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 上 光 阴
文菡萏
星期六照例去上面的家,无非收收杂志,浇浇花。赤脚走在地板上,除了飘起的窗纱和脚边流动风,一切都是静谧的。陶罐里的兰花,不知疲倦地开着,只粉红一朵,却洋溢着无限的温情。那枝深褐色的干枝莲蓬,孤零零地躺在飘窗上,而瓶已不在。一想便知母亲来过,她老人家勤快,喜收,失手打破,亦是常情。也不过是个普通手绘小瓶,不沾古意,纯属景德镇小工艺品,因喜她晶莹剔透,洁白温润,瓶身又飘有两片墨色荷叶,便买下。在时不觉,每次进卧室,抬眼便能望其清姿,一旦不见,颇觉失落。稍做发呆,俯身细寻,竟不见一粒瓷屑。
再见母亲,也没问。倒是一日母亲忽然想起,说道你买的东西,也太次了,像纸片子,风一吹,窗帘一鼓,就碎了,下次我给你买一个好的,装上石子就稳了。母亲当然不懂薄如纸,声如磬这样的道理。
我亦不懂,但喜欢,也仅仅只是喜欢。过去附庸风雅喜欢过青花,觉得干净素雅,像情人的眼泪,隔空一朵,便滴落千年。现在知道了浅绛,一个略带粉意的名字。细腻幽微处不让处子,如刚抽新荷,肌质鲜嫩,清芬似水。淡粉浅绿中,点染随意,意趣横生,人物山水皆空灵,便觉得好。就想着,浅绛定是位粉衫女子,从晚清一直婀娜到民国,摇过无数红树绿浪后,悄然定格瓷上。亦想那时的女子真美,淡眉细眼,腰姿楚楚,裙带衣褶间藏有万千山水。不像今之女子这般尖利与高昂,即便穿上古装,戏里戏外总有几分扭捏空荡。终没有瓷美人这般内敛安静,娇媚可人。
自己身为女人最喜女人,骨子里又渗有一丝古意,遂不喜女子戴眼镜,好端端,遮去半壁江山,因自己戴,深知冷热雨雪皆不适,更深恶痛绝。就像给素盘箍金扎银一般,繁缛亦无奈。若是古之女子也这样行于市,画于瓷,不知该作何感想。一笑。
一次,在某论坛发帖《说元春》。第二日便有朋友过来留言,说曾收过一件道光年间的粉彩小缸,上面绘有元春,并附有细如青蚁文字两段。其中提到元春崩于寅年卯月,得年仅三十余,不同于高鹗续卷的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于自己推度暗合,看后颇觉惊喜,这无疑说我们一些前人并不认可高鹗。红楼成书乾隆,高鹗系乾隆三年生人,同属一朝,其续印于乾隆末年。但经嘉庆,至道光,世人置若罔闻,可见心中自有算盘。看红楼不想幽悬探佚,弄得整篇文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但也常有一些小想法飘过。朋友的瓷器倒是佐证了一段历史和那个时代人们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应该算作一个不小的发现,比一味虚谬揣度,强且有力。也知自己遇到了一个既深谙瓷器又稔熟红楼之人,遂回访了这个不回头斋先生的文存。
文章评论
春草
[em]e163[/em]
文静逸
[em]e163[/em][em]e160[/em]
空
晚上好一
飘雪
来了[em]e113[/em]
飘雪
先占个座,这会吃饭了,回头来欣赏!问好菡萏![em]e178[/em][em]e113[/em]
幽幽芳草
[em]e163[/em] [em]e163[/em] [em]e160[/em] [em]e160[/em] [em]e178[/em]
寒□冬
[em]e328157[/em]
淡雨清潆
一直喜欢才女的文章!谢谢![em]e179[/em][em]e179[/em][em]e163[/em]
进退形藏
了不得
秋水翦清眸
[em]e163[/em][em]e175[/em][em]e179[/em]
一米阳光(禁言中)
欣赏姐姐新作,问好秋怡[em]e100[/em]
冰清玉洁
拜读姐姐文字[em]e179[/em][em]e163[/em][em]e160[/em]
天山明月
但愿我们都如同这瓷上的光阴那该多美哟,问好菡萏大姐姐,[em]e160[/em] [em]e177[/em]
雪莉*拒闲聊*
喜欢你的文字!篇篇精彩!
海的女儿(叶琪馨)拒闲聊
你的文字亦也有红楼梦的韵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