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喝两个月手脚不凉,腰围变细, 体重变轻,皮肤变细嫩...

健康养生

 蜂蜜配生姜,能治怕冷症.皮肤细嫩.腰围变细

蜂蜜配生姜的妙处,他能治小孩的大小支气管炎.小儿百日咳等多种病症.


一、蜂蜜姜汤做法:

1.约十公克的姜磨成糊状。

2.把姜糊放入玻璃杯里。

3.注入滚烫的热开水。

4.加入一匙蜂蜜,拌匀后饮用。

5.男女老少都适合饮用。


连续喝两个月(每天早晨及入浴前各喝一次),据书本记载的见证:


1.身体变温暖,手脚冰冷的『怕冷症』体质明显改善。

2.体重可减轻约十公斤。

3.皮肤变得细嫩。

4.去掉多余赘肉,腰围变细。

5.坚持饮用生姜蜂蜜水一年以上,脸部和手背等处的老年斑就会明显改善,或消失,或程度不同地缩小,或颜色变浅,而且不会有继续生长的迹象。


姜对身体很有益处,爱美又想要健康的人,不妨试试看吧!

二、蜂蜜配生姜的作用

1、成熟蜂蜜600g,生姜600g,将生姜捣烂取汁、澄清去除上层汁液,取其沉淀物加入蜂蜜搅匀。晚饭后服用可治慢性气管炎。

2、蜂蜜12g ,生姜6g,桔子1个。将桔子放炭火中烧黑、捣烂与蜂蜜生姜汁同装入大杯中倒入温开水,放凉后一次服下,可治气管炎。

3、蜂蜜180g,鲜姜110g,大西瓜1个,香油160g,大枣10个。将西瓜头切开把中间的瓜瓤掏出留下约3.5 厘米厚的瓜瓤在西瓜内放入蜂蜜、香油、切成片的鲜姜、去核的大枣、将瓜盖好,放入锅内并固定住,加水至四瓜的1/3处炖煮90分钟趁热喝掉西瓜里的汁,稍后吃点姜片然后睡半小时觉,对气管炎、哮喘病当年即显效服用时忌烟和辛酸的食物。

4、蜂蜜100g.生姜11g,杏仁35g。将生姜切碎末,杏仁炒热研末,一同混入蜂蜜中搅匀,日服3 次.每次11g ,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5、蜂蜜120g,生姜60g,茶树根120g、将生姜茶树根水煎取汁,加入蜂蜜调匀,代茶饮,治慢性支气管炎。

6、蜂蜜150g.姜汁15g,大南瓜1个。将南瓜切开顶盖,去瓤加少许香油和蜂蜜姜汁盖好顶盖.隔水炖2小时.服用。适用于肺、肾两虚的哮喘患者。

7、蜂蜜150g.老姜150g,大雪梨5个,黑豆600g。将梨、老姜捣碎取汁,黑豆研末加蜂蜜调匀然后七蒸七晒,随时服用,可治久咳不愈。

8、蜂蜜 50g ,生姜25g ,贝母10g,白糖40g。把贝母研末与白糖和匀,加蜂蜜、姜汁(把生姜榨成汁)调服,治久咳不愈。

9、蜂蜜180g,姜汁大半碗,猪肺子1个,杏仁50粒。在狂肺内放入姜汁、蜂蜜、杏仁炖熟去杏仁分次服汤食猪肺,可治老年咳 嗽。

10、蜂蜜259,鲜生姜汁60g,绿茶6g ,鲜葡萄汁适量,把绿茶倒入沸水中泡成浓茶水,再加入蜂蜜、姜汁葡萄汁调匀每日服1剂。适用于肺燥咳嗽。

11、蜂蜜、主姜、苹果梨各60g,将生姜、梨捣烂取汁加入蜂蜜调匀,每日服2次。活用于肺热咳嗽。

12、蜂蜜35g,姜58g,核桃肉50g、苦杏仁50g。把核桃肉、苦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姜洗净切末,合在一起捣烂,加入蜂蜜拌成膏。睡前服用,分10次服完。本方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吐不利等症。

13、蜂蜜200g,鲜姜300g,红枣1000g ,秋梨20个鲜藕1500g,冰糖400g。将梨、枣、藕、姜捣烂取汁,加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随意服。本方适用于口干、口渴、酒精中毒、咳嗽等症。

14、蜂蜜600g,生姜1200g。把生姜压出汁,用文火煎熬和蜜做成药丸,每日两次每次一九,开水进服。可治疗咳嗽。

15、蜂蜜120g,生姜汁半杯,梨汁、萝卜汁、苹果汁等一杯。将各汁混匀,装入瓦罐内煮沸每次取一汤匙加蜂蜜一汤匙,温开水冲服、治咳嗽。

16、蜂蜜、冰糖各120g,生姜120g,黑芝麻250g,黑芝麻炒后放冷,生姜取汁与芝麻混匀冉炒再放冷,加入蜂蜜和冰糖,每次一汤匙,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治哮喘。

17、蜂蜜10g,生姜2片,蝙蝠1只。将蝙蝠去内脏,烘干研末,取0.6-1.59(按小儿年龄适当增减)加入蜂蜜,把生姜熬成姜汤,用温姜汤水调服,每日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停药5天,再服第二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治愈小儿气喘。

18、蜂蜜50g,鲜姜30g。将鲜姜切片后加入5汁,稍冷后加入蜂蜜调匀,趁热慢服,可治风寒感冒。

19、蜂蜜60g.陈生姜6g,大葱1根。米酒30g、把陈生姜切细,炒黑.放入大葱和米酒水煎.加蜂蜜服用,可治疗感冒。

20、蜂蜜20g,生姜4片,柿霜6g。把三味混匀,加水蒸20分钟,1次食用每日1-2 次。本方润肺止咳,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

21、蜂蜜30g,生姜12g,桃仁、杏仁各12g 。把诸味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后内服,每日1 次,连服4-5日。适用于风寒型小儿大气管炎。

22、蜂蜜160g,姜259.川贝母粉20g,将姜块洗净捣成泥状与川贝母粉、蜂蜜一同倒入茶杯中搅匀,放入锅中隔水蒸1小时取出备用每次服10g,每日3次,用乳汁调服,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23、蜂蜜310g,生姜、党参、山药各260g,将生姜揭碎取汁,党参、山药研末,同蜂蜜一起搅匀慢慢煎煮成膏。每日3次,每次1汤匙,用热粥造服。本方运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小儿厌食。


吃蜂蜜的禁忌

一:不要用蜂蜜喂养一周岁以下的婴儿: 一些年轻的父母喜欢在宝宝饮用的牛奶中添加蜂蜜。但是,国外的科学家发现,一周岁以下的婴儿食用蜂蜜及花粉类制品,可能因肉毒杆菌污染,引起宝宝食物中毒,这是因为:土壤和灰尘中往往含有被称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蜜蜂在采取花粉酿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把被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微量的毒素就会使婴儿中毒,严重者先出现持续1至3周的便秘,而后出现弛缓性麻痹、婴儿哭泣声微弱、吮乳无力、呼吸困难。而成人却不会因此中毒。这是因为肉毒毒素是在肉毒杆毒的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成人抵抗力强,可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婴儿由于肠道微生物生态等平衡不够稳定,抗病能力差,致使食入的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二:不可以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因为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温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坏而挥发,抑菌作用下降,营养物质被破坏,因此,蜂蜜最好使用6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食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冷开水冲蜂蜜饮食,能消暑解热,是很好的清凉保健饮料。


三:不宜与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四:不宜与韭菜同食。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五: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六:蜂蜜不能盛放在金属器皿中,以免增加蜂蜜中重金属的含量。


蜂蜜的吃法,以前还真的不懂


蜂蜜的八种吃法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

1、恢复疲劳,尤其是熬夜后

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

用法:中午一杯蜂蜜水。

2、消除大餐后的积食

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服蜂蜜25克。

3、润肺

蜂蜜有消炎、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枇杷蜜的止咳作用最好。

用法:雪梨一个,切薄片拌蜂蜜吃,每日数次。

4、解酒

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没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

用法:饮酒前吃50克蜂蜜或几块涂蜂蜜的饼干面包,酒后饮蜂蜜水。

5、让兴奋的神经安眠

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而且蜂蜜没有其它药物所具有的压抑、疲惫、分神等副作用。苹果蜜的镇静功能最为突出。

用法:每晚睡前一匙蜂蜜。

6、治疗偶发伤口

蜂蜜去掉糖分后的酸度等同于醋,可令细菌在创伤部位不能生存。即使没有病菌,在它的作用下,伤口的肿胀、疼痛程度都会大大减轻,还能消除死去的肌肉,加快伤口愈合。

用法:用10%~15%的蜜汁洗涤伤口,用纯蜜涂抹包扎。

7、安抚皮肤

蜂蜜是最理想的护肤品。它能供给皮肤养分让皮肤具有弹性,能杀灭或抑制附着在皮肤表面的细菌,还能消除皮肤的色素沉着,促进上皮组织再生。

用法:在一匙葡萄汁中加入一匙蜂蜜,加入面粉调匀后就成为葡萄汁蜂蜜面膜。

8、保护狂野的心

蜂蜜可以营养心肌并改善心肌的代谢功能,使血红蛋白增加、心血管舒张,防止血液凝集,保证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正常。

用法:每天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


DIY蜂蜜美容八秘方

蜂蜜的美容功效一直是被公认的,但是具体怎么做才是对蜂蜜的最大化利用,怎么做才有效呢,你知道不同的做法会带来不同的功效吗?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的文章里。


第一类功效:使皮肤光洁、细嫩


● 蜂蜜美容小秘方-1 (蜂蜜+水)


蜂蜜含有的大量能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酶、激素、维生素及糖类,有滋补护肤的美容作用。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释后,每日敷面,可使皮肤光洁、细嫩。


● 蜂蜜美容小秘方-2 (蜂蜜+醋)

蜂蜜和醋各1-2汤匙,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按时服用。


长期坚持,能使粗糙的皮肤变得细嫩润泽。


● 蜂蜜美容小秘方-3 (蜂蜜+鸡蛋+橄榄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