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知返
个人日记
迷途知返,即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典故出自《三国志·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堂弟。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袁术也带着队伍东奔西杀,想当皇帝。当时的沛相,下邳人陈珪是袁术的旧交,都是公卿世族的子孙,袁术给陈珪写信,要他过来辅佐自己。陈珪回信要袁术跟着曹操同兴汉室,陈珪警告说:“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袁术没有听从陈珪的意见,结果他败了。
历史上浪子回头、迷途知返的大有人在,著名的,如,周处。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父亲周鲂,三国时东吴鄱阳太守。还未成年,周处已经膂力过人。他好骑马打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当地人以他为祸患。周处知道为人所厌恶,便有改过之意,他问父老:“现在时政和谐年成丰收,何苦不快乐呢?”父老感叹道:“三个祸害未除,哪有什么快乐呢?”周处问:“是哪三害?”父老回答道:“南山白额的猛虎,长桥下的蛟龙,再就是你了。”周处说:“这样的祸患,我能除。”父老说:“你如能除掉三害,那就是一郡的大庆,不只是除害而已。”周处进入深山射死了猛兽,又跳到水中与蛟龙搏斗,蛟龙时沉时浮,游了几十里,而周处一路追杀,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将蛟龙杀死。人们以为周处也死了,于是相互庆贺。周处回来后,见人们最怕的其实是他,他就入吴寻当时的名士陆云与陆机,向他们求教。陆机不在,便向陆云告以实情,说:“我想修养而年龄已大,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说:“古人看重朝闻夕改,你还有前途,应担心志向不立,何必忧虑美名不彰呢?”于是周处便磨砺意志发奋好学。经过一番努力,他是既有文才,又重义气,说话讲忠信,并注意克制自己。一年后,州府交相征召,他先是在吴国出任东观左丞,孙皓末年,为无难都督。三国归晋,到洛阳后,逐渐升任为新平太守。对戎狄安抚讲和,使叛乱的羌人归附,雍地人赞美他。转任广汉太守,郡内有很多悬而未决的案子,有的甚至历经三十年还未判决,周处评考曲直,全都进行了处理。后因母亲年老离官回家。不久出任楚内史,尚未到任,又征拜为散骑常侍。周处说:“古人辞大官不辞小职。”便先到楚地。该郡已经经历丧乱,新老居户夹杂,风俗不一,周处用教义敦促他们,又把那些露在野外没人认领的尸骸白骨安葬,然后才应朝廷征召。及至位居近侍,讽喻规谏很多。升迁为御史中丞后,不管是宠臣还是皇亲国戚,只要违法,他都要纠察弹劾。梁王司马肜违法,周处严格按法律条文作结论。氐人齐万年反叛,朝廷大臣因讨厌周处的刚直,声称:“周处是吴国名将的儿子,忠烈果敢刚毅。”要他隶属于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道他准会战死,对他说:“你有老母,可以凭这个理由推辞。”周处说:“忠孝之道,怎么能够两全?既然已经告别亲人侍奉国君,父母又怎么能把我当儿子呢?现在是我死的时候了。”齐万年得知后说:“周处从前守卫过新平,我知道他的为人,文武兼备,如果独自决断而来,势不可挡。如果受别人控制,就一定会被我捉住。”不久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各种军事。周处知道司马肜心怀不平,一定会陷害自己,而自己又认为做人臣的应当尽节,不应该推辞畏惧,便悲愤地上了路,决意不活着回来。中书令陈准知道司马肜将会报旧仇,便在朝廷说道:“夏侯骏和梁王司马肜都是贵戚,不是将帅之才,进兵不求功名,撤退不怕责罚。周处是吴国人,忠勇果敢,与人有怨隙又没有救援,必将丧身。应该下诏让孟观带一万精兵当周处的前锋,必定能歼灭敌寇。不然,司马肜会让周处当先锋,定会失败。”朝廷不同意。当时齐万年的军队驻扎在梁山,有七万人,夏侯骏逼迫周处带五千兵进攻。周处说:“我军没有后援,必定失败,不仅自身灭亡,也是国家的耻辱。”司马肜命令周处进军,周处便与振武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在六陌进攻齐万年。将要作战时周处的士兵还没吃饭,司马肜督促他赶快出战,并断绝他的后援。周处知道必定会失败,便赋诗说:“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吟罢便上了战场。从早晨战到日暮,杀敌万余人,弓箭用尽,卢播、解系见死不救。周处手下劝他撤退,周处按剑说道:“这是我报效臣节献出生命的时刻,为何要撤退?以身殉国,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全力作战而覆没。悲哉!周处生前著有《默语》三十篇及《风土记》,并撰集了《吴书》。《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周处有三个儿子:周玘、周靖、周札。周靖早死,周玘、周札都知名于世。(《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还有一些不如周处著名的,如:
司马彪,字绍统,司马懿侄孙,高阳王司马睦之长子。从小好学,但好色薄行,受到司马睦的责怪,并决定不让他做继承人。司马彪从此不再与外界来往,而专心读书,成为了西晋王室的史学家。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转丞,后拜散骑侍郎。他注《庄子》,作《九州春秋》,编写《续汉书》,于晋惠帝末年去世。(《晋书》卷八十二 列传第五十二)
王濛,字仲祖,哀靖皇后之父。曾祖父王黯,历位尚书。祖父王佑,北军中侯。父亲王讷,新淦令。王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后期才开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他侍奉其母十分恭谨;奉禄和资产,自己取用的不多,常居俭素,以清廉俭约见称;善隶书;美姿容。王濛与刘惔齐名,并且是好朋友,二人互相称许。王濛初任司徒王导的掾,后外出至长山县任县令,后来又再被召任为司徒左西属。但王濛以掾属之职一但出了过错受到讉责,就要受杖刑,故一直辞让,即使朝廷下诏暂停杖刑处罚仍然不就。后迁中书郎。三十九岁时因病去世。(《晋书》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外戚)
萧思话,南兰陵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官员,宋武帝刘裕继母孝懿皇后萧文寿的弟弟冠军将军、南琅邪太守萧源之之子。他十来岁时还不爱读书,好爬屋,打细腰鼓,侵犯邻里,邻里没有不害怕怨恨他的。后来他改了过,改过之后便有了好评。他工隶书,善弹琴,能骑射。后袭爵封阳县侯。元嘉中,爲青州刺史。元嘉十四年,迁临川王义庆平西长史、南蛮校尉。宋孝武帝即位,征爲尚书左仆射,固辞,改爲中书令、丹阳尹、散骑常侍。后拜郢州刺史,加都督。他虽是皇室姻亲,却有良好的声望,任职之处,虽然没有显著的清廉节操,但也没有污秽贪婪的劣迹。喜爱贤才名士,人们多愿归附他。( 南史 卷十八 列传第八 赵伦之 萧思话 臧焘)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亲张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张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父亲请假回家,刚行到西边城外,就遇见张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张充看见父亲乘船回来了,连忙放下缰绳下拜。张绪问张充:“一个人担两样东西,累不累?”张充回答说:“人们说三十而立,我已经二十九了,到明年你会看到我的变化的。”张绪说:“知过能改,还有希望。”到第二年,张充果然修身改节。不到一年,就读了很多的书,特别是弄懂了《老》、《易》,能清言,与堂叔张稷都有好声誉。起家抚军行参军,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武陵王友。因得罪了尚书令王俭而免官,废弃多年。后为司徒谘议参军,与琅邪王思远、同郡陆慧晓等,同为司徒竟陵王宾客。入为中书侍郎,寻转给事黄门侍郎。齐高宗明皇帝萧鸾作丞相,任张充为镇军长史。出为义兴太守,为政清静,民吏负担轻。不久以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后,任太子中庶子,迁侍中。梁高祖武皇帝萧衍霸府开,以张充为大司马谘议参军,迁梁王国郎中令、祠部尚书、领屯骑校尉,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天监初,除大常卿。不久升为吏部尚书。后又为散骑常侍、云骑将军。寻除晋陵太守,秩中二千石。征拜散骑常侍、国子祭酒。他善于讲求经义、探求名理,若登堂讲说,皇太子以下的官员都要到场聆听。他转任云麾将军、吴郡太守时,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他去世时六十六岁。(梁书卷第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 王瞻王志王峻王暕子训王泰王份孙锡佥张充柳恽蔡撙江蒨)
浪子回头,现代也有很多。最近有一个报道,题目是《千万富翁嗜赌家破人亡 醒悟后开免费素食馆》,讲的是武汉雨花斋老板李杰的经历。李杰曾经是个成功的倒爷。八十年代,二十岁出头的他下海做生意,由于脑袋灵活,很快成了武汉最早一批万元户中的一员。到2000年的时候,他已经坐拥总面积1000多平米的房产,总资产过千万。“有钱就忘了根、忘了本。”李杰说。他满脑子就是赚钱、享受,其余什么都不考虑,什么混账事都干过,甚至不懂孝敬爹娘,动不动就吼来吼去,拳脚相向。后来,家中五个兄弟,有3人因恶疾过世。生活腐败,沉迷赌博吸毒的他,身体和精神都彻底崩溃。“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5年前,李杰刚过知天命之年,已没有活下去的念头。在人生大起大落之后,李杰终于顿悟:赚再多钱,买不来内心的快乐和平和;而获取快乐的方法,莫过于帮助他人,行善事做公益,于是他办起了"雨花斋",向前来的人们提供免费的素食午餐。"雨花斋"不是李杰的首创,在网上查询便可知道,提供免费午餐和免费晚餐的"雨花斋"2011年诞生于杭州建德。当地一位老人拿出一生积蓄,在家人的帮助下,开起了免费素食店,取名"雨花斋"。如今,"雨花斋"在不断地扩大,并且在各地有了若干的连锁店。武汉的"雨花斋"是不是浙江连锁店的一员,文章里没有说。但李杰改邪归正了,这是文章里说的。
文章评论
静宜怡然(拒聊拒群)
新春愉快![em]e177[/em]
宵中寒
@{uin:1786117480,nick:笑捻指间荷} 谢谢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