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玩手机,还是手机玩我们?

手机日志

 

 

\

 
 餐桌上,大家各自玩着手机,无人交谈

 

\

 
聚会时为抵制“手机控”,有网友发明了“手机叠叠乐”游戏,聚会时谁先忍不住玩手机,就要挨罚。



 
过度使用令人身心受损
 

  

  随着手机的发明应用与飞速进步发展,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离不开手机、生活离不开手机、娱乐离不开手机。时下,与电脑“合体”后的智能手机甚至已经从阅读、搜索、拍摄、音乐、交友、购物、通讯、视讯等全方位式入侵我们的24小时。有人戏言:“没有手机的日子没法过!”

 

  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手机12小时以上,34%的人24小时开机。“如果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公干或度假,你最希望带上的是什么?”超过60%被调查者首选手机。有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变得焦虑。

 

  医生指出,凡事有利必有弊,过度使用手机,一方面造成人体的损害,一方面容易让人们失去思考动力和能力,从而全面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

 

  那么究竟手机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呢?医生列出了手机的“四宗罪”。


 图片


 

  第一宗罪:手机脖
 

  接诊医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 沈彤
 

  

  餐厅、车站、车厢、商店、校园、大街上,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弓腰、低头、手臂弯成45度,手里把玩着手机。小莉还是一个大学生,却早早就患上了颈椎病,寻根究底,竟是手机惹的祸:“没事我就拿手机出来,上网、发短信、看微博。晚上睡不着觉,手机是很好的解闷工具。我玩手机5年了,以前可以玩一上午都没事,现在只要玩半小时,脖子就痛。”小莉说。

 

  “因为过度玩手机而引发脖颈酸痛,进而患上‘手机脖’的人越来越多,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不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沈彤介绍,“手机脖”其实就是颈椎病,由于长时间把玩手机而又不注重姿势所引起的。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又叫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病种。颈椎病可以说是时下的一种流行病,若放任不管,‘可大可小’。”沈彤表示,长期不当的头颈姿势若不及时矫正,会使颈椎因长期扭曲而失去应有的生理曲度,增生的骨刺会刺激或压迫邻近的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很容易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和颈椎过度疲劳,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颈椎病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甚至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甚至截瘫。”

 

  

  专家建议:“手机脖”的主要诱因是姿势不正确,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因此,若要玩手机时,建议最好“正襟危坐”,并且每连续玩30分钟应该休息几分钟。平时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要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玩。

 

  此外,平时多活动颈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样姿势,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都能很好地预防“手机脖”。

 

  第二宗罪:“爱疯”手

 

  接诊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 张庆文

 

  

  从第一部可以收发短信的手机开始,手机就开始了“拇指时代”。接着,触屏的智能手机面世,而著名的“爱疯(iPhone)手”就是由此而得来。现在不单单是“爱疯”,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是用点、触、滑来操作,拇指的利用率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白领小鱼是狂热的手机游戏迷,每天不玩上几个小时“植物大战僵尸”,她就浑身不自在。开始一两个月还好,到了第三个月,她却发现拇指越来越不听话了,时不时就钻心地疼。

 

  “玩游戏、发邮件、打短信、发微博……手机上所有的操作都是由这么两三根手指来完成,其中,拇指利用率最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张庆文介绍,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做重复、过度活动时,使肌腱和腱鞘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以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由于肌腱在腱鞘内活动时,通过的径道狭窄,从而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这就是腱鞘炎,又称作狭窄性腱鞘炎。

 

  “‘爱疯手’实际上就是腱鞘炎,不单单是手机,凡是触屏的电子产品都容易导致这种病。”张庆文表示,以往,腱鞘炎多发于40岁以上的家庭主妇当中,而时下患有该病的年轻人之所以多起来,主要是由于触摸屏设备的普及,“长时间用手指按压或轻扫屏幕,快速、密集地重复做同样的动作,就会使手部的肌腱出现过度的摩擦,这也是腱鞘炎形成的‘先决条件’。”

 

  

  专家建议:如果在腱鞘炎发作初期,症状表现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减少手指的劳作,同时使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膏贴敷,并稍加按摩,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此外,在病情初期或缓解期,应多进行相关肌肉及肌腱的拉伸运动,若是拇指屈肌腱腱鞘炎,可将拇指向指背方向牵拉;若是手腕部桡骨茎突腱鞘炎,可将四指握住拇指并向小指方向牵拉。如此可利于松解病变局部的组织粘连,促进症状缓解。

 

  即使没有发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防患于未然。要注意手指、手腕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提拿物品不要过重;连续玩手机后,要揉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泡手;操作手机时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如放在桌面上,不要悬空。

 

  第三宗罪:手机眼


 

  接诊医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教授、眼科学博士 杨晓
 

  

  很多人知道过度看电脑会坏眼睛,但却很少人会意识到过度看手机也会坏眼睛。高中生小勇就是一个。由于寄宿在外,小勇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一台手机功能比电脑还强大,小勇对它爱不释手,即使晚上宿舍关灯了,他还乐此不疲地躲在被窝里看小说、刷微博。渐渐地,小勇从原来1.5的视力,退步到0.3,医生甚至警告,若他再不节制地玩手机,将来或许30多岁就会早早患上老花眼。

 

  “即使是最高级的手机,精度最高的显示屏,对眼睛的伤害还是无法避免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教授、眼科学博士杨晓指出,无论手机屏幕做得多大,像素多高,长时间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看,都容易造成眼部疲劳,诱发近视、干眼症甚至老花眼等眼疾。

 

  “还有就是由于手机屏幕字体较小,一些人坐公交车或吃饭时还不停地上网、‘织围脖’、看电影、看电子书,这会让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此外,手机屏幕上光线、字体、对比度等跟平常使用的纸质书籍相比,用手机看小说看新闻会令眼睛在注视时要发挥更大的调节力,容易引起视疲劳。时间久了,眼睛不坏才怪了。”

 

  

  专家建议: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使用3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通过闭眼休息几分钟或是眺望远方来缓解眼部疲劳,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另外,在乘车或是运动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手机,以避免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且使用手机阅读不能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这些都增加了视疲劳。特别提醒,两岁以下小孩眼睛发育尚未完善,更不应把玩电子产品,如手机、iPad、电脑等,也不宜多看电视。


 

  第四宗罪:幻听症

 

  接诊医生: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黄家良
 

  

  每逢聚会,朋友们都会抱怨婧婧,每隔5分钟就翻一下手机,神经兮兮地,令大家十分无趣。对此,作为媒体人的婧婧也很无奈:“就怕收不到料,或者错过了消息,挨领导骂!”婧婧坦言,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即使休假,她也神经紧绷。

 

  “现在不管在哪,经常都会感觉自己的手机在响,但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短信或来电。要是哪天不小心把手机落在家里,感觉就像少了什么似的,一整天都坐立不安,这就是所谓的‘手机幻听症’。”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黄家良分析,手机强迫和“幻听”现象多与职业有关,如销售、咨询、媒体等从业人员、应届毕业生和失业期的求职者,这类人会比较容易患上“手机幻听症”。

 

  黄家良分析,手机幻听症的易感人群通常都会频繁使用手机,“往往在铃声一响时就得立即投入工作,这些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幻听’。”黄家良表示,不管是手机幻听症还是社交恐惧症,其成因都是长时间使用手机、过分关注手机而造成的。


 

  专家建议:目前困扰都市人生活的“手机心理病”现象,其实只是人身体出现压力时的一种表现,是身体潜意识给出的提醒,只要摆正心态,增强自信,真诚主动与人沟通,这样压力就会被克服。

 

  由于长时间使用单一的手机铃声,会强化大脑感应,容易幻听,因而经常更换手机铃声有助克服“手机幻听症”,并采用一些相对舒缓的乐曲,以放松身心。



 图片
 



手机让我们“心病”多多





 

  有一个现象很可笑:一群十几年不见的老同学难得一聚,餐桌上相互寒暄了几句以后,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个个纷纷掏出自己的手机从不同角度见缝插针地拍摄聚会的场面,会场布置、出席人员合影、美食荟萃,汇集起来俨然一部全方位的聚餐纪录片。然后各人发到自己的微博上,再相互写好评……一顿饭下来,除了手机上多了几个电话号码、微博上多出了一堆粉丝外,这么多年,大家过得怎样、经历了什么,似乎无人关心。

 

  “最初,手机的功能主要是打电话,渐渐地,用手机发短信代替打电话的人越来越多,然后现在是上网冲浪、微博微信、听歌看电影、打游戏……强大的手机让人们的时间一下子变得异常金贵——只要还有一秒钟多余的时间,还是不想浪费,必须掏出手机。”黄家良表示,从表面上看,人类社会进化似乎获得很多——各种工具方便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但其实现代文明让人类失去的也越来越多。

 

  “几年前,有一部动画片,叫《机器人总动员》,讲的就是人类制造出的机器人反而将人类操控在手的故事。”黄家良指出,时至今日,人类其实也算是被手机操控住了,因为有了手机,我们可以不用与亲人朋友见面就能说上话;因为有了手机,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因为有了手机,我们甚至一言不发,也能“畅所欲言”。其实与《机器人总动员》一样,人类的躯干肢体语言渐渐萎缩退化,人很快就会进步得只剩下大脑了。


 

  黄家良认为,手机最先让我们失去的是亲情。一个电话可以代替了几千里路,多少人因为这样没有与爸爸妈妈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其次,手机还让我们变得冷漠,不善言辞——工作的指令一个信息就可以解决,逃避这个世界,只需“关机”便可了事。其实很多时候,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化解很多误会和矛盾,甚至可以挽救人的性命。这就是为什么医生看诊从来都不会靠“打手机”。

 

  除了沉迷手机造成的身体伤害,黄家良指出,过分地依赖手机,所产生的心理缺陷更严重,“很多抑郁症或者患有社交障碍的人就是没有自己‘走出去’——他们害怕与人交往,不自信,无爱好,唯一能给予安慰的,是手机,是网络。”

 

  如何克服?黄家良表示,最好的方法是“屏蔽手机”,但对于现代生活来讲,此做法不现实。他建议,用打电话来代替发短信,代替发微博、微信。由于没有面部表情信息和情感信息,长时间通过短信交流可能造成自闭症。手机本身就是人与人的通讯工具,多点对点地交流,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黄家良建议多使用语音对话的功能,有助于减缓“社交恐惧症”的问题,“对于那些对手机较依赖的朋友而言,语音对话模式能改善因单一的通信方式而诱发的种种身心问题。”

 

文章评论

自由飞翔

带着夏日的清凉;送你一缕凉风,带着祝福的芳香;送你一条祝愿,愿你过一个凉爽快乐的夏天!

自由飞翔

带着夏日的清凉;送你一缕凉风,带着祝福的芳香;送你一条祝愿,愿你过一个凉爽快乐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