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竹品、竹之韵

手机日志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爱竹。
他吟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看来,苏轼是宁瘦不俗了,也可见竹是十分高雅之物。

  这几副咏竹对联也颇含理趣。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
以竹拟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凌云壮志,且风承四面,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何等潇洒自如。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
     “为天地生春,抚节长存终古绿;与松梅作伴,洁身共证辟寒心。”
翠竹四季长春,给大地注入永恒生机。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不畏风霜雨雪,始终保持洁净的身心,令人钦佩赞美。

“千古虚心尊此老;九州高节拜先生。”
      “宜和竹论虚和实;不与谁争高与低。”
赋予竹以人格灵性,虚怀若谷,亮节高风,既虚又实,能高可低,受到世人的尊敬。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此联对仗工巧,含蕴深邃。上联讴歌雨后春笋长成嫩竹,坐看成林,给人间带来无限春意。

宋朝卢梅坡《雪梅》诗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表面上像贬梅褒雪,其实隐含梅比雪香的理趣。
据《雪涛谐史》载,上联为老师嫌学生只送三分银子学费太少,下联喻学生吝啬,一分也不再加。这样曲解诚然幽默,却不免俗气了。

“劲节生来瘦;高材老去刚。”“竹青怀素志;梅老秉芳心。”
这两联赞修竹坚韧不拔、朴素无华,和梅花一样,越老越芬芳可人。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亮节领风骚,品尊三友,名列四君,引高朋笑傲林泉,六逸七贤齐拱手;
清流招毁誉,杜恨万竿,郑思一叶,任墨客激扬文字,千评百说只摇头。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怒气写竹,喜气写兰。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出竹,直似儿孙。

有竹人不俗;
无兰室自馨。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素性虚心,逼入火坑终起爆;
平居俯首,横加风暴也回鞭。

斑留因染湘妃泪;
凤去犹闻弄玉箫。

入土先有节;
凌云仍虚心。

石头解性真吾友;
竹子虚心是我师。

一径付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竹青怀素志;
梅老秉芳心。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
与松海作伴,洁身共避寒心。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扬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屈屈伸伸,雪压千层犹奋直;
潇潇洒脱,风来四面又何妨。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咏竹对联

   台榭藏幽篾刃牵怀是处篁溪胜兰亭;
   广宁流金绥江吐玉他年歌舞动青云。

   尽日相亲惟有竹;
  长年可乐莫如书。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我亦有亭深竹里,
  也思归去听秋声。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竹衣。

  菊兰金秋傲霜轻冷;
  梅竹隆冬斗雪抗寒。

  千山夜静香林月;
  万壑凉生竹阁风。

  万竹皆虚心;
  千碑翰墨香。

  山静竹生韵;
  池清兰自香。

  石从海上得,
  竹自胸中来。

  招得风来与众分,
  虚怀直节上青云

台榭藏幽篾刃牵怀是处篁溪胜兰亭;
广宁流金汝江吐玉他年歌舞动青云。

山色不随春老;
竹枝长向人新。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雪风台淡性;
竹韵可清神。

风紧千松啸;
雨疏万竹青。

心静识风影;
天寒现竹魂。

影移竹未动;
春深柳更青。

雪就千山画;
竹成万岭诗。

竹之傲骨霜风刻;
梅似德行雅士怜。

秋深不问花心事;
雪重方知竹品行。

风携竹品调音色;
雪嵌梅魂逊缕香。

雪拒污浊需净志;
竹怀清峻高雅风。

冷风寒雨吹月老;
翠竹山花恋我归。

庭前修竹三分雅;
原上野花一样香。

梅着雪妆香独步;
竹携风袖韵澄然。

谈入心田怀竹韵;
寒侵肌骨塑梅魂。

尽日相亲惟有竹;
长年可读莫如书。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我亦有亭深竹里;
也思归去听秋声。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篁衣。

菊兰金秋傲霜轻冷;
梅竹隆冬斗雪抗寒。

千山夜静香林月;
万壑凉生竹阁风。

万竹皆虚心;
千碑翰墨香。

招来风竹与众分;
虚怀直节上青云。

石从海上得;
竹自胸中来。

山静竹生韵;
池青兰自香。

与竹同心,劈开一清二白;
弯弓摇影,胜似万马千军。

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
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心有三愿,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