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山水
手机日志
年少时读陶渊明,总是特别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之趣,年岁渐长后,才逐渐明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才是真正的超然之境。
东篱采菊,要的是一份恬淡而悠然的心态,一种出尘绝俗的广阔与洒脱,心寄风物,情钟山水,自然能够心与景和,澄净清宁。一颗心,只管饮风啜露,追云逐月,于是,山也藏情,水也含笑,来去间,何其自在洒脱,何其高洁清逸!如此沉静而诗意的生活,谁人不歆羡?
而要结庐在人境,还能心怀坦荡,情志高雅,不为车马喧嚣所扰,不为人情世故所累,那就非凡夫俗子所能了。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能身居闹市而不闻尘俗喧嚣,那需得有一颗清宁自守的心,一颗淡远素洁的心,心清才无烦忧,心远才会地偏。
如此高人雅士,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晨沐雨露花香,坐闻蜂鸣蝶舞,立观云山雾海。一盏清茶在手,一卷古书在案,即可出则与山人野树对话,入则与心灵之音共赏。如此这般,即使身居闹市,心却依然自在。原来,静,是在心里,不是在山水间。
内心常存一道山水,就仿如给自己的心里植了一道篱笆墙,身外的喧嚣是入不了心的。篱笆墙里再植一片菊花园,花开时节,菊香四溢,清雅入怀,于是,心也惬意,情也舒展。悠然徜徉在内心的山水里,如游鱼在水,雄鹰在天,那份快意与舒爽自是不必言说。
年少时总是喜欢做梦,总喜欢把自己的梦涂成不同的色彩,或绚丽多彩,或清雅芬芳,或忧郁成一片紫,或奔放成一抹红。那时候,总喜欢伸长了触角好奇地窥探着周围的一切,喜欢热闹,喜欢把自己的心事高高挂起,喜欢把自己的忧伤与快乐过分夸大。
而如今,多少的岁月已然如风飘逝,当繁华褪尽,当烟云已逝,当所有的欢笑与泪水都已打折,我只想,安安静静地退回自己的内心,聆听心内的声音,欣赏心内的风景。窗外的风景换了一季又一季,路上的行人走了一拨又一拨,而我心内的风景,总是山青水绿,天高云淡。
内心的风景,需要时时去收集储备,需要时时去浇灌整理。只有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才能把人生看得更清楚。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魄犹如崇山峻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每年他们都应上去顶礼膜拜。”我们不是伟人,但我们依然可以用心经营心中的那座菊花园。
内心的风景,需要我们静心去修炼,才能山水常青。在佛家的眼里,有平常心才可以修行。禅门第一书”《碧岩录》里说:“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修行其实是修心,无关乎身外的环境,人生的际遇浮沉,懂得舍弃,学会宽容,静心敛气,才能修得真心。
特别喜欢丰子恺的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直在想,那么幽静简致而富于诗意的画面,丝毫不显哀伤与寥落,丰子恺的心内一定是有一座很大的菊花园,才会面对分别也能那么优雅从容。而我们的周围,也不乏那样淡然若水,身在尘内,心在尘外的真人。
有人说,书卷是内心的山水。常读书的人,心里心外,都会有一股淡淡的书香萦绕其间。清人涨潮说过,“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拥卷在手,伴着书香,你会觉得那字里行间皆为层叠之清山,潋滟之绿波了。
好的文章,细细品味下,便有满目的芳草萋萋、绿树飒飒,有满怀的烟岚缭绕、云霞灿烂。掩卷在怀,如闻淙淙泉水、阵阵松风,如观“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景,入“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境,心中天地瞬间为之开阔许多。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也说,“在沙漠的尽头,我黑色的灵柩中,请放上两本书,那样,即使我长埋地下,依旧能够闻到熟悉的香味。”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只要们的心能够清宁自守,能够淡泊处世,我们的心中就永远可以山高水阔,草木丰盛。
用心经营好我们内心的风景,走一程山水,观一旅人生,让我们的人生路上,花香弥漫,清风盈盈。无论身处山野田间,或是高居庙堂,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寒来暑往,都该时时去省视一下我们内心的山水,听心音潺潺,袅袅生香。
素材、网络 编辑、深谷幽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