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的幸福——学会尊重
智慧人生
当然作为父母,也要从尊重自己开始。当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对方的时候,就是在自我贬损,这样的行为造成了孩子一生的不幸——他无法尊重父母,也就无视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更无法尊重他人。
就象这个个案。
个案说自己非常习惯性地打击对方的尊严,在跟她相处的几个男友中,她不只一次地打击对方的尊严,似乎这是一件非常不以为然的事情,即便到现在,她也会非常公开地谈论在老公面前跟同事谈论老公的缺点,并且情绪化地打击老公的尊严。
她说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她自己也控制不住要这样做。
《孟子·离娄上》:“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这句话还有一个侧面,这个侧面限于语言的局限,没有表达出来:人必自侮而后侮人。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心理,当一个人无视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他的生命充满了恐惧——从究竟意义上来说“自我”本身就不存在,“自我”只是一个由“五蕴”而组成的概念,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执着就是因为恐惧“自我”的消失而试图证明“自我”的存在。
然而当一个无视自己存在的价值时,污辱自己时就会引发内心深层的恐惧,而这个恐惧则引发嗔恨,产生焦虑,当嗔恨和焦虑达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则会无法抵制地发泄出来,然后渐渐地就会肆无忌惮地发泄——污辱别人的尊严以获得自我平衡——降低别人存在的价值,以证明对方跟自己一样没有价值,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因此,人必自侮,而后侮人。
每一次污辱对方之后一定会引发强烈的冲突,没有人会一再容忍被辱——否定自己生命的价值=死亡!因此对方必然会反抗。
然后嗔恨-焦虑-发泄之后,人们还会做一件事——懊悔,再次否定自我的价值——因而又一次加重了恐惧-嗔恨-焦虑-发泄-否定自我-再次恐惧,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直到有一天,她开始正视自己,开始承认自我的价值,这个循环才会被打破。
承认自我价值并不是自我吹嘘,那只一种实实在在的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的戏码演多了,就会更加令人讨厌,但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会继续增加,导致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在个案描述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她自己的父母完全没有尊重。
其实一个人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就是在否定父母,否定父母必定不会尊重他们,所谓的孝顺不过就是舍得花钱而已。
夫子在论语中讲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也就是说,你养一只猫,一只狗,一个宠物,也会给他买东买西,还会给它穿衣戴帽,甚至穿鞋,但是不合我们的意时,它犯错误时,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它——这就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然而如果对父母的态度也是如此:给他买东买西,还会给他穿衣戴帽,甚至穿鞋,但是不合我们的意时,他犯错误时,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骂他,甚至他没犯什么错,只不过是没明白我们要的是什么,没有给我们想象的东西,我们就大发雷霆——那我们对待父母跟对待猫、狗、马还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不敬何以别乎”!
所以中国讲的“孝”必讲“顺”,就是说要有恭敬心。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愚蠢的,这是对儿女的欺压,尤其是叛逆青年,会认为这是对人权的污辱。
但实际上,只有一个真正懂得“孝”与“顺”的人,他才会因为自己对父母有恭敬心而对自己的生命存在敬畏。才会真正尊重自己存在的价值。
因为我们的生命就是要通过这样两个人而来,这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即便我们对父母下跪,即便我们象服侍皇帝一样服侍父母,这都不为过。反而一个人越是尊重父母,就会越是看重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是对自已最基本的肯定,也是生命获得幸福的基础。
一个没有尊重自己的人,是不会尊重任何人的,在事业上他会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总是怀才不遇——当你无视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没有看到你的价值;在生活上,他会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总是不能幸福美满,甚至象个案一样,发生严重的家庭暴力,居然没有告诉任何人;还有的个案,因为无视自己的生命价值而不愿意离开人格分裂的丈夫,宁愿去忍受他的污辱,而不愿寻找新的生活。
有的人说,如果你把老公当皇帝一样服侍,你就是皇后——这是典型的自我欺骗。一个女人如果没有自视高贵,她是不可能把她的老公当皇帝一样服侍的。而一个女人,如果把自己当皇后,她就会感恩她的父母给她一个生命的机会,她不会认为自己是父母随意的性生活的产物;反之,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父母非常恭敬,她将因尊重父母而获得生命的喜悦,她会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她会视自己如珍宝——接触的人也将视她为珍宝。
所以我们看到“宋氏三姐妹”没有出嫁之前就非常高贵,她们并不是因为自己嫁给了谁而高贵。
在此处需要提醒:一个孩子不会凭白无故无视自己的父母。
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生命来源于父母,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份爱是没有分别,自然天成的。甚至那份爱的纯粹会远远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才是真正无私的,任何一个子女爱父亲和爱母亲都是同样多的,没有差别。
但是,如果父亲和母亲之间没有互相的尊重,情况就会出现差别。
很多父母非常愚蠢地在孩子面前互相抵毁,以期望获得孩子的支持,希望孩子站在自己一边,但是这样的做的结果却是让孩子对两个人都失去了尊重。
个案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唠叨的女人,她不断地在孩子面前批评自己的丈夫,所以个案对父亲的评价就是:我爸爸虽然在事业上非常有成就,但是就是在家里不行,经常乱七八糟的。而且做什么事都不跟我妈妈商量。
“什么事没有商量呢?”我问她。
“比方说,我爸特别喜欢二手车,家里买了好几辆,他都没跟我妈商量,就买回来了,然后现在开始叮叮铛铛自己组装汽车,还开着挺美。”她讲着,我笑着。“前一段时间还要学二胡,我给他买回去了,然后我妈就说他现在又不拉二胡了,什么也学不成……”
“钱是谁挣的?”我问她。
“是我爸挣的,但是也得跟我妈商量一下啊。”她说。
“既然是你爸挣的,为什么自己挣的钱没有花的自由?”我问她。她一愣,显然这是不符合中国家庭风格的——钱是男人挣的,但是花钱要经过女人的允许,这是所有女人共有的贪婪。
“你妈妈尊重你爸爸吗?”我问她
“不尊重,我妈整天抱怨我爸,说我爸傻,整天糊里糊涂的,脑子不够用,其实也真是奇怪,我爸爸在事业上特别精明,什么事都不用我妈管,我们从小的生活都是我爸管,我们也象人家那样发生过没钱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公认的,说我爸非常精明,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遇到家里的事,我爸就完了。”她显然也没胆白怎么回事。
“男人应该主内,还是主外?”我问她
“当然主外呀……”她说
“一个人如果要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得象你爸爸那样,你告诉我,要花多少精力?”我问。
“那可真是要花很多精力,那确实挺累的。”她回答。
“那他还有精力用在家里吗?”我又问。
“呀……是啊,一个男人要是把精力都用在事业上,那确实是顾不上家啊。”她自己是事业型的女人,当然很明白这一点。
“那如果一个男人,把事业经营得非常好,非常用心,他又可以把家庭经营得非常好,你告诉我,他还娶老婆干嘛?”我问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问题,但正是因为大多数的女人没有明白这个问题,而导致了婚姻的破裂,男人的背叛。
“也是啊”她似乎若有所悟。
“如果一个男人应该把事业搞好,应该主外,那么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应不应该获得尊重呢?”我又问。
“应该。”
“你妈妈有没有尊重这个保障了全家生活的男人呢?”我问
“没有。”
“她如果没有尊重自己的丈夫,又凭什么要求丈夫尊重她呢?你爸爸之所以没有跟你妈妈商量这些事情,其实就是因为他在这个家庭里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我告诉她答案。不管认同与否,这就是事实真相。然后我又问她:“女人应该主内还是主外?”
“是应该主内的”她若有所思。
“主内,就应该是在家庭中做主导,如果在家庭中做主导,主要处理家庭问题,那我问你,如果一个家庭内部出了问题,那应该谁的责任?”我问
“我妈妈洗衣、做饭,照顾我们都很好的。”她吃惊地看着我。
“但你爸爸娶的是老婆,不是保姆吧?”我看看她。
“对,其实我老公也说,我跟我妈是一样的,是保姆型的妻子。然后我老公说其实洗衣、做饭、收拾家里其实都是不重要的。”她说出了男人的心里话。
当一个女人开始抱怨男人没有处理好家庭问题的时候,她忘记了那是自己的职责。
当一个女人开始跟孩子抱怨自己的配偶时,她是在否定自己当初的选择,在否定自己的婚姻,也在否定儿女生命的价值。
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道理,但是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来源父母,当一个母亲在否定孩子的父亲时,她就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告诉孩子:你的到来,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不应该选择这样一个男人,也不应该生下你!
而当她否定了孩子生命的价值时,就带给了孩子巨大的伤害,这样的伤害导致孩子没有办法尊重自己的生命,没有办法重视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生命原来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时候,她首先憎恨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而不是父亲。
作为父母永远要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配偶,孩子不会因为你有道理而站在你一边,孩子只会无视自己生命的价值,同时也无视父母的价值,他不会单独尊重自己的父亲,或单独尊重自己的母亲,因为他的生命无法从一个人而来。
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女要学会拒绝听到来自父母双方的抱怨。在我的个案中只有一个女士,她非常勇敢地对自己已经离婚的父母说:你们两个以后不要在我面前互相抱怨,你们以为能够伤害对方,其实只是伤害了我,除了我以外,你们伤害不了对方。只是把垃圾全部都倒在我的心里,让我更嗔恨。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问我,难道父母做的不对也要尊重吗?
是这样的,即便父母做的不对,也要尊重,但并不是服从,这是不同的概念,尊重是尊重对方作为父母而存在。
在家庭系统之中,即便父母曾经做过许多恶事,比方说杀人放火,贩卖毒品等等,都不可以因此而不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并不是赞同他们所做的事,而是单纯地尊重他们为父母,因为我们的生命来自于父母,这是无可否认的,尊重父母是对生命价值本身的尊重,是真正尊重自己生而为人的权力,因此尊重父母才是真正地尊重人权。
而且一个人,不只要尊重父母,还要尊重父母所在的家族,尊重父母所属的民族,尊重父母所在的国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尊重自己的生命——还是那句话,从究竟意义上来说“自我”并不存在,我们需要通过认同父母、认同家族、认同自己的民族,认同自己的国家而得到综合结论——“自我”的认同。在哪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自我价值”的认同都会出现严重的伤害。
在这个案例中个案家族中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情,导致父亲本人对自己的家族没有认同,因为老婆的执拗而退缩,结果就导致老婆对父亲的整个家族的蔑视,这就是男人的纲常倒了。
“父为子纲”,说的不是对父亲一个人的尊重,而是对父系整个家族的尊重,个案的父亲因为没有守住家族的尊严,而让步给自己的女人,求得了一时的和平,但是却为自己带来了一生的痛苦,这个女人——个案的妈妈,一生之中都无视自己丈夫的价值,只是因为她连一个男人最基本的纲常都欺压了,所以她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凌驾在丈夫之上,结果导致了自己一生的无法获得幸福,丈夫也无法获得幸福,女儿更是痛苦不堪,儿子完全复制老爸的放浪行为,孙子又开始无视父亲的价值,恶性循环了无止境。
很多男人对我说,现在的女人都没有“三从四德”了,我经常会问一句,作为男人,你是否做到了“三纲五常”?自己的纲常倒了,不但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也毁了妻子一生的幸福,连带儿女受累,赔进一生的幸福。
但是这里责任最重的是女人,尤其现代的女人,非常会利用感情摧毁男人的纲常。女人经常因为情绪情感没有得到满足而挑战配偶的纲常,比如跟公婆的矛盾要求丈夫出面,跟丈夫家族成员的矛盾要求丈夫出面,这些都是对配偶纲常的挑战。而男人,会因为对这个女人动情而无智,妥协。
于是当女人因为自己一时的胜利而欢喜的时候,就奠定了一生痛苦的结局。
如个案对父母婚姻的评价——他们一辈子都不幸福。
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从尊重父母开始,当我们开始尊重了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无视其他人的父母;当我们开始尊重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不会无视其他人的生命价值;而当我们开始学会了尊重,因距离的离现,美和幸福也将随之而来。
作一个幸福的女人,尤其要学会尊重。
文章评论
一天天好起来
尊重,是人生的法宝,不尊重别人的人,事业上总是怀才不遇。家庭也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