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聊 儿时过年(上)
个人日记
这里不准备太多地谈论过年的习俗,只想就一个孩子当时的感受谈谈那时小孩是怎么过年的。
大人盼秋小孩盼年。
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那时孩子们放学就是玩,没有所谓的家庭作业,丢下书包,拿块饽饽就跑出去玩了。入冬以后,游泳摸鱼摸虾上树掏鸟蛋的“活计”是干不成了,多数时间是找小伙伴去弹球,有输有赢也算是小赌博吧。人人都有一个装玻璃球的小荷包,那是挪用大人装旱烟的烟荷包,专门装玻璃球用。进了腊月,为了购置年货大人要去赶年集,这时集上就有卖炮的了,我们村上就有集,十天仨集,幺、四、七是集。集市的主要场地是在娘娘庙前广场,高高的大戏台的周围。炮市在东面入口的街道两旁,一个接一个的摊位,排得很长的一道街,摊主不时的会拉出一挂鞭,或放一两个二踢脚(有的地方把它叫“双响”),以招揽顾客。
炮市是高危场所,人员混乱又无专人管理,因放鞭炮引起“着炮市”的事也有发生。一旦着了炮市,噼噼啪啪的就像那里在打仗一样,现场一片混乱。但想想也奇怪,居然从来没有听到过着炮市有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也许是这贫穷落后的苍生受到了老天爷的特别的庇护吧。
小孩总是喜欢跟大人去赶集,像尾巴一样盯着大人,磨着要买炮。当拿到一、两百头的小鞭时就高兴的屁颠屁颠的了。到家还要放在炉台脖儿烘一烘,干燥些的炮会更响亮的。因为那时擀炮用的是黑火药,黑火药是用一硫二硝三木炭碾制而成的,爆炸力没有现在火药那么强。
烘炮仗的炉台脖儿是个什么地方呢?北方用的是地炉子,炉子在地下,炉口与地面平,有通往土炕的烟道,炉台脖儿就指的这个地方。今天大概没有那个家长敢让小孩在这个地方来烘炮仗吧,想想都后怕。可以这么说,那个时代的小孩是天保佑着呐。
烘过的炮仗还舍不得整挂一下放掉的,而是小心翼翼的拆成单个的放在口袋里,点上一支香,跑到街上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放炮玩去了。胆大的用手拿着放,当它快响了的时候,抛向天上让它在空中爆炸。我胆小,还要把捻子搓紧点,好让着的慢点,摆放在地上放。年纪大点的孩子就是放二踢脚也敢拿着放,第一响就像火箭一样直冲上天,第二响在高空爆炸。拿炮仗的手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着,手型成莲花指状,让它很容易脱手。
腊八了,我正在和街上玩,大哥从后边叫着我的名字,让我跟他去南河搬冰。十冬腊月天,河里的冰结有一尺多厚,不要说走人啦,就是马车汽车也照样能开过去。要说我那大哥那才真叫大哥哪,他比我要大十九岁,跟着他到那儿都不怕。到了河沿,他用刨树用的镐头凿冰,此时旁边有几个孩子在溜冰,我便跑过去跟那些孩子溜冰去了。溜冰,这种溜冰没有溜冰鞋,就是普通的布鞋,这种溜冰也有点技术含量的,不会的摔个屁股墩也常见的。溜的时候,先经过一段距离的助跑,然后猛停双脚横站,借着惯性人便向前滑行,在河边长大的孩子那有不会玩的。
我大哥的冰块凿够了之后,便叫帮助他把冰块捡到背筐里。背筐,很多地方的人没见过,它是人力运载物品的一种工具。用去皮后五、六公分左右粗的木棒弯成U形,在U形开口端用山荆条编成偏在一侧的筐,U形的圆弧端做为人单肩背负时用。背筐一般是做为农具买回的成品,编筐用的是山荆条,黑色很结实的,是山里人编好运过来卖的。这种荆条只有山里才有,我们这里没有,有人没钱买筐就用当地的柳树条、桑树条自己编筐,这种筐用起来很不耐用,而且样子也很难看。
把冰块背回家,摆在院大门、房门两侧,一边摆上一块,块儿越大越好,甚至于连猪圈门也要摆,还要在粪堆顶上也要放一块更大的冰块。在门旁摆冰有什么讲究没有问过大人,是不是用“冰”保卫家人的安全的意思,也未可知。
进了腊月,我们小孩子不用上学了,整天满街筒子跑着玩。
快乐的日子过得快,一晃就是小年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这天通常叫它小年。是祭祀灶神的日子,请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或者干脆别说话,专门准备下的灶糖就是派这个用处的,沾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不要乱说话。我记得供灶王爷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小孩子好奇,发现天地爷也好,财神爷也好,就连三只眼的马王爷(供奉在牲口棚的神)都是单身赴任,唯有灶王爷还带着灶王奶奶。这是不是和他是“一家之主”有关哪?要和这家人日夜相守的过日子,一家人有爷爷怎能没奶奶呢?既然过日子嘛就得像个过日子的样子,要和所在的家庭和谐融洽才能当好这个家。
过了小年就真的忙起来了,天天都有说法。像北京地区有这样的歌谣:
二十三,糖瓜沾(用灶糖把灶王爷沾下来。);
二十四,扫房子(大扫除);
二十五,推糜黍(黍子碾出的米是粘的,相当于糯米,蒸年糕用);
二十六,去吊肉(即买肉。而在农村大多数人家都是杀一口猪过年);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 十,晚上守一宿(守岁)。
据说到了小年,灶王爷上天了,玉皇大帝就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从这一天起,言语都要非常谨慎,不吉利的话不能说。做什么事要小心,不要打破什么东西,要以良好的表现博得玉帝欢心,好降福来年。小孩子们会常受到大人的斥责,不知那句话就说的不合适了,或者把碟儿碗儿给摔了。
到了一年最后的一两天,要贴年画、贴窗花、贴对联。年画一般少不了的是胖娃娃、鲤鱼跳龙门等吉祥题材的单张画,或是像二十四孝、经典戏曲剧照的四扇屏等。当年好年画都是天津卫的杨柳青出的,到现在能清晰记得的是挂在堂屋侧墙上的,以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的四大名旦的戏出为内容的四扇屏。
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的,也能在街上的货郎挑子上买到。那时农村没有玻璃窗,木楞窗是用一种叫高丽纸的糊起来的,就把窗花贴在窗户纸上。
对联那时没有卖的,都是买来红纸自己写,在农村识字的不多,不少人家都得求人去写。那些能写对联的老先生会接受很多要写的对联,亲手研墨、裁纸忙的不亦乐乎。都是帮忙性质,那时没有什么所谓的润笔费一说,全都是尽义务,属邻里间的互助性质。真感叹那个时代的民风的朴实,不是什么都要在钱上说话。自打我上完小学就开始给自家写对联了,虽然对联写的不咋地,但家人和邻居都异口同声地说好,因为它改变了一个家几辈人目不识丁的现状,这个家总算有个识文断字的人了。
虽然从小年开始天天都很忙,但有一件大事不能忘掉,因为我们家是族里的长门,年年过年要在我们家供祖宗,几家同宗本家都到我们家拜祭祖宗。三十上午,我大哥叫上我去坟地去请祖宗,他用簸箕端着供品,我拿着烧纸和火柴,到坟地去请祖宗了。坟地不算太远,就在拒马河边一个慢坡处,背山面水,风水极佳,(风水先生把那面坡就解释成山)。到了坟地,摆上供品,烧了纸钱,大哥拉着我一起磕头祭拜,大哥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说着什么,意思是说请祖宗回家过年的话。
我每次回家都少不了到坟地看看,直到后来被平掉了,还是习惯地到那边转转。眼前的现状是,可能是因为风水好,彼时的阴宅已变成了此时的阳宅了,一排排二层小楼,原来的坟地已成了一片宅基地。它已经成了繁华的商业街的终点,起点在京石高速到涿州影视城的出口公路上,每当从它旁边走过的时候,一闭上眼,宝塔形排列的坟头还历历在目,同时儿时的一幕幕场景就定格在脑海深处,像是小时候看过的“拉洋篇”。
把祖宗请回家,就在堂屋的条案前八仙桌子上摆上供品,拿一个大碗,里面盛上谷子当香炉。与此同时,在天地爷那里也要摆上供品和备上香炉。从现在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香,保持香火不断。
到了下午,最后一个项目——撒岁,撒岁就是在院子里撒芝麻秸,人踩在上面吱吱作响,是不是这“碎”的声音与“岁”谐音,就管撒芝麻秸就叫撒岁。这只是我一个孩子的自作聪明的臆想,没有听谁这么说过。大哥抱过来几捆芝麻秸,我们七手八脚地把它撒在院子里,这就是岁。从现在起谁也不能到谁家串门了,因为这岁(芝麻秸)是不给外人踩的。每家都悄悄宅在家中,准备迎接大年三十的不眠之夜,所以就把这个熬夜过程叫守岁。
孩子们心中盼的年真的要来了!
文章评论
陆老师
子牛写的很生动,将家乡旧时的习俗解释得很合理![em]e179[/em] [em]e179[/em] [em]e179[/em]
百源堂药店
写的好!大概过年都差不多。我们家乡现在过年,也要到祠堂去祭拜祖先!
老嫚
把大人盼秋小孩盼年的心情描述的很细腻。现在老了,己不再盼年!
凌云
年味十足!
土命人
子牛知道的年俗可真不少,有滋有味的。乡土味极浓,把我带回到那悠远的年代。谢谢子牛!
都市布衣 【拒聊】
回味也是一种快乐!
彩蓝云绢
子牛老哥好,祝福健康快乐![em]e160[/em][em]e160[/em]
青青
童年的回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过年真好![em]e163[/em]
老知青
子牛先生生动的描述又把我们带到那个让人永远不可能忘怀的岁月。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生活贫困但比现在的孩子们快乐多了!
海燕(拒聊)
读完后感觉有种亲切感,农村娃都经历过的。把儿时盼望过年的心情,描写的真实。
童童
[em]e177[/em] [em]e179[/em] [em]e179[/em] 写的很生动,有可读性。[em]e181[/em] [em]e160[/em] [em]e160[/em]
童心
[em]e177[/em] [em]e160[/em] [em]e179[/em] 读了朋友的文章,使我突然有个联想各地的习俗都是糟泊吗?我想那也是传统文化的素材,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
小言于野
老兄,哦,老乡,读了你这篇回忆文章,也把我 带回了儿时过年的场景,哈,习俗几乎是一样的![em]e181[/em] 因断续忙了村里五桩红白事,十多天没来朋友们 的空间了,见谅!问安老乡兄![em]e163[/em] [em]e160[/em] [em]e157[/em] [em]e183[/em]
伊字力
[em]e7318[/em]忆往昔,民俗民风乐趣生;看今朝,青松翠柏烟雾中。祝贺老兄又为我们点亮一盏灯![em]e142[/em]
子牛
@{uin:475159570,nick:萌芽之火红的回忆} [em]e160[/em][em]e160[/em][em]e163[/em][em]e183[/em]谢谢炫炫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