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孙吴路(中篇)
原创文学
下午 5 点多,我们进入孙吴县城。孙吴隶属于黑河市,地处小兴安岭北坡,矿产资源丰富,山多林密,盛产木耳、猴头蘑、都柿、蕨菜等土特产品。孙吴是黑河市的交通枢纽,北黑铁路、黑大公路都经过这里。
我与柯曼骑着车子沿着交通大街缓缓前行。这条街上有三个交通部门:火车站、汽车站、交通局。孙吴不大,只有几条大街,在街口可以清晰地看到南面绿色的群山,这里空气新鲜,整个城市犹如生活在氧吧里。道两旁还有很多平房,也有刚建好与未开工的楼盘。优质的楼盘去年每平方大致是 1300 元左右,今年肯定更是削着尖的往上窜,连小县城都这个房价,高!
我们找到去年住过的商贸招待所,他家已改成饭店,3楼还有客房,是4人间的,不安全。于是我们沿街骑行继续找旅店。见一个新装修的旅店,起名叫宾馆,一打听 100 元一个间,晕倒,走开,回头呸了一下。孙吴旅店大多是每床位 10 元,也有 5 元的,估计是平房多人间的。城边的旅店应该便宜些,又觉不安全,往回折。来到了火车站,“孫吴站”几个红色大字赫赫显目,站名由繁体字与简体字搭配组成,很怪异。拟人,就是上身穿西服扎领带下身穿大裤衩子懒汉鞋。旁边还有“中国移动引领 3G 生活”的广告,也只不过是移动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垃圾不成熟的资费昂贵拿刀抢钱的产品,谁用?在火车站照了几张相,骑行照,穿着新买的骑行服,自我感觉还算良好。
我们找到了火车站旁的大河旅店,双人间 25 元,砍价不妥。老板说“要是 20 的话,早订出去了。”是呀,房子不同水果蔬菜,不怕空。但咋不想想,空一晚上是啥也挣不着的,想也想不通。一看房间还算干净整洁,就进驻。休息片刻,出去找饭馆吃点饭,中午吃多了,尽管还不饿。
想吃锅烙,来到火车站旁边的“可心砂锅”,要了一锅,分别是肉馅、角瓜鸡蛋陷的,18 元一锅。一瓶啤酒、两个饭馆自己家腌的流油的咸鸭蛋。柯曼想喝粥,小米粥来一碗,老板说,一碗一块钱,再添就不要钱了。柯曼说:“那俺从第二碗开始喝。”锅烙与粥需现做,等,厨房里一阵锅碗瓢盆磕碰声响,打鸡蛋、剁肉馅、熬粥,老板兼大厨忙得不亦乐乎。我俩往碟子里扒着蒜瓣,咸鸭蛋啪地磕坐在桌子上,掰开了一次性木筷,酝酿情绪,摆开了吃饭的架势。老板家从五常来个亲戚,50 岁左右男子,善谈,和我们唠嗑。五常素以产大米著称,据称“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可以吃到 5 两五常大米”。但我们更多是谈论着今年的天气,天漏了!就没有个晴的时候。这时老天倒也配合,外面立马下雨了。
雨很急,打在窗户上的雨滴,变成了一条条的雨线,路上的人行色匆匆,树叶着雨更传达着凄凉之意,心里莫名地泛起淡淡的愁。忽记窦集屯那首诗,才写了开头,遂在心里继续构思着:
一只饺子
两只饺子
一群饺子在锅底儿码出
一轮圆圆的月亮
一颗雨珠
两颗雨珠
无数颗雨珠在地儿上汇成
涓涓的小溪
你的月亮照不到我的小溪
一个在云里
一个在原野
锅烙已烙好,底儿是焦黄的一层嘎巴,闪着油花,香气十分诱人。我们已无语,埋头吃着。食罢,回到旅店。旅店略显阴冷潮湿,靠墙的水管也渗出了水珠。窗外雨歇,凉意未去。发了一个短信,等待中入睡。
一觉到天明,新的一天开始了。早晨 7 点多,太阳不高,给许多物体留下长长的影子。恰若,我心中你的影子,是何时潜入到我心里来?忽明复忽暗,令我神伤。
早餐,想简单吃点,因为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苦,在挨饿,从胃上声援他们先。来到了“信誉馒头店”,点了两碗豆腐脑,一人一碗。说实话豆腐脑我好久没吃了,倒也想吃着看。柯曼要个花卷,他喜欢一片一片掰着吃。我问素馅的包子都有啥?老板娘的母亲,一位说话挺哏的老太太说:“有韭菜、角瓜鸡蛋的。”这两种陷儿都是我爱吃的,我说:“一个韭菜鸡蛋的,一个角瓜鸡蛋的,停!两个韭菜鸡蛋的,两个角瓜鸡蛋的。”老太太说:“我们这没有韭菜鸡蛋的,也没有角瓜鸡蛋的,”看到我有些惊讶,方说下文,“有韭菜角瓜鸡蛋混在一起的。”她还有词,“你吃到肚里也是混到一起,我先给你混了!”她端上来两个,我说要四个,她说你吃着看。嗯,吃着看,我三下五除二,两个包子下肚了。她又给我端来一个,还说你吃着看,我三下五除二……然后,很自豪地说:“再来一个,韭菜角瓜鸡蛋混在一起的!”
温饱之人心情好,瞅啥都乐,爱溜达。我与柯曼决定去早市儿逛逛,沿着交通大街往那面走。在火车站与汽车站之间繁华地带,有许多家农机公司,农机配件商店。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别看现在农业、农机不吃香了,早年间那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都奠定了农业是立国之本,以及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故一般农业、农机等单位都位于城市的繁华位置,越是小城市越这样。在一公司的院子里看到小四轮子一排排地摆在那儿,还有小型的自走式大豆联合收获机。这台是轮式的,北方收获季节多雨,不如履带式的把握。我们在客运站前留影,客运站早已褪尽铅华,被火车站抢尽了风头了,这也怪不得谁。
穿过一无名混凝土桥,来到早市儿。接近散市的时间,穿橙色马甲的环卫员已经开始从外围清扫了。桥旁边的亭子里、树荫下,有晨练的人们,打扑克、下象棋争战犹酣。市场还算繁荣,推车的、摆摊的、东瞅西望卖呆的。菜的品种也不少:茄子、柿子、蒜薹,黄瓜、辣椒、大白菜。市场里同时充满了各种声音,很嘈杂。“没长眼睛啊?赶个小破毛驴儿,吓人倒怪的。”“你腚乱晃,俺知道你往哪儿拐?”“两块五包圆了!”“过了这个村就只有牙科医院嘞!”“多大了?”“半拉多月了。”“大葱啃大鹅了!”“小鳖犊子还挺尿性的。”“柱子,你嘎哈去了?驮着火鸡崽儿满市场乱出溜,也不吆、吆喝吆喝,原先那啥你妈妈单位的铁心兰她二、二、二姨妈就是那谁盘个鸡窝头的胖大婶满市场找了你一早上不见你个影儿,你也不四处撒嘛撒嘛,眼珠子直勾勾的像芙蓉姐姐你又不是,知道的知道你是在卖火鸡崽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驮着宠物火鸡崽儿在遛弯儿,她要买你的火鸡崽儿,啊就、就这个火鸡崽儿能长到二、二、二斤吧?奶奶个熊,今天磕巴怎么大发了?我就、就不唱着说!”
我们担心潮水停电,吃饭耽搁时间,决定买点吃的带着路上吃。浆子、大果子好吃但携带不方面,放弃。葱花饼不错,薄薄的黄黄的,如果配上一碗鸡蛋甩袖汤就更好了,那年我去富裕县出差,就是这样吃的,印象深刻,当时觉得已经过上共产主义生活了。即使没有鸡蛋甩袖汤也不打紧,葱花饼也略有滋味,就着榨菜、咸鸭蛋吃也不赖。但柯曼说葱花饼热乎的时候好吃,到中午凉了就梆硬了。他相中的是发面烙饼,巴掌大小的发面烙饼是一位小媳妇烙的,在一个大簸箕里盛着。小媳妇热情地招呼着柯曼:“帅哥,吃烙饼不?”柯曼站住了,看了看小媳妇,又相了相烙饼自言自语道:“这饼不怕凉。”问,“多少钱?”小媳妇回答:“五毛钱一个,一块钱俩儿。”柯曼说:“来俩儿。”回头对我说:“要么?”我正不置可否间,小媳妇说:“还有红糖的发面烙饼。”我说:“来两个红糖的。”小媳妇说好,并告诉我们,饼一面粘有几粒芝麻的是红糖的,光秃的没粘芝麻的是普通的发面烙饼。又补充道,她家是纯碱手工制作。
觉得还要买点什么,看到有水蜜桃的摊子,卖桃子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戴着白色遮阳帽。一打听3块钱一斤,柯曼问这桃子好吃么?回答说,好得不行了,甜掉你下巴。挑了 4 个大的,共花了 6 块钱,左手饼右手桃子往回走。路过人民广场,到里面转悠一下。人民广场总投资 975 万元,占地 1.8 万平方米。广场西侧是一巨型的罗马式回廊建筑,我揣测其功能应该类似家里的屏风与电视墙的结合体。这样的建筑很亲民,不是样子货,老百姓下雨的时候可以里面避雨打扑克。时间比较早,广场上人不是很多,有几个滑旱冰的小孩,还有用童车推着幼儿散步的年轻小夫妇。在回廊旁发现一辆久违的“永久牌”自行车,倍感亲切,与它合影留念。“永久牌”是首批中国十大名牌之一,与茅台酒并列。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上世纪 70 年代家庭 3 大件。当年一台永久牌自行车大致 150 块钱左右。那时一般人,平均月工资几十块钱,一套房子也才千儿八百的。
我们往旅店走,路上碰到那位卖桃女收摊,蹬着三轮把家还。大老远的回头朝柯曼莞尔一笑,是科曼告诉我的,因为他看到了,同时也接收了她的全部笑容,肯定也回以君子般的一笑。
再往前走,过了老三粥铺,有许多家庭妇女在一门市前坐着摘剪着什么。一堆堆黑秋秋的细长的干货。后来知道是蕨菜干。我们仔细地端详着蕨菜干,那老板娘从屋里走出,看到我们的服装很特别,还挎着相机,以为咋地了呢,和我们唠起磕来。她家的蕨菜都是出口韩国的,韩国人老爱吃了,大长今给皇帝做的菜就有蕨菜。老板娘说,有一阵子,那皇帝胃口不好,吃饭愁死个人,啥都不乐意吃。端来红焖肉炖粉条子,满满一大盆,说扔掉,连盆一起扔掉!又端来小鸡炖蘑菇,上尖儿一大碗,说给俺撇远远的,撇煤棚子顶上去!直到大长今端来了“笨木樨蕨菜”,木樨是桂花的别称,一般都把炒鸡蛋叫木樨,是因为两者颜色、形状相似。大长今端来的是大笨鸡生的蛋炒的,所以又叫笨木樨蕨菜。皇帝吃完咯咯地乐起来,活牙漏齿的蛮可爱,撩起衣大襟一抹嘴巴子,打个嗝,说:“下次多放点盐哦。”接着做起了广告,“也许您正为高血压、头昏、关节炎、走道顺拐犯愁吧?经常食用蕨菜吧!”柯曼也拿起一根,但我想他肯定不是为了治病,放在嘴里尝了尝说不错,味正。我们走时,老板娘遥空挥舞着手说:“帮宣传呀。”
到旅馆退了房间,并吃掉了那四个桃子,水蜜桃不比黄桃,但也香甜爽口。已近 10 点,该是踏上回程的时候了。懒懒地骑着车子在孙吴大街小巷转悠着,是为作别。孙吴不大,10 多分钟可以转完。离别愁绪忽起,自己也颇觉奇怪。我喜欢这座山上的城市,更喜欢这里人们安居乐业的恬静的生活。还喜欢,低矮的平房与房前屋后的菜园子,城市的变迁,这些在黑河已经很少见了。谁家的菜园子种满了油豆角与丝瓜,谁家的门前爬满了青藤与喇叭花。
再见了!孙吴,有时间我还会来。
文章评论
海冰
[ft=,2,]小县城经济在发展,勤劳的中国妇女,为生存而忙碌,有的开店:有的卖水果:有的卖早点。不亦乐乎。20多年没有去过孙吴,她变化在你的笔下栩栩如生,亲切而自然。[/ft]
媚儿
写的真好,照片拍的也好。让我回想起了很多往事。
青鸟
[ft=,2,]历历在目,犹如就站在家乡的街道上,被四面的乡土风情笼罩着,怀抱着,感动着。谢谢你,幽默质朴的语言与视角,与俺们孙吴相映成趣。[/ft]
落叶~
[ft=#006633,2,]能在这么遥远的地方有幸看到 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12岁离开那里很怀念 回忆起童年时代就像昨天 时间过的真快呀 20年过去了[/ft]
红枫叶
[ft=#cc0000,4,楷体_gb2312]极强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构成一幅展现生活,让人耐看的好文章。[/ft]
燕子
[ft=,2,]随着你的文字和图片,仿佛又回到了我学习和生活了多年的家乡,既熟悉又陌生。[/ft]
华东餐饮
[ft=,2,]你结了咱乡愁,有空到黄旗营子拍几张[/ft]
透心凉[em]e328139[/em]
看样子,你是很早以前来的孙吴了,觉得你把孙吴描写的太好了,让我难以相信这是我从小待到大的地方,现在的孙吴与你描写的好像又有改变了呢,变得越来越好了。
透心凉[em]e328139[/em]
看样子,你是很早以前来的孙吴了,觉得你把孙吴描写的太好了,让我难以相信这是我从小待到大的地方,现在的孙吴与你描写的好像又有改变了呢,变得越来越好了。
久伴他丶不离
孙吴现在的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