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11第二讲
个人日记
大家晚上好。
上节课,我们讲解了14/25,以及词组,重点是14/25。
这个14/25,将在以后的作业中,继续要求。我们的意思不是说唐诗中的五律,都是这样,而是指,在目前初级阶段,采用14/25这种章法,能够较容易的写出让读者读的时候、其感觉相对更舒服些的作品来。
今天,要讲的这个内容就是,估计每位朋友都见过,甚至有可能还经常见到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意境”。
到底什么是“意境”呢。
相信不少朋友百度过、搜索过,查阅过。涉及很多作者的这样那样的诗话词话,也无数次的提到。至于究竟什么是意境,与诗有什么关系,则是一片模糊。
今天这堂课,我们讲解的,是完全属于中华诗词学院关于意境的全面阐述、及与律诗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首先解释什么是意境。
意境=意+境
意境,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有萌芽、发展、成长的过程。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我们首先就从“境”开始阐述。
唐朝李隆基,也就是唐玄宗(著名的杨贵妃的丈夫)时候,有个叫殷潘的人,提出了“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其中的象,就是“境”。
为什么说象就是境呢。我们看一些记载中的文字。
《易·系辞》在天成象。指天上悬挂着的日月星辰。
《舜典》象以典。
《周礼》正月之吉,县治象之法于象魏。
《礼·乐记》象,光耀也。
这些文字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象这个东西,是可以看见的,这个看见,是非常明确,没有任何含糊不清之处。并且是一看就知道是啥的东东。完全不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之类的神秘物。
殷潘所说的“兴象”,实际就是指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之兴。
以前我们在讲比兴的时候讲过,兴,就是兴起,睹物而兴。殷潘“兴象”,说的就是睹物而兴起,进而具体付之以文字,明确的展现出来,使读者可以读到、看到。因此,象(用文字表示的物)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物,相互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来传递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因此,象在前,风骨在后。比如,我们在课堂上,无数次引用过的三首作品: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首先是用青山来兴起,写给读者看的象,就是非常清楚的青山,然后是别的象‘北郭、白水、东城’……
完全符合“既多兴象,复备风骨”,我们看到,风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前面这样那样的象之后,这个就是‘复备风骨’。我们继续看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同样的,风、天、猿等诸象在前,风骨在后。这首诗是象和风骨,很容易看明白,就不一一解释,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那么,李商隐呢,我们接着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这首作品,同样是这样的。鉴于这首作品,前面的课堂中,已经做过详细的解释,就不在这里细论。如果不记得,可以参考以前的讲义内容。
我们为什么说殷潘所说的象,就是境呢。刚才,我们通过殷潘所说的,以及其他证据,解释了‘象’的含义。现在我们接着来看殷潘的另一段话:
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从殷潘这一段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所讲的‘常境’,是用‘泉、壁’来举例的,这是物,这是景,这,就是兴起。所以,我们说,殷潘在他所写的不同的书里,所使用的象和境,实际是同一个含义。例子,看前面李白、杜甫、李商隐的作品。
我们再看唐朝另一个人物写的东西。他的名字叫‘高仲武’,在与李季兰戏言诗中说刘长卿五言诗中的句子‘盖五言之佳境也’,这句子是‘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其中,远水、寒星等物,就是高仲武所说的境,境与殷潘所说的境,是完全一致的含义。
可见,唐朝人所说的境,很明显的指物、景。
(象与境的区别,后面会讲解)
我们再看唐朝较著名的和尚‘皎然’所说,他多次提到了‘境’,比如:
1、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2、缘境不尽曰情。
3、极于缘境绮靡,故词多芳泽。
这些话,非常清楚的表达出,先境而后情,情就是在境的基础上而产生。缘境,简单的讲,就是看到了境,与境有缘,进而去认识境,然后‘取境’。 皎然所说的意思,就是作者接触到某个景物之后,有感而发,写出作品。这点,与比兴的宗旨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更细致化了一些,但没有偏离比兴的宗旨。换句话讲,还是在比兴的旗帜下。
从刚才的证据链中,我们看到,殷潘提到了意境,意字与境字,中间还隔着一堆字,但同在一段叙述中。皎然提到的是情和境。都没有直接使用‘意境’二字。
其他提到境与意的,还有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 权德舆的‘意与境会’, 司空图的‘思与境偕’,就不一一解释,课后可以去搜索来看,虽然具体的文字有区别,大意却是一致的。
其中,较明确的把意(思)与境联系起来的,有殷潘、权德舆,以及司空图。
这些思想,都是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其源头,都是来自‘比兴’。比如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对后世这些作者,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看内容: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摘自《文心雕龙》)
我们从刘勰这段话,看到了了他提到的“意象”,这个论述较为详细。因为今天讲的内容是意境,故整段文章,没有全发,课后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百度来看。
说到这里,提一个意境之外的话题,这就是常见的“谋篇”二字。刘勰所说的谋篇,在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作为基础之上的谋篇,缺少了这些前提,谋篇无从谈起。所以,网络上没有任何前提的‘谋篇’说法,都是断章取义,完全违背了刘勰的原义。谋篇,是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先决条件的。
继续讲意境。唐朝王昌龄,是记载中,第一个直接提到了‘意境’二字的人。这个提法,出自《诗格》,关于《诗格》这本书,有说是王所著,有说是托其名的伪作。这些不在我们课堂讲解的范围。《诗格》中明确的提到了‘意境’二字。其原文是: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神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王昌龄所说的意境,是指‘物境’+‘情境’,简单的写个等式就是:
意境=物境+情境
王昌龄觉得用境来说,恐怕会引起误会,因此,直接加上了物字和情字来表示,也就是更精确的定义。不至于使读者产生误解。其中,物,就是景,大千世界里,这样那样的景,比如蓝天白云、连绵青山、皑皑白雪、滔滔江河……花鸟虫鱼等等,这些就是物境。
从“意境=物境+情境”这个等式来看,去掉‘境’字,那么,得到的等式为“意=物+情”。很显然,王昌龄所说的‘意’,是完全可以清楚解释的,并非不可言传。王昌龄整个‘意境’的含义,就是以比兴为宗旨的扩展概念。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还是来自比兴这个源头。
距离今天的我们,时间上比较近,提到‘意境’二字的,是王国维,他在50岁生日的当天,在北京跳昆明湖而死,留下了著名的《人家词话》,里面关于意境的阐述,也是分开来的,摘录一段文字: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掳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挥,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摘自《人间词话》)
‘意与境二者而已’这句原话,已经非常清楚的把意和境做了切割,换句话讲,意境不是由两个字共同来组成一个词组,意境是由意与境相加结合而成,不是不可以拆开的,而是本来就是拆开的。这就如同,我们说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是两个完全各自独立的概念。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概念,也就是对来源于《诗经》比兴之兴的这样那样的释疑,作者不同,各自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不同,是指侧重点和文字都有所不同,但其宗旨是基本一致的。我们来看看实际的例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张九龄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
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
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陈子昂
黄鹤烟云去,青江琴酒同。
离帆方楚越,沟水复西东。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
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从《诗经》到唐诗的作品,无不体现出这个“境”字,尽管作者不同,但关于兴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明显的区别的。比如,在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孔子,是这样说的(原文):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我们从孔子这段话里,同样清晰的看到,两次提到了‘物’,物使心动,心其后而感于物,然后才有了声。孔子这话,同样是对《诗经》最贴切的诠释,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力,包括对唐朝文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自西汉刘皇帝汉武帝开始,孔子的地位,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被动摇。
我们看看百度上对“意境”二字的解释: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再看看‘汉典’对“意境”二字的解释:
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搜索网络上关于意境这两句话,提到了“情调、境界、意蕴”,继续百度和汉典,得到了:
意蕴,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百度解释)
意蕴,所包含的意思。(汉典)
情调,文艺作品的质量或生动形象的特性。(百度解释)
情调,文艺作品的质量或生动形象的特性。(汉典)
境界,是在感知力上感知的主观上的广义的名词。多数时把境界楞划分几种,以质来区分;度来衡量。如主体在某件事物上所处于的水平。(百度解释)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汉典)
从百度和汉典的解释来看,“意境”二字,从头至尾,就没有解释清楚。
与律诗有什么关系,更没有讲,至于在律诗中的运用,完全见不到一字。对于大家平时关于诗词交流中涉及到的“意境”二字,基本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为太空洞,全部是抽象的概念,无一实处。一个概念,如果是抽象的,那么,基本可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言婆有理。这种抽象,远不如“比兴”来得实在,更不如前贤先圣对“意境”二字的释疑实在,所以,没有可取之处。
至于平时所常见到的,说某人的对联没有意境,或者说某人的诗没有意境,或者是说意境不够、意境欠缺、意境欠佳、意境尚可等等说法,基本就是对“意境”二字不了解的缘故,自然对意境与律诗的关系和运用,更谈不上了解。
学院认为,大家的作品,都是具备意境的。境者,象也,物也。作品中,岂会没有物呢,哪怕格律再差、甚至读不出格律,物都是肯定有的。这点,没有争议吧。
至于“意”的内容,鉴于时间关系,下节课继续讲解,下节课的内容包括“意”和“意境”,以及在律诗中具体如何运用。
感谢大家光临,下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