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的发源地—河北-涿鹿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2008年。台湾同胞曾在归根苑(黄帝城)祭祖。并在中央一台(CCTV-1)新闻联播报道。
台湾同胞取走城中炎黄故土。作为纪念。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此地观光、旅游。
游遍涿鹿的大好山川。风土人情。感受炎、黄帝的远古生活。做华夏族真正的炎黄子孙。
“千古文明开涿鹿”。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三大部落经过多年征战, 最终在涿鹿合符统一,建基立业,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涿鹿的由来】
    涿鹿这一古老的地名,县名是得自城名,城名是得自山名,山名是以山下植物“竹”、动物“鹿”而得名为“竹鹿”的。按“竹鹿”之音,曾经分别记之以涿鹿、独鹿、浊鹿、浊漉、独漉等许多名称。据考证,商末周初,寒冷期出现,竹子生长绝迹后,竹鹿山无“竹”之后,山名、城名以“竹鹿”二字之音乱记了一个时期后,到了春秋之后,便逐渐统一到“涿鹿”二字上来。“竹鹿山”变成了涿鹿山,“竹鹿城”变成了“涿鹿城”,“竹水”自然早被写作“涿水”了。
至于“涿”字,当敲击讲。因击瓦鼓之声同流水下滴之声相似,后“涿流水下滴也。从水,涿声。”远古的狩猎人要想捕到鹿,只得派一部人携弓箭埋伏起来,而另一部人在远处相对的地方涿(敲击)器具发出响声,使鹿子受惊向猎人埋伏地方奔跑,现今俗称“赶坡”。皮肉俱佳的鹿实在难得,鹿死谁手谁就成了英雄。以后,“涿鹿”就有了其引伸之意——诸侯争霸天下的地方。

【涿鹿】
    涿鹿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县城距北京市区125公里,东南部与北京市的门头沟区接壤,西北部与张家口市的下花园相接,西南与蔚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辖1区、8镇、9乡、373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是较大的环京津县区之一。
    涿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无霜期140天,年均日照数2875小时,日照率为65%,年平均温度9.1℃,对农作物积累干物质极为有利。
    涿鹿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水资源充裕,全县水资源总量达7.45亿立方米。具有五千年的农业耕作史,历史上素有“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说。全县总耕地面积50.8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1.6亿公斤左右。林业资源优越,全县有林面积185.8万亩,其中果林面积98.9万亩,年产量1.25亿公斤,森林覆盖率为44%。涿鹿县是全国粮食大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绿化工程重点县、全国水果产量百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仁杏之乡、中国葡萄之乡。全县已形成葡萄、杏扁、蔬菜、畜禽四大龙型特色产业。全县现有工业企业120余家,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建材、服装、机械、电子、酿酒、为主的产业结构,高压气瓶、蓄能器壳体、服装、盐基湖蓝、糠醛等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占地6000多亩的工业园区已初见规模。
    涿鹿县具有独一无二的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中华民族炎黄蚩三大人文始祖在涿鹿生活、征战、合符、建都,开创中国文明伟业,使涿鹿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开源地。县境地内至今保存有黄帝城、黄帝泉、桥山、釜山、蚩尤泉、蚩尤坟、炎帝营等三祖时期古遗址遗迹23处,有东灵山、西灵山、黄羊山、清凉寺等自然景观。县委、县政府先后融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中华三祖堂、港土归根碑、澳土归根碑等一系列人文景观。并改善了旅游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目前正在建设的还有蚩尤寨、东灵山京西狩猎场、桥山黄帝殿和立马关蚩尤祠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黄帝城景区已被正式标注在北京最新的旅游交通图上,并纳入了北京—八达岭—康西草原—官厅湖—黄帝城—东灵山—清西陵—涿州影视城—卢沟桥环京旅游大环线,是塞外理想的祭祖、度假、休闲、避暑、的旅游胜地。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1990 年人口31.99万。汉族为主,有满、回、蒙古、壮等8个少数民族。面积2802平方千米。汉置涿鹿三县。北齐省涿鹿、广宁二县,改置怀戎县。唐末改置永兴县、矾山县。明属保安州。1913年改保安州为保安县。1916年改保安县为涿鹿县。1958年并入怀来县。1961年复置。矿产有煤、铁、锰、银、铜、磷、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野生动物有狼、豹、貂、狐狸等。野生植物有山楂、酸枣、沙棘、柴胡、桔梗、麻黄、芦苇、车前子、苍耳等。土特产主要有龙眼葡萄、保安大米、王帽杏仁、中华沙棘汽酒。名胜古迹有黄帝城遗址、黄帝泉,蚩尤寨,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等
【涿鹿城】
    古涿鹿城,其遗址在今涿鹿县城东南30多公里的矾山镇三堡村北。初以轩辕黄帝所居称为轩辕之丘、轩辕之台,约在夏商之际依山名称竹鹿,春秋之际普以“竹鹿”二字之音,分别被记之以浊鹿、独鹿、蜀漉等不同名称。战国后期统一到涿鹿二字上来,西汉始置县、南北朝时其城即毁;今涿鹿城因处桑干河、洋河汇合处,古为沼泽地带,所以建城较晚,北魏以后才逐渐修建完善。汉代始置县,称下洛,王莽更名下忠,三国魏时称广宁,北齐曰北燕,唐长安时名永兴,后唐为新州,石敬瑭送予契丹后改名奉圣州,元更名保安州,1914年恢复使用古涿鹿县的名称,依县治所在称涿鹿。
【《涿鹿》小说】
    《涿鹿》是解构主义的历史小说。年轻的质子蚩尤以及保镖刑天和风后、雨师等一干朋友混迹于涿鹿城,邂逅了公主—云锦。少年们的理想和执着在涿鹿城中驰骋却败于现实。失去了朋友和兄弟的蚩尤最终失去了云锦,少年的怒火燃烧了整个涿鹿之城……

文摘
    
奔跑在涿鹿城
  故事开始的时候,涿鹿之野笼罩在一片朦朦细雨中,一个姜姓男孩从屋檐下探出身子,用嘴去接瓦片上滴落的雨水。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蚩尤。
  很多年后,他会成长为一个泯灭人性的魔头。
  雨水冰凉,还带着泥土的腥气。蚩尤呸呸的吐了几下,缩回了身子,好像受不了湿冷的风,微微打了个哆嗦。他的一只手藏在自己的后襟里,手心满是冷汗。他在那里藏了一把生锈的菜刀,刀柄像是要被他捏出水来。
  他这是在放风。
  多年以后,他变得惨无人道。每次战斧平挥出去,血泉呼啦拉的冲向天空,不知几颗人头同时落地,他也不过微微抬起头,仿佛神游物外,任那淋漓的鲜血洒在他的铠甲上。
  作为太古时代恶名最盛的魔头,他本该为人生第一次抢劫时的紧张感到羞耻。
  可当他成为魔头,他已经忘记了曾经的一切。
  蚩尤并非一般的小贼。他是炎的王孙,南方神农氏的少君。
  他今年十二岁,六岁前住在九黎,六岁那年,他被一辆小马拉着的素车送进了涿鹿城。
  蚩尤是个质子,神农部遣送给霸主轩辕部的质子。
  他的护卫刑天解释说,质子就是平时没有什么用处,一到两部开战时就拉出来砍头的一种东西。蚩尤对这解释有些不解,他觉得自己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即便真的砍了他的脑袋,也未必可以造福人间。刑天说你只要记住你自己就是一颗等待被砍的脑袋,至于什么时候砍和怎么砍,完全取决于你爷爷的动静和轩辕黄帝陛下的兴趣。
  蚩尤在某些方面心胸还算开阔,对于被圈禁在涿鹿,他并没感到什么幽闭的痛苦。其实他觉得涿鹿这座城还不错,白天晚上都那么热闹,不像九黎,入夜了就静悄悄的,爷爷总是把他锁在家里不让他出门。
  涿鹿还有几个有趣的人,比如雨师和风伯。
  雨师是太昊部的质子,风伯是颛顼部的质子,太昊部在遥远的北溟海畔,而颛顼部在东方载日之山的山原上,和神农部是一样的大部落。蚩尤抵达涿鹿城的时候,正逢风伯为首的社团和雨师为首的社团争场子。这两位老大都是光杆老大,没有小弟追随,争场子只能难看的扭打在一起。他们都很看重蚩尤的素质,同时出面笼络,最后再次为了争夺小弟大打出手。
  蚩尤觉得为了他让两位老大交恶是不对的,于是他诚恳的表示愿意同时当风伯的小弟和雨师的小弟。
  两位老大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两个社团改组为后来号称“涿鹿四害”之首的“刀柄会”。“刀柄会”由两位地位相当的老大和一个小弟开创,自始至终也只有这三个人。
  质子们的生活远没有在家乡时那样排场,往往
  ……
【涿鹿方言】
 
日常生活类:
1、外头地(堂屋)
2、里头地(里屋)
5、囔头~(上面)
6、那喊儿~(那儿)
7、这喊儿~(这儿)
8、背旯旮~(阴凉地) 
9、多会儿(什么时间)
10、前响(上午)
11、响获(中午)
12、后半晌或半后晌(下午)
13、天擦黑、爷爷落、赶黑(太阳落山;傍晚)
14、蒙蒙亮(天刚刚亮)
15、早盛、早起(早晨)
16、礼恂~(礼貌)
17、打滑擦儿(滑冰)
18、藏没没儿(捉迷藏)
19、前儿(前天)
20、先前儿(大前天)
21、夜儿(昨天)
22、今儿(今天)
23、明儿(明天)
24、后儿(后天)
25、外后儿(大后天)
26、浓带(鼻涕)
27、酣拉水(口水)

  物品类:
1、日头<读:二头er tou>(太阳)
2、后天爷(月亮)
3、土坷垃~(土块)
4、碌碌尘~(灰尘)
5、道闯~、腰谜~(衣兜)
6、大裤插(短裤)
7、铺盖(被褥)
8、盖服(被子)
9、档头(被单)
10、屎夹(婴儿屎布)
11、茅缸、茅厕<读:毛四mao si>(厕所)
12、仰层(顶棚)(矾山)
13、门弦(门坎)
14、玉黍撒(玉米轴)
15、黍黍秆(高粱秆)
16、廓銮(四周围起来的地方)
17、紧身、坎肩(马甲)
18、铺尺~(破布)
19、相门(样子)
20、虹<读作:将jiang>(彩虹)
21、吊帼、长签(吊签)
22、窟窿(外债)
23、蛇皮袋(塑料编制袋)
24、洋灰(水泥)
25、洋车儿(自行车)
26、雀冬~、洋火(火柴)
27、烟洞(烟囱)
28、柳生(野生)
29、锅头(灶台)
30、信门~(脑门)
31、胰~(肥皂)
32、瓦篓儿(瓦当,滴水)
33、散水(为防雨水浸泡房屋,用石头或水泥做的导水平台)
34、阁台儿(台阶)
35、合辣(缝隙)
36、镜平(扁)
37、胡菜(胡须)
38、哈数、准气(计划、标准)
39、差合伴(左右两只鞋不是一双的)
40、隔落子、隔子落(腋窝)
41、液窝(后脖颈)
42、锅拍(读:pia)用草编的锅盖
43、布柳条(碎布条)
44、扑哧(碎布)

  食品类:
1、疙碴(锅巴)
2、馍馍或老汉靠墙(玉米面锅贴)
3、玉黍黍(玉米)
4、山药(马铃薯)
5、莴瓜(南瓜)
6、疙得白、抱头白(圆白菜)
7、酸醋溜(沙棘粒)
8、布布英(蒲公英)
9、油榨鬼~、榨油鬼~(油饼)
10、扁食(饺子)
11、油塔~(煎饼)
12、槽糕、槽子糕(蛋糕)
13、朝阳花、麻烦托~(向日葵)
14、麻烦(葵花籽)
15、果匣(盒式糕点)
16、豆荚~(豆角)
17、芫荽〈读:元续〉(香菜)
18、甜草苗(甘草)
19、红白薯(甘薯)
20、边烂、绑浪(白菜叶)

  动物类:
1、牲口(牲畜)
2、耗子(老鼠)
3、老哇(乌鸦)
4、蟒羔子(蛇)
5、油汗(蚜虫)
6、蛐蟮(蚯蚓)
7、秋俩(蟋蟀)
8、叫鱼(蝈蝈)
9、蹦头、扁担(蝗虫)
10、水蜻儿(蜻蜓)有的地方叫“大篮”或“大头蓝蓝儿”
11、嘣树锤(啄木鸟)
12、旱蚂蚱(蝉)
13、芥河马(癞蛤蟆;蟾蜍)
14、青疥(青蛙)
15、蛛蛛(蜘蛛)
16、家雀<qiao>(麻雀)
17、野鸡(山鸡)
18、花花手巾、花把手巾(瓢虫)
19、金膀牛(金龟子)
20、草鸡(母鸡)
21、夜壁虎(蝙蝠)
22、孤娘(蛹)
23、板苍(田鼠)
24、粪牛(屎壳郎)
25、蛇蟆子(蜥蜴)
26、鞋底牛(土元)
27、希拉虎(壁虎)

  称谓:
2、外母娘(岳母)
3、挑担(连襟)
4、老板(老太太)
5、光棍汉(单身男人)
6、老娘婆(接生婆)
7、鞋底光儿(媒婆)
8、歇顶(秃顶)
9、先生(医生)
10、背锅儿(罗锅)
11、连巴腿儿(罗圈腿)
12、黏惹儿~、黏碗~(粘着不下,摆脱不了的人)
13、结卡<ka>(结巴)
14、庄户汉儿(农民)
15、花花脸(画有戏剧脸谱的人)

  贬义类:
1、打劫杠的(强盗)
2、讨吃要饭 (乞丐)
3、闷棒(说话不讲究方式,爱发火)
4、杨木广、杨木人(不注意听,不知道赶什么)
5、独积干(不稳重,爱出风头)
7、夹生头、倔巴头~(多指男子厉害,不讲理爱发火)
8、狗等对(骂人的话,指小孩犯了错误)
9、孤出鳖(优柔寡断,导致事情办糟)
10、土鳖蛋、大头鳖(窝囊,被人哄骗受损失)
11、鬼出皮(批评或埋怨办事不成功的人)
12、涝窝猴(同胞的人或动物中,最后出生的一个)
13、囱蛋猴(多指小孩捣乱,影响大人做事)
14、肉筋贼(说话不痛快的人)
15、败杆(不学好的人)
16、馋国狼(什么活也不想干的人)
17、二狗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
18、二五眼(不怎么样)
19、狂风雾、黄风雾、荒轱辘(名词,做事鲁莽的人)
20、冬底怂(做了丢脸事的人)
21、“不机密”、“超秆儿”、“超葫芦”、“鲜货”、“球”(骂人的话,精神病、弱智的人)
   ……动词……
1、“得象、档象(觉得)
2、档或(以为)
3、若绝(骂)
4、桑棒(说话不和蔼,教训人)
5、修算(玩弄)
6、搁老(掏)
7、搁搅(搅拌)
8、咬活(发痒)
9、搁揪(蹲)
10、蛮了(扔了)
11、杠了(跑了)
12、抬了(藏起来)
13、料了(丢了)
14、偶了(饭被烧焦;糊了)
15、扣了(洒了)
16、乓了(肿了)
17、动弹(开始行动)
18、白捞毛(无偿服务)
19、叨败人(故意捉弄人)
20、摆阔(讲排场)
21、耍单儿(为漂亮,穿得薄)
22、溜添(溜须拍马屁)
23、丢盹、犯迷糊(打瞌睡)
24、糊擦(糊乱涂抹)
25、骨出了(衣服缩水;萎缩;不展)
26、淹柳(蔫;植物萎缩)
27、做生活(做针线)
28、摆一摆(洗一洗)
29、切脸(擦脸)
30、揍(做)
31、道古(讲故事)
32、割显、露显(贬义,展示自己的能耐)
33、取转(离开)
34、鼓捣(弄;做)
35、裹滤(含在嘴里吮吸)
36、作踏(到处摆放)
37、归置(收拾,整理)
38、使唤(使用)
39、打对、解在(使用物品注意保养,不使其受损)
40、团劝(搓和)
41、打刮皮(说没用的话,开玩笑)
42、串房檐头~(老是租房居住)
45、耐菜(不想吃,硬吃)
46、扎菜(给别人添麻烦)
47、护弄(敷衍,不认真)
48、谋(读mu模)的(打算)
49、搓得~(让某人去做)
50、填桑(吃)
51、倒歇(讲)
52、割涩(把剩下的完成)如割涩饭;割涩活儿。
53、央记、央近(请求)
54、冬底(事没做好)
55、闪着了(伤风感冒)
56、管护儿(管事,起作用)
57、单股儿(故意)
58、风俘(鼻塞,打喷嚏)
59、打阿啼(打喷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