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个人日记

中国画


中国式思维方式的严重缺点在于:轻视量化和严格的定义,没有严谨的推理,也不注重寻本求根。甚至定性的描述和思考都很含糊。很多情况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兼有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其然。

著名典故有“两小儿辩日”,一个用很简单明了方式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了,然后不了了之。既然圣人都回答不了就成为事实上的不可知论,也就可故作高深地不做探究。举例来说,命题:“为什么用样本的平均值去估计population(总体样本)的水平?”
儒家回答:中庸嘛,圣人说了,中是最好的estimator(估值),所以当然用平均值了。道家回答:天地分阴阳两极,大道运行其间,population的水平在哪,用什么值来估算其实都无所谓,主要看大道在哪;而道可道,非常道,大道至简,就各自体会吧。
墨家回答:世间应主张兼爱,不歧视,所以所有的样本都应该等同对待,当然只能取平均值了。
法家回答:世间当有法,所以不管用什么值,总得有一个值,根据经验来讲,平均值总是八九不离十,所以规 

用平均值。 
而同样的问题,苏格拉底回答时,会先把上面所有立论全都驳倒,然后建立一套假定,在假定的基础上,推理出为什么样本平均值是最佳estimator。同时会补充说明,所有推理都是建立在假定上的;所以只要其中一条假定变化,则结论就有可能不同。毕达格拉斯看到苏的回答后,觉得有必要深入研究,会带领一班门徒,对各个假定进行验证比较和发展。越验证和细化,越发现事情越来越复杂,最后居然发展出整套统计学和数理分析学。

简单的问题,中国圣人自以为是地"争辩止于智者";傲慢无理的权威不容挑战,所以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难脱表象、肤浅和愚昧。而在古希腊则引起从数学到哲学的一连串问题和解答;也许最终没有确切答案,但整个思辩的体系为了人类与自然互动以及人类知识进步的利器。 

在整个中国人的历史上,知识实际上从没有试图发挥应有的作用。读书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即,为了三样东西:女人、钱和权;而不是为了探索自然,然后把知识用以提高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探索自然。文人热衷于唱赞歌,是统治工具,跟自然知识毫不相干。探索自然知识的概念即科学,是五四运动时才从西方引进的;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概念,即民主,也是如此;但直到今天,在具体应用上依然差的遥远。 

文革时,居然有要打倒牛顿定律的事情。因为牛顿定律是资本主义的定律,要连根拔除。革命小将们要把水从山脚引到山上去,以证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这事发生的不久远,才40年前。40年后的今天,变成什么样了?屈原的故乡有人见死不救,挟尸要钱!

要是有人说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人立刻群情激昂,但几乎从没有人清醒理性地问过:什么叫劣等?什么叫劣等民族?中华民族的定义是什么?凭什么说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人整个思维体系上缺乏基本的是非原则观念,造成逻辑混乱,甚至中文语言本身就在科学描述和精确表达方面具有先天缺陷(而以中文为蓝本的日语,则很好地吸收了西方字母语言的理性成分,创造性地发展了方块字的功能)缺乏基本是非原则观念,导致失却起码的诚信、人格和良知;逻辑混乱导致没有任何理性思维,以假、大、空为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