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皖版):祝寿

个人日记

                                                                                               —— 写于2007年
                 林语堂语:“尘世是唯一的天堂。”——题记

        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新春正月的一天,江南池州通往九华山的官道,有一户人家的场院上 ,聚集了许多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齐齐一院。真是好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呀:阳光艳艳的,天气暖暖的,原畈上迷蒙着一派紫气,空气中流溢着农家饭菜的芳香。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一定是上辈子厚道积德,福荫绵长,现下一个老娘领着一大家子,不说是荣华富贵,倒也家道殷实,和和睦睦。四个儿子,种田的种田,经商的经商,做官的 做官,进学的进学。各负其责,皆不懈怠。女眷贤良,相夫教子,家务女工,井井有条。真正是家业兴旺,百事如意。当然要搁现在早有人把这家人家作为和谐社会典型在电视、新闻媒体上宣扬了。
       那么是什么事情,引得许多乡亲们齐聚场院?今天又是什么日子,这家搞得是酒肉飘香,好不热闹呢?
       原来,今天是这家老娘过七十岁生日,请寿酒——江南土话。主家说了:礼品不问轻重,来的都是客人,好酒好菜,一律善待。消息早几天就不胫而走 ,四乡八村,莫不点头赞许,到贺宾客络绎不绝。
       到了下午,红日偏西,暮色徐徐,大地染金,满满上四桌,下四桌,八桌宾客,已然到齐。
       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民居呀,上厅堂,下厅堂,两边各又两个厢房 ,中间一个天井池,池中又置一天井台——四水归堂象征着财来各方。宾客们分置在上厅堂和下厅堂,下人和服务人员尽聚两厢。
       也正是正宗的徽派宴席,第一道菜福鸡上寿上好,外面老二刚要燃放当年的喜炮——二踢脚的时候,场院外来了一个小老头。 瓜皮帽,青衣马褂,肩背一个绛布包袱,腋下一把绿纸雨伞,脚踏一双千层底元宝口布鞋。
        呵呵,来的正是时候。
        “敢问小哥——”老者探身上前。
        “啊哦,来了就是客,来了就是客呀——”冒失的老二正乐不滋滋,心想可别耽误我放二踢脚呀。
         “这位小哥——”老者又躬身。
         “屋里请,屋里请啦——"被问的老二还一门心思要点那插在地上的二踢脚,头也不回地对屋里头就是一声:”来客人了。“
          早有老三、老四双双齐出,接着老者,一个接包裹,一个拿雨伞,客客气气就请到大门内。
        老大接到,口里直念叨:”来了好,来了好。“
        真是乡风朴实,民心淳厚呀。所有客人齐齐站立,不知是何方贵客,此时驾临。
        很快,老大就作难了。江南习俗,见帖看座,这位老者一没帖子,二没预约,眼下座位已然按亲疏、辈分分排已定,老人家坐哪里呢?
        一个才谙人事的八岁小儿,上前悦声叫道:”那还有一个位子。“
       ”那还有一个位子?“大家伙循声望去,那是上堂首席第一个座位。那是今天的主角——寿星老人坐的呀 。八岁小儿俨然主人一般,双手热情地拽住老头一只手,就把老头拽到了首席的座位上。
       此时,外边的二踢脚:”通——啪“已响。里头碗筷也就响了。你想 ,整整八桌客人,哪个不是等不急呀。老大一想,罢罢罢,既然人家坐都坐了,还好意思撵人家么?好在老娘也不大喜欢热闹,待会出来也只是应应景 ,接受接受拜谒,再说吧。要是老娘也一定会这么想的。
       一道菜:福鸡上寿,二道菜:肝胆相照(猪肝煲汤) ,三道菜:团团圆圆(猪肉丸子),四道菜:稳镇四方(红烧猪膀子)。一时间,碗箸叮当,觥觥交错,人人嘴叉子吧唧吧唧直列,腮帮子叽咕叽咕直动;个个红光满面,汗流浃背。四兄弟看着大家吃得好,喝得好,满心欢喜。早有孙女把如此场面报到房中老奶奶那里,一一学说,老太太也眉花眼笑,开心极了。
       二踢脚带鞭炮,第二次响起,差不多人人酒足饭饱了,一些好事的也腾出功夫来了,三个脑袋聚在一起,免不了今天的宴席如何如何。那么今天这宴席谁最差劲,今天这宴席谁最不成话 ,这些批评家们便一一评说了。这些批评家各处都有,你不要他们批评也不行,他们批评他们的,自发地,又不要人发津贴,更不需要人请他们。
       那个坐在首席的老头,对,就是坐在寿星老位子上的老头,什么来头?大喇喇的端坐着也不害躁?主位次位也分不清楚? 
       今天非给他个难看不可,不然的话,还显得咱庄子上人也太糯米稀了。说干就干。
       几位有的揎衣捋袖,有的剔着大板牙,摇晃着身子就过来了。
      ”东家,东家,这位老先生——“
      老头看似不胜酒力 ,早被一席几个人灌得差不多了,面红耳赤,笑眯眯伏在桌上,小眼睛瞅着大家。
     ”啊,呵呵。“老大笑笑。
      ”是什么亲戚呀,哥几个怎么没见过呀。“
       老实的老大只好笑笑说:”老二请进来的,我也不知道哇。“
      “啊,哈哈,做的首席,想必也是个贵客,贺礼也一定不轻吧。”
      “呵呵,呵呵——”老大语塞,不知所措。老人家谁也不认识,更不必说什么贺礼了。说没送,又怕人家笑话,敢情乡下人面子也要紧得很。
      小老头瞧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自己今天真是冒然,本来是来问路,却被拉上酒席,什么礼物没有,更是谁也不认识,结果给这家带来如此不便,哎。然而,老头什么世面没有见过,还就喜欢一个热闹 ,于是笑眯眯对着哥几个:“呵呵,老朽今天来晚了些,因为不知道什么回事,所以礼物不曾预备——”
     “噫嘻。”好事的起哄了。
      “不要紧呀,老朽酒也喝了,菜也吃了,最重要的是寿星老的位子也坐了,缺情该补情,失礼该补礼。只是东家饭菜这么丰盛,老朽,呵呵,确实有些喝高了。呵呵——”
      “噫嘻,噫嘻——”
       “文房四宝有么?”
       “文房四宝,有呀。咱庄子上什么没有?”
       “除了天仙没有,别的什么都有。”有人调侃。
       “那就快请呀。”老头也不生气。
        文房四宝来了。
       “大红纸一张。”老头又喊。
        大红纸也上来了。有人把墨也砚好。那年月万般皆下品,儒为席上珍。一副对联也是大礼呀,一般人家还享受不到那。
        小老头把两袖一挽,提起斗笔,心中默念一刻,客人都围观上来,老太太也有人扶到当中,小老头对着老太太偷眼一打量,哟,年轻时一定还是个美人坯子呢。老头抿嘴一乐,笔锋流动。
        “此位母亲不是人——”
         嗯?哗——兄弟四个,气血上涌,脸色立马就变了。大家伙也猛地提了一口气,这是什么话?
         看下文。
        “恰似仙女下凡尘——”
         嗯。大家伙 一口气松下来。这还像个人话。
         “四个儿子做大贼——”
         嗯?哗,大家伙又紧了一口气。又不成话了。
         不要紧,看下文。
         “盗来仙桃献母亲——”
         嗯,嘘。大家伙又松懈下来。细细品味,有点意思。
         上款:贺某家高堂七旬华诞之喜。
         下款:添大清圣国草民桐城张英恭贺。
         又是一片哗然,满堂一惊一乍都好几回了。这回惊诧更是厉害 。只见做官的老三,尽趋上前,扶着小老头:"老中堂在上,下官——“纳头便拜。小老头一手揽住:”别、别、别,今天可别拜我,今天要拜老寿星。“
        说着,小老头牵过老太太。扶坐在首席上,带头高喊:”恭祝高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一时间,满堂宾客,皆大欢喜,四乡八村,奔走相告,大清贤相,与民同乐,传为一时佳话—— 
       还是林语堂先生语:“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当我们大家都变得温和敦厚,谦恭风雅;当我们大家都变得礼仪智信、忠勇孝悌;当我们大家都变得平和清朗,快乐阳光;当我们大家都热爱生活,珍视荣誉,我们这个社会不就变得和谐,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富裕,我们的日子不就会安宁祥和,我们的幸福不就会绵绵久长吗?
 

文章评论

细雨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让我们好好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