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乐土

个人日记

        那口塘,座落在一条深壑,与村子隔着一道丰腴的山梁。
    塘的西岸,是村里的“封山林”.
    规则的梯坎上,柏树披着四季葱绿的卫衣,整齐地仰望苍天,那势头,成就了一片袖珍森林,与对面春种秋获的山梁终年守望,无声地对白。
   沟里,潺潺的流泉,在七突八陷的乱石下不息地涌动,滋养着乱石底下肥美的螃蟹。
   壑里的杂草格外繁茂,就算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有些不知名的草还倔强地伸长苍绿的髭须,向四处寻草拾柴的伙伴们投递出幽幽的诱惑。而最大的诱惑,还是那口塘,塘里有鱼虾,螃蟹,贝壳之类的水族。春季灌溉,大人们抽干塘里的水,水族就成了伙伴们最丰厚的收获,或是冬季水位下降,也总有螃蟹贝壳泥鳅遭劫。
    塘的正前岸,是一块草坪,浅浅的草,缀着星星点点各色的野花。在出门就得爬坡上坎的小伙伴眼里,草坪空前平坦,辽阔得没有边际,一脚踏上去,总会迫不及待地放下背篓,就地打滚翻筋斗。
    伙伴们好玩,但对父母交待的任务绝不含糊。
    割草的在趴在某个坡坎上,只听得“呼哧呼哧”,镰刀掠处,瞬间由绿变红,土壤都裸露出来。用手把背篓里的草压紧,用脚踩实,背篓撑不下了,背到草坪上,举着背篓利索地就地一盖,一只手向上提起篓底,便拓出一个圆圆实实的背篓形草垛。接着给另一块丰茂的坡坎剃度,再拓出一个“背篓”,见其他伙伴还在努力,唯恐落后,继续割满第三篓。最后,把拓出来的两个草垛重叠在满满实实的背篓上,用备好的绳子或桑树皮或葛藤将草捆成一座小山。
    拾柴的,捆成的小山更高,通常都是枯枝败叶,从未向“封山林”的翠枝下过手。所有的背篓都成了绿的黄的小山,伙伴们才得了闲。
    这时,大伙如约来到草坪上,嬉闹声、歌声打断了山林与山梁的对白。拣石子玩扑克,捉迷藏跳绳,用镰刀瞄杈杈,把整条沟壑变成了自己的天地。
    直到暮色从四处合拢,大伙才背起“小山”,蹒跚在回家的路上,恋恋不舍里生出满心期望,“小山”定会赚得父母的欢心,挣得晚饭里的一个惊喜------碗底的一块煎蛋或是一块腊瘦肉。
     那是一个腊月,柏树卫队给自己的风衣打了一层白蜡,山梁上成畦的麦苗在干冷干冷的风里泛着青,小坑里的油菜秧也开始打挤,桐树上又伸展出一些干枯的枝条。大叔们在塘边挑水施肥,大婶们在畦边拔除多余的油菜苗,伙伴们陆续翻过山梁,趴在壑里的某个坡坎剃度,或骑在某个桐树上,拉拔着枯枝。。。。。。
    动作麻利的,早早的完成任务,恭候在草垛边,催促着还在努力的伙伴。
  “今天,大伙都来了,我们集体玩个游戏------捉猫猫(捉迷藏)!大的小的都参加,绝不嫌弃!”
   最大的伙伴两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开始广播了,一呼百应,年龄小的心里暗喜,就算没完成任务,也绝不错过这个良机,早早地集合听从安排。队伍真够齐,大大小小十几个.石头剪子布来定夺谁先蒙手帕抓大伙,被抓到的,得输给他一大把草,从垛里取。
  “这个地方,来躲猫猫,谨防掉到塘里了哈。”
   挑水的大叔黄牛般的声音警示着大伙,似乎埋下了一个伏笔,大伙哪里听得进。
   那个年龄最大的姐姐最先抓,另一位跟她同样身高的大姐,把两张手帕叠了厚厚的好几层,唯恐她能透到光线占了便宜,再严严实实地蒙在她眼睛上,拉到后脑勺打一个死结。
   开始抓了,伙伴们散开,轻悄悄地游移到背篓后面,屏住呼吸,眼睛跟着她的每个动作挪动。只见那位大姐东窜西窜,根本没有目标,手帕蒙得够紧实的,一定借不到一星光线,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向前探,样子极其笨拙,让人暗暗发笑。
   摸索了半天,都毫无目标,于是,好些伙伴都松了一口气,正常呼吸了。突然,只见她向径直向塘边走去,踩到了斜坡上,只听得一位大姐急呼
“塘,塘,塘,不要下去!”
   可是来不及了,她已一脚踩空,滚落进水塘里,水都没过头了。草坪上乱了,大伙纷纷跑到塘边,张着嘴惊恐地望着水面。
    这时,给她系手帕的大姐无丝毫犹豫,几乎是跳进水里,没等大伙看清那动作,她已拉起落水的大姐走上了岸。只见她从头到脚都淌着水,大伙帮忙解着还紧紧地勒在眼睛上的手帕,那位大姐并没生气,大口大口吐出嘴里的水,还自我解嘲地笑笑:
   “我成水人了,这手帕,系得还真紧,刚才,我听到那边有笑声,我才走过去的。。。。。。”
   “啊,是谁在那边笑,刚才是谁躲在边沿的?”
    年龄大的开始质问起小的来了,舀水的大叔赶来了,
  “没事就好,吓死我了,看我那水桶都被吓垮了。”
    大伙看去,只见大叔的水桶倒塌成一摊朽木,救人心切推开水桶时用力太猛了。大的都忍不住捂嘴笑,小的还恐惧着, 不敢笑出声来。
  “没事了,我只是怕回家,妈妈会骂我。”
   落水的大姐苦笑着说。
  “嗯,你就说掉到水田了嘛。”
  “水田里,怎么没有稀泥巴,还这么干净呢?”
  “你就说被洗掉了嘛!”
   一问一答的出着主意,大伙再也没有继续游戏的意思,背起背篓蔫耷耷地簇拥着落水大姐,走在回家的路上。
    第二天,这场惊险传遍了全村,从此,大人们禁止小孩去那条壑。
   渐渐的,那方塘周围的坡坎被丛生的密草覆盖得不露肤色,密草由绿到黄,再由黄到绿,再无人剃度;草坪,成了牛羊的乐土,偶见它们悠闲地啃啮,厮磨,“哞咩”;塘里的鱼儿,可以大胆地蹦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山林与山梁,天荒地老地守望,默默的对白再无人打搅。。。。。。
     多少年后,路过那条壑,柏树林只剩几棵最后的守卫者,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残喘着暮气,山林已变成山梁,山梁上已没有成畦的麦苗,荒芜成一道瘦脊;那方塘,已干涸成了一个浅水坑,岸上的那块草坪,杂草乱作一堆,却是那般窄小,很难想象,曾经可以在上面抓猫猫。
     那方乐土,已埋进了记忆深处。


      







文章评论

==獨愛==

形象生动的描述回忆着过去的时光!写的真好!

载花流水

生动细腻的语言勾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味、对家乡的眷恋。真美!

载花流水

作为教师,能尽力用自己的语言修养描述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和学生分享,不管技巧如何、是否很成功都是敬业的表现。[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