养创新能力,所以也跟大家一起共勉。
第一句话,我觉得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真理从不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真理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一定不是人云亦云的人,一定不是没有脾气的人,因为他坚持不了。这句话本身,我觉得也引起对中国文化的深思。我们的文化特别欣赏八面玲珑的人,我们的文化特别欣赏左右逢源的人。包括中学评三好生。我都觉得要想一想,三好学生可以当政工干部,但未必能做科学家。不是说科学家道德有问题,也不是说科学家身体就不好,因为评三好生的过程有时候就是看人缘,就是看谁能和大家搞好关系,评出来的不一定是三好生,而是关系生。但是很遗憾,在科学探索中这些东西都不管用。生命科学有多重要不以中国的媒体和媒体舆论为转移,也不以我的观点为转移,无论你羡慕嫉妒恨,在世界上就是这样的位置,我觉得科学探索也是这样。
第二句话,科学发展,从来不遵从民主原则,从来不是讨论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停地开专家研讨会,就像我这样的人有几十人、上百人在一起开会,讨论很多的问题,我认为都是浪费时间。科学发展不是计划出来的。工程项目可以,比如:登月,银河一号,可以计划,但那些都是工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从来不是计划出来的。
第三句话,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预测的已经不是创新了,预测本身可以是创新,预测出来再去做就不叫创新了。科学研究永远有新东西会发生,永远是不可预测的发生引起巨大的变革。我希望你们记住其中的一些话,我相信将来你们会同意这句话。这是我从事20多年的科学研究感触最深的几句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