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给我们的教育
滴水之光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视频观后感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视频播放后一周,学生陆续将观后感交了上来,厚厚的一沓,就摆放在我办公桌上。感知一个个孩子小小的心思,作为班主任老师,此项工作的发起者之一,我知道自己应该拿起笔,从一个老师的角度谈谈自己观看这段视频的感受。
这段视频,我曾先期在学校七、八个班级组织学生观看,自己看了不下十遍,但每一次聆听主讲人胡斌发自内心的讲述都让我震惊、感动,以至于热泪盈眶。
我们都无法相信,一个孩子他有多顽劣,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二未上完的七年间,竟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他十五岁离家撞荡北京参加黑社会,天天KTV,夜夜夜总会,不分昼夜打网游,不顾自己和他人性命在公路上飙车,疯狂透支着自己的生命,肆无忌惮地游走在犯罪边缘……
在回忆那段人生经历时胡斌讲到,他畸形发展的人生其实源自于他的家庭,童年时父母整天打架闹离婚,严重地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源自于他对西方价值观的崇尚,以至于他对父母、老师的态度从来就是推翻与对立;源自于他过早接触的那些充斥暴力、枪战等内容的影视作品,让他错误地认为哥们兄弟最重要,为了哥们兄弟的利益,他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而一切唯分数试论,深陷应试教育泥潭的中国式教育,让他在学校这个本可以得到更多正面引导与帮助的地方却无处藏身,最终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可以想像,生活在一个被否定、被排挤、被漠视的世界里,胡斌过早辍学进入社会进就成了他必然的选择。当他以几近哭诉的方式质问:校长、老师,你们教我知识、教我技术、技能,为什么不教我道德?“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都能做到的,为什么我是一个人我却不知道,却做不到?!他的质问就象一根根钢针深深地刺痛着现场聆听报告的每一位观众的心,也刺痛着在另一个时空里观看视频的我们。
我也是一位老师,可我是那种只注重学生分数,不关心、不爱护、不尊重学生,缺乏责任与担当的老师吗?我会不会也成为一些孩子走向社会后痛恨的那种老师呢?一次次地扪心自问,但我却始终不知道,不敢确定。我只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地去做一个好老师,它是我的梦想与毕生追求的目标。
回到胡斌的故事本身。我认为胡斌终归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他有一位充满智慧却又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的母亲。正是伟大母爱的坚定不移、不离不弃,感化了儿子,唤醒儿子的人性,让他终于明辨是非,懂得了作人的道理。他的幸运也在于他接触到了我国传统蒙学教材《弟子规》。这本只360句,1080个字的小书列举的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让他幡然醒悟,重新回到了正确的人生轨道之上。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朴素、浅显而又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教导让胡斌终于明白,人生在世间,父母亲情大于天,人最基本的品德其实就是孝道。“一个人连给他生命,生他养他,时刻都愿意以生命代价去爱他的人,他都不爱,他还会去家谁?!”他深深地忏悔,错了,自己全都错了……
渴望成功,渴望被尊重、被肯定,渴望实现人生价值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当胡斌穿起破旧的工作服,骑上破自行车前往敬老院做义工,他干最脏最累的活却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时候,他的人生就此发生了改变。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疼他、爱他,亲切叫他“孙子”,大公司的总裁、董事长主动邀请他加盟自己的公司。这一切际遇来得那么突然,让他哭笑不得又受宠若惊,更让他尝到了被肯定、被尊重的滋味。从此,发自内心深处的快乐与喜悦又回到了这个年仅22岁孩子身上。他终于明白人生价值原来在于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终于明白人生的意义原来在于有爱,爱父母、爱别人、爱祖国,爱可以让他的生活绽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而当他最终成为陈大惠带领的传统文化教育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在全国各地的公民道德教育论坛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传统文化的力量的时候,他的人生则象一颗晚升的星星,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为寒夜里那些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甚至误入歧途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人生其实从来就不缺乏希望,人生也从来不是只能赢起跑线上。胡斌以他“山穷水尽”却又“柳暗花明”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只要愿意低下他高傲的头颅,只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他就一定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定能够抵达成功的彼岸。
彼岸花开,芳香四溢。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以爱心与责任奠基学生的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胡斌撒下的微光中看到希望,愿我们师生携手同心,共同去开创每一个孩子无比美好的明天。
文章评论
雨中百合
深夜来看看停留,很久不见了,可好?[em]e160[/em] [em]e100[/em]
雨中百合
在百合眼里,停留老师总是如此善良富有正义感,长久的好朋友,感知你的人格魅力![em]e179[/em] [em]e163[/em] [em]e163[/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