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国号辨
个人日记
冥被追封于殷这件事,对商族后来在政治上的六百年得势影响深远。殷商一代,冥前称“商”、冥后称“殷”。始祖契封于商后,传了几代,国势已经衰弱。到冥子王亥奉夏帝之命迁去亡父的封地“殷”,易“商”曰“殷”以后,传到王亥子上甲时,商族才又兴旺起来,史称“上甲中兴”。后世成汤放桀代夏后,是沿用老的诸侯国号“殷”作为国号,而不是“商”,正如港台权威学者、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李定一教授所说:“习称的夏商周三代,应该改为夏殷周才符合史实”【1】。
或谓甲骨文中,“商”字频频出现,而殷字却罕见,太史公《史记•殷本纪》称“殷”不称“商”,有失偏颇,学界才纠正之。此不当也!甲骨文中,之所以“商”字频频出现而殷字却罕见的原因,是因为成汤放桀而有天下后,为团结商族内如林的大小氏族,成汤决定,“商”这族号仍要保留,万不可废。并对何时称“商”,何时称“殷”,作出界定,立下殷、商并用的规矩:“有殷一代,殷、商并用,族内称商,国号称殷。”凡是商族内的一切族事活动,如祭祀、向祖宗贞问吉凶与祈求福祉的占卜贞问活动等,还必须称商。商王在管理族内事务行使“族权”时,要自称商王,而不能自称殷王,更不能自称殷帝。商王只有在以天下共主身份处理“国事”,行使“天子权”时,才能称“殷”,如外交、向天下发布昭告、与诸侯盟会、征伐反叛者等场合才用国号“殷”,其他场合还一律称“商”。而殷墟卜辞,正是祭祀、向祖宗贞问吉凶与祈求福祉的占卜贞问活动的记录,这所有占卜贞问活动都属于商族内部的族事活动的范围,这就是卜辞中大量出现“商”字(如“商”、“天邑商”、“大邑商”等)而“殷”字却罕见的原因。
诚然,目前我们对成汤国号为殷的论证,虽还处于从文献到文献的论证阶段,即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殷代时商族人自己称“殷”的考古证据,但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春秋墓出土的铜器铭文:“有殷天乙唐(湯)孙宋公栾乍(作)其妹句敔夫人季子媵𠤳(簠)”【2】,应能间接证明司马迁《史记》称《殷本纪》而不称《商本纪》是有所“本”的;应至少能证明在周代时殷商王族的直系传人宋公族人是称“殷”不称“商”的;也应至少能证明周代时人对前朝是称“殷”不称“商”的;更能证明有些学者认为,“殷亡后周人称前朝为殷而不称商,是周人对前朝的贬称”,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春秋墓的主人正是子姓宋国第二十八位君主宋景公头曼的亲妹妹,如果称“殷”带有贬意,那么周代子姓宋公族人是绝对不会称“殷”的,子姓宋公族人绝对不会自打嘴巴,自己蔑视自己的祖宗的。
注释:
【1】李定一著《中华史纲》,第19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或同书,第20页,大陆横排新版,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2】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拙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01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