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濟公活佛譯義1

经、咒

濟公活佛序

佛以無上妙智慧,觀一切眾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說方便法,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煩惱,可知如來說法,是應機而說,對症投藥,並無一定言說也。噫!道本無言,非言不顯,言有不達,道無以明。

佛講這本金剛經,是說如來的心法。以斷疑生信為主,以離相為宗,以無住為體;真空之妙,並不在言語形跡間,實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經旨宏深,頗難了悟。倘若誦經的人,不知道經解;看經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爛熟經文,也是茫無所得,更何能談到以心傳心,見性成佛的道理呢?

古來註解金剛經的書籍,不下千種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釋,致使一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舊莫知其義,無所適從,深感茫無頭緒之苦,如此一來,豈不是以如來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傳了嗎?予因有感於,所以就發心想用極淺近的文言,註解金剛經;以便稍識文字者,悉可了然。不意尚未著筆,郭張二子即以三種金剛經,(石氏集註,通俗集義,孫氏講義。)謂示於予,何者較善,即行付印,而廣流傳。予翻閱一遍,覺三種註解,雖有一二未妥處,但文理淺近,尚無深奧難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義本,最為簡明瞭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為主,石孫二本為副,選取各本之優點,參以己意,彙集是編,以了予最初一點發心之願耳!願將來得見是書者,或可由淺而知深,即近而悟遠。因是篇之言而知註解之言;因註解之言,而悟佛經之言,佛言悟矣,則信以之真,願以之切,行以之恒。惺迷破癡,悟道參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圓明自如,脫苦海而登瑤池,棄幻花而拈優曇,同證無上之妙,共用極樂之榮,是予之所望也。 

時在民國二十七年歲次戊寅三月九日

南屏瘋僧序於張氏佛堂中

一﹑說經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一句經名,為容易說明,故分作(一)金剛,(二)般若,
(三)波羅蜜,(四)經,四段來說。

(一)金剛

      金剛二字,很多解說的經書中,都說金剛是金中之剛,有利而能斷的意思。實則印度及濠洲各處,實在有金剛石這樣物,為世界上稀有的寶石。他是礦物的一種,形狀為透明錐形八面體,曝於日光或燈光,就發放燦爛的金色。他的性質甚堅利,能割劃玻璃,能彫刻堅石,能穿鑿巖層,能鑽磨一切的寶石,為萬物中最堅利者,所以給他取了個金剛石的名稱。金則不變,剛則堅利。說到他的形狀光澤透明,則又不沾絲毫塵染。故此經以金剛名為首,即取其堅利一義;堅則歷百劫千生,流轉六道,而覺性不壞。利則照諸法空,破無明障,無微不照。換句話說,就是以金剛之堅,喻般若體,以金剛之利,喻般若用。

(二)般若(般 讀缽;若 讀若)

   般若二字,是梵語,很多解說的經書中,都譯為華語智慧二字。不過單用智慧二字,最易與普通說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應加一妙字,可免這個誤解。譬如我們常說的理字,細分起來,實在有粗、細、微、玄、妙、的差別。粗理很易說,細理要詳說,微理已難說,玄理還可說,到了妙理,就無可說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個字,比較恰當。(三)波羅蜜波羅蜜三字是梵語,譯為華語,則為到彼岸三字。眾生因為受了一個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煩惱苦海中,倘能從生死煩惱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滅,清靜安樂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脫離了苦海,)不過到彼岸有頓漸之分。頓就是一聞大法,就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漸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證,次弟漸修,也可以悟入。頓漸雖殊,而到彼岸則一也。

(三)波羅蜜

波羅蜜三字是梵語,譯為華語,則為到彼岸三字。眾生因為受了一個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煩惱苦海中,倘能從生死煩惱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滅,清靜安樂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脫離了苦海,)不過到彼岸有頓漸之分。頓就是一聞大法,就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漸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證,次弟漸修,也可以悟入。頓漸殊,雖而到彼岸則一也。

(四)

經字當作徑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綜起來說,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虛靈不昧,歷劫常存。惜為物欲矇蔽,所以沉淪於生死苦海,未能脫離。我佛慈悲,特說此經,斷眾生的煩惱,脫離苦海,到達彼岸,超脫究竟之地。但是欲達到這個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剛石般的堅利光澤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塵染,去斷絕一切的妄念,自可斬邪魔於己身,誅妖怪於萬里,勇猛精進,明了自性,而到達彼岸,與諸佛菩薩同享快樂也。

二﹑說金剛經的歷史

金剛經,原包括在大般若經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評論這卷經,如儒家的論語,辭有盡,理無窮。如來佛講大般若經共六百卷,講經的地方,及法會的次數,共計四處十六會。講這卷金剛經,是在十六會中的第九會。講經的地方,是中印度舍衛城南邊的給孤獨園。說到這個時代,就在我們中國周穆王九年的時候。

四處十六會

王舍城的靈鷲山 ---------------------------------六會。

寶羅筏城的逝多林給孤獨園 -----------------三會。

他化自在天宮摩尼寶藏殿 ---------------------一會。

又寶羅筏城的逝多林給孤獨園 ---------------四會。

又王舍城的靈鷲山 ------------------------------一會。

王舍城的竹林園中白鷺池邊 ------------------一會。

三﹑譯此經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的歷史

(法師臨終對眾說誓言,如所譯傳不謬,舌當不焚及圓寂火化,舌果不爛。)

鳩摩羅什是印度人,這個名字是印度語,譯為華語是童壽二字。鳩摩的父親,是叫鳩摩炎。龜茲國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親。(龜茲即今日新疆省的庫車)鳩摩羅什,生於龜茲,合用父母之名為其名,所以叫鳩摩羅什。他七歲的時候,隨其母親什婆,遊歷各方。在印度北邊的罽賓地方,從槃頭達多學小乘教。又在疏勒國,從須利耶索摩學大乘教。以後回到龜茲,又從卑摩羅義學律。從此就在龜茲,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堅,遣驍騎將軍呂光,去討筏龜茲,呂光獲了鳩摩羅什,班師回到涼州,得到符堅的敗報,自己就在涼州擁兵獨立。以後,後秦主姚萇之子姚興,遣師伐涼,滅呂光,並帶了鳩摩羅什,回到長安,待以國賓的禮遇,請在西明園及逍遙園譯經。譯成了經、律、論、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餘卷。後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於長安大寺,時年七十四歲。三藏這兩個字,是指經、律、論、三者而言。因為鳩摩羅什精通經藏、律藏、論藏、所以後世稱他為三藏法師。(如來佛所說的教法典籍,是經藏。所說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說的法相問答,及佛弟子或佛滅後,諸菩薩所解釋的經義,與辯論法相的典籍,是論藏。)

四﹑說金剛經的界分

全部金剛經,共分作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經,並無此界分。今將三十二分,再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層來說明。

()序分

序分僅自包括第一分。這一分是說法會因由,此序分不過又可分通序,別序之分。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為通序,這是與他經,共通之點。自爾時世尊至洗足已敷座而坐為別序,這是與他經,不同之點。

()正宗分

自第二分至三十一分謂之正宗分,完全是說本經的宗旨。

()流通分

是說流通後世,即最後的三十二分。

五﹑說法會因由

法會因由,就是說阿難記經的當初。阿難是如來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難兩個字,是印度語,譯為華語無染,又譯為歡喜,又譯為慶喜。阿難隨侍如來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蘭若河的地方,如來佛在這個時候,已是快要圓寂。阿難見師父快臨命終,就悲從中來,侍側號哭。這個時候,弟子須跋跎羅也來到。他見阿難號哭,因勸阿難曰,師父在世,我們還可以隨時問道,師父死後,我們已沒有法請教,哭是無益的,不如趁師父未死時,有四件事,你可以請師父指點出來,給我們聽聽。

第一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 第二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師父死後,應以何為法。 第四件事,就是金剛經起頭,應用甚麼文字。

對於第一問,如來佛答曰,應以波羅提木義為師。波羅提木義是梵語,譯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為師。對於第二問,如來佛答曰,應以四念為住。何為四念,就是如左的四項。

()觀身不淨

人有五不淨,()種子不淨,()住處不淨,()生前不淨, ()死後不淨,()究竟不淨。

()觀受是苦

人一切受享,皆是苦惱。

()觀心不常

人無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實現。

()觀法無我

人之一切苦惱,為我的一字所迷惑,實則世界所有之物,實無我也。對於第三問,如來佛答曰。默擯。原來阿難問以何為法,是因為法會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參差不齊的。如遇有變心的弟子,應如何調護他。所以如來佛答以默擯二字。這兩個字,俗語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對於第四問。如來佛答曰,「如是我聞」,這一句話,原是一個正信序,就是證明經文確不錯的,是起末世眾生信念的一個序分,各經典共通皆有的。

六﹑說本經

法會因由分第一

【分解】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說法度生,必須因地因人因時,不可輕於說法,所以機緣不到不說也。因地者,須有莊嚴的道場。因人者,須有聽法的智慧。因時者,須俟機緣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說法。總之極言其成立法會之不易也。(祇 音奇;比 音必;訖 音乞)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概論】

本分,是全經的序分,說祇園法會由此起。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說如來佛,住世說法的儀式。爾時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分中的別序,就是說如來佛自己,發起這個法會的事相,如來佛要就眾生日常起居間,直顯真心本體。所以假乞食,發起此經,可令眾生向日用之間,行、住、坐、臥、吃飯、穿衣處,明白自己與諸佛,並無差別的道理。試沉心細思,則知如來佛的著衣持缽,正是彰其戒。如來佛的乞食,正是教眾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貧富,大慈平等。收衣缽以示休息攀緣,心無勞慮。洗足以表除塵,清淨身業。敷座以表禪定,正念不動,將欲說法也。可知出世間法,不離世間法。所以凡為佛弟子者,就應學佛的制度規矩,謹守戒律,萬不可豐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講義】

阿難云,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如此親聽如來佛說的。在說此經的時候,佛是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與有德行的菩薩羅漢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塊兒,在這個時候,如來佛到了快要吃飯的時候,穿上了袈裟,拿著盛飯缽子,由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處吃飯。吃完了飯,就將衣缽收拾起來,洗乾淨了足。在地上鋪好了座,坐下了。

善現啟請分第二

【分解】

善現,就是須菩提的名。須菩提知道佛要說般若大法,所以應機而啟請也。如來每次說法,必同弟子等,借問答以顯明真理。金剛經本是空宗,因須菩提善解空,故而應機啟請也。(註)善現是須菩提華語譯名。又名善吉,又名空生。(須菩提原於有錢之家,出生之時,庫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請算卦先生占了一卦,占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庫藏的物品,又出現了,所以又名善現。)(偏 音片;袒 音旦;阿 音鴨;耨 音洛;降 音祥;諦 音帝;樂 音要)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概論】

本分,從此入正宗分,說長老須菩提,請問如來佛兩件事,一件問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一件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覺,)按須菩提所以開口請問這兩句話的因緣,是因為如來佛,尋常穿衣吃飯洗足敷座一段光景,悟得無住真心的妙用,無法沒有不具實相般若的本體。所以感從中來,讚嘆了一聲說,希有世尊!也就當這個成熟的機緣,請問了這兩件事。本來佛與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與眾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為須菩提看破,所以須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動,故而當機發言。所以希有世尊這一句,不是表面的稱讚,是一個悟讚。全經的張本,也就是這一句

【講義】

如來佛,正坐下了的時候,眾弟子中,道德及年歲最高的須菩提,在大眾中,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露出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師)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兩手合掌,(以示其皈依)對如來佛,行了一個禮,(以示其嚴肅)向如來佛讚了一聲曰,希有世尊!我師父你對於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盡調護眷念他的善心。對於已成道的弟子,就細細的囑咐他們一切。世尊!還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發了菩提心的時候,要怎麼樣,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又怎麼樣,去降伏他的心呢﹖佛答曰:你問這兩句話,正合我的意。(原來如來佛出世,本為直示此心,奈未得機緣,所以自成道以來,至於今日,有懷未吐。今於祇園會上,撞著須菩提,有此一問,覺得巧遇知音,滿心痛快,所以稱揚他問得好。)佛就對須菩提曰,照你現在所說的,如來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囑咐已成道的弟子兩句,發我未發之言,你既明白這個道理,方可以同你們言道。所以要誡你們,好好聽著,當與你們一說。一般善男信女,既是發了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如來的本性,就應該如是常住這個心,就應該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謂道心進人心退,又所謂日光一照,黑暗盡明的意思,也就在這個地方。)佛向下面,還有話說,須菩提已敏悟這個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應是是的意思。仍為大眾請示,所以未等到佛說完,就接口說著,願聽師父說說這個道理。

大乘正宗分第三

【分解】

聲聞菩薩是小乘,緣覺菩薩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說大乘菩薩之法也。聲聞悟四諦法,緣覺悟十二因緣法,大乘菩薩,悟六度萬行法。宗門派別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為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說是正宗。(摩 音磨;訶 音何;涅 音年;槃 音盤)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概論】

本分、說降心的方法。如來佛要繼續前分,指須菩提所問的,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兩件事,再細說明。不過祇說降而不說住,因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所以如來佛說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離相。要離相,就要就環境中分別一切相。本分雖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別一切相,及要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又本分不說善男子善女人,而說諸菩薩摩訶薩,是因為菩薩是已成道的弟子,心體廣大,說明了付囑菩薩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當然照這個付囑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文章评论

大自在

[ft=,2,]阿弥陀佛!感恩师兄![/ft]

空宽

[ft=,2,]知道普通话的济公活佛?现代版的?[B][ft=#008000,3,宋体]祇[/ft]音奇就不像是济公活佛说的。[ft=#008000,3,宋体]祇是祇陀的简称,原音是“杰大”意为幽静。佛经说他父王打仗得胜归来,在树林休息,听到他出生的消息,就给他取这个名字,意思是战胜,其实意思是幽静[/ft][/B][/ft]

亲静

[em]e196[/em] 南无道济禅师[em]e196[/em] 南无道济禅师[em]e196[/em] 南无道济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