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诗的语言张力

个人日记

 

中国诗歌艺术》讲座(之二)——四川大学公开课 ——四川大学王红教授

                                                                                     

第二讲: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的语言张力

按:这两天整理了四川大学王红教授的《中国诗歌艺术》第二讲,请大家学习。

同学们:

我们今天这一讲叫“含不尽之义于言外”,那么这一讲大家看到了副标题,我们要谈的是诗的语言张力的问题。诗的语言张力是我们阅读诗歌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那么,所谓诗歌呢,它对语言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是要用一种比散文语言更凝练,更能够引发想象和联想的语言,来表现人类的心灵感受或感悟,这样的方式。诗歌的语言,它的语言艺术,我们无论是学写诗歌,还是欣赏诗歌,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必须首先要注意的核心问题。
       那么,什么叫语言的张力,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使用一个这样的话题,你就直截了当地说诗的含蓄啊,诗的想象呀,诗的什么什么空间啊,为什么非要使用一个看起来挺时髦的这样的张力这样的话题呢。我们等会儿再说。

我们看这样的一段表述:欧阳修大家都熟悉,欧阳修不仅诗词都写得非常出色,诗词文都很出色,而且他还有论诗的著作——《六一诗话》。在《六一诗话》当中,他引了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梅尧臣的一段话论诗。那么梅尧臣讨论怎么样才能达到诗的语言的极致。这两句话非常有名:诗家,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诗外。这两句话,以后人们论诗经常要引用它。非常出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尤其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一句特别地值得注意。因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就是说诗歌在写景这一方面,在它的语言表现上呢要极富于表现力,那么怎么样才能富有表现力呢,语言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才能达到诗歌的极致,达到诗歌语言的顶峰。其实这个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啊,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不尽、说不完的话,或者说不一定要在语言之内说的话,在表现到言外去,这是什么意思?它是不是在说,好诗其实应该提供一个比较大的空间给读者,让读者去想,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对。那么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呢,实际上讨论的就是诗的语言张力的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谈论的语言张力,如果从字面上说,什么叫张力?好办呀,张力,弹性么,大家拿一根皮筋,你能够扯得多长,那就是弹性比较好,那么语言扯得多长,这话怎么理解,是我们像老太太扯裹脚布似的越啰嗦越好吗?不是的,因为这个皮筋只有这么长,你把它扯长的那个部分,不是用文字来表达的,是要用我们的高度的技巧,用了技巧以后让读者去想,读者自己去扯长。你提供的就这么长,那么读者能扯多长,这就是你这首诗在语言上你作了多大的开掘。你的张力有多大,那么所以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张力,不是简单的一个弹性的问题。
       其实呢,更多的指的是言外之意,诗的言外之意,语言的言外之意。语言的言外之意看起来比较玄虚,其实呢还是可以用较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它的,在诗歌语言里构成张力,要紧的是它的内蕴丰厚和外延的延伸,内涵在丰厚,外延要能够延伸到尽可能长的地方,尽可能地大。
      那么这个内涵和外延呢,在这个地方,我们用术语表达,是不太好理解的,咱们是学文学的,我们打个比喻,我想起来,好几年前,我们学院一位前辈教授,很有学问的一位老师,他的一个讲座,他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很多人在讨论边缘学科和基础学科的问题,我要做一个学问,做一个研究,我就要往边缘去延伸,这样才有创意,才能出成果。
        这个思路不错,但是你往边缘突破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基础,不要忘记最核心的。因为基础和边缘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个老先生是这样解说的,基础和边缘的关系就像一滴墨汁,一滴墨水滴到一张宣纸上,滴在宣纸上,慢慢地有了一定条件,逐渐地濡染开去,那个墨汁滴的中心地带就是基础,慢慢地渲染出去的就是边缘,你边缘所能到达的那个远近,靠什么决定呢?靠你这滴墨水的浓度,你如果是一滴清水,你滴上去就什么也看不见。你这滴墨水比较浓,在一个比较湿润的环境中,它可以一点一点地濡染出去,边缘就达到得比较远。这位先生讨论的是,人们往边缘去创新的时候不要忘记基础,
       那么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张力,它的内涵和外延完全可以借用这样的一个比喻。就是外延能够伸张到多远,决定于你在它的内涵上是怎么开拓的,决定于你在这个地方是如何用心思的,这一根皮筋它的弹性有多大,他能够伸多长,那么这个皮筋的质量要好。要能够让人拉开,能够让人延伸。如果它压根就没有什么弹性,或者被人一拉就拉断了,那就称不上张力。
      所以在诗歌语言里面,构成张力的,是它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延伸。张力如果用得好,能使语言发生动态的变异,它会突破语言的字面的意义,让语义向着多向度去呈现。
       我们中国语言和文字本来是多向度的,本来就有一种多义性。在诗歌当中,把这个多向度开掘到极致。因为诗歌的语言,不像科学用语那么稳定,那么单一,和要求得那样准确。它非常强调这种多义性,向多义方向去发展。

我们讨论语言的张力问题,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这个张力是可以通过多吃手段呈现的。在诗歌当中,比如说,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造,艺术时空的构建,象征和隐喻的运用,还有用典,我们中国传统诗歌更是这样。用典艺术非常重要,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都是实现诗歌语言张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多种手段让诗歌获得了更多的言外之意,或者是更为丰厚的诗性的意义,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诗歌当中手段用得越多越好,我们只是想说明,诗的语言张力,它是一个综合工程,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问题,如果巧妙地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包括我们读诗的人,我们能够体会这样多的艺术手段,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张力。
       诗歌提供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皮筋,即使是一首好诗,有的人可以拉得很长,可以理解出很多东西;有的人不会去拉它,觉得就是这么长,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因此,从阅读,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在读诗之初,我们也需要对诗歌的张力有一定的了解。
       这因为是一个综合工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非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我们后面的各讲当中,还可能会提到它,在这,我们先举点例子,用几个例证,从具体的诗作当中,大家来理解一下何为张力。

我们举这样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这样一首诗,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首唐代边塞诗。
      诗人王昌龄,擅长于七言绝句和边塞诗的,盛唐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那么这首诗,我们用它来解说不说比说好,这首诗很有意思,这跟王昌龄一部分从军诗是不大一样的。因为它表达的感情呢,在某处强行地终止了,打了个休止符,为什么这样说,看,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这显然是紧张的战斗间隙,一个休息的时间,晚上,战士们在休息,甚至听少数民族的年年轻人们在演奏,在演唱,在跳舞。琵琶在当时是从西域传进来的西乐,今天我们常见,也算是民乐的重要乐器,当时是西部地区特有的胡乐器。西部地区特有的音乐,在这种特有的乐器特有音乐的伴奏下,人们在欢歌酣舞,不断地跳舞,一支曲子接着一支曲子地换,那么显然诗人或者说诗中的主人公我,他是在跳舞的人群中还是在跳舞的人群外,
       大家想一想?在人群外,他是一个旁观的角度,大家热烈地在舞蹈在联欢,欢歌酣舞,琵琶起舞换新声,一支一支曲子地换,不停地换着舞曲在跳舞在唱歌,很热闹,但是在一个很忧愁的战士听起来,一支一支曲子换来换去,总是关山旧别情,不外乎就是《折杨柳》《关山月》《燕歌行》啊,换来换去都是这种代表着离人思妇的情感,代表着征战的,让人联想到离别的,联想到从军的这些曲子。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从军,理解边塞,写边愁,换来换去在一个愁人听起来就更愁,那么越听越愁,越听越愁,不断叠加这种情绪,
       撩乱边愁听不尽
       这个旁观者啊,听来听去,怎么你们唱来唱去的都是这些曲子啊,越听越愁,越想到背井离乡和家人离别,戍守边塞,越想到戍边当中种种的愁,不能和家人团聚的这种苦恼,因此这个边愁被撩乱得很乱,而且好像永远没有终止,撩乱边愁听不尽,这个烦,这个边愁积累到了快要爆发的时候,语言的节奏就是这样,你真的积累到要爆发的时候,你要让它嘭地一下爆了,就像一个大爆竹一样的,放完了就没有了。什么效果都没有了,而且你积累到情绪很高很高的时候,这个结尾是非常难收的,你让它爆发,语言全无美感,全无节奏,你不让它爆发,你让它一下子掉下来,这个情绪一落千丈,好像感觉上也很糟糕,
       王昌龄不愧是被人们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的人,很出色的七言绝句的写手,大作家大诗人,王昌龄采用了一个以不结作结,以不了了之的一个结尾,叫,
       高高秋月照长城。
       有论诗者说,这叫以景结情,用风景来终结你情感。当然不错,好像小了点。
       有人说不了了之,不结为结,也可以。其实在这个地方,以不了了之是最好的,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撩乱边愁听不尽的时候,这一笔宕开,去写风光,去写高高的秋月,明月照在边关,照在长城,其实他这样写,从我们读者这个角度来说,他给我们提供了空间,他可以给我们以多重解读。请同学们想想,这个高高秋月照长城,一个情感形态不同的人,有的人悲壮高亢,有的人容易体会悲感的情绪,那么他是不是会作出不同的解说,
      大家去想一想,如果你在不同的心绪之下,你读到这首诗,读到高高秋月照长城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的情感会往哪个走向来走。哪个同学如果想好了,可以举手来谈谈你的看法。你读到高高秋月照长城时候,你觉得王昌龄在说什么,或者说诗中这个战士,这个主人公在说什么,它表达什么情感,好,第二排那位同学。

同学:我觉得在最后一句里面,就好像诗人王昌龄就在想念家乡,就表现出一种思乡的情感,因为他写到了长城,写到了秋月,秋月这个意象,就给人一种思乡的感情,就好像最有名的李白的《静夜思》什么的,就会联想到……

师:还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继续,请继续。

同学:但是,再想一想。除了思乡的情感之外,因为他这里又提到了长城,就好像在说又有一种在对战争到底是什么时候结束的那样感觉。

师:好,很好,还有没有补充的,还有没有更激昂一点的,更符合大唐王朝主旋律一点的,有没有。好,这位,第二排穿白衣服的女同学。

同学2:我觉得这个最后一句还是接着第三句的愁来写。还是写的是一种愁绪,他的这种愁绪非常的绵延漫长,就像长城一样,欲说还休,写也写不完。最后,就寄托于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样一种很宏大的景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愁绪。同时,这种愁绪虽然很沉重,很漫长,但是诗人还是需要在人生中找到解脱,所以看到这种高高的明月,似乎这种愁绪有所减轻,其实并没有减轻而是看似减轻之中又更加沉重。

师:好,很好,请坐。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非常好,而且两个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解读。事实上还有其他解读。时间关系,我们下来以后讨论,那么,第二位同学也提到,这里面,高高秋月照长城,让人觉得一是延续了一种愁绪,第二呢又得到了一种超脱,这些理解都非常好。第一个同学也提出了两种的解读方法。其实呢,过去,我上课的时候,还有同学,一个男同学,一人一直想从军的男同学说,高高秋月照长城,是想到了自己民是大唐王朝的好男儿,我们来干什么来了,我们来戍边来了,所以所有的愁绪都放下吧,这可以算第五种解读。
       事实上还可以有其他的解读。你看小小的一首诗,四七二十八个字,非常轻灵的小诗,它写了一个宏大的题材,一个边塞战争的这么大的一个题材,这么重要的题材,但是他选取的角度很巧妙,一个边愁,战士的心理,可是又不纠结于这一种愁,在结尾呢,这个不说愁比说愁还好。
        所以我们借这首诗,初步地体会一下什么叫语言张力,这一会儿的工夫,咱们就迅速地总结出,这一句话总结出五种理解,甚至还可以有五种以上的理解。那么一首诗提供给我们这样大一个空间,让我们这样去解读它,可以算它内蕴很丰富,外延伸得是比较长的。好,这是咱们举的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少说比多说好。
       请同学们看一首很有意思的诗,初唐时期,有一位老诗人叫王绩,王绩长期待在京城以后,思乡,写过一首思乡的诗。这首诗叫《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在京城,因为一直没有回家乡,那么思念家乡了,结果刚好碰见了一个家乡人,一个老乡,一个子勾起自己浓浓的思乡情怀。
      我读一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一首诗的特点在哪儿。我们且不说它的长处,它的特点在哪儿。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这个很好理解啦,就是在京思故园,见到一个家乡人。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就是大家握手啊,赶快请家乡的老乡到家里面喝酒。喝酒以后就忙忙地深情地殷切地问家乡事。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很形象,殷勤地问我的哪个老朋友还在不在,哪个亲戚现在怎么样了。这个屈曲问童孩,因为孩子比较低,就是邻居家的那个小三子啊,这么高的小孩儿,他现在怎么样了,长多大了,读书没有啊,如何如何。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在意思在底下,大家看,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

因为心想着家乡,就不停地问问问,那么你都告诉我,你不要去猜测我为什么忙忙地问,你知道的你都告诉我,告诉我多一些吧,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菜。

下泽,车,一种车轴比较短的车,据说这种车就适合在潮湿的沼泽这些地方,可以想见,乡村的土路上不能走高车大马,就是说我很快地就要乘上很简便的小车,不是那种豪华的宝马香车,很简便的小车,干吗呢?回我的家乡啊,去锄草吧。
       请同学们看中间的这么多,从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到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这首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问,对,不只一个同学说它的特点就是问,哪来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不把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那个算上,就从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这第一个问号开始,你数一数,十一问,急急忙忙,不等人回答的十一问,
      这十一问需不需要解答,不需要解答,
      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应该说这是很有创意的。把自己民的思乡情切全部表达在这个问当中,如果以后没有更精彩的诗作出现,王绩这首诗要表达这个思故园,思乡的急切情感那绝对是最最典范的,流传再广的作品。可惜啊,非常遗憾,以后又出了一个更有名的诗人,他就问了一问,所以我们以后就只知道后面这位诗人,大多数人就忘了前面有个问了十一个问的王绩。
      盛唐大诗人王维,也姓王,有首《杂诗》,也是问故乡,显然也来了个朋友,来了个家乡人,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王绩早已去世了,他要是地下有知,一定有这样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我问了那么多问,我自己觉得,诗人都是很自恋,很希望自己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已经够前无古人了,可谁知道后面来了个后生小子,这个家伙太机灵太聪明了,他就问了一问,
       如果一个初读唐诗的人,对唐诗略有了解的人,那么你是知道王维还是知道王绩,当然肯定会先知道王维。知道王维,你读到思乡一类的诗,你搜索思乡一类的诗,很快就会找到王维这首诗,而王绩被遮盖了,被淹没了。
      其实,如果没有王维之前呢,王绩也很出色,他的十一问,也非常有特色,对一个多年离乡,一个人急切地想知道家乡的一切,他写得非常形象,他真的是很有创造性,但是王维的这一问,就是我们说的语言艺术的张力,这个张力不是话说得越多越好,有的时候多不如少好。
      十一问不如这一问,为什么呢?人的记忆深处,他有时候藏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同学们如果读我们的《中国诗歌艺术》教材,在这一章谈到王维的这首诗,那是我们过去一个研究生学长撰写的那一章,她写得很好,她说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个你来的时候,我们窗下的那棵老梅花,那和株梅花就是诗人王维离乡以后他记忆最深处的那个情节,那么对思乡呢,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怀念,但是提到这个梅花就好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有一个人嚓地一下,点燃了一根火柴,这一下就把记忆之门打开了,你家乡的一切就如潮水一般涌来,所有的一切,所有的细节,所有的到老到死都不能忘怀的关于你那个可能是很贫寒的小村庄,你那个家乡的那一切就由这株梅花引发。
      它点燃了你的记忆,照亮了你的记忆。所以我们说,王维的这一问,非常地出色。少说比多说好。多说不见得就好。

好,第三个例子。
      有的时候换一种方式说效果更好。就是同样的话,不能直说,不想直说,那么换方式来说。
      我们看这样的一首诗,他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青年人,一个参加当时的高考,当时的进士考试的浙江的青年人,浙东的朱庆馀,到了京城以后呢,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我们仅从字面上看,写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什么人?新娘。因为过去新娘在进入小洞房之前根本没有见过她的夫婿,这个在唐代也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尤其是民间的女子,没有见过她的夫婿,进了洞房以后,喧闹的客人走了以后,这时才夫妻两两相对,但是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程序,在礼仪上的,就是什么,见公婆,这才是作为家人,作为儿媳妇,上堂去给公公婆婆行礼,这是正式拜见公婆成为这一家人了,这就是这里面说的舅姑,舅是公公,姑是婆婆,第二天清早要上堂正式拜见公婆,其实这一夜对新娘来说是非常忐忑非常紧张的,所以天还没亮,赶快爬起来化妆,认认真真地把自己打扮得整齐,收拾得干净整齐,这个化妆的时候,新娘有这个心理,因为新嫁娘不了解婆婆的习性,拜舅姑其实最重要的,对媳妇来说,最重要的是以后和婆婆相处,怎么相处,不了解婆婆性情,婆婆的喜好,因此妆饰的时候,就希望征求一个人的意见,谁呢?作了婆婆多年儿子的丈夫,当然是最好的意见征求者,
       为什么要征求意见呢?因为媳妇见婆婆是一个重要程序。她在化妆的时候,就很紧张,心想这个婆婆到底是什么性格呢?她喜欢我收拾得精致一些,更美一些,还是喜欢我朴素一些,如果婆婆平时就妆容严整,很喜欢自己着装装饰非常整齐的,喜欢别人打扮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新媳妇要是妆化得马虎了,凶婆婆呢,婆婆就会留下很不好的第一印象,前一天晚上盛大的典礼当中婆婆没看清,这个时候面对面地行礼,就留下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儿媳妇怎么这么邋遢的,年轻轻的不收拾,邋邋遢遢的看着不顺眼,这个印象不好;万一婆婆是个朴素的,是一个很淳朴的很朴素的人,不喜欢人家化很浓厚的妆,新媳妇如果化浓了,装饰得精致了,这下更坏了,给婆婆留下一个糟糕的印象,娶了一个狐狸精回家,这个印象更糟糕。所以这个妆到底该怎么化,该浓还是该淡,这个着装到底要穿到什么地步,应该戴什么样的首饰。
      谁最了解婆婆呢?当然是丈夫。所以新嫁娘一边化妆,一边不得不克服羞涩,毕竟是新婚夫妻,才一夜,刚刚认识,所以克服羞涩,回头低声问夫婿,你看我这个画眉深浅入时无,不是说入时尚不,字面上看够不够时尚,其实是说你看我的样子,婆婆她老人家看得顺不顺眼,合适不合适,征求意见。那么字面上完全是这样的,就像大家说新娘的事,没错。
      但这首诗叫《闺意上张水部》。这就很有意思了。闺意,当然是女子的口吻,它的诗题,另外一个诗题作《近试上张籍水部》,要考试的时候,写给张籍,张籍张水部,是当时一个重要人物,文化上地位很高的人物,因为他曾经做过水部郎中,所以尊称他为张水部,
       张籍他自己诗写得很好,也很喜欢提携后进,在唐代的科举考试当中,它不像后来我们今天的高考,那么严格。唐代的科举考试有很多人在考前就要去走门路,要让自己的名声更大一些,包装自己,所以考前经常把自己的作品拿去给一些说得上话的重要人物去看一看,请他们帮着自己弘扬声誉,去推荐推荐,这样名声大了呢,考中的可能性就很大,显然朱庆馀这个年经人就在干这个事情,他把自己的作品送了一些到张籍那里,
       那送去以后呢,其实张籍是个很认真的人,对青年人很好,据记载来看,张籍很喜欢失庆馀的作品,把朱庆馀的作品向许多人去推荐,当然当年朱庆馀就高中了,但是要考试的人心里面是忐忑不安啊,眼看要考试,张籍没下文,就想去问,这问怎么问?
       用我们今天想考研究生,你就去问老师,我做您的研究生,您看我怎么样,当代人我们喜欢这样直来直去的一个交往,老师就说你好好读书,你读什么,我给你开些参考书,你考前去问,我考上没有,或者说,我跟谁分差不多,你能不能考虑收我,不要收那个谁谁谁,这就很忌讳了吧。
       在唐代呢,这也是忌讳,走考官或者走其他重要人物的门路,张籍是个重要人物,这都是很忌讳的,这个话不好说,要换个方式问,诗帮了朱庆馀的忙,借用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把自己比成一个忐忑不安的新娘,忐忑不安的新娘向丈夫去问呢,我这个画眉深浅入时不入时,婆婆她老人家看得上看不上,其实在问您看我的这个状况,我交给你看的作品,入不入今年主考官的法眼,他老人家喜欢什么样的文风啊,浓艳一点的,清纯一点的,朴素一点的,喜欢什么样的,您给我提提建议啊,我考得上考不上啊,是非常紧张地在探消息。
       那么这首探消息的诗居然写得这么漂亮,这就很有趣味,张籍也是个大才子,大诗人,张籍看朱庆馀很关键,赶快地回复他,回复他用同样的方式,叫换一种方式来说,同样的方式:
       越女新妆出镜心。
       朱庆馀从浙江来浙东来,你不是把自己比况成新嫁娘吗,我就把你比况成从浙江来的新娘,一个漂亮的越中姑娘,镜,绍兴有镜湖,就是后来的鉴湖,鉴湖女侠秋瑾所在的鉴湖。
       前面的诗在写对镜妆饰,张籍就非常巧妙地丝丝扣合,妆饰完了以后从镜子这儿转身过来,同时又暗喻朱庆馀是从浙江的镜湖而来,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镜更沉吟。

     你分明知道你是一个绝色美人,你还偏偏要来问问我,这是很巧妙的,赞美对方赞美得非常艺术非常漂亮,接下来朱庆馀不是问画眉深浅入时无,入不入时,合不合当代标准,不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吗?所以下面着重回答这个问题,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齐,山东这个地方,齐地出产的那个昂贵的丝织品,锦上添花,非常华美,那是一种华丽的装饰的美,当代并不喜欢那种锦上添花的那种美,齐纨未足时人贵。我们喜欢什么呢,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喜欢清丽的,所以越中女儿从镜湖而来,唱着菱歌进入长安城,进京来考试,
      一曲菱歌敌万金。这个菱歌暗示朱庆馀的诗。这也说明朱庆馀的诗风走的是清新一派一路子,而张籍认为这个诗风他本身很欣赏,也把这种诗风,这种诗向大家来推荐。所以当年,朱庆馀就考中了进士。
       这首诗,张籍写给朱庆馀,朱庆馀当然看懂了,吃了一颗定心丸,好好上考场去应考吧,当年就高中进士。这就是我们说的,有的时候,不想明说,不便明说,有什么原因,没有办法直说的时候,换一个方式说更好。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诗歌的语言艺术的张力,诗的语言张力。
       因此,请大家下去后仔细地体会一下。
       我们这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掌声)谢谢!

 

                                                                                                  (  杜铁林    整理)



文章评论

疏梅映雪

诗须百炼 字可千锤 境益深悟 情方欲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