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篇文章

个人日记

       题记:这篇文章是我从“孝和文化中心”群里看到的。我读了好几遍,文章说的事我有亲身感受的,摘抄下来,送给我的朋友们,愿大家能从这朴素的字里行间得到点启示,愿做儿女的都孝道,愿 仁慈博爱,诚敬谦和 普天下  , 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     心境如水 呈现    2015年3月19日                                                                        




 

贾汝恒

 

惠迪表弟:

你好!头一封信,你收到并读了,你说给你启迪很大,受益匪浅。我相信你说的是心底话。这并非我的高明,而是我们祖先的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大摄受力。同时也说明你正思索和寻找人生真谛。我那封信的内容,正好契理契机。

你来信,又提了许多问题。我无法逐条回答。但我找了几个方面,给你回答,便能从根本上答复。

    你说到疾病。疾病使你痛不欲生。我也生过大病,与你感同身受。过去,我们常说这是自然的正常的。但是我们祖先的传统文化关于疾病说的十分明白。我们总说我们周围的亲朋,为什么有的人健康,有的人疾病缠身?为什么有的人年轻时健康,中晚年常常找医生,进医院?为什么有人的人年轻时疾病甚多,而中晚年健康?为什么有的人长期卧床不起?为什么有的人病来如山倒,三五日便进了坟墓?

    孔子说“仁者寿”。释迦牟尼说,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有一个医生说:病人就是恶人。

    身体有多少细胞?这细胞每天新陈代谢。科学家告诉我们细胞的寿命最多七年。七年这个细胞灭了,新的细胞就生起来。所以我们身体,每七年一个周期,身上所有的细胞全部换了。我们不明白,七年换一次,为什么不换新的,不换好的,要换旧的,换坏的,身体愈来愈坏?中华传统文化说的明白:我们的念头不好,思想不好,自私自利,贪嗔痴慢,五欲六尘。

    觉悟的人他高明,他天天在换细胞,换的全是健康的,所以他不生病。谁在主持这个变换:意念!那么他是什么意念?大公无私,利益国家,服务人民。身体健康与否,与你的心理心态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病重,病期长,疼痛难忍,生不如死。这是过去思想意识中的恶念,行为中的恶行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病的轻重,病的长短,皆是你思想行为恶的轻重的反映。

那么,反回来,再重复孔子的话:“仁者寿。”释迦牟尼的话: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们希望自己及家庭成员健康长寿,该怎么办呢?

    那我们是不是要从爱别人开始呢?

    孔子在日常行为中怎么作的呢?温、良、恭、俭、让。他很健康,寿命七十二岁。二千五百多年前,如此寿命,比今日百岁还要长些。为什么长寿呢?《中庸》中说:“大德必享其寿。”那么首要该作的“温”即待人温和,去狠戾,无残暴。“良”,善良,待人善良,无狠毒。“恭”,恭敬,恭敬人、事、物,无亵渎。“俭”,俭朴,生活俭朴,去除奢靡浪费。说到俭朴,现代人,特别是八O后,九O后,不知俭朴是何意,不知俭朴有何利。古人深知其意,深解其利。我作一简要介绍。如一人,他生命中的福报是有定数的。比如钱财有五百万,青少年时期挥霍无度,纸醉金迷,花天酒地般的享受,三四十年,五百万元就所剩无几了。那么,四十五岁以后,没有了福报。此时,会出现很多现象,首先是疾病多了;二是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增加了,如是非、障碍、他人欺侮、天灾人祸;三是家庭成员不和睦。古人云:禄尽则亡。是最后结局。有许多人年纪轻轻,逝去了。古人深知其理,所以,提倡“惜福”。年轻时节约俭朴,把福放到晚年享受,这才叫真正享福。因为晚年有福,你会健康、平安、顺意,此时才叫人生吉祥。“让”,礼让,与人不争,与人不斗。当我们作到这般地步,健康不求而得,疾病不驱而去。

    若要巩固健康,还须在生活工作中认真落实“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亦可执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你千万不可认为这些东西过时了。这些品行,正是对治现代人疾病的良药。

    你的疾病,还与你的两个思想意识有极深的关系。你见到或听到过去的怨家仇人生病了,你现得很高兴。死去了,你更是心乐如开花,还说两个字“活该”。你见到或听到过去的怨家仇人病愈了,你不乐意。释迦牟尼佛说到疾病的根源时,恰恰说到你这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该戒了。戒了,你的身体恢复方有根本。

    你在来信提到你的孩子品行不端,无有上进之心,常有下劣之举;缺少爱心,无礼蛮横,似乎父母亲朋欠了他许多债,他是拿着契券讨债来的。你问我怎么办?

    一言以敝之:失教!说到失教,中华传统文化讲得很多,我根据你家的情况,说几句。

你妻子的脾气暴躁,要改为柔和。根据你说的,她在孕育儿子十个月期间,稍不如意,就冲你发脾气,冲公婆说狠话。这对胎中儿子传递了不良信息。周朝太姜、太任、太姒,她们身为国母,贵达无极,在怀孕期间,眼不见恶色,口不吐恶言,耳不闻恶声。何也?怕污染了腹中胎儿。所以,周朝兴旺发达八百年,其基础是三太孕育了儿子,就是说为了国家培养了优秀领导人。我们今天是否也应该学习呢?印光法师说,国家兴衰,妇女操得一半权力。为何?人之少年,与母亲相处较多,母亲一言一行之优秀与否,将影响儿女大半生,甚至一生之品行的优劣。

你的儿子,二十岁了,德行不好,你莫灰心。你们夫妇先对照《弟子规》,检查自己言行的是与非,幡然悔悟,从内心意识到言语举止,修正错误。不论是在儿子面前,还是儿子不在眼前,在人前人后,你们都严格执行《弟子规》。渐渐会出现两种现象,一、家庭磁场变得仁爱柔和,二、儿子的行为言语会自然改变。记住,儿子的根本是你们作父母的。儿女与父母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心理连接。

    清朝乾隆年间,福建甫田有一姓朱的算命先生,他生活得很好,有妻亦有妾,生有二子。他算了两个儿子的命运,将会显贵。但他五十多岁了,儿子不仅读书不认真,且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他百思不得其解:儿子命运中有的东西,怎么会不来呢?他很无奈上山去,找了一位修行很好的道人,将自己的困惑诉说。道人一语道破:“命之不灵,心之变矣。”并说:你和儿子是树的枝干和树梢,你的父母是树根。你现在置父母温饱于不顾,树根受伤干枯,树干何以茂盛?这人听了此话,羞愧难当,不发一言,默然下山,径直去父母家,将父母接到自家奉养并孝敬。后来,他的一个儿子改恶从善,科考成功。

    父母的行为,对子女,有如此极大的影响。可不重视乎?

此事,切勿急躁,一要信理,莫要怀疑;二要持恒,莫要间断;三要信果,必有善果。

    你在来信中,还说到有的同事上班时间少,旷工时间多;有的同事编造假理由不上班,正常领工资;有的同事亵读职业,利用职务之便,占公家便宜;蒙上欺下,损公肥私。你的话里,似乎是说,别人胡作妄为得了好处。你遵纪守法,反而吃亏了。这你就太不懂道理了。关于别人的行为,我只说两句古人的话,你也引以为戒:“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功受禄,大凶之相。”但对你,我稍多说几句。首先,别人作好作歹,作善作恶,他得福招祸。你要坚守:“敦伦尽分,闭邪存诚,诸恶菲作,众善奉行”的教训,不论处何地,不论在何时,不遗忘,不变移。还有,公务员职业是缘,这缘分不是人人有之。你有了,千万珍惜。为何?古人云:“衙门里面好修行”,“公门里好修福。”何意?浅言之,政府对公务员制定了许多纪律和规章制度,令你遵守,不许违犯。这禁止之令,就是约束你朝着正确的方向走,朝着安全的方向行,朝着幸福的方向去。我过去未读传统文化,和一些人同流合污,厌烦纪律,诽谤规矩。现在,我一想起《党章》的规定、单位的纪律、工作制度,我眼里会涌出泪来。为什么?党真的爱我,单位爱我,制定工作制度的领导爱我。我感恩不尽啊!你也想想,你单位的某些职工受处分,被惩罚,降级撤职。个别人进了监狱。是何因?藐视纪律,践踏法规。我听说你的妻侄刑满从监狱里出来,干了几份工作,都以亏损失败。这个你要深思,他过去越规违纪、贪脏枉法所造罪业还未消尽啊!当你想到这里,你会怎么对待纪律法规,我不多言了。

   “公门里面好修福”,为什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所服务的对象众多。工作人员在其中具体负责某一项工作,他的工作使很多人得利益。利益的人数越多,操作者得利益愈多。释迦牟尼说“利已利人”,孔子说“自立立人”,是说你想得利益,先要想到利益他人。你想得大利,那你就要作大贡献。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性质决定利益人群大,那么其中的工作人员就得大利大福。

    但是,有先决条件,其中的工作人员要有利人之心,孔子说要有仁爱之心,释迦牟尼说要有布施之心。

    同时也要有警惕心。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性质之故,工作人员若有亵渎之心,利用职务之便,谋私人利益,罪莫大矣。行为不端,处事不公,罪莫大矣。不顺法度,奢淫骄纵。居上不明,在位不正,欲自厚已,欲食多有,身心不正,常怀邪恶,邪态外逸,无义无礼。这些行为之结果,释迦牟尼说:“痛不可言!”

    你问到金钱财富之事。令你迷或不解的是,某些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发了财;某些人不择手端,发了财;某些人从事违法乱纪活动,发了财。更令你困惑的是某些人大学毕业了,有文化有技术,但却贫穷;某些人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但却事事不顺。这些问题,咱俩过去谈过。我让你读《论语》《孟子》,你静不下心,读不进去。还要我在这里啰嗦,你真的不怕累死我。

    孔子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先要说清楚“君子”是什么人。“君子”是有道德的人。什么人是有道德的人?全心全意关爱别人的人,叫君子。这种人也爱财,所以他需要谋财,他谋取钱财,“有道”。什么叫有道?他谋 取钱财,首先不违法乱纪;第二,谋财过程不伤害他人利益。第三,谋财利益他人、社会及国家。

    反之,非君子谋取钱财,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作损人之事,肆意妄为;作损公之事,肆无忌惮;作损德之事,毫无顾忌。这两种谋取钱财的人,得两种结果。君子取财,顺意,顺利,众人帮助,受人尊敬,且得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他得到了命运中之财富的全部,且无减损。第二种人,他得到的财富大为减少,他且不知。比如说,他今年命中的财富是十万元。但他所作所为损害了他人,践踏了公德,他只得到五万元。更为可悲的是他得意洋洋,不知自己的愚蠢。更为可怕的是他的侵凌道德之行为,会给子孙遗害无穷。

    这里说一个例子。我有一亲戚,三十多年来,他长期玩赌博。我从外表看,他大约赢一百多万元。赌博危害,你是晓得的。他如果从事正当的职业,他会得到三至五百万元的钱财。据印光法师说,平常的偷盗行为而得的钱,仅是命中的三分之一。赌博属盗的范畴。如果他知道这个道理,他肯定不会干赌博行业。多么遗憾,他不知世间有此道理!他的弟弟看到哥哥赌博赢了钱,也受了诱惑,进了赌博场所,结果输了钱,且欠了一笔债,逃往他乡,不敢回家。这是说,他命中的钱财极少,只有输,没得赢。这种人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他绝不涉足赌博。如果有人教给他“五常”“五伦”之理,能得幸福,他会是一个有益于人、有益于社会的好人。印光法师在《邓璞君义庄跋》一文中作了精碎的论述:“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道,固宜参详。若为众为公,则其福泽绵长。为已为私,便如春露秋霜。倘或加以机械变诈,则何异服砒鸩以求长生,无不立见其亡。”

    孔子说:“不知命不为君子。”命不是虚无的,是真实的。浅说,命由祸福、顺逆、吉凶、贵贱、贫富等组成。那么要问,这些东西从何而来?一个人过去现在干的好事坏事的祸害大小、福泽厚薄、利人长久多少、损人长久多少而来。释迦牟尼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古人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用最通俗的话说,你现在得福,便知以前作过利人好事;你现在遭祸,便知以前作过恶;你现在贫穷,便知你以前干过偷盗之事;你现在挣得很多钱,便知你以前拿钱帮助过很多人。我想你已经明白了命运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

现在知命了,而更应该了解和明白,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才是孔子“不知命不为君子”的核心。说到此,你应该有信心。我让你读《了凡四训》,袁了凡在有生之年,彻底改变了命运。命中寿命五十三岁,活到七十四岁;命中无儿无女,生了两个儿子,一子当了县长;命中官为县级,升到国防部副部长。净空法师要求将《了凡四训》读三百遍,用意何在,你该明白。《了凡四训》前面还有印光法师写的序言,一并读之,便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一切在你心中,在你手中。

前人关于命运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我摘抄送你一读。题目叫《心地和命运》: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变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一言以敝之,释迦牟尼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又说:“境由心生,境随心转。”还说: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老子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将这些句子常常吟诵,便知命运如何改变,境遇如何转善。结合这些论断,读日本科学家江本胜《水知道答案》一书,便会生起信心,知道古人的言论是科学论断。你会牢固树立为公为民奉献之心。

    说到这里,我说两个小故事。宋代有一巡抚,晚上读一封来信,读到中间,叫身边工作人员点燃自己的蜡烛。这位工作人员心里起了疑问:“难道自家的蜡烛比公家的亮吗?”这位官员读完信说:“这封信前半部分说的是公家事,后半部分说的是我家里的私事。”清代有一位年轻人出家在一寺院。有一天他母亲来看望他,晚上他母亲看到他在办寺院的事,用寺院的蜡烛,作私事用自家的蜡烛。但他母亲看到,公家蜡烛烛台搁在私人蜡烛台之上,他母亲说:“你应该将自家烛台放在寺院烛台之上,自家蜡泪流下来,掉进寺院烛碗里。不叫寺院的蜡泪掉进自家的烛碗里。这两个小故事,你多思磨,便会惊叫不已。改变命运从这种小事做起。

    你说你想争取当某局局长。问我有何看法。你问的意思,试探我是否支持你,我是否有嫉妒心。如果我不学传统文化,我确会嫉妒。但很幸运,我学了传统文化,嫉妒心很淡。你说想争取,这个意思已经错了。几年前,用人腐败,不争不得。目前,有争的心,难说好事不会变成坏事。依据中华传统文化,我说两个意思。一是问自己的心,当官为什么?如果为私利的心重,图虚名的心重, 莫要当官。假如你当上了,有权有势,以权谋私,更狠更快。那倒霉日子来得更快,倒霉事来的更重。害自己,害亲人,甚至于子孙后代。你现在开始读一些传统文化,你的心端正了,坚固了为人服务的心。这个时候,你当了官,有了权,事半功倍,功德巨大。坚固了为人民服务的心,不当官,仍会作大功德。这里,我说说传统文化中君、亲、师的内容。君者,领导;亲者,当了领导之后,关怀爱护下级,如同下级的亲人;师者有二意,一是师,教育者,教育下级;二是榜样,作领导,要作下级的榜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你没有当官,亦可作到这三点。净空法师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心胸似透进了一束光芒。你未当官,但你的言语正确,行为端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别人看到,被触动受影响,仰慕并效法于你。你就是古人说的“无冕之王。”你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领导的作用。你时时处处,体会到别人的存在,如同自己的手足一样,爱护而不伤害,就是别人的亲人,古人说的“父母官”便是此意。你在生活与工作中,遵纪守法,端身正意,自牧守德,你就是大家的“师”。如我们的雷锋,他去世了,但他仍似活着。是我们心中的班长,是我们行为的榜样,你能说他不是我们的领导吗?焦裕禄去世了,他对我们没有领导权,没有指挥权,但我们以他为楷模,你能说他不是我们的领导吗?

再看看去年到今年,媒体报道的贪官、恶官的结局,你和我多思磨。再读一读中华传统文化,你对他们的结局会得出正确结论。就会知道,我们如何作人,如何作官。贪瞋痴慢,五欲六尘,是天谴人罚之根源;仁慈博爱,诚敬谦和,是兴旺昌盛之根基。

孟了曰:“惟仁者宜在高位。”

 

 

文章评论

悠闲自得

这篇文章太好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时刻以它为座右铭,我们的社会就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