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孙吴路(上篇)
原创文学
心情处于低潮的时候,忧郁得像青苞米。莫若驾单车踏破兴安山缺,放轻松。农历乙丑年三伏里的一天,早7点半,我与柯曼从黑河市区出发沿 202 国道骑车去孙吴,往返 200 公里有余。此行是今年第一次长距离骑行,心里不免揣揣的。在以前的文章里,对孙吴的路况及其骑行难度也有描写:驱车兴安,岭岭相连,非体力足者而不能达也。
今夏黑河低温多雨。出城不远,看到国道两旁不少地块还处在泥泞之中,更有许多旱作物如水稻一样栽种着。有辆带拖车的小四轮呼啸而过,驾车者是典型咱东北庄稼人打扮:黄瓜色的军帽配大酱色的西服。黄瓜蘸大酱,对路。拖车上面载着水泵,还有白色的管子,估计是抽水用的。农民靠天吃饭,尽管没有了农业税,但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个劲儿上涨,想过好生活,换顶大酱色的将军尼帽子,还得铆劲干。
再说国道北黑段正处于高速公路改造过程中,很多地段都打上了标语口号,是什么“抢晴天战雨天夺取 09 夏季攻势全面胜利!”等等。想来这也是 40 万亿拉动内需的一部分,但更多的钱是蹽到股市、楼市,忽悠老百姓的钱、抢地王去了。当然,拉动内需还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貌似给你便宜点,是为了套你从兜里掏更多钱,不掏也行,等着贬值吧。
往前行,国道 15 公里,锦河道口,那《闯关东》影视基地广告的大牌子,像个粘网竖在半空中,闯关东的“朱开山”在上面是一脸沧桑加一脸无奈,热情好客的他招呼着众人来家里做客,却要收门票的。在西岗子道口附近有一条河,名为公别拉,公别拉河是坤河上游,坤河素有欧洲田园风光之称,我以前写的《坤河游记》对那里有介绍。柯曼刚参加工作时在西岗子,对西岗子有感情,拿出相机对公别拉河拍照个不停,似在找回旧忆。今年雨量大,河水凶猛,激流卷着树叶枯枝流向远方。我喜欢这样有激情的河流。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听到这首歌就要说一段历史故事,在锦河与西岗子之间,有刚才路过的百年老村窦集屯。提到窦集屯,要道出一位清朝康熙年间的绿林好汉窦尔敦来。戏曲《盗御马》、《连环套》等剧,描述了窦尔敦的英雄气概,使许多人对他的传奇经历惊叹不已。传说中的窦尔敦脚穿铁鞋、手持虎头双钩,为人刚正不阿,曾发动过反清起义,提出了“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口号。他也因此成为清庭的眼中钉,清庭几次派兵抓捕他,都没有得手,最终设计连环套抓住窦尔敦,将其流放黑龙江,窦集屯也成为窦尔敦后裔生息繁衍的地方,至今还有几户窦姓人家。几百年后的我,透过茂密的村旁绿树,看见一排排崭新大瓦房,干净整洁的院落,孩子在绿荫下嬉戏,庄稼地里农机具在除草。窦集屯正向小康生活迈进,尽管路还很遥远。窦集屯,已寻不见当年历史的痕迹。
在屯边有一集雨而成的浅塘,塘面白鸭嬉水,树影婆娑,一派田园风光。我不禁诗兴大发,酿诗一首。
看啊!
在祖国的东北角,窦集屯那疙瘩
有一群不知谁家,但俺琢磨是老窦家的小白鸭
一、俩、仨,曲项向天——嘎!嘎!嘎!
瞧啊!
它们穿着白色的绒毛大褂,带蹼的两只红掌把清波拔呀拔
清波水成纹兮,好似俺心翻浪花
那啥!
善良的姑娘呀,俺该怎样向你表达?
才写了开头,诗歌待续,骑行继续。话说国道 40 公里处,是曹集屯村,曹集屯是地道的东北小村子,有最古朴的东北农村的风情,也有最正宗的东北农家菜。我看过张天瑜写的关于曹集屯的文字:“一望无际的雪啊,成堆成堆的豆杆,远处的近处的犬吠声起伏不断,从房檐挂下的冰溜子都快挂到窗前了……终于到了吃饭的时候了,我也是第一次吃到了纯正的杀猪菜,满满的一大桌,有猪肉炖酸菜、溜肉片、溜腰花、猪血焖子、白肉片、猪肝片、溜猪肺、溜豆腐泡、拌黄豆丫、拌绿豆丫、拌干黄瓜片、拌木耳……还有 60 度的小烧……”
曹集屯原有一公路收费站,现已撤销,因为燃油费改税了。这一改也是有诸多好处,你买汽油点喷灯燎猪蹄,也是缴了养路费的,等于你已经上路了,正往北京跑呢,跑到北京把喜报。瞭眼一望才过辽宁沟帮子,加把劲再燎几筐!如今“曹集屯收费站”几个大字堆在一院落里,被荒草包围。原收费站建筑的单位牌子已改为“黑龙江省北黑高速公路 Z2 总监办”。
曹集屯有许多鱼塘,放养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等鱼种。在国道旁可看到三个鱼塘,可惜道左面的鱼塘已经废弃,水面上长满了水草。道右面有相邻的两个鱼塘,景致很优美。青青的草,碧绿的塘面,鱼儿吐着水圈,塘岸边一只水鸟伺机而立。我没有拍好这只水鸟,虚了,但我看到它飞翔的样子,自由又快乐。塘岸边有两座桦木小屋,长久日晒雨淋,褪尽银白尽显灰褐。屋外的锈迹斑斑的铁皮烟筒,飘来缕缕炊烟。
国道 42 公里,开始进山了。黑河地处小兴安岭山麓,孙吴在小兴安岭北坡,给我的印象就是从 42 公里开始进入小兴安岭的。因为肉眼就可以看出,从这儿开始是一条蜿蜒的蛇形路直插山顶,直入云端。
柯曼似有点小力气,飕飕地往前骑,一套海蓝色的梅花骑行服,很拉风。我由于摄影耽搁些时间,再也撵不上他了。我在同学圈里骑行有速度有耐力是公认的,为了保持名誉也要追赶柯曼。可不知为什么精力和体力似乎已达到了极限,又乏又累又饿,但我自认还是有意志的。记得小时候,我和我们井冈山向阳院儿的小泉走路顶牛了,谁都不让路,我俩就一直站着,硬扛!看谁能扛过谁。午后的烈日无情的照耀着我们,一滴汗、一斤汗……他突然哇哇大哭,转身就跑,边跑边哭:“小霄疯了!”我激动得振臂高呼:“红小兵战无不胜!”其实我没疯,我是用毅力战胜了他。我艰难的追赶着柯曼,或者也不是为追赶他,而是要战胜自己。原印象潮水在国道 52 公里处,骑到 57 公里时才进了潮水村。这一段几乎都是上坡路,倍感艰难。还有去年骑行路上也没吃什么,但那时有脂肪堆积,不饿,今年瘦了就饿了。
潮水隶属农垦系统,是红色边疆农场下属的一个生产队。这里生态保持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报载,曾有人看到上百头野猪旁若无人的穿越公路,悠闲地散步于山林。潮水是黑河至北安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优越。一般过往的车辆、行人,都在这里打尖歇脚。这里饭馆商店林立,生意兴隆。给汽车加水的水龙头就好几处,5 元加一次,爱加不加。我们找到去年吃过饭的“双燕小吃部”,但去年给我们甩鸡蛋汤,炒尖椒干豆腐,陪我们唠嗑的大师傅不在这儿了,换厨师了。老板说,潮水已停电三天,他家只有柴灶,有包桌的,恐怕等很长时间,要是着急可去别家看看。于是我们往村里面走,有挂一个幌子的“路路顺小吃”,决定在那儿吃饭。
路路顺他家看来是半农半商,大大的院子,里面停了各种机械,一台小翻斗,一台拖拉机,一台药剂灭草喷雾机,还有一台不知是什么机械,座机下面躺着两支钢瓶,钢瓶前面还有一个长方形上锁的铁匣子,长长的橡胶管子把钢瓶一圈一圈地围绕着……学过机械的我也研究不透这是啥东西。不琢磨了,饿肚子也没精神头,此刻就是给你穿拖鞋的导弹、长腿儿的土豆挠子也不好奇了。老板说,已经有一桌了,要等一会,但很快就好,她家有煤气罐,有炉灶,小师傅撒愣干活快。于是我们就进屋等着。贴里墙是一条长长的宰炕,既可以当凳子,也可以躺着,我骑车有些累了,闭上眼睛躺着等上菜。迷迷糊糊中听见话语声,又来了几位吃饭的,里面有善谈之人,嗓音特像患感冒鼻塞的唐老鸭,健谈,天南地北他都知道,说地球比月球大,保护地板那就打点蜡。他们点了小鸡炖蘑菇,还有一道不切丝也不切块儿是你可以用一顿老拳拍出来的黄瓜搁醋拌辣椒油。我们点了两个菜,一个小时后才上来,肉段烧茄子、尖椒干豆腐,还有两瓶雪花啤酒,两小碗米饭。看来真饿了,一碗米饭下肚,没觉咋地,空落落的,仿若丢失了爱情。就又喊:“姑娘,再盛碗!”方吃饱。潮水的菜价挺贵的,肉段烧茄子 18 元,尖椒干豆腐 10 元,邻桌点的小鸡炖蘑菇是 58 元。但饭菜是可口的,小师傅厨艺不错,是块打铁的料。吃完咂吧咂吧嘴正想出发,柯曼说他困了要打个盹,小憩 5 分钟,倒计时开始。
过了潮水,在国道 64 公里处,有一小夫妻养蜂场,节能砖搭建的简易房子,院里有几十箱蜜蜂。我和柯曼进去转了一圈,男主人说,现在正是采苕条蜜的时候,黑河优质蜜是椴树蜜和苕条蜜,但今年几乎没采到椴树蜜,有卖椴树蜜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椴树蜜。黑河还有百花蜜,百花蜜照椴树蜜和苕条蜜差一个档次。百花蜜具有清热、补中,解毒等功能,但很多人都认为能用百花蜜来治大病。小媳妇在炕沿上翻弄着花粉,花粉是小颗粒状的,红的、绿的、黄的混扎杂在一起。她说你们尝尝,捏一小撮放在嘴里,味道挺不错的。蜂花粉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等功能。苕条蜜 12 元一斤,花粉 30 元一斤。我们说回程时再买。在路上,我看到了苕条花,手指甲大小,灯笼状的紫色小花,美如伊人面,很耐看。
国道 65 公里开始,是一骨碌很邪乎的路,明明是坦途,又骑着特别费力。一看脉速表,每小时 13 公里不到,晕倒了。后来分析是慢坡路,坡度很小,但长达几公里,故一般人到这儿都觉得特累。好在路边有很多大标语字块可以读,可以解闷。有一条标语是“成为有发展……”的什么,就选了那个“发”字照了一张相,觉得不过瘾,正好标语的反面也有字,是给反方向过往车辆看的,有个“面”字,照了,凑一起就是“发面”,可以蒸馒头、烙发面饼了,心情自然是高兴的。
我们已经行进到了孙吴境内。在孙吴境内有很多草甸子,有塔头墩子,有草塘,还有许多野生白桦林。我喜欢这里的白桦林,仪态万千,有白白的树干,葱绿的叶冠,像一颗颗鲜嫩的小白菜;还有那一片白桦林,排着整齐的队列,沿着坡地草甸草塘一路长下来,诠释着什么是生命力;哦,我还看到草塘边那颗纤细的白桦树,还有它水中的倩影。它像冷傲的女郎,你可以感受到她的洁白美艳,却又无法靠近。但我猜想:她的内心,或许也是孤寂落寞的。
已经是下午 4 点多了,天气还是一样的燥热,太阳透过云层斑驳地照耀着大地。这是一大片田地,不规则的地块,种着各式各样的作物,黄的小麦,绿的是大豆。没耕耘的地方则是青草萋萋,远处米粒一样大小的羊儿在吃草,看不见羊倌在哪里,是躲到那片小林子里去了?说来从我内心来讲,是钦佩牛倌而讨厌羊倌的。因为印象里牛倌勤劳,羊倌懒惰。缘由是牛爱溜达,步子也大,放牛你得一刻不停的圈赶,放羊只要把羊赶到草地上,人就可以树下纳凉卖呆了。视线里还有个庄稼小院,一条窄窄的小道通向他家。夫妻俩在院里伺候着庄稼,女人身穿蓝色的褂子,头戴红色的头巾。这时天上竟飘下来雨点儿,不大,但也是噼里啪啦的。俄顷,一条彩虹从庄稼院后头的山上升起,彩虹映衬下的小庄稼院愈显生机勃勃。
又行一程,手搭凉棚抬望眼,悠然已见孙吴城。
文章评论
海冰
[ft=,2,]情在景中,情景交融,楚楚动人,好笔法。学习了。[/ft]
骑兵
[ft=,2,]写的很好,学习啦[/ft]
圆梦
文章写的很好 我也去过孙吴
we are 伐木累
[ft=,2,]本家兄弟好文笔,才子呀。[em]e179[/em][/ft]
/aiq~芳菲~
[ft=,2,][em]e179[/em]写的好![/ft]
红枫叶
[ft=#cc0000,,楷体_gb2312]《漫漫孙吴路》水怪写了从黑河骑车到孙吴的路途见闻与感想,说实在的,我佩服的水怪的体力和耐力,更佩服水怪的记忆力和表述力。[/ft]
海川
[ft=,2,]【[/ft][ft=,3,]从这儿开始是一条蜿蜒的蛇形路直入山顶,直入云端。】你看改成【从这儿开始是一条蜿蜒的蛇形路直插山顶,直入云端。】是否好些。还有你的相片都打不开,怎么回事?[/ft]
aixue
[ft=#ff0000,6,][B]写得好!春节快乐![/B][/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