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情深

个人日记



 
一碗情深
 


 
    钟情青花,和方文山笔下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朦胧传说全无关联。喜欢那温润如玉的细致。也偏爱远山近水,疏烟氤氲里,一茎淡墨素笔勾勒出的缠枝莲,寂然默守。
    那个传说中的天青色男子,潋滟着空蒙的清气,由古意中走来,却收敛了锋芒,儒雅着一眸的煦暖笑意。于是,我嫁了......图片
   红尘俗事事无边。让我始料不及的俗事,就出现在第一餐的饭桌上。
   饭桌前有我的座位,桌上有我的竹筷,却没有我的饭碗。
   婆婆和蔼的笑着问我“袖,你的碗呢?拿来我给你盛饭。”那一瞬间,我懵了,婆婆说的每个字我都听清了,但是,那意思我怎么不明白呢?(天津古例:新媳妇就餐要用陪嫁的碗,否则,就不能吃饭。)
   我无措的看向秀山,希望他能给我个清楚的解释。然而,他也一脸茫然。
   婆婆释然说道:“没关系,这都是老规矩了,不讲究,来吃饭,吃饭!”说着就去给我盛饭。
  
   “规矩就是规矩”说话的是大家长,我公公。他面无表情的端然在上首坐下。
   婆婆的动作一下停止了,慢慢走回饭桌旁,低声和我说“没关系,你用我的......”
   “咳!”大家长只一声轻咳,就让婆婆噤了声。比我更小媳妇儿的垂首立在一边。
   “那,咱俩用一个”秀山揉揉我的头发,低声笑着说“同甘共苦从第一碗饭开始吧!”
   婆婆也笑了,我感激的向婆婆笑笑,就想随着入座。

   “啪!”大家长的竹筷轻轻拍在了桌面上,也终止了我们三个人脸上的笑容.......
   气氛尴尬而凝重,我无比的惊愕,婆婆惶然无措,秀山隐忍着怒气,骨子里的良好教养,却让他不敢和大家长对视。
   心一点点的抽痛,静的可怕,我揣测着,琢磨着:如果没有我会不会就一切都好了呢?就在我拔足欲出去的时候,秀山一把抓住了我的手,无比坚定的说“留下,等我!”

   在这之前,我只知道我未来的家是书香门第,尊卑有序,家教森严,却不知道这些规矩背后的不近人情。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心灰了,意冷了。站在桌前,我听到自己的心如同青花瓷碎裂......
   
   应是馨和五月天,花香袅,骤生寒。朔雨无端惊好梦,抚乱弦。
   凡尘俗事事无边。
两难全,扰心间。何处秋风急吹彻,冷阑杆。
 

   秀山是跑着回来的。在他离开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度秒如年,心念千转。看他捧着一只碗,亲自去水池边细细的洗了,然后盛了满满一碗饭,放到了我面前,轻声说“吃饭!”我有些虚弱,觉得就如同经历了一场磨难一样。
   我们谁都没入座,齐齐的看向大家长。大家长却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我们却如释重负一般,放松下来。婆婆招呼着我们,秀山又揉揉我的头发,那眸光里都是心疼和抱歉。就是这目光让我坚定了心念!

   看着那只碗,我失声笑出来,这不仅不是我喜欢的青花,简直就是一只小号的瓷盆,还是粗瓷的。那一碗饭,都足够我吃三天了。秀山也讪讪笑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商店没开门,这是路边摊上最大的碗了。以后,我再给你买个青花的。”
   我摇摇头,摇落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滴落在碗里,“我不要,这已经是最好的碗了!”
   婆婆悄悄擦去眼泪,拍拍我,拍拍秀山,没说话,却用手心的暖在祝福着我们。 那一瞬间,有煦煦的暖融满了心田,我忽然了悟,成一份爱,全一个家,可以忽视不相干的委屈,也可以放下无关紧要的尊严,如此,便能相安。

   很多年后,那段往事和那只碗成了我的珍藏。却也成了秀山心头盘桓不去的病。于是,我经常会收到他淘来各式的碗,不仅仅有青花,白瓷,还有黑陶,斗彩。他也成了半个砖家。
   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的时候,他看的垂涎三尺,却又边看边摇头,我不解,他就给我解释“给女儿当陪嫁小了点”。我知道,他的心病已经转移到女儿身上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说要给女儿找个大碗当陪嫁,我就会安抚他“不急,女儿成年还早,咱慢慢找,总会遇见,实在遇不见合适的,我就把我的碗送她,保证不让她饿着。”他一听这话就会笑出声来,偶尔会问我“那你呢?”我微笑不语,只是用指尖戳戳他的胸口。

图片   生活中,也许就没什么大道理,一只碗所能承载的也不会是一辈子。一段婚姻需要用心经营,两个人需要彼此真心相惜。人生都尽心去努力了,至于那些不由人决定的,就随老天的心意吧!


百炼精淘润质坚。
素墨研,竹笔悬,玲珑心慧,妙手画幽莲。
挥毫罩就青釉色,经烈焰,始成蓝。

鸳盟百味亦同然。
风乱弦,雨又涓。执了心意,处处有情天。
紫陌红尘经几度,一只碗,千载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