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术十要”,是传统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美丽生活
陈微明先生笔录
1.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通流,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之意,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3.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4.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5.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6.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用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有经络,如地之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劲也。外家之力,最易引动,故不足尚也。
7.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矣。
8.内外相合 太极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躯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脚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具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9.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周而复始,循环无穷。拳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10.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看了由杨澄甫口述,陈微明录的太极拳术十要:“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有静”个人有点与众不同的看法:
1.其实这是杨澄甫身怀杨式太极拳真正功夫的经验之谈和切身体会。
2.“太极拳术十要”,是太极拳修炼有素的自然结果。是实实在在的、人体,在意气恰如其分的相溶下,内动的真实反映呈现。
3.“太极拳术十要”,是修炼成型的成果,而不是训练的全过程和拆招的训练方法。.更不是太极拳训练的方法和心法,单纯依照“十要”,是万万修炼不出太极拳术十要的。所以,“太极拳术十要”,是实实在在的太极拳真功夫的呈现。
4.要真正练就“太极拳术十要”,必须通过,密不外传的基本功训练心法、功法,在明师毫不保留的前提下,通过言传身教,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有可能真正修炼成太极拳术十要。
5.中国武林界代代相传:看家功夫,不外传、不传外姓人、看家功夫不可能全数传授给一个人。所以,“太极拳术十要”只有有秉性、天赋的武术奇才,才能,完全、彻底、真正修炼而成的。
真正要练就、达到“太极拳术十要”,必须从,太极拳最最基本的、引功基础开始;
1.站桩、武术气功、导引术、必须一一修炼,
2.不间断地进行、太极拳必不可少的体能训练,;
3.从松沉人体主要关节、肌腱、韧带的舒展、拉松、真正撑开每一个关节的骨缝;真正做到肩部、肘部、两肋、两胯、以致整个脊椎的每一节,都能松柔、轻灵、自然而然地延伸、压缩,完完全全地做到人体所有关节、韧带、肌腱、完美无缺的屈伸、开合。
4.同时,要彻彻底底地使人体的肌肤、肌肉、五脏六腑都能在意念控制下,达到挤压、拔长、璇拧、完成形形色色的内动。使得人体真正达到一动无有不动。
5.在意念的控制下、随心所欲地松沉、开合、人体每一个细微的部位,真正达到了意动、气息动,内动外不动。
只有,能真正做到以上所有的一切,那么,“太极拳术十要”,就可以,轻而易举、易如反掌地全部做到!
由此可见,“太极拳术十要”,是太极拳的精髓、精华所在!要练就“太极拳术十要”的成果,唯一的途径,就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吃苦耐劳、潜心修炼。
中国的太极拳:完全、彻底、是劳其筋骨、练其毅力、磨其意志、熬其精神。只有持之以恒、不畏艰难、潜心磨练、用心修炼的人,才能修成“太极拳术十要”的成果。
所以,继承、弘扬、传承、发展、中国的太极拳,不是太极理念、太极理论所能承担和完成的!唯有,血气方刚、胸怀大志、无所畏惧、不为名、不图利、真正的华夏子孙,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如此重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