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的观念

个人日记

 

 

儿子在国外念书,这次又要回家度假了。他有个“猫病”,喜欢熬夜,凌晨2、3点还不睡,而白天则大睡懒觉。儿子房间的窗帘比较透光,以往总看到他用毛巾遮住眼睛睡,问题是严重的,这说明窗帘透光已干扰了他的睡眠。为保证儿子睡懒觉的黑暗环境,我太太一咬牙,便换了一副严实的,尽管原来的窗帘才用3年多。可要真把旧窗帘一扔了之,还真有点舍不得。于是,我们想利用旧窗帘做个桌布、沙发垫什么的,想法是不错的。

 

可又想,既然决定换窗帘,就应该接受了“浪费”的现实,没有必要再牵强利用了,以此寻求内心的安慰,往往得不偿失。因为用旧窗帘做其它东西,既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又难免有点另类之嫌,对比较讲究摆设的本家庭来说,很可能只用半次就打住了,最后还是会扔掉那些玩意。最终我们还是狠心扔掉了旧窗帘,只不过是把它好好扔在垃圾桶旁,一眨眼功夫,就被人拣去搞了废品利用。

 

毫无疑问,节省是一种传统的美德。不过,节省还是要讲究效率,出发点和思维逻辑不同,节省的效果就不一样。像我家换窗帘,站在社会的角度来看,资源并没有浪费,还促进了消费;但站在家庭的角度来看,多花钱更换还能用的窗帘,好像是一种浪费,但获得了新的使用价值,其实谈不上浪费,只是消费理念不同而已。如果再花钱勉强利用旧窗帘,恐怕成了真的浪费了。从思维逻辑来说,节约更换的窗帘与更换能用的窗帘,本身是完全矛盾的。

 

由此也想到了我们的父辈们,他们那种节约情操是可歌可泣的,同时也是盲目的。像我母亲家里,基本上成了民间仓库,陈年旧物和破烂堆得满满的,箱里、床下、阳台、过道到处都是。有些东西甚至十几年都没用过,还当宝贝守着,子女们劝她扔掉一些,她死也不肯。好在她还知道要进行管理,每年都要清理打扫一番,免得生虫发霉。父辈们的这种毫无价值的节约和收藏行为,确实让我们很难理解。这就是代沟。

 

年轻人可不一样,舍得扔啊!只要不喜欢的,动不动就仍,连响声都没有。比如扔不喜欢的衣物、手机、装饰品,如同家常便饭。他们的观念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中年一辈的节约观念,似乎介于年轻人和老一辈之间。但我也有个朋友,家里的窗帘还是20年前做的,数次搬新家竟然没有扔。本人扔东西也有原则:(1)坏了不能再用的;(2)实在不喜欢或过时的;(3)三年以上不用的(书籍除外);(4)多余的。最后一点往往很难做到。

 

文章评论

墨墨守望

日本有位女作家写的 (不持有生活),值得看看。

闲人

[ft=,2,]节约是个好习惯,前提是要保证生活质量,这很重要。[/ft]

maomi

[em]e113[/em]消费观念不同,只要懂得爱惜。

鸿渐于陵

[ft=,2,]无论什么消费观,都应该尽量低碳地生活。[/ft]

平常心

[ft=,2,]老年人收藏的不是旧物,是对过去艰苦生活的怀念。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习惯。有节约的思想,而没有节约的习惯,是不会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的。低碳生活的理念要我们这代人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还是任重而道远。而对老年人来说,那本来就是他们的生活!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ft]

园芳

[ft=,2,]过去的人为什么节约呢?因为没有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既是人生的美德也是勤俭治家的好习惯。而现在的一部分人,生活提高了,有钱能消费了,再加上改革头十来年大势宣传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渐渐养成了习惯。不喜欢就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是我接触一些不富裕的家庭还是很节约的。这要看经济实力的强弱了。[/ft]

聊再致意

[ft=,2,]不同的生活状态,采取不同的节省观念。[/ft]

社青

[ft=,2,]很多时候,消费是买一种心情,东西不重要,心情却值得千金。[/ft]

本物天下霸唱

[ft=,2,]老年人体弱丢不掉那么多,年轻人又不在身边,所以丢东西要趁早[/ft]

方琢月

[ft=,2,]现在房价这么高,城里人的居住空间本已经不够了,不扔掉点东西是不行的。像手机电器什么的,经济允许的话,扔掉可以买新的,可以促进消费,但是像能源和矿产,还是应该节约的。[/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