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神的迷宫》

看电影

 图片



潘神的迷宫
   墨西哥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执导了影片《潘神的迷宫》,本片是儿童不宜观看的一个童话故事,是魔幻现实主义戏剧的再现。银幕上展现了魔幻世界中的奇异情境,虚构出一个冥王的女儿“艾丽丝”去“漫游世界”。以1944年为时代背景,法西斯谋杀游击队战士作为现实世界的故事,旨在批判二战给西班牙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中文名:潘神的迷宫
外文名:El Laberinto del Fauno(西班牙语);Pan's Labyrinth(英语)
其它译名:羊男的迷宫,魔间迷宫
出品时间:2006年
制片地区:美国,西班牙,墨西哥
导    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编    剧:吉尔莫·德尔·托罗
制  片 人:阿方索·卡隆
类    型:奇幻,惊悚,剧情,恐怖
主    演:伊万娜·巴克尔诺,道格·琼斯
片    长:119分钟
上映时间:2006年
对白语言:西班牙语色  
 
电影剧情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1944年的西班牙仍然笼罩在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和内战狼烟阴霾下,军队四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12岁的奥菲丽娅(伊万娜·巴克尔诺)随身怀六甲的母亲卡门去北部与继父维达(塞吉·洛佩兹)会合。维达的真正身份其实是负责在西班牙北部镇压、逮捕当地游击队的法西斯军官,接卡门母女同住与其说是共享天伦还不如说只是要监视卡门把属于他的骨肉生下来,维达的一个乐趣之一是研究各种刑具来折磨残害被抓来的异见人士。
   眼睁睁的看着冷酷的继父和其党羽每日做恶还以此为乐,母亲又患病在床,被孤独感和目睹暴行的痛苦困扰的奥菲丽娅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聊以自慰。在奥菲丽娅随她母亲去她继父的路上无意中遇到一只形似竹节虫的精灵。精灵跟随她一直到军队总部。当晚精灵带领她到磨坊旁边的一个迷宫中,这个迷宫是传说中冥神为她女儿回去留下的入口——幻想中的秘境原来确实存在。而迷宫的守门人——长着山羊犄角和透明眼珠的半兽人潘神(半人半羊的农牧之神,自称翁法,道格·琼斯饰)正在等待她的到来,潘神告诉奥菲丽娅她其实是一个地下王国走失的公主,要重回她的王国奥菲丽娅必须在迷宫接受三个挑战。他给了奥菲丽娅一本书,让她一个人的时候照着书上说的完成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解救一颗古树,因为有一只古蟾住在树的根部,古树濒临死去,奥菲利娅要将古蟾中的金钥匙拿出来。为了完成任务奥菲丽娅弄脏了母亲给她的新衣服。
   而在第二个任务的时候奥菲丽娅因为没有经受住诱惑失败,吃了两个葡萄,差点搭上性命,牺牲了潘神的两个精灵宠物。而此时他继父也在地上加紧了更疯狂的扫荡攻势。地上地下,与恶梦的斗争模糊了幻想与现实的界限。
    潘神对她大失所望,决定从此离开她。而此时奥菲丽娅的母亲正处于难产。为了传宗接代,上尉选择了孩子而不是奥菲丽娅的母亲卡门。母亲去世,奥菲丽娅没有了牵挂,准备逃走,结果被抓回来关进屋子里。
    潘神又回来了,说再给奥菲丽娅一次机会,但要求是要奥菲丽娅全部都听他的……
    奥菲丽娅按照与潘神的约定带着她同母异父的小弟弟来到了与潘神初遇的地方,结果是要用弟弟纯洁的血打开通往冥界的大门。善良的奥菲丽娅拒绝了,潘神失望地走了。原来继父一直跟在她后面,惊吓之下,继父抱走了弟弟,回头开枪打死了奥菲丽娅。
    继父走出迷宫后,被敌方围住,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曾经伪装为他的仆人的女间谍默西迪斯手中后被游击队员一枪打死。
    奥菲丽娅其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自己的血为她开启了冥界的大门,她的灵魂终于回到她的父母那里。原来那对于弟弟生死的选择只是潘神和冥界之王对她的考验。在故事的尾声,身为公主的她在地底下统治了几个世纪……
    而现实世界里奥菲丽娅的身体已逐渐冰冷,离开人世。

导演介绍
    吉尔莫·德尔·托罗1964年10月9日出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的瓜达拉哈那。受信奉天主教的祖母的影响,吉尔莫从十几岁起就对电影拍摄产生了极大兴趣。吉尔莫是电影方面的全才,担任过导演、演员、导演助理、编剧、制片人等。
    21岁时,吉尔莫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丹娜·荷琳达与她的儿子》Dona Herlinda and Her Son(1986)。在做了10年化装师之间,吉尔莫经营了一家自己的公司,除了制作一些小成本电影外,还大量为墨西哥电视台制作电影节目,同时,还开始讲授电影课程。
    1992年的影片Cronos获得九项墨西哥电影节大奖,为吉尔莫·德尔·托罗赢得无数成绩,使他成为墨西哥著名导演。2001年反映西班牙内战的鬼故事影片《魔鬼的脊背》The Devil's Backbone,受到了评论界和观众们的好评。和这部影片一样,《潘神的迷宫》主旨就是通过魔幻世界的表现来反对西班牙国内战争,反对二战,关注在苦难与压力中儿童们的生存状况。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影片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喜欢在地铁里拍摄一些场景,乐于拍摄怪兽、昆虫等,还常常以琥珀色作为整部影片的基调。
   代表作品有:《地狱男爵》Hellboy(2004)、《刀锋战士2》Blade II(2002)、《
鬼童院》Espinazo del diablo,El(2001)、《DNA复制》Mimic (1997)、
《魔鬼银爪》Cronos (1993)等。《3993》(2007)、《
地狱男爵2:黄金部队》Hellboy 2:The Golden Army(2008)。

角色介绍
奥菲丽娅
  奥菲丽娅   演员:伊万娜·巴克罗
 
图片
 

    本作的女主角,12岁的小女孩,其实是奇幻王国失踪的公主,一个经历无数痛苦的天使。能够很成功地完成由现实到魔幻世界不同状态的转换。她厌恶现实生活,渴望到魔幻世界,尽管她的外在打扮与在现实世界中相同,但是她的神态表情以及接受潘神给她的使命时表现出的那种从容,俨然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潘神
   潘神     演员:道格·琼斯
图片


   迷宫的守护者,一个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
灰色骷髅
   灰色骷髅  演员:道格·琼斯
   这只骇人恐怖的人形怪物设计原型参照了希腊传说里的“LAMIA”,她原本为宙斯宠爱,后来因为赫拉的嫉妒把她变成了吃自己小孩的怪物,并不能睡觉,宙斯不忍心,便施法让她能够自由摘下眼球。因此,当拉弥亚摘下眼球时,小孩子们就是安全的;一旦装回去,她就又开始猎食小孩。
维达
   维达   演员:塞吉·洛佩兹
   负责在西班牙北部镇压、逮捕当地游击队的法西斯军官。
主角母亲
   
演员:艾妮安娜·姬儿
图片
 
   奥菲利亚的母亲,身怀六甲,难产而死。

影片评价
    影片以大量的充满象征意义的鲜血揭开了“潘神的迷宫”神秘的面纱,通过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敏锐思维展现了充满想象力奇幻暴力。
                  ——美国《综艺》杂志贾斯丁·张JUSTIN CHANG

    奇异的怪兽与可爱的小女孩在魔幻世界当中“畅游”,每日与邪恶的力量斗争,小女孩每时每刻都想逃离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潘神的迷宫”。
                  ——好莱坞报告瑞·本内特Ray Bennett

    影片开始时似乎要给观众创造一种可信的现实生活的质感,可吉尔莫·德尔·托罗以天才的导演手法将现实自然地转向一种幻境,然后又开始了魔幻与现实之间的互换,影片从总体上是充满流动性的。虽然影片中有一部分故事是模式化的,但却制作得十分诗意化,通过旁白观众得知神话世界里的公主最终离开了她的王国来到了人类的世界。在人类的世界里,她死去了,只把悲哀留给她的亲生父亲,让他呼唤着她灵魂的归来。
   影片中生动的幻觉效应元素加上纯正的西班牙语对白,使其在电影节上的各种采访中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受到评论界和买家的广泛欢迎。


                理想主义的革命——关于《潘神的迷宫》的过度诠释
                                        布衣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寓言,问题仅仅在于,它在隐喻什么?我上网看了一
些评论,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都是那三个任务,以及上尉与潘神的象征意义。很奇怪,居然没人提及那个刚出生的孩子。是的,孩子毫不起眼,仿佛只是一个推动情节的道具,他甚至都没有名字,人们随便叫他“儿子”、“弟弟”、或者直接就是“孩子”。
  
  但罗曼-罗兰最清楚他的名字,在影片结尾,当孩子落入游击队的手中时,
你会忽然想起《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结尾:圣者克里斯朵夫渡过了那条河,他问肩上的孩子:“孩子,你究竟是谁?你为何这样沉重?”孩子答道:“我是未来的日子。”
  
  一模一样,“未来”便是孩子的名字。
  

  孩子有三个亲人,父亲维达尔上尉,现世的统治者,赐予他生命的那个人,坚信“他将继承我和我父亲的家业。”姐姐奥菲莉亚,那个爱幻想的理想主义者,许诺“让你在我的王国里当王子”。倒是母亲卡门,直接给他血肉、赋他人形、真正的生命创造者,对他一无规划,毫无想法,唯一的期望就是能够平安出世,讨取父亲的欢心,显然,她就正是那沉默的大多数。
  
  如果让观众投票,评选“最爱那个孩子是谁”,维达尔肯定会高票当选。
没谁比他更关心自己的血脉了,他不仅要维护现世的统治,更要将统治传之万世,哪怕牺牲孩子的母亲也在所不惜。在他眼里,妻子是无用的,软弱的,依附于他的,虽然生孩子离不开她,但她的价值也就仅此而已,牺牲一下也无所谓。反正,只要统治住了 “未来”,“沉默的大多数”是永远不缺的。
  
  他的愿望本来是可以实现的,他的祖先也正是这样薪火相传的,虽然山里
有些游击队,身边还有几个卧底,但都不算大麻烦。真正的麻烦出在妻子身上。妻子除了帮他孕育儿子以外,还带来一个爱看童话的小女孩,这个奥菲莉亚从不承认维达尔的地位,更不承认维达尔的世界,她认为还有一个地下王国,在那个王国里,她像公主一样生活。说起来,地下王国还是妈妈告诉她的,妈妈也很憧憬那个王国,可是妈妈却从不相信它真的存在。孤独的奥菲莉亚只能一面屈服于维达尔的统治,一面在幻想中寻找安慰,直到潘神出现。
  
  潘神的身份很有趣,他自称是奥菲莉亚的仆人,可却握有考察主人的大权,如果主人不能完成任务,他可以把她毫不客气地关在门外。他更像一个先知,一个高高在上俯瞰人类的精神导师,他坐实了人们关于天堂的梦想,并且指出了通往天堂的具体道路。只不过,正如片名所暗示的那样,天堂如同一个迷宫,而公主又在尘世中迷失太久,你走得进去,却不一定走得出来。
  
  第一步是福音传播:怎样通向天堂?去找大腹便便的剥削者吧,他们是一
切苦难的根源,让他们吐出民脂民膏就行了。让大蛤蟆反刍的那三块水晶,可以叫做自由、平等、博爱,也可以叫做民有、民治、民享,还可以叫做民主、民生、民族,甚至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随你的便,反正能自圆其说就行了。这是福音的传播,思想的启蒙,革命的酝酿阶段,此时的社会是活跃开放的,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奥菲莉亚轻松完成了任务,作为理论指导意义的象征,她获得了钥匙。潘神还额外送给她曼德拉草,只要给它一点牛奶与鲜血,新生命的诞生就有惊无险了。
  
  理论启蒙之后,开始具体实现,第二个任务就复杂得多了。摆在奥菲莉亚
面前有三个小门,精灵指示开取中间的那个,奥菲莉亚犹豫之后,却打开了左边的那个,注意,是左边,她从左边取出一把短剑。那一霎间奥菲莉亚暴露了自己的名字,在法国,她叫雅各宾派,在俄国,她叫布尔什维克,在《潘神的
迷宫》,她叫游击队。这场戏真是盛演不衰啊,先知早就指出了一条中间道路,可是热血沸腾的革命者根本就听不进去,他们宁愿用剑,用火,用自己的青春激情打通一条天堂之路。
  
  紧接着,她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上次任务里的民脂民膏,大蛤蟆吐出的
那堆恶心浆糊,到这里化成了一桌鲜艳的美味佳肴,仅仅由一个有眼无珠的僵尸看守着(顺便说一下,僵尸的造型毫不新奇,我们早在《封神演义》里就有杨任了)。统治者是不难打倒的,古人早就说过,那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身处汹涌的权力漩涡和免费的财富盛宴,革命者能不能纯洁如初呢?作为历史后人,我们知道,考验的结果令人绝望。诚然,有些单独的人无愧于“不粘锅”的称号,但从整体上看,没有一支革命组织能够“万花丛中过,片花不粘身”。仅仅偷吃两棵葡萄,就足以唤醒沉睡的僵尸,最后的结果,不管是僵尸吞噬革命,还是革命消化僵尸,总之,大家对立统一,螺旋前进,携手入席,共享盛宴。
  
  先知的小门关上了,公主在尘世逗留太久,已经腐化变质了,潘神愤怒地
咆哮道:堕落的人类不配享有高尚的王国!可是,在后世的我们看来,奥菲莉亚又是多么无辜啊,天堂既然不能到达,那就等于不存在,既然注定不能立地成佛,那又何必拿什么天堂来诱惑人,拿什么任务来考验人?在沙漠中追逐海市蜃楼,只有让人死得更快。所谓先知,实际就是个骗子。
  
  转眼之间,奥菲莉亚被所有的人都抛弃了。潘神抨击了一通人心不古之后
,消失在角落的黑暗之中。继父维达尔呢,早就把她看成异类了,恨不得给她一脚踹出家门去。卡门,奥菲莉亚最热爱最想帮助的母亲,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女儿的好意,直接把那一套斥为巫术,一把火烧了曼德拉草,可是单靠她自身,又实在不足以分娩未来,在一场剧烈的难产之后,耗尽元气死去了。奥菲莉亚孤独地坐在弟弟身旁,理想主义的所有道路都走到了尽头,她太爱幻想,不能容于现实,她又不能舍弃欲望,也不能进入地下,她想要帮助别人,可最终往往是害了人家。她一定会怀念那颗曼德拉草,一辈子都梦想变成人形,却从来没能美梦成真。
  
  此时,在奥菲莉亚的世界之外,政府军和游击队乒乒乓乓打得正热闹。影片里的游击队实在谈不上有多正面,他们跟维达尔一样残暴,一样无情,仿佛不是为了正义,而仅仅是一场改朝换代。就在决战前夜,潘神又一次出现了。潘神这次的出现可真是一个谜,既然公主已经变质了,那又何必再来拯救她?就算是要拯救她,天堂又怎么能够接纳她?当奥菲莉亚穿过激烈的战斗把弟弟抱进迷宫,潘神却指示她用孩子献祭时,谜底恍然揭开:理想者有理想者的天堂,变质者有变质者的天堂,只要舍得牺牲“未来”,一样可以有一个堕落天堂。
  
  奥菲莉亚拒绝了,她把孩子交给维达尔,然后被毫不留情地一枪打死。在
幻想的余晖中,奥菲莉亚升入了天堂,不是理想天堂,也不是变质天堂,只是她自己的幻想天堂。在那里,苦难深重的母亲高高地坐在王座上,接受所有人的欢呼与崇尚。潘神从王座后面蹩出来,说:“你的选择是对的,你没有选择牺牲弟弟,而是牺牲自己。”盖棺定论。牺牲不足以救赎革命,却足以救赎她自己,我们终于知道了她的最后名字:切-格瓦拉。
  
  理想主义者死了,对未来的争夺却仍在继续。到影片的末尾,孩子离开了所有的亲人。当维达尔发现被游击队包围时,他并不慌张,虽然他将失去未来,可他毕竟拥有过过去,他们的血缘传承无可抹杀。他把孩子交给敌人,留下父亲遗传的怀表,理直气壮地说:“告诉他父亲死去的时间。”
  
  游击队答道:“不,我们不会告诉他,他甚至都不知道你的名字。”随即
以一颗直中头颅的子弹,打断了他和孩子的全部联系。
  
  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德尔·托罗对西班牙内战和佛朗哥时期的独裁统治一向很感兴趣。2001年,他在自编自导的《鬼童院》中就讲述了一段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末期的孤儿院里的诡异故事。对于这部《潘神的迷宫》,德尔·托罗最初曾打算在《鬼童院》的基础上再创作,但当时他忙于执导《刀锋战士2》,于是想法被搁置了。《潘神的迷宫》重现在他的脑海中鲜活起来,他决定改变初衷,将《潘神的迷宫》写成童话。
    德尔·托罗和阿方索·卡隆一起讨论创作本片的想法,作为同德尔·托罗相识20多年的好友和合作伙伴,卡隆非常喜欢他的创意,而且制片公司其他几位制片人也都积极赞成,希望托德·托罗能够拍摄这部影片,而且对他的创作不做任何限制。
    本片是儿童不宜观看的一个童话故事,是魔幻现实主义戏剧的再现。银幕上展现了魔幻世界中的奇异情境,虚构出一个邪恶的“艾丽丝”去“漫游世界”。以1944年为时代背景,法西斯谋杀游击队战士作为现实世界的故事,旨在批判二战给西班牙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虽然战争场面在影片中所占篇幅不多,但是给人情感上的冲击却是相当大的。
    德尔·托罗以在影片拍摄前,将有关影片的笔记和草图整理成册而著称。他曾将多年来整理而成的关于《潘神的迷宫》的笔记丢在出租车的后座上,并自以为前功尽弃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出租车司机意识到这本笔记会很重要,几经周折的找到了德尔·托罗。德尔·托罗将此事看作幸运的恩惠,越加坚定的要完成影片。
拍摄过程
    影片的筹备工作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的,在2005年短短3个月间全部就位,而其中的布景和人物设计很早就展开了,并在剧本完成之后又添加进不少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德尔·托罗在本片中的视觉风格深受绘画和插画的影响,他说:“我喜欢亚瑟·莱克海姆(Arthur Rackham)、埃德蒙·杜拉克(Edmund D

ulac)、凯·尼尔森(Kay Nielsen)这些插画家的作品,特别是莱克海姆的风格在《潘神的迷宫》中起着重要作用。”
    摄影指导吉勒莫·纳瓦罗(Guillermo Navarro)和制作设计师尤吉尼奥·卡巴莱罗(Eugenio Caballero)协同导演快速行动起来,用了一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布景设计,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木偶、传统化妆术和CGI等等。
    潘神的造型可谓令人过目难忘,这套服装由海绵材料制成,而羊角则是用玻璃纤维制成。道格·琼斯每天的上妆时间都要长达5小时,在表演时,琼斯只负责潘神头部下半部的动作,眼睛和眉毛的动作则由镜头外的木偶操控师来完成。道格·琼斯穿那件十分复杂的潘神的戏服时用了五个小时,他只能透过鼻子附近的小孔看外面,以判断自己当前处于什么位置。
    影片于2005年6月开拍,全片拍摄共耗时11周,取景地点包括马德里及其郊区。因为当年夏季是西班牙近10年来最干旱的一年,所以影片的拍摄也受到不少影响。德尔·托罗回忆说:“放眼望去,一切都处在干旱和枯黄中,我们必须在背阴区域附近拍摄,即使在那里植物也只会存活数周,在影片拍摄时,很多绿地都逐渐因干旱而死去。”
    片中潘神的腿并非是电脑生成的。
    片中的英文字幕是由德尔·托罗亲自翻译的,因为他拍摄的前几部影片中字幕错误百出,他不再相信由其他人来翻译。

在线欣赏:http://www.iqiyi.com/dianying/20111019/d40f00f51e5dd5f8.html

 
 
国语版 http://v.baidu.com/kan/movie/?id=21182&site=letv.com&url=http://www.letv.com/ptv/vplay/1421941.html#frp=v.baidu.com/movie_intro/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