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色小说情结

拙生散文

                                                                  ——写在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虽然举国大革文化之命,到处成了“红宝书”的世界,我还是看了不少红色小说,红色种子在我心灵生根发芽。现在想来,在民间流传的这些红色小说,之所以还在“地下”悄悄传阅,说明这些书在文革前已经大量出版发行,口碑较好,再一个说明文革到来之际,广大群众并不认为这些书有多少毒,以此弥补精神文化之荒。
       
图片
        大约我上到三四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展得正如火如荼。而正是在这时候,小人书已不能满足我对读书的渴求,我开始阅读“大人书”了。大人书何处来?我的上面有大哥二哥,他们长我几岁,从那些大一点的孩子手里借来《烈火金刚》《平原枪声》这些“大书”,他们看,我也偷着看,一看就被情节吸引,就放不下。后来在学校里,也见到有同学从家里带来的长篇小说,像《真正的战士》(讲董存瑞)《战斗的青春》。后来陆续看到的红色长篇小说还有《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平原烈火》《苦菜花》《迎春花》《新儿女英雄传》《红岩》《踏平东海万顷浪》《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等。这些小说对我印象最深,读了不止一遍的小说是曲波的《林海雪原》、韩安庆、李**的《平原枪声》和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德英的《苦菜花》。那时候,杨子荣、少剑波、马英、苏建梅、肖飞、史更新、冯德强这些英雄人物整天活动在我的脑海中,还有那些我厌恶的坏人,像残害人民的匪徒座山雕、许大马棒、蝴蝶迷,日本鬼子猪头小队长、汉奸杨百顺、何大拿、日本间谍王柬之,他们的“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情节最传奇、曲折,扣人心弦的小说是《林海雪原》,小说写出东北解放战争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情节热闹、看了过瘾的小说是描写冀中平原抗日战争的《烈火金刚》和山东枣庄地区抗日斗争的《铁道游击队》,一般这一类小说都处处充满革命乐观主义。但是,看《苦菜花》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书里写到那青春洋溢的少女杏莉刚参加抗日斗争,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父亲”王柬之给日本人秘密发报,当他还来不及给德强汇报,就被自己的汉奸“父亲”(其实她的真正父亲是长工王长锁)杀死了!看《平原枪声》里苏建梅被叛徒哥哥苏建才出卖而被日本鬼子和汉奸抓住壮烈牺牲的情节时,我同样有此感受,我恨透了那些认贼作父的汉奸特务。现在看来,这些小说也写出了抗日战争的残酷性、复杂性。
          看红色小说,对我带来最大快乐是和小伙伴分享书里感人的英雄传奇故事,那时我的记性特好,《林海雪原》《平原枪声》全书情节我都能给小伙伴详细讲来。对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爱与恨,懂得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百万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我对和平、自由、幸福格外珍惜。
          多少年之后,当我看到了那些根据红色小说改编的抗日影视剧,感觉
有些还拍的不错,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没有我读原著的第一感觉好,我那时读出的是灵魂深处的感动,而现在却难得有。是的,至今想来,我还对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由衷敬意,对那一代亲历战争的红色小说家深深敬佩,这也说明四十多年前,红色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已深深扎根发芽。
                                                                                                                    拙生 2015/9/1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继续你的故事

岁月蹉跎,这些小说的情节全忘记了[/委屈]。好怀念把一本书当宝贝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