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律诗的写法
个人日记
现在我们来说起句的写法
1、写律诗时在第一句就必须直入主题,忌讳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律诗字数少,不要浪费字词
2、律诗,我们在大量的唐诗中看到的是先写景的,也就是以景语起句,这就是著名的“比兴”中的“兴”。 大家注意“兴”在起句,所以我们主张继承,选择符合内容格调的景来起句。
3、选好符合内容格调的景以后,首先要把握的就是直入主题,不要偏离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4、 慎重的选择适合主题的景来作润色,这就是律诗对起句的要求。比如,内容是好心情的话,起句就不能用雷电雨雾这样的景,也不能用秋雁寒风这样的景,这就是我们说的起句要对景有选择!
那么,什么是景语呢??
大家之前对律诗的学习,写作中,想必已然写过不少作业,律诗也写了好多,对景与情都很熟悉了。
那么我们就知道,所谓景语,就是用景来写成的句子,我们学堂定义为“景语”。
下面我们来交流借景语来说情
景语,指的就是选择符合主题的景物来作具体的描述。
起句一般采用借景语来说情的手法来完成,所谓选择符合主题的景物来作具体描述的过程,是从眼睛外向眼睛内(也就是内心)传递信息的过程。
从眼睛外--向眼睛内,这个过程是被动地接受景物,从而做一个实际的描述的过程,这个描述不可脱离了实际!
比如,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不可能再有“竹篱江畔宅”这样的景象了,因此写诗的时候是不可以再写这样的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文学作品,“创作力”才是它的生命力之来源。随便拿古人的东东凑出一个作品是不合适的。
我们可以融入我们的时代特色。
如李白的: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这个景是个远景,指的是朋友要去远方了;
再比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个景,若是人在低处,无论如何都是看不到的。因此,人肯定是在高处才行。这些作品在第一句,就暗暗地透露了人、事、地、物了。
以上,我们讲的是起句。接下来是承句。
律诗的3、4句叫做承句。
起句写好后,接下来就是承句。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见到叫做颔联的,又叫颌联。
承句必须是偶句!承就是承接,既然是承,那么就必须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还是在景语上作文章。
但承句的景有别于起句的景,得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否则就是啰嗦了,或是拖泥带水。让人看了就不舒服了。
还是之前的例子
比如:李白的《送友人》中的起句和承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这里的承句中的“此地”指的就是起句中所说的位置。
“此地”先承接了上句,再“一为别”铺展开来,“万里征”点明了主题目--朋友要远去了。第四句为前四句略为“收”一小下,小结前面的,为转句做准备。至此,上章就算是完成了。
大家结合自己学习律诗,写诗的过程,感觉下是不是这样呢?
起句和承句为上章,那么转句和合句就是下章了。其章法是:两章的内容要有区别,但不能离题。上章以景语为主。
我们再来看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样是这样写的,承句也是以景语来铺展的,杜甫由鸟之后看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无边落木” 这也是承,由“无边落木”到“不尽长江”,为上章收了个好尾。上章至此结束。这样不仅完整而且完美。
究“义对”,义对可以忽略词性。比如:落木对长江。落对长,落是动,长是形容,按照词性当然是不合适的,但是按照偶句却是正确的。这就是义对。重复强调:古人不可能按什么词性来对。
至于承句是偶句,我们说过了,偶句讲究“义对”,义对可以忽略词性。比如:落木对长江。落对长,落是动,长是形容,按照词性当然是不合适的,但是按照偶句却是正确的。这就是义对。重复强调:古人不可能按什么词性来对
律诗的上片,我就说到这里
拈花一笑 21:11:59
我们继续看下片
现在,我们说律诗的转句。我们把5、6句叫转句。
这个转也非常重要,和承句一样,转句必须是偶句!
但是要是有转弯,就又不同。写诗也一样,当然就要变更方向。因此,转句绝对不可以在承句上继续。转句的内容必须是不同于承句的,但又不可以脱离主题!总体来说,承,是一个外在的景,是由外向内心进入的方向。而转,则是反方向的。恰恰是由内心向外传递信息。
更简单的讲,承是客观(也就是景物),转是根据客观而由主观(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心情)发出的信息。但是,写律诗的时候,转句若是直接由景语转入情语的话,上下章就又会断裂!因此转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五句要跟着第四句来,转情语时也是跟着承句的内容来延续。这样才不会断裂。
下面,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讲解--还是看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里的“万里”扣着前面的“长江”,是不是没有断裂呢?
很自然的就是从景语转入了情语。
再如李白的--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这里的“万里”扣着前面的“长江”,是不是没有断裂呢?
李白的由“万里征”到“浮云”,一去浮云千万里,衔接的紧密。没有任何问题。 “浮云”到“游子”,就是景语到情语,看到浮云想到离家在外的游子。同样是很自然的“转”。承句和转句在偶句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景语,一个是情语。
说明:律诗中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在基础年级时,先不作讲解。这个部分的内容会在以后具体讲解。
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
归纳一下:律诗的1、2句,叫起句, 3、4句叫承句, 5、6句叫转句。起句和承句,写景。转句,由景到情。起句一定要直接 点题。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写景,但要换角度。转句在承句的铺垫下入情。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仅仅是一个大的框架。尚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细节,具体的细节会在以后的讲解中继续。会用句句分析,字字分析的方法来讲解。
具体到哪个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如何安排,字与字之间应该如何搭配。什么样的搭配有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都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讲解到。起承转合,并不是基础年级讲了就不再讲,相反,以后还会讲到。阶段不同,起承转合所讲的内容不同。我们要一步一步的来。
这也就是我选择从这里开始的原因。
对于律诗来说,起承转合很重要
因此,这节没听懂的朋友,不必着急。这节课后的要求,就是认真复习当节讲义。充分理解起、承,转的相关内容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首诗里的起句是如何写的。
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若没了骨架,血肉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就没有地方。骨架,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我们结合唐诗来实际讲解律诗的起承转合。
前面我们介绍了景语和情语。请看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到,起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以景语开始了全诗。这个景,不仅是当时当地可以看到的景,更包含了两个信息在里面。
A、“青山”,大家可能对这两字非常熟悉,我们常在武侠小说以及电影里看到一句话“青山不改,后会有期”。我们知道,李白这首作品,是送别友人。在这里使用青山,不仅是当时的景,更是表示,今日一别,将来,大家还会见面的,还会相逢的。此刻,不过是暂时的“一别”,并不是永远的分别。这就是青山的含义。
B、“白水”,这个也是个典故,意思是指白水发誓,紧接着前面的意思,后会有期,不是说着玩的,是一定会实现的,发誓会实现。我们知道,分别,总是伤感的,即使没有滑落的泪水
,也有触动内心的无奈。李白,在这个时候,选择用“未来”安慰朋友,同时,何尝不是给自己一点安慰呢。想到他日的相逢,多少,能够减轻一些离别的伤怀,人,总是不会失去希望的。希望在,心就永远不会死。关于“青山、白水”,书上有、网上也可以搜索到相关内容,大把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在这里,就不多罗嗦。
这个起句,主要的景语,就是青山和白水。
北郭和东城,不过是对当时所见的景,更具体的说明,李白在这点上,连描写都不必,只是简单的说北郭和东城,因为,重点是青山和白水。既然青山和白水,已经充分的表达清楚,当然就不必画蛇添足,再做什么修饰或修辞。
这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偶句。仅有“后会有期”是不够的,还有发誓。如果仅仅是发誓,也不全面。
因此,需要两个句子来共同说明,单论一个句子,意思,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
这,就是偶句,各司其责,共同组成一个小的整体,这个小的整体,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起
起,由两个部分(分句)构成,每个分句,各自表达部分意思,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表述。具体结合到写诗的时候,请特别的注意这点,
如果使用一个分句去写完起的全部含义,那么,必将使另一个分句,显得没有意义。
如果这样去写,就不是律诗的起。两个分句的关系,非常的紧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就是“偶”,离了一个,另一个就显得有缺陷、或者不完整。这就好象,完整的婚姻,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人,当然就不是婚姻。
拈花一笑 21:31:14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首诗里的起句是如何写的。
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若没了骨架,血肉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就没有地方。骨架,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我们结合唐诗来实际讲解律诗的起承转合。
前面我们介绍了景语和情语。请看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到,起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以景语开始了全诗。这个景,不仅是当时当地可以看到的景,更包含了两个信息在里面。
A、“青山”,大家可能对这两字非常熟悉,我们常在武侠小说以及电影里看到一句话“青山不改,后会有期”。我们知道,李白这首作品,是送别友人。在这里使用青山,不仅是当时的景,更是表示,今日一别,将来,大家还会见面的,还会相逢的。此刻,不过是暂时的“一别”,并不是永远的分别。这就是青山的含义。
B、“白水”,这个也是个典故,意思是指白水发誓,紧接着前面的意思,后会有期,不是说着玩的,是一定会实现的,发誓会实现。我们知道,分别,总是伤感的,即使没有滑落的泪水
,也有触动内心的无奈。李白,在这个时候,选择用“未来”安慰朋友,同时,何尝不是给自己一点安慰呢。想到他日的相逢,多少,能够减轻一些离别的伤怀,人,总是不会失去希望的。希望在,心就永远不会死。关于“青山、白水”,书上有、网上也可以搜索到相关内容,大把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在这里,就不多罗嗦。
这个起句,主要的景语,就是青山和白水。
北郭和东城,不过是对当时所见的景,更具体的说明,李白在这点上,连描写都不必,只是简单的说北郭和东城,因为,重点是青山和白水。既然青山和白水,已经充分的表达清楚,当然就不必画蛇添足,再做什么修饰或修辞。
这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偶句。仅有“后会有期”是不够的,还有发誓。如果仅仅是发誓,也不全面。
因此,需要两个句子来共同说明,单论一个句子,意思,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
这,就是偶句,各司其责,共同组成一个小的整体,这个小的整体,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起
起,由两个部分(分句)构成,每个分句,各自表达部分意思,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表述。具体结合到写诗的时候,请特别的注意这点,
如果使用一个分句去写完起的全部含义,那么,必将使另一个分句,显得没有意义。
如果这样去写,就不是律诗的起。两个分句的关系,非常的紧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就是“偶”,离了一个,另一个就显得有缺陷、或者不完整。这就好象,完整的婚姻,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人,当然就不是婚姻。
总之,李白这个起句,非常的强大,今天在这里先作个初步的介绍,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后还会讲到这个起句,当然,是全新的内容,与今天的内容完全不同的内容。
我们再看一首杜甫的作品: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看这首作品的起句。尽管是首句入韵式,但同样使用了“偶句”的方式。
说明一下,这两个分句,是偶句,没有任何疑问。但如果用今天的“对仗”去解释,首先我们就看到两个韵字,至少,连平仄都无法相对。
猿=鸟、啸=飞、哀=回。其中,哀=回,平仄是不相对的。没有疑问吧。
这就是,为什么学院使用“偶句”,而不使用“对仗”的原因。原因在于,使用对仗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清楚,其解释本身自我矛盾),不少唐诗就不符合,至少,不是整体符合,比如现在这首。
杜甫这首作品,曾经在历史上,被称为七律第一。至于是不是第一,我们没资格去评价,历史上有这么一说。
但是,既然曾被称为第一,那么,不会连对仗也不符合的七律,就可以随便称为第一的吧。
所以,偶句,是唯一能准确的解释唐诗的一个概念,并且,这个概念,本身是属于唐教坊制订的格律范畴,是格律的一部分。
我们继续说这首作品的起句。起句,依旧是景,从中我们看到了猿、看到了鸟,惟独不见人。这就为后面的“独登台”埋下了伏笔。
起句的“猿啸”,是由典故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来的。《水经注》说:“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杜甫是引用了《水经注》里的内容,原字原意照搬。
起句的景,已经为了整诗的内容,定下了基调,这就是伤感。猿啸哀就够了吗?当然不够的,
杜甫紧接着写了另一的分句“渚清沙白鸟飞回”,渚呢,我们知道,是水中的小块陆地,沙呢,是岸边的沙。
杜甫的意思说,自己“常做客”,还不如鸟,鸟都有地可落,鸟都有地方可以回,但我杜甫呢?却无地方可去,到哪儿都是客,行过万里,终归依旧是客。无处可回,无以为家。用鸟来对比自己,这种凄凉的情感,在鸟的衬托之下,更为强烈。
请注意,前分句的“猿啸哀”,只是简单起,引用了《水经注》,但不足以说明作者自己,顶多可以解释为共鸣。
后分句“鸟飞回”才是真正的感伤,说到了作者自己身上。从这个起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缺少了哪一个分句,这个起句,都是不完整的,两个分句,相互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出一个清晰的含义。
现在,我们看另外一首,与刚才不一样的起句。李商隐的作品: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我们看这首作品,起句的两个分句,前分句交代时间,后分句交代地点,同样都是景语。
我们看,起句中的时间或地点,都是可以任意省略其中一个的,这个省略,对整首诗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这个微不足道的影响。
比如,去掉“画楼西畔桂堂东”这个地点,换作别的景,对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的。这个呢,就不是偶句。
也就是说,起句的两个分句,皆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部分,相对于偶句对单个步骤的重要性,显然不是那么明显或强烈。
这样讲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起句的景,不象刚才的两首作品那样,对后面的内容影响巨大。
这首作品,把关键的东西、主要的内容,都移到后面。这也符合起的要求、符合起的功能。这种简单的起,目的是为了突出承句,使承句,令人眼前一亮,强烈的碰触到读者的心底。这种效果是明显的。
现实中很多朋友都记得这首作品的承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随口就能背出。但是,能够完整的背出承句之前的起句的,就屈指可数。这就是李商隐,为什么起句不选用偶句的原因。
偶句,并不是说凡两个分句就是偶句。虽然偶句是两个分句,但两个分句并不等于就是偶句。创作的时候,具体如何使用,取决于内容。内容,高于一切,格律,没有疑问,是为内容服务的。
通过今天的三首唐诗,我们已经清清楚楚的看到,起句是否是偶句,与起句是不是入韵,并不一定有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三首作品,其中两首,在起句使用了偶句;另一首没有。
压韵呢?两首在第一分句压韵,一首没有。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不压韵就必须“对仗”,因为,按照这个说法,杜甫的《登高》就不正确。
作为精通格律的诗世家(杜甫在诗上的造诣是家传),其爷爷杜审言,就是武则天时候著名的诗人,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作为公认的、与李白齐名的杜甫,格律方面不可谓不精,岂会“对仗”时候不对平仄的呢?当然不是的。整个唐朝,没有任何人知道“对仗”,唐格律中,只有偶句。所以,我们今天欣赏到杜甫这首作品,在起句双压韵的情况下,拥有偶句的全部特征,就非常正常,且完全符合格律。
通过今天讲解的这三首作品,相信大家对起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建议朋友们在课后阅读唐诗的过程中,对照今天课堂的内容,注意一下起句,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面我们接着在起句的基础上,一起学习承句。我们还是结合例诗来具体交流。
大家还找来李白那个送友人
我们都知道律诗的基本结构,就是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承句为什么是偶句,其原因是:单个分句不能完整的实现承的功能。也不容许单个分句去实现承的功能。这正是律诗的美之所在。任何文学的指导思想,都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完整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美。
而律诗这种体裁,以其独特的结构,呈现给世人的独特的美,文学艺术具有这样那样的审美意义,结构美的特征,是其构成因素之间相互的紧密关系,表现出互为补充、和谐统一的美感。在偶句中,平仄相反,不过是最简单的基础,并无任何奥妙,“平仄相反”比“平仄相对”更能准确的表达清楚。
拈花一笑 22:01:2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地一为别”这个是承句的前分句,是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扩张,而不是还停留在起句上,原地不动。这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明,我们要分手了,在这里告别。
正是在起句的地点的基础上,进行说明,说明在这个地点做什么?起句交代了地点,表面上虽然看不出有任何的提问,但实际留给读者的就是--在这里做什么?
承句的第一分句,首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里“别”。分别之后,要去哪里呢?后分句给出了一个不明确的回答--“万里”。
“万里”,当然并不是真的刚好一万里,而是说明很远的地方,肯定不是眼前,或者邻居家里了,讲的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再见就不是那么容易。
“孤蓬”指出了远行是孤单的一个人。“此地一为别”呈现的是一个静态,句脚的“别”字,初步展开了动态,进而,在后分句,进行扩展,这一动,就是万里。
从初动(别)到万里的大动(征),二者相互结合,初动不使后面的大动显得突兀,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广大的内涵,这种强烈的张弛结合,一张一弛,带给读者的是一扬一抑的美感。这是律诗独特的节奏美。
说其独特,是因为需要在两个分句内完成,这就是偶句的特征,这就是偶句的目的(张弛)。如果一味的张,或者一味的弛,简单的重复机械一般的节奏,毫无波澜,很难与美扯上关系。
说明一下,这个张弛,不是海面上的波浪那样,层层推进,每一层都是完全一致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其螺旋的中心就是主题,围绕着主题,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异彩纷呈的特色。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面上读来,所使用的字,似乎字字平淡,但细品之下,却是任何一字也无法替换的,区区十个字,若换其中随便哪个字,皆无法展现出原字的效果,看似松散,实则紧致,
这正说明字与字之间相互的紧密性,字与字的紧密,加上两个分句的紧密,共同完成了扩展的作用,实现了扩张的目的,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李白的承句欣赏到此。
我们来看杜甫的承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说了:猿、鸟,这些是作者站在“高处”所看到的,如果承句还是看到了动物,就失去了承句的作用,结合刚才的内容,因此,承句不可再说什么动物,否则,动物来动物去,就成了逛动物园,大家一起看<动物世界>了。
起句的主体,并不是动物,而是站在高处之所见,所见的只有动物吗?当然不是的。
我们看到,作者目光一变,笔锋从动物所在的地方,看到了更多,而不是眼睛就追着动物跑,其他的啥也看不见,而作者看到的更多,这就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说明一下,落木和长江,不是在动物的基础上来扩展的,而是在动物所在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猿、鸟、木、江,处在同一个范围内,都在同一地点,猿和鸟不过是在该处地点活动。落木,就有了“初动”,长江,就是在初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动”,这点,与前面李白的起承,是同样的原理。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李白的山和水,杜甫的猿和鸟,顺水而下,因此这个木就是超出了作者视野的动。在这个基础上的长江之动,就完全不一样。
落木在前,是初动,是小动,怎么动,也只是在空间上的动,但不尽长江的动,却不一样,不仅是空间,更是悠久岁月的动,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的动。
杜甫的这个承,同样完整的体现了偶句的特征,单句无法充分展现承句的张弛,只有偶句,方能使承句充实齐整。与李白同样的是,前分句与后分句,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称为一个整体。单独分开来,都不能带给读者完整的美感。
杜甫的承,一样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同样不是波浪式的简单机械推进,虽然与李白的内容不同,一五言,一七言,但,作为承句以及偶句来看,是完全一致,没有任何的区别。这,就是律诗的格律。
再来看李商隐的名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在承句的时候,表现出的是由局部向远处的阔大之美,把空间放大到极致,
那么,李商隐的承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清婉淡雅的美。
大家细细品味下,是不是这样呢?
律诗相对于词作品而言,更中性一些,没有词作品那种大起大落、情感撕裂极致的韵味,这是由于律诗比兴所导致的。
作为律诗,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或柔中带刚,都是常见的。
李商隐的承句,同样是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相对于前两首作品,这种扩展,略显得晦涩些,不少朋友阅读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怎么就从起句的“画楼西畔桂堂东”一下子就转到了“身无彩凤双飞翼”,
实际上,作为起句的两个分句,与李白、杜甫的作品不一样,李商隐不是以偶句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时间和地点两个分句而出现的。
李商隐不是以偶句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时间和地点两个分句而出现的。
那承句是在起句的什么基础上实现的呢
答案就是起句的“风”。由“风”而想到的“飞舞”,进而写出自己没有翅膀,虽然没有翅膀,但是并没有关系,因为,没有翅膀,却有心灵的相通。
这个“通”,同样是可以跨越空间距离的,同样可以飞翔,由此心到彼心。心有灵犀一点通。表面上看,是非常柔,但实际却是柔中有刚,并且很刚,心之相通,这种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隔,这个力度,是无法阻隔的,这个就是至刚,无可阻挡的刚。
要表现出这样的刚,若没有前分句的衬托,这个刚,就难以达到至美的效果,通过前分句的没有翅膀,飞不动,到后分句的无可阻挡,在这个偶句的两个分句的共同配合下,产生出令人惊羡的美
李白、杜甫的作品一样,呈现出螺旋式的提升,同样不是简单的波浪式的平面推进
与李白、杜甫的作品一样,呈现出螺旋式的提升,同样不是简单的波浪式的平面推进
表面上看来,三位作者的三首作品,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不约而同的扩展、提升,其原因中,正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格律,格律是完全一致,起与承之间,具体有传承的关系,无论是起句或是承句,在使用偶句的时候,都采用了相同的格律,
这就是,单句不能完整的、不能全部的展现出起或承(单个步骤)的全部内容,必须是两个分句结合在一起,共同共同诠释出起或承各个步骤的功能,这种律诗独特的结构,所体现出的特殊内涵及其艺术精神,正是我们应该理解和接收并学习的。
偶句,之所以在承句中被格律明确规定、强制性使用,正是由于偶句的结构,特别符合律诗的格律。
在经过数千年中华文学历史的演变、进步中,逐渐统一在一起,进而达到完美的结合。
偶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前贤先圣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起承转合同样不是凭空诞生的,不像红楼梦中有一首歌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起承转合,也有千年的历史,它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无数失败或成功的尝试,到了唐代,偶句最终与起承转合,完美的结合。
从中华民族的文学史记载中可以清楚的读到,最后的完美结合,是由孔子、李斯、屈原、枚乘、沈约、杜审言、宋之问、杜甫、王昌龄、李商隐等数不清的前贤先圣,经过了上千年的不断修正,最后成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继承,我们有什么资格质疑呢?
那些优美的诗句,就似乎萦绕于心底,经过千年的沉淀,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律诗的成功,可是,有谁想到过、忆起过、纪念过,在这个长达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为了更完美的格律,为了更完美的结合,那些曾经付出过心血和汗水去尝试失败的前贤先圣们呢?
比如:张衡、萧子范、张协等同样数量的诗歌大家!
今天,我们领略唐诗博大精深的美,不妨,把同样的谢意,献给同样值得尊敬的失败的前贤先圣们!那就让我们努力写出优美的诗句,献给我们爱我们,我们也爱的人与物
那就让我们努力写出优美的诗句,献给那些爱我们,我们也爱的人与物。
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律诗字数少,不要浪费字词
2、律诗,我们在大量的唐诗中看到的是先写景的,也就是以景语起句,这就是著名的“比兴”中的“兴”。 大家注意“兴”在起句,所以我们主张继承,选择符合内容格调的景来起句。
3、选好符合内容格调的景以后,首先要把握的就是直入主题,不要偏离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4、 慎重的选择适合主题的景来作润色,这就是律诗对起句的要求。比如,内容是好心情的话,起句就不能用雷电雨雾这样的景,也不能用秋雁寒风这样的景,这就是我们说的起句要对景有选择!
那么,什么是景语呢??
大家之前对律诗的学习,写作中,想必已然写过不少作业,律诗也写了好多,对景与情都很熟悉了。
那么我们就知道,所谓景语,就是用景来写成的句子,我们学堂定义为“景语”。
下面我们来交流借景语来说情
景语,指的就是选择符合主题的景物来作具体的描述。
起句一般采用借景语来说情的手法来完成,所谓选择符合主题的景物来作具体描述的过程,是从眼睛外向眼睛内(也就是内心)传递信息的过程。
从眼睛外--向眼睛内,这个过程是被动地接受景物,从而做一个实际的描述的过程,这个描述不可脱离了实际!
比如,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不可能再有“竹篱江畔宅”这样的景象了,因此写诗的时候是不可以再写这样的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文学作品,“创作力”才是它的生命力之来源。随便拿古人的东东凑出一个作品是不合适的。
我们可以融入我们的时代特色。
如李白的: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这个景是个远景,指的是朋友要去远方了;
再比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个景,若是人在低处,无论如何都是看不到的。因此,人肯定是在高处才行。这些作品在第一句,就暗暗地透露了人、事、地、物了。
以上,我们讲的是起句。接下来是承句。
律诗的3、4句叫做承句。
起句写好后,接下来就是承句。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见到叫做颔联的,又叫颌联。
承句必须是偶句!承就是承接,既然是承,那么就必须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还是在景语上作文章。
但承句的景有别于起句的景,得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否则就是啰嗦了,或是拖泥带水。让人看了就不舒服了。
还是之前的例子
比如:李白的《送友人》中的起句和承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这里的承句中的“此地”指的就是起句中所说的位置。
“此地”先承接了上句,再“一为别”铺展开来,“万里征”点明了主题目--朋友要远去了。第四句为前四句略为“收”一小下,小结前面的,为转句做准备。至此,上章就算是完成了。
大家结合自己学习律诗,写诗的过程,感觉下是不是这样呢?
起句和承句为上章,那么转句和合句就是下章了。其章法是:两章的内容要有区别,但不能离题。上章以景语为主。
我们再来看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样是这样写的,承句也是以景语来铺展的,杜甫由鸟之后看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无边落木” 这也是承,由“无边落木”到“不尽长江”,为上章收了个好尾。上章至此结束。这样不仅完整而且完美。
究“义对”,义对可以忽略词性。比如:落木对长江。落对长,落是动,长是形容,按照词性当然是不合适的,但是按照偶句却是正确的。这就是义对。重复强调:古人不可能按什么词性来对。
至于承句是偶句,我们说过了,偶句讲究“义对”,义对可以忽略词性。比如:落木对长江。落对长,落是动,长是形容,按照词性当然是不合适的,但是按照偶句却是正确的。这就是义对。重复强调:古人不可能按什么词性来对
律诗的上片,我就说到这里
拈花一笑 21:11:59
我们继续看下片
现在,我们说律诗的转句。我们把5、6句叫转句。
这个转也非常重要,和承句一样,转句必须是偶句!
但是要是有转弯,就又不同。写诗也一样,当然就要变更方向。因此,转句绝对不可以在承句上继续。转句的内容必须是不同于承句的,但又不可以脱离主题!总体来说,承,是一个外在的景,是由外向内心进入的方向。而转,则是反方向的。恰恰是由内心向外传递信息。
更简单的讲,承是客观(也就是景物),转是根据客观而由主观(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心情)发出的信息。但是,写律诗的时候,转句若是直接由景语转入情语的话,上下章就又会断裂!因此转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五句要跟着第四句来,转情语时也是跟着承句的内容来延续。这样才不会断裂。
下面,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讲解--还是看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里的“万里”扣着前面的“长江”,是不是没有断裂呢?
很自然的就是从景语转入了情语。
再如李白的--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这里的“万里”扣着前面的“长江”,是不是没有断裂呢?
李白的由“万里征”到“浮云”,一去浮云千万里,衔接的紧密。没有任何问题。 “浮云”到“游子”,就是景语到情语,看到浮云想到离家在外的游子。同样是很自然的“转”。承句和转句在偶句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景语,一个是情语。
说明:律诗中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在基础年级时,先不作讲解。这个部分的内容会在以后具体讲解。
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
归纳一下:律诗的1、2句,叫起句, 3、4句叫承句, 5、6句叫转句。起句和承句,写景。转句,由景到情。起句一定要直接 点题。承句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写景,但要换角度。转句在承句的铺垫下入情。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仅仅是一个大的框架。尚没有深入到具体的细节,具体的细节会在以后的讲解中继续。会用句句分析,字字分析的方法来讲解。
具体到哪个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如何安排,字与字之间应该如何搭配。什么样的搭配有什么样的作用等等,都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讲解到。起承转合,并不是基础年级讲了就不再讲,相反,以后还会讲到。阶段不同,起承转合所讲的内容不同。我们要一步一步的来。
这也就是我选择从这里开始的原因。
对于律诗来说,起承转合很重要
因此,这节没听懂的朋友,不必着急。这节课后的要求,就是认真复习当节讲义。充分理解起、承,转的相关内容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首诗里的起句是如何写的。
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若没了骨架,血肉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就没有地方。骨架,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我们结合唐诗来实际讲解律诗的起承转合。
前面我们介绍了景语和情语。请看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到,起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以景语开始了全诗。这个景,不仅是当时当地可以看到的景,更包含了两个信息在里面。
A、“青山”,大家可能对这两字非常熟悉,我们常在武侠小说以及电影里看到一句话“青山不改,后会有期”。我们知道,李白这首作品,是送别友人。在这里使用青山,不仅是当时的景,更是表示,今日一别,将来,大家还会见面的,还会相逢的。此刻,不过是暂时的“一别”,并不是永远的分别。这就是青山的含义。
B、“白水”,这个也是个典故,意思是指白水发誓,紧接着前面的意思,后会有期,不是说着玩的,是一定会实现的,发誓会实现。我们知道,分别,总是伤感的,即使没有滑落的泪水
,也有触动内心的无奈。李白,在这个时候,选择用“未来”安慰朋友,同时,何尝不是给自己一点安慰呢。想到他日的相逢,多少,能够减轻一些离别的伤怀,人,总是不会失去希望的。希望在,心就永远不会死。关于“青山、白水”,书上有、网上也可以搜索到相关内容,大把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在这里,就不多罗嗦。
这个起句,主要的景语,就是青山和白水。
北郭和东城,不过是对当时所见的景,更具体的说明,李白在这点上,连描写都不必,只是简单的说北郭和东城,因为,重点是青山和白水。既然青山和白水,已经充分的表达清楚,当然就不必画蛇添足,再做什么修饰或修辞。
这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偶句。仅有“后会有期”是不够的,还有发誓。如果仅仅是发誓,也不全面。
因此,需要两个句子来共同说明,单论一个句子,意思,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
这,就是偶句,各司其责,共同组成一个小的整体,这个小的整体,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起
起,由两个部分(分句)构成,每个分句,各自表达部分意思,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表述。具体结合到写诗的时候,请特别的注意这点,
如果使用一个分句去写完起的全部含义,那么,必将使另一个分句,显得没有意义。
如果这样去写,就不是律诗的起。两个分句的关系,非常的紧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就是“偶”,离了一个,另一个就显得有缺陷、或者不完整。这就好象,完整的婚姻,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人,当然就不是婚姻。
拈花一笑 21:31:14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首诗里的起句是如何写的。
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若没了骨架,血肉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当然就没有地方。骨架,就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我们结合唐诗来实际讲解律诗的起承转合。
前面我们介绍了景语和情语。请看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看到,起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以景语开始了全诗。这个景,不仅是当时当地可以看到的景,更包含了两个信息在里面。
A、“青山”,大家可能对这两字非常熟悉,我们常在武侠小说以及电影里看到一句话“青山不改,后会有期”。我们知道,李白这首作品,是送别友人。在这里使用青山,不仅是当时的景,更是表示,今日一别,将来,大家还会见面的,还会相逢的。此刻,不过是暂时的“一别”,并不是永远的分别。这就是青山的含义。
B、“白水”,这个也是个典故,意思是指白水发誓,紧接着前面的意思,后会有期,不是说着玩的,是一定会实现的,发誓会实现。我们知道,分别,总是伤感的,即使没有滑落的泪水
,也有触动内心的无奈。李白,在这个时候,选择用“未来”安慰朋友,同时,何尝不是给自己一点安慰呢。想到他日的相逢,多少,能够减轻一些离别的伤怀,人,总是不会失去希望的。希望在,心就永远不会死。关于“青山、白水”,书上有、网上也可以搜索到相关内容,大把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在这里,就不多罗嗦。
这个起句,主要的景语,就是青山和白水。
北郭和东城,不过是对当时所见的景,更具体的说明,李白在这点上,连描写都不必,只是简单的说北郭和东城,因为,重点是青山和白水。既然青山和白水,已经充分的表达清楚,当然就不必画蛇添足,再做什么修饰或修辞。
这两个分句,组成一个偶句。仅有“后会有期”是不够的,还有发誓。如果仅仅是发誓,也不全面。
因此,需要两个句子来共同说明,单论一个句子,意思,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
这,就是偶句,各司其责,共同组成一个小的整体,这个小的整体,就是今天我们说的“起
起,由两个部分(分句)构成,每个分句,各自表达部分意思,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表述。具体结合到写诗的时候,请特别的注意这点,
如果使用一个分句去写完起的全部含义,那么,必将使另一个分句,显得没有意义。
如果这样去写,就不是律诗的起。两个分句的关系,非常的紧密,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就是“偶”,离了一个,另一个就显得有缺陷、或者不完整。这就好象,完整的婚姻,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人,当然就不是婚姻。
总之,李白这个起句,非常的强大,今天在这里先作个初步的介绍,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后还会讲到这个起句,当然,是全新的内容,与今天的内容完全不同的内容。
我们再看一首杜甫的作品: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看这首作品的起句。尽管是首句入韵式,但同样使用了“偶句”的方式。
说明一下,这两个分句,是偶句,没有任何疑问。但如果用今天的“对仗”去解释,首先我们就看到两个韵字,至少,连平仄都无法相对。
猿=鸟、啸=飞、哀=回。其中,哀=回,平仄是不相对的。没有疑问吧。
这就是,为什么学院使用“偶句”,而不使用“对仗”的原因。原因在于,使用对仗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也不清楚,其解释本身自我矛盾),不少唐诗就不符合,至少,不是整体符合,比如现在这首。
杜甫这首作品,曾经在历史上,被称为七律第一。至于是不是第一,我们没资格去评价,历史上有这么一说。
但是,既然曾被称为第一,那么,不会连对仗也不符合的七律,就可以随便称为第一的吧。
所以,偶句,是唯一能准确的解释唐诗的一个概念,并且,这个概念,本身是属于唐教坊制订的格律范畴,是格律的一部分。
我们继续说这首作品的起句。起句,依旧是景,从中我们看到了猿、看到了鸟,惟独不见人。这就为后面的“独登台”埋下了伏笔。
起句的“猿啸”,是由典故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来的。《水经注》说:“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杜甫是引用了《水经注》里的内容,原字原意照搬。
起句的景,已经为了整诗的内容,定下了基调,这就是伤感。猿啸哀就够了吗?当然不够的,
杜甫紧接着写了另一的分句“渚清沙白鸟飞回”,渚呢,我们知道,是水中的小块陆地,沙呢,是岸边的沙。
杜甫的意思说,自己“常做客”,还不如鸟,鸟都有地可落,鸟都有地方可以回,但我杜甫呢?却无地方可去,到哪儿都是客,行过万里,终归依旧是客。无处可回,无以为家。用鸟来对比自己,这种凄凉的情感,在鸟的衬托之下,更为强烈。
请注意,前分句的“猿啸哀”,只是简单起,引用了《水经注》,但不足以说明作者自己,顶多可以解释为共鸣。
后分句“鸟飞回”才是真正的感伤,说到了作者自己身上。从这个起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缺少了哪一个分句,这个起句,都是不完整的,两个分句,相互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出一个清晰的含义。
现在,我们看另外一首,与刚才不一样的起句。李商隐的作品: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我们看这首作品,起句的两个分句,前分句交代时间,后分句交代地点,同样都是景语。
我们看,起句中的时间或地点,都是可以任意省略其中一个的,这个省略,对整首诗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这个微不足道的影响。
比如,去掉“画楼西畔桂堂东”这个地点,换作别的景,对作品,并没有什么影响的。这个呢,就不是偶句。
也就是说,起句的两个分句,皆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部分,相对于偶句对单个步骤的重要性,显然不是那么明显或强烈。
这样讲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起句的景,不象刚才的两首作品那样,对后面的内容影响巨大。
这首作品,把关键的东西、主要的内容,都移到后面。这也符合起的要求、符合起的功能。这种简单的起,目的是为了突出承句,使承句,令人眼前一亮,强烈的碰触到读者的心底。这种效果是明显的。
现实中很多朋友都记得这首作品的承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随口就能背出。但是,能够完整的背出承句之前的起句的,就屈指可数。这就是李商隐,为什么起句不选用偶句的原因。
偶句,并不是说凡两个分句就是偶句。虽然偶句是两个分句,但两个分句并不等于就是偶句。创作的时候,具体如何使用,取决于内容。内容,高于一切,格律,没有疑问,是为内容服务的。
通过今天的三首唐诗,我们已经清清楚楚的看到,起句是否是偶句,与起句是不是入韵,并不一定有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三首作品,其中两首,在起句使用了偶句;另一首没有。
压韵呢?两首在第一分句压韵,一首没有。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不压韵就必须“对仗”,因为,按照这个说法,杜甫的《登高》就不正确。
作为精通格律的诗世家(杜甫在诗上的造诣是家传),其爷爷杜审言,就是武则天时候著名的诗人,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作为公认的、与李白齐名的杜甫,格律方面不可谓不精,岂会“对仗”时候不对平仄的呢?当然不是的。整个唐朝,没有任何人知道“对仗”,唐格律中,只有偶句。所以,我们今天欣赏到杜甫这首作品,在起句双压韵的情况下,拥有偶句的全部特征,就非常正常,且完全符合格律。
通过今天讲解的这三首作品,相信大家对起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建议朋友们在课后阅读唐诗的过程中,对照今天课堂的内容,注意一下起句,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面我们接着在起句的基础上,一起学习承句。我们还是结合例诗来具体交流。
大家还找来李白那个送友人
我们都知道律诗的基本结构,就是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承句为什么是偶句,其原因是:单个分句不能完整的实现承的功能。也不容许单个分句去实现承的功能。这正是律诗的美之所在。任何文学的指导思想,都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完整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美。
而律诗这种体裁,以其独特的结构,呈现给世人的独特的美,文学艺术具有这样那样的审美意义,结构美的特征,是其构成因素之间相互的紧密关系,表现出互为补充、和谐统一的美感。在偶句中,平仄相反,不过是最简单的基础,并无任何奥妙,“平仄相反”比“平仄相对”更能准确的表达清楚。
拈花一笑 22:01:2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地一为别”这个是承句的前分句,是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扩张,而不是还停留在起句上,原地不动。这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明,我们要分手了,在这里告别。
正是在起句的地点的基础上,进行说明,说明在这个地点做什么?起句交代了地点,表面上虽然看不出有任何的提问,但实际留给读者的就是--在这里做什么?
承句的第一分句,首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里“别”。分别之后,要去哪里呢?后分句给出了一个不明确的回答--“万里”。
“万里”,当然并不是真的刚好一万里,而是说明很远的地方,肯定不是眼前,或者邻居家里了,讲的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再见就不是那么容易。
“孤蓬”指出了远行是孤单的一个人。“此地一为别”呈现的是一个静态,句脚的“别”字,初步展开了动态,进而,在后分句,进行扩展,这一动,就是万里。
从初动(别)到万里的大动(征),二者相互结合,初动不使后面的大动显得突兀,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广大的内涵,这种强烈的张弛结合,一张一弛,带给读者的是一扬一抑的美感。这是律诗独特的节奏美。
说其独特,是因为需要在两个分句内完成,这就是偶句的特征,这就是偶句的目的(张弛)。如果一味的张,或者一味的弛,简单的重复机械一般的节奏,毫无波澜,很难与美扯上关系。
说明一下,这个张弛,不是海面上的波浪那样,层层推进,每一层都是完全一致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其螺旋的中心就是主题,围绕着主题,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异彩纷呈的特色。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面上读来,所使用的字,似乎字字平淡,但细品之下,却是任何一字也无法替换的,区区十个字,若换其中随便哪个字,皆无法展现出原字的效果,看似松散,实则紧致,
这正说明字与字之间相互的紧密性,字与字的紧密,加上两个分句的紧密,共同完成了扩展的作用,实现了扩张的目的,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李白的承句欣赏到此。
我们来看杜甫的承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说了:猿、鸟,这些是作者站在“高处”所看到的,如果承句还是看到了动物,就失去了承句的作用,结合刚才的内容,因此,承句不可再说什么动物,否则,动物来动物去,就成了逛动物园,大家一起看<动物世界>了。
起句的主体,并不是动物,而是站在高处之所见,所见的只有动物吗?当然不是的。
我们看到,作者目光一变,笔锋从动物所在的地方,看到了更多,而不是眼睛就追着动物跑,其他的啥也看不见,而作者看到的更多,这就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说明一下,落木和长江,不是在动物的基础上来扩展的,而是在动物所在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猿、鸟、木、江,处在同一个范围内,都在同一地点,猿和鸟不过是在该处地点活动。落木,就有了“初动”,长江,就是在初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动”,这点,与前面李白的起承,是同样的原理。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李白的山和水,杜甫的猿和鸟,顺水而下,因此这个木就是超出了作者视野的动。在这个基础上的长江之动,就完全不一样。
落木在前,是初动,是小动,怎么动,也只是在空间上的动,但不尽长江的动,却不一样,不仅是空间,更是悠久岁月的动,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的动。
杜甫的这个承,同样完整的体现了偶句的特征,单句无法充分展现承句的张弛,只有偶句,方能使承句充实齐整。与李白同样的是,前分句与后分句,必须相互结合,才能称为一个整体。单独分开来,都不能带给读者完整的美感。
杜甫的承,一样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同样不是波浪式的简单机械推进,虽然与李白的内容不同,一五言,一七言,但,作为承句以及偶句来看,是完全一致,没有任何的区别。这,就是律诗的格律。
再来看李商隐的名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在承句的时候,表现出的是由局部向远处的阔大之美,把空间放大到极致,
那么,李商隐的承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清婉淡雅的美。
大家细细品味下,是不是这样呢?
律诗相对于词作品而言,更中性一些,没有词作品那种大起大落、情感撕裂极致的韵味,这是由于律诗比兴所导致的。
作为律诗,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或柔中带刚,都是常见的。
李商隐的承句,同样是在起句的基础上扩展,相对于前两首作品,这种扩展,略显得晦涩些,不少朋友阅读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怎么就从起句的“画楼西畔桂堂东”一下子就转到了“身无彩凤双飞翼”,
实际上,作为起句的两个分句,与李白、杜甫的作品不一样,李商隐不是以偶句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时间和地点两个分句而出现的。
李商隐不是以偶句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时间和地点两个分句而出现的。
那承句是在起句的什么基础上实现的呢
答案就是起句的“风”。由“风”而想到的“飞舞”,进而写出自己没有翅膀,虽然没有翅膀,但是并没有关系,因为,没有翅膀,却有心灵的相通。
这个“通”,同样是可以跨越空间距离的,同样可以飞翔,由此心到彼心。心有灵犀一点通。表面上看,是非常柔,但实际却是柔中有刚,并且很刚,心之相通,这种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隔,这个力度,是无法阻隔的,这个就是至刚,无可阻挡的刚。
要表现出这样的刚,若没有前分句的衬托,这个刚,就难以达到至美的效果,通过前分句的没有翅膀,飞不动,到后分句的无可阻挡,在这个偶句的两个分句的共同配合下,产生出令人惊羡的美
李白、杜甫的作品一样,呈现出螺旋式的提升,同样不是简单的波浪式的平面推进
与李白、杜甫的作品一样,呈现出螺旋式的提升,同样不是简单的波浪式的平面推进
表面上看来,三位作者的三首作品,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不约而同的扩展、提升,其原因中,正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格律,格律是完全一致,起与承之间,具体有传承的关系,无论是起句或是承句,在使用偶句的时候,都采用了相同的格律,
这就是,单句不能完整的、不能全部的展现出起或承(单个步骤)的全部内容,必须是两个分句结合在一起,共同共同诠释出起或承各个步骤的功能,这种律诗独特的结构,所体现出的特殊内涵及其艺术精神,正是我们应该理解和接收并学习的。
偶句,之所以在承句中被格律明确规定、强制性使用,正是由于偶句的结构,特别符合律诗的格律。
在经过数千年中华文学历史的演变、进步中,逐渐统一在一起,进而达到完美的结合。
偶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前贤先圣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起承转合同样不是凭空诞生的,不像红楼梦中有一首歌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起承转合,也有千年的历史,它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无数失败或成功的尝试,到了唐代,偶句最终与起承转合,完美的结合。
从中华民族的文学史记载中可以清楚的读到,最后的完美结合,是由孔子、李斯、屈原、枚乘、沈约、杜审言、宋之问、杜甫、王昌龄、李商隐等数不清的前贤先圣,经过了上千年的不断修正,最后成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继承,我们有什么资格质疑呢?
那些优美的诗句,就似乎萦绕于心底,经过千年的沉淀,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律诗的成功,可是,有谁想到过、忆起过、纪念过,在这个长达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为了更完美的格律,为了更完美的结合,那些曾经付出过心血和汗水去尝试失败的前贤先圣们呢?
比如:张衡、萧子范、张协等同样数量的诗歌大家!
今天,我们领略唐诗博大精深的美,不妨,把同样的谢意,献给同样值得尊敬的失败的前贤先圣们!那就让我们努力写出优美的诗句,献给我们爱我们,我们也爱的人与物
那就让我们努力写出优美的诗句,献给那些爱我们,我们也爱的人与物。
文章评论
阳光诗词书法原创
【看花回·雨中景】(原创) 词林正韵:五部 眼望山前五月槐,烟雨中埋。 浪花翻滚波涛涌,激巨澜、此景豪哉! 仰天长虎啸,声入瑶台! 绿意葱葱满石崖,遍布青苔! 鸟栖林下无风雨,对双双、两小腻猜。 百花淋骤雨,香暗飘来!
云海紫光
美极了[em]e163[/em] [em]e160[/em] [em]e179[/em]
梧桐影@
临江仙.东山.原创.梧桐影 家住老门云俯瞰,春随玉叶阑珊。 雨林谁念路心酸。断魂何处去,归思不知还。 风隐丛中都是傲,吟歌流水同欢。 情怀淡薄忆婵娟。凤凰休比美,鹦鹉见鱼翻。
梧桐影@
桃源忆故人.藏花.原创.梧桐影 雪芹撰写红楼曲,黛玉吟歌无怨。 漫道阳春委婉,三月扬州叹。 宝钗诗上情犹浅,未有藏花零乱。 料想翻书一半,几页伤心看?
梧桐影@
临江仙.梦境.原创.梧桐影 弄得门前杨柳急,回头谁忍悠哉。 雪花刚要泻春台。莫教留月影,容易落尘埃。 过瘾鼾声真奇异,梦时还有梅开。 蟠桃新面好多才。故人陪尽道,仙李却重来。
梧桐影@
渔家傲.静候.原创.梧桐影 桂叶香销花不久。起了黄月情先有。谁弄瑶琴春演奏。歌依旧。美声似梦能将就。玉衬冰肌归隐后。无言独饮霜前酒。莫是醉来才信友。须静候。记曾牵过光阴手。
胭脂婉眉
【恹恹.两分寐】 文字:胭脂婉眉 你青衫素影江北 我执伞凝望江南 细雨吊朵问羞娘,缠绵着 堤上涟漪的模样 懒在一瞥,回眸中, 问 心上月 湿泪柳梢头 寻不见 淡淡香 , 却还染 沾水念? 被怎样的宿命搓揉, 将传说映在青石央 那么柔美 泅渡 一桢鲜活的忆 等你 罗袂纷桃, 梯苔、撵一水蝶衣 探看一眼峰角驰骏 奈情遥 那时的燕京少年? 捞起 吟哦 乌蓬里的低眉 风花黏 一株荷 好春时。丢的寂寞 谁坐在槐树下 横箫 于梦的眉睫上 静候轮回 呢语着 你今生的名字 轻轻唤 能否记起 那弯眸 别了多久? 还不曾 褪色的梦魇 依稀 可见 等你 盈盈 远衾碾魂 梦 倾泻一烛 你的眼神 眷无穷。柔红水流东。 扪侵骨的痴瘦么? 那一世 你素指粉 水袖 飞流短娟倩 许娇柔;犹记 君在温柔为你描眉妆 红尘 倚宝镜、从枕鸳慵, 愁觑青丝悄然滑过描红 一枚胸口朱砂 愿于 你的手掌 结痂 恹恹镇日恁 一丝江南雨 而今 花儿 依旧开在 七月南塘---- 触手红襕,馋禽厮暖, 并亸巢间,时兜此怨, 留香簇,顾念郎再为你 拈来瓣瓣香 搭起三世相约的胭脂床 ---后记--- 有感人间那一抹并蒂莲,湿春殇堤,奈情遥,两分寐。。。。。
牛郎(何耀奎)
【七律】农民工速写 牛郎 之二 三十年销白发添,唏嘘独饮忆锄镰。收工照影乘微月,摸蛋烹汤撮大盐。 济世早知殊垄亩,齐家应误乏针砭。尘嚣踏破尘千丈,相见低头未矮檐。 之三 不问相宜制服添,风锤拾起弃锄镰。通衢扶正真云厦,集市摩平仿碘盐。 闲看初心多梦寐,讥听俗耳有针砭。若无酸臭将君替,蛛网飞飞挂你檐。 之四 眉梢坠坠皱纹添,五十牙稀背似镰。斧落来风惊有汉,门开入月对无盐。 问将土法轻消肿,说是疖疼不会砭。小叫大呼真那啥,脏衣早洗好勾檐。 感于今秋北京极度抬高农民工子女借读门槛 问愁岂独我家添,禹甸新儿不识镰。浪迹教相荒笔墨,萍踪拼与计油盐。 茅庐羡古堪桑梓,病骨移今奈石砭。未必芸芸皆孟母,却无刻烛许风檐。
观潮人[乐安居士]
--[em]e181[/em] --朋友的问候,温暖心田;真诚的拜访,永留心间;我的祝福,让你快乐永远!
如意
中华汉字悦眸光,宏伟蓝图智慧香。墨客园中添雅韵,文学灿烂缀芬芳。
毳毳
看望雨菡,问候夏安!
毳毳
《辘轳体 风敲水殿雨梳荷》 一 《荷》 风敲水殿雨梳荷,柳掩青萍翠染波。 花外鲜香随客远,雾中倩影变姿多。 珠帘红粉湿幽梦,诗酒云裳醉袖罗。 玉骨冰心凡世里,莲池尽处任婆娑。 二 《荷》 瑞意妆成夏日坡,风敲水殿雨梳荷。 红衣玉蕊半池绣,绿院荼蘼一架歌。 陌上烟空披彩缕,池中清碧托丝罗。 诗情佳景如仙境,墨客骚人咏唱多。 三 《荷》 半池柳浪半池鹅,一楫清流一楫歌。 蛙跃浮萍鳞潜影,风敲水殿雨梳荷。 红花疏瓣纤姿细,白藕肥蓬香子多。 倾尽心诗人更赏,笑挥尘怨喜同阿。 四 《荷》 远处兰亭近处坡,池中曳影水中鹅。 一身清丽廊间荡,不尽芬芳桥上过。 天衬幕纱云作景,风敲水殿雨梳荷。 出泥不染尘埃迹。画笔文坛佳作多。 五 《荷》 雾光烟色罩仙罗,初绽芙蓉如梦坡。 落碧桥边千片绿,摇舟湖里四方波。 阁前云淡遥山暮,廊后人闲佳赋多。 问取轩窗书外趣,风敲水殿雨梳荷。 七律 荷 文/毳毳 蛙声阵阵夏时长,翠叶争圆风舞裳。 湖上摇红千棹远,岸边抱秀几重香。 惜卿皎洁比心月,笑我浓情醉羽觞。 撷取丹华多结子,由来出水润诗肠。
南堤wj
七月放歌 金阶寿诞立丰碑,奋斗艰难映日晖。 设计邓公谋发展,躬行习总喜扬威。 齐商妙策英才聚,共谱新章众望归。 巧御风云华夏固,与时俱进彩云飞。 【注】碑,读pi。
南堤wj
在山海关城楼(草) 重阳有幸喜登临,跃上危楼眺远溟。 滚滚尘嚣今日盛,星星岛列古时情。 嬴皇应笑求天寿,曹氏当夸借石名。 自信壮游除百病,由他瓦缶杂金声!
南堤wj
登石钟山 重阳佳节夕阳红,漫步山巅气势雄。 湖口新桥如玉带,石头陈貌展珠容。 遥观五老泉成瀑,俯视三江浪似弓。 正待秋来圆一梦,茱萸共插畅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