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雪泥鸿爪印 不争桃李下成蹊(《听鹂续集》戴铁杵 著) 阅读(5.24万) 赞(2529) 分享(23)(见铁锁尔 727405142 日志)
《听鹂续集》(中)
万里长江揽胜楹联……………………………………………50
诗钟“仙女” ……………………………………………… 51
诗钟“晚晴”…………………………………………………51
清溪宜泛木兰舟(楹联)……………………………………52
喜闻孙女《运河溯》获一等奖………………………………52
正过来的“福” 字………………………………………… 56
曹庄肉店里……………………………………………………57
胡四爷出人情…………………………………………………58
切莫负婵娟(次韵苏轼《水调歌头》)………………………60
务实创新求发展 (次韵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60
水调歌头·朱明董事长五十寿庆………………………… 61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 61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86
次韵《红楼梦菊花诗》…………………………………… 105
鹊桥仙·读少游七夕词用其韵而反其意………………… 112
浣溪沙·难忘1977高考…………………………………… 112
卜算子·望月 …………………………………………… 112
菩萨蛮·江岸即景(倒语回文)………………………… 113
蝶恋花·寄友人…………………………………………… 113
浪淘沙·秋江晚眺………………………………………… 113
试新茶…………………………………………………… 113
诗 缘……………………………………………………… 114
洞仙歌·秋思……………………………………………… 114
菩萨蛮·题田家晚归图(倒语回文)…………………… 114
昭君怨·采莲……………………………………………… 114
荆州亭·采莲……………………………………………… 114
眼儿媚·咏秋……………………………………………… 115
清平乐·马年书怀………………………………………… 115
咏 竹……………………………………………………… 115
赞引江水电工程建设……………………………………… 115
致玉清诗翁七绝二首……………………………………… 116
寄同心阁诗会……………………………………………… 116
致中华诗词论坛律诗专栏各位版主……………………… 116
秋江远眺…………………………………………………… 117
三过平山堂下……………………………………………… 117
赞玉莲……………………………………………………… 118
游宜兴善卷洞…………………………………………… 118
赏春感怀…………………………………………………… 118
万里长江揽胜楹联
黄鹤楼
有客从扬州来,千里送将黄鹤返;
登楼与崔颢语,一身休被白云留。
小乔墓
夫婿擅聆琴,羽扇纶巾,看天街,北斗阑干,浑不顾锦鸡夜唱;
伊谁悲折戟,稀星朗月,值江上,东风浩荡,莫漫说铜雀春深。
小孤山
风吹浪打等闲看,女儿家不让须眉,笑尔彭郎休侧目;
江广河深何足算,小孤山未移跬步,怪他坡老浪吟诗。
苏轼诗:“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采石矶
捉月未为狂,诗人原有翻江志;
倾壶曾不醉,舟子催吟进酒歌。
瘦西湖
湖以美人名,将杨柳比纤腰,我见犹怜西子瘦;
馆藏八怪画,为江山增秀色,图开亦觉北风寒。
瓜洲渡
古渡犹是瓜洲,张祜重来,岂只见两三星火;
长江已非天堑,陆游再至,何须寻往昔楼船。
寒山寺
地以诗传,小镇枫桥原有幸;
僧留客住,寒山古寺实无俦。
中山陵
两壁大纲明,振声东亚赖吾曹,结缘港澳同胞,不负先生垂后训;
高堂遗像在,翘首南天因底事,寄语台澎游子,毋违国父望儿心。
主题操作记录
操作者 | 时间 | 操作 有效期 |
|
佟 光
| 2015、5、17 | 设置高亮加入精华 永久 |
|
诗钟“仙女”
(一)
仙子衣裳云比美;
女儿骨肉水同清。
(二)
仙蝶入帏庄叟梦;
女郎卸甲木兰归。
诗钟“晚晴”
(一)
晚节黄花思栗里;
晴川白塔认扬州。
(二)
晩景休同商隐叹;
晴川常忆汉阳游。
清溪宜泛木兰舟(楹联)
为《辽海联珠》题扉
多士挥毫呈凤藻:
佳联掷地作金声。
应《四海诗声》诗钟征稿“海年”
精卫梦萦填海愿;
孔融谊重忘年交。
为河南省汤阴岳飞纪念馆撰联
还我河山,心存北宋;
葺斯祠馆,人仰中州。
黄果树瀑布
几疑白练垂天,江上匡庐堪伯仲;
犹见黄河入海,山间溪涧尽儿孙。
秦淮桃叶渡
名士有闲情,佳话犹传桃叶渡;
美人无俗韵,清溪宜泛木兰舟。
集句联
莫使金樽空对月;
每逢佳节倍思亲。
集太白诗句赠玉清吟长
玉楼巢翡翠;
清水出芙蓉。
喜闻孙女《运河溯》获一等奖
2014年,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扬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运河情青春梦”2014中学生征文大赛,收到征文稿两千多件,经评委会认真评选,共评出获奖作品25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15篇。
孙女戴雨晨作品《运河溯》荣获一等奖。
记我孩提承祖教,汝今亦似水盈科。
诗书劫后能传少,纨绔年来厌学多。
挂榜孙山闻中式,升堂子路慎冯河。
吾家辈有桑维翰,补拙恒将铁砚磨。
但凡是上了年头的文明遗迹,总不免因岁月的倾蚀而显得肃杀孤傲些。比如远在敦煌的莫高窟,静默地等待朝圣者穿越风沙,只能虔诚地顶礼膜拜;或是宏伟蜿蜒的长城,淡淡的夕照,劲厉的寒风营造出亘古文明特有的苍凉厚重的意境。然而运河不,千年前就流动不息的京杭大运河,以母亲的姿态细细滋润,静静延伸,回环流溯,绵长的像一支乡谣,灵动的像一曲辞赋,她百转千回萦绕过的土地流淌过的土地,已是沃野千里,文明荟萃。
生在运河边,便是运河的儿女。我记事时,门前潺潺不息的运河水便载着五湖四海的游人,碧绸一般的河水牵绊着溯源之人留恋的目光。初夏时分,沿岸的柳绿的正好,河面的风铺面送来凉爽的沁香,我踏上泊在水边的船,水波漾开,渐远渐轻,如历史回溯。
船自是古朴的样式,阁上精巧的飞檐翘角和赭色的灯笼保留着传统文明的印记。束发的船娘立在船尾,一下一下地摇着撸,脸上有河水浸润过的宁静柔和。水波荡处,翠的萍,青的柳也一并漂开来去,留下一条船尾的轨迹,晃悠悠延伸下去。我不禁神往,若是旺季,船上一定载满了游人。他们循着古水道试图回溯历史的流动,傍晚时分,灯笼亮起,竟是一派古意盎然。
早在春秋时期吴国伐齐便开凿的水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途径扬州的一段,便是邗沟。两千五百年间,运河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影响着文化习俗的变迁,她也许承载过隋炀帝下扬州时繁华盛大的排场,亦寄托过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的吟咏,然而她始终如一地发挥着水运的作用,沟通了南北水系,无愧于“至今千里赖通波”的赞誉,假如适逢春水涨池,芳草连天,则又是一番衰草闲花映浅池的意境。
王朝如烟散去,运河之水仍流淌不息。她途经的错落的城镇,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母亲那代人,大约是吃着运河水长大的,对运河有着自然的亲近。我乘舟时望见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在若干年前大约只是粉砖黛瓦的平房。在母亲的描述里,那时运河水是极清的,仿佛掬一捧便可浣面。运河承载着上一代人的记忆,也许在母亲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里,运河曾给她带来无数童年美好的回忆。
舟依然缓缓而行,涟漪惊了垂柳梢上的一只蜻蜓,也惊起了我的回忆。自儿时起母亲便偏爱带我去运河边散步。春日里我赤脚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走下去,小路旁的累累的琼花簇簇胜雪,直走到花朵尽头,运河边一片成荫的柳映入眼帘,白日里的运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偶有鱼影倏忽而过。
更多的是在乘凉的夜晚亲近运河。沿河两岸广场的绿地上,人们三三两两或站或坐,悠闲地摇着蒲扇。我有时觉得正是这缓缓流动的运河水赋予了扬州人温和的性情和怡然自足的生活态度,呼吸着混合草木清新的的空气,望着一条蜿蜒河流宁静流淌,只觉得一颗浮躁的心灵也宁静下来。运河不仅养育了一方人,更孕育出温和婉约的地域文化。
坐落在河边的麦粉厂,仍然保留着古朴典雅的建筑格局,然而早已废弃不用。即便如此,在我看到那紧闭着的锈迹斑驳的大门,看到厚重的砖瓦垒的墙面,看到陈列在玻璃罩里供人参观的巨大机器,仍然会感喟于时光的变迁。昔日的运河水便是这样载着从这爿厂生产的面粉运往城乡各地,给扬州人民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据史载,这麦粉厂早年是扬州规模较大的一家粮食企业,当然比不上今天运河岸边任何一个民营企业的小小车间。我想,运河边之所以还保留着面粉厂的原貌,这是作为历史变迁的一个见证。今非昔比。听声声汽笛,看水上如长龙的船队,满载扬州的各种产品南来北往,更把扬州人的美好深情送向远方。
船上的白帆、艄公的号子、纤夫的脚印,这早已是过去时。而今,你登上五台山大桥远眺,便觉得两岸五光十色的霓虹确是给扬州的夜晚增添了浪漫诗情画意。晚上,乘龙舟由五台山至瓜洲古渡来回,更让游人诗兴大发。“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这里曾经是唐代高僧鉴真起航东渡日本的地方。运河两岸,每隔不远,都有各种新建的健身长廊,听书的、学舞的,为市民提供了方便的健身娱乐场所。运河不仅是扬州商业的枢纽、经济的命脉,更早已成为扬州人的母亲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了宁静栖居的精神家园。
就像在我的生命中,运河作为流经生命的母亲河,早已在我的成长中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生于运河边,我曾在这里寻找到我童年的喜悦与乐趣,也曾在这里收获到人生的宁静与哲思;我曾看到历史的兴衰无常,亦能翘望扬州古城繁荣兴盛的未来。
纵观古今,我一路顺流前行,仿佛历经历史的变迁。那流动着的运河,分明是一条涌动奔流的文明之河,是我们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是一笔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亦是需要用真心呵护的家园。运河之未来,还需我们携手共同创造。
我们乘舟于文明长河,那些璀璨的历史,且待一一回溯。
正过来的“福”字
(小小说 1981年2月写于三义村)
望着闹新娘的年轻人,石柱爹笑了。两年前,柱子大姨妈介绍了一个二十五岁大姑娘,比柱子大三岁。第一次在杨庄大集约会,两人面对面没说上一句话。石柱想起大姨妈关照的“到饭馆坐坐”的话,便一人先进饭馆问一下价,好贵,一小盘炒肉片就得一块二毛,柱子在生产队三天才挣六毛,你一狠我一省,石柱顺手在熟食店买了三毛钱猪头肉和两只大饼带到姑娘身边:“吃,趁热。”姑娘就差没笑出声来。石柱子说:“咱那儿苦,一天下来只有二毛五。”这以后,气得他大姨妈骂了一通:“真是二百五,二毛五,你就不能说两块五吗?”石柱爹人前人后只是说:“女大三,难过关呀。”石柱心里明白:石庄穷得叮当响,谁家姑娘愿往糠箩里跳。
人穷志不短。石柱子一心想凭双手干呢。可是全村二十来户,两年中换过六次队长,人心斗散了,地皮斗荒了。石柱爹的小磨麻油做得好,远近知名。有年他偷偷开工,便被人逼着把石磨扔进大运河。一气之下,爹让儿子外流做泥瓦匠了。
石柱离家一走就是三年。一天,他在山坡遇到一位姑娘,姑娘胆儿也大,主动告诉柱子,比他大三岁。柱子不忍心让姑娘到石庄受苦,伤心地哭了。这一哭醒了,原来是在做梦。
而今,土地承包到户了。石柱爹胸脯拍得比县长还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多余自己的!”石柱爹让儿子回家,又出小磨麻油了。开磨大吉,生意兴隆,一年就成万元户。除了大姨妈,上门提亲的三天有两趟人。石柱爹连说:“别急,适合主人家,才是一好花,得空让柱子自己挑!”
石柱子再也不低人一截了。在杨庄大集,他也敢在姑娘堆里挤来挤去了。邻村一位姑娘叫杏花,比石柱也大三岁,人长得水灵灵的。大姨妈说:“女大三,又是关呀。”石柱爹忙说:“二人自由恋爱,不坏,女大三,抱金砖!”
正想到这,学校老校长送一副喜联来了:政策落实社社队队收成好,联产承包家家户户喜事多。刚贴好这对联,大姨妈递来一张“福”字:“倒过来贴,福到呀。”
石柱和新娘杏花望大姨笑了笑,然后二人恭恭正正把“福”字正贴上门墙。
曹庄肉店里
(小小说)
冬瓜有毛,黄瓜长刺。男人有权,女人来势。村书记家的人在十米外,声音早飞到曹大案板上:“瘦肉十斤,猪腰十斤!”
“瘦肉巴骨,连骨头给她,最好再请专家发明一种猪,一条能长二十斤腰。”有人笑了起来。说话的是曹庄年轻人,人称炮筒子。 “靠心短肋,瘦多肥少。”手起刀落,曹大下了一大块。
“要全瘦!”书记家的说,“新县长今天来曹庄调研,晚上村部用饭。”
“全瘦?县长
文章评论
凤凰
收藏,慢品[em]e160[/em][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