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二年级一讲(律诗)

个人日记

初级二年级一讲(律诗)

首先恭喜大家来到中华诗词学院初级二年级课堂,欢迎你们。

经过五个学期的律诗学习,大家的作品,已经体现出明显的提升,在此,我愿意继续与大家一起接触更多的律诗内容,我期待着,在今天一讲开始的时候起,大家与我共同努力,以期在五讲结束的时候,获得更进步的提高,完成一个质的飞跃现在我们进入正题。今天,我们依旧还是先看例诗,也是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作品,过去的律诗课堂中,我们反复引用过很多次,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朋友,熟悉它们,就如同熟悉邻家小妹一样,它们分别是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作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忘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从李白的五律开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忘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到起句是什么呢,是远远的青山,

首先展开在读者眼前的,让读者感受到的,是距离,脑袋里浮现出的,不是眼前的景色,显然,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人站在青山之上,另一个是人可以眺望青山,至于到底是哪儿,留下一个悬念,令读者忍不住继续往下去翻阅。

一个“横”字,揭开了谜底,横,不仅是山自然的横,也是作者眼光视线在左右的扫描,没有疑问,青山就是远处的景。显然,北郭近许多。郭者,城外也。以城墙为界,里面是城,外面是郭,明显是郭近山远。起句的第一分句,就是由远而近。作者想要展示的景,并非一味的停留在远处,停留在青山所在的地方,而是由远而近的、很自然的把读者的视线,拉到了眼前。

实际上,很多同学写的起句,并不是这样的,不是放不开,就是缩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出不来;或者干脆就是锁在一个地方,连动弹一下也不愿意似的,呆在一个地方,不想出来了。

当然,这只是作业中律诗作品表现出的暂时现象,并非大家不想出来,实际是不知道如何出来,今天的内容,讲的就是如何的出去,如何的进来,

我们中华诗词学院,把这种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或者说是写律诗的章法,定义为“收放”。(收放的功能是:解决被缩、被锁的情况的办法)

 

“收放”分大小两个含义。具体的定义是:

收放:在律诗实际写作中,不停留或缩、甚至锁在一个地方,所观、所得之景,从笔尖上滑出的时候,是处于运动状态,而不是固定状态。

小收放:单个分句中的收与放,简单的讲,就是收回来与放出去,收放的,不仅是作者的目光,同时也是读者的眼球,这个叫做“小收放”。

全篇收放:四个步骤结合起来的收放,就是全篇收放;全篇收放,就是景+情的收放。

这个收放的定义,同时也可以是“放收”。并不是因为收字在前、放字在后,而先收后放。先收后放、先放而后收,都叫做“收放”。至于哪个先哪个后,视作品的需要而决定。

我们接着看起句。从远处的青山,到了近处北郭之后,也就是城外。假设还纠缠于青山之上,纠缠于青山之景,甚至由青山而白云,毫无疑问,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来到“白水”这个地方,如果是这样,后面的“此地”“蓬”又将置于何处呢?显然,即使山上有水,但山上的水,是根本就走不了船的。

所以,必须把视线拉回到眼前,一个“郭”字,并非可有可无,这个“郭”字,其作用,在这首作品中是无可替代的。

有了“郭”就够了吗,当然不是的,还必须有个“横”,否则,青山不“横”一下,还是到不了“郭”,即使强行写到郭,少了这个“横”字,山郭之间,就如同手里拽着的线斗,天上飘舞的风筝,没有了中间连接的线。自然,这个风筝,就是断了线的风筝。

结合以前我们讲过的内容,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分句中的五个字,无一可替代,无论是“横”还是“郭”,都是“收放”所必须的。从横字与郭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收放”的过程与功能,“收放”所使用的字,与现代汉语的词性,毫无关系,因此,不要以词性来论收放。城外是什么呢,城外是白水,再近一步的,就是城。

请注意这四者的顺序,是一个逐渐从远向近、反方向的“递进”,四者相互之间的顺序,是绝对不可以随便打乱,甚至颠倒的。否则,就成了来回折腾。

看似非常简单的四个景,不仅要求相互关联紧密,更重要的是,顺序切不可随便排列。这点,就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刻意去留心的细节。

从过去的作业,以及这次的考试来看,不少朋友起句之所以出现问题,正是由于对过去所讲过的内容,似懂非懂,懂在半梦半醒之中,说不出到底是清醒还是在梦里。

某些地方,从作品看来,要说完全不懂,这个判断肯定不对。但如果要说彻底明白,似乎有些距离。因此,在这里再次提醒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这一节课后,坚持阅读唐诗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课堂所讲解的内容,这样,就会收获更多,就能更好的与唐诗对话。

当然,也可以选择与以前以前继续马虎,好象懂了,就丢一边去,并没有抱着宁愿多花几分钟,也要彻底弄明白的态度,实际上,这根本就费不了多少时间。

平时看大家在群里读诗,不过是一首接一首的发。偶尔,也看到试图去多读一下,原因不过是由于读不懂罢了。

虽然总是在群里能见到读诗,但又有几次是与课堂所讲内容相结合了的呢,少之又少,少得非常可怜。这样的读诗,与听课的读诗,基本没什么区别。如果一天结合讲义读一首,一周下来,群里的学员们都会因此而受益,每周都这样坚持,何愁写不出美丽的诗篇呢。

李白这首作品的起句,就是一个从放到收的过程。我们接着看承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我们前面的课堂讲过,就是在眼前。前分句的“一”字,与后分句的“万”字,难道就是象对仗所讲的那样,简单的数字对数字吗?李白这首五律,从基础一年级第四讲开始,至今已经讲过19节课(这19节课并不包括中间讲典雅的3节课)。

遗憾的是,这个貌似很简单的“一”字,并没有任何一位学员提问过,好象都懂了,但如果要求大家具体的解释,恐怕情况并不乐观。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

显然,这里的“一”,并不是数字的“一”的含义,为什么这样讲呢,这是因为,古代写数字的时候,一二三写作“壹贰叁”,而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一二三。

所以,此一非彼壹也。“壹”作为数字,早在先秦作品中,不仅已经出现,并且被广泛的使用。

李白这首作品是“一为别”而不是“壹为别”,其中的区别很大。如果用现代汉语的词性来解释,那么,“一为别”就应该是“壹为别”,作为诗歌史上,

作为诗歌史上,站在颠峰之上的李白,岂会分不清楚“一、壹”呢。“一”的含义是,从道而生,也有一个的意思,但其主要的含义是从道,从的是天道、从的是自然之道。“二”也是如此,只有“壹、贰”才只有数字的含义而不具备其他。所以,一二三与壹贰叁尽管有类似的含义,但其主要含义(字义)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才会导致对这首作品中的无法准确的解释。这首作品的,有开始的意思,不仅仅是数字的概念。比如一颗种子,会发芽、生长、最后结出更多的果实,这些果实又会成为新的种子。
   
继续讲收放。一是开始,那么,开始什么呢,开始的就是。请注意这里的字,起句,刚才我们讲了,是从放(远)到收(近)的过程,如果承句还是在继续收,那就不是承句,而是停留在起句上,纠结在起句出不来。 

    所以,我们看到,承句字,已经开始为放作了预先的准备工作,别,就是放的开始,向远处放。承句的远处,与起句的远处,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承句的放,是向着万里而放,这个放的空间,就是万,在空间这个概念上,明显超过起句的青山许多许多。 这个超出,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这就是前分句的别到后分句的征来实现的。这个字,不必仔细解释,随便谁一看,都能够得到一个长距离的感觉,仅仅是看字的表面,也不难得出这种印象。
我们从格律的起承转合,具体来看,是不是符合格律的要求,是不是有扩展、扩张这个承所必须的功能。起句的青山,虽然远,但若与承句的万里之征相比较, 显然,这个青山就太近太近,所以,扩展是非常明显的,明显到一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完全用不着去思索、思考才可以读出来。这些,就是通过收放来实现的。

我们接着看转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前面通过征实现了放的目的,通过作者的视野远远的放出去,带领读者的感觉跟着作者一起远去,走入无边的万里之中,令读者读来,视野无比的宏大。大到了这种程度,再大,就没有必要,如果再继续的放,显然,就要飞出地球去,所以,在承句放大到了作品所需要的程度之后,应该做的就是 收,不能没有衔接的,直接变魔术似的变回来,这当然不行。所以,无论是从放到收,亦或是从收到放,衔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非常关键的内容。实际看作品,李白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万里浮云游子落日故人挥手
起句第一分句,是一个的开始,后分句是收的结束;承句前分句是放的开始,后分句是放的极端,必须往回收,不能再放。起承,形成了一个不仅完整,并且很清晰的路线,这就为转句做好了全面的准备。转,依旧是收来开始,一步一步的收, 收,是一个过程,绝不是一个结果,放,也是如此,这点要牢记。
如梦班A-月半弦影对大家说:今天是春节后的第一课,收放未讲完的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
课后,在阅读唐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讲义。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读到唐诗的时候,自己不去思考、不去思想,轻易的就下结论说,这首唐诗,这里不符合、那里好象也不对,实际并非如此。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认真、不
思考,而冤枉了唐人。
下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