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包”生 活 空 洞 还 是 完 美

个人日记

生活过分“外包”  会加强依赖感
       凡事不想亲力亲为、充分享受人生自由的美妙幻景,这是现代人们最惬意的事情。其实越来越依赖于专业的家庭服务,就是当代人越来越不自信和更懒了的体现。每件事都有好有坏,家政服务总会先让你看到好的一面,负面效应在你上瘾之后才慢慢的显示出来。对于新妈妈来说,孩子出生会带来很多焦虑感,而现在很多服务就是针对这种焦虑而设计的,当你越多使用这些服务,就越会依赖这种服务,而越是这样,你就越怀疑自己独立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使得你一旦进入这个怪圈就很难抽身。所以,新妈妈在月嫂走了之后,生活能不乱套吗?
       很久以来,外包式生活都被冠以“品质生活”的象征。尤其是许多80后夫妻,不用在家做饭炒菜,遭受油烟味;不用在家打扫卫生,遭受灰尘味。然而,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免让人担忧,这种所谓的“品质生活”是否会让家庭情感价值陷入某种空洞之中呢?尤其是对于感情脆弱的年轻人来说,适当的家庭劳动,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也能够丰富生活内容。试想,如果两个人下班后,做饭外包了,清洁也外包了,一个家庭除了一起看个电视,玩个电脑,几乎就没有别的共同生活,生活价值能有共鸣吗?商业化的操作势必冲淡感情,家庭生活缺乏实质内容,只能变得更加“空洞”,这不利于婚姻的维持。因为幸福的家庭生活要靠共同忙碌的汗水来浇灌和维系。  

别让亲情堡垒被商业瓦解 
       无处不在的商业触角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纽带。因为工作忙,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他人照看。这是只顾自己钱袋不顾孩子脑袋的做法,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样的生活是谁的生活呢?这样的生活是由谁来主宰的呢?家庭是人类抵制商业化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这个堡垒中,人是为了亲情和爱情来做事,但是这个堡垒现在快被商业化瓦解了。挣钱很高尚,带孩子不光荣。很多人认为我们可以像经营生意那样,经营自己的生活,自由市场和家庭价值观可以并存。但实际上,这两者背道而驰。自由市场的原则是情感不介入的利益至上,而家庭价值却需要倾注真情实感,尤其是对孩子。
       我们看到了人在追求生活舒适的过程中,解放了肉身的亲力亲为后,享受到了一份自在、便捷与闲适。外包式生活的扩张,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解脱感 ”。但我们是否也应该警醒:外包式生活让人变得懒惰丧失生活技能、家庭亲属关系松动影响家庭和谐、家庭生活过程丧失等。从明天起,我们不用挑水和劈材,但我们可以研究饭菜与工作,可以和每一个亲人交谈,可以体会辛苦当中的快乐,从自己的动手动脑开始,与家人重建联系,找回劳动的敏感度,那么我们才会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灵收获。
 
 

文章评论

萍踪侠影

”外包“生活肯定是空洞的,正如你说的会让人产生依赖,最终可能会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