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个人日记


在第二部的读后感里,我以期待和虔诚的心情写下我非常良好的祝愿,我以为我看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希望一切苦难都是美好的开始,希望第三部展现给读者的是和谐自然的人文环境和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再没有饥饿与贫穷,没有动荡与苦难。事实上我太一厢情愿了,或者我的想法太幼稚了,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般美好,这就是《平凡的世界》所要展示的内在本质与核心,在这婆娑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总是祸福相伴,即便顺境中也残缺和栖惶。
明明让我觉得困境里孕育着希望,贫穷中蕴藏着发展 ,磨难中包含着圆满,挫折中感受到坚韧和力量,我以为一切都像我想象的那般美好,所以我也希望故事也会向我想象的方向发展。而但凡励志的小说作品的模式都是这样,主人公都要历经千辛万苦,饱受磨难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方能修身成仁,取得成功,就像我早期读过的狄更斯作品《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一样。
然而作者还是用他沉重的笔触来描述平凡世界所赐予给人类的苦难和生活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包括伤痛,疾病,破产,死亡,还有龃龉与背叛等等。当然也浪花和惊喜,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跟着作者的写作进程我们或悲或喜,或扼腕叹息,或泪雨纷飞,或肝肠寸断。众多的人物通过铺陈都在第三部作了了结,可谓盖棺定论,一一亮相。
首先,孙少安遭受破产的重创,曾一败涂地,负债累累,一度红火的生意关门大吉,连乡亲们的工资都开不出,由受人敬佩的业主,变成一穷二白的债主,遭受村民的诟病与讥讽。一年的痛苦与蛰伏,终于掌握时机,主动出击,东山再起,承包了规模较大的大型砖厂。宛如凤凰涅槃,以全新的姿态重新杀入商界,从此势不可挡,财源滚滚,成为名符其实的石圪节乡首富。致富后不忘乡亲,除聘用农民工外,还拿出巨资办学,支援家乡建设,成了响当当的农民企业家。他们孙家由过去最穷瞎的困难户变成最富裕最和睦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而孙少平的命运也是好事多磨,跌宕起伏。在铜城大牙湾煤矿,号称中国的拉斯维加斯,环境是那么恶劣,在危险的掌子面,他们像苦役一样的劳作。这是个奇特的生存部落,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卑俗,新的与旧的,全部混杂存,交织在一起。沉重的体力劳动没有压垮他的身体,为家庭,为自己,为妹妹他贡献着他青春的热血,他充实,快乐。
而恋人小霞的牺牲却险些将他打倒,他几乎丧失活下去的勇气,靠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分散他椎心泣血的痛苦,当他来到两年前他们约定的地点,黄原古塔山后面那棵杜梨树,已经物是人非,佳人远去,爱情留下的只有痛苦和思念。 他感觉出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这一瞬间,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奠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这应该是本书的高潮部分,浪漫唯美中带有悲怆和凄凉,让人泪流满面。
洪水夺走了晓霞的生命,这个才华横溢,这个出身高贵,品性高洁的女孩子,为救落水儿童光荣牺牲, 鲜活而蓬勃的生命消失,让人无不感叹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她还未享受爱情的甜蜜,就像瑰丽的焰火,消失在天边,香消玉殒,让人扼腕叹息。她与孙少平的爱情堪称完美,结局却那么惨痛。
……新的体制下的农民再也不是单一的春耕秋收,富余的时间他们开展其他产业,养鱼,养蜂,出外打工。生活在磕磕碰碰中迂回前进,尽管步履趔趄。传统的观念在渐渐消失,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逐渐显现。新旧交替中有阵痛,有无奈,也有悲伤,但是传统的孝道和勤俭还是没有丢失,孙家的几辈人的尊老爱幼以及吃苦耐劳,还有行善积德,扶持弱小,照顾乡亲,在困难中矢志不移不忘初衷的行为堪称典范,是贫瘠的土壤中开出的灿烂花朵,所以才有以孙少安为代表的一代杰出青年。
而金波的爱情也是非常遗憾,为寻找初恋情人,回到曾经的部队驻地,但却没有佳人的踪影,只有那哀婉缠绵的歌谣,在西北空旷苍凉的天空回荡,在悲怆地诉说曾经的美好情感。爱情对于金波来说是不尽的煎熬,不尽的折磨,像冰霜般严厉,烈火般烤灼,但爱情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男女永远是那样自然,同时永远让我们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议。
生活虽然有残缺,但也有圆满,平凡的生活中也有惊喜感慨,比如兰香,这个名牌大学生,是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事着高端的科学研究,心系浩瀚的宇宙,她和高干子弟吴仲平的爱情就像中国的居里夫人的爱情,真的是志同道合,比翼齐飞,是才子佳人的典型代表。
而在官场上显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田福军的升迁还有田福贵的失势,以及一大批官员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高凤阁在洪灾中的失职,说明要顺应潮流,要为民办实事,既要有纵横捭阖的能力,又要有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官场上的神秘莫测,仕途上的复杂多变,政绩的大小 最终靠民意来检验,得民心者得天下。
孙少平命运多舛,特别是爱情的发展是一波三折,虽然他只是个“掏炭工”,但由于人品高贵,吃苦耐劳,富有奉献精神以及男人应该具有的一切美德,虽然地位低下,出身卑微,但总能获得异性的亲睐,晓霞不在了,却获得班长的遗孀还有同村大学生金秀的爱情,他甚至拒绝了留在省城发展的挽留,回到大牙湾煤矿,回到惠英嫂的身边,拒绝了金秀纯洁的爱情。
孙少安虽然生意兴隆如日中天,但非常遗憾的是失去了他亲爱的伴侣,那个坚强乐观勤劳善良的女子,一直他的左右手,是家中的顶梁柱,但在家境富裕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离开人世,是多么令人惋惜。
......
就是这样一部堪可传世的优秀作品当初却遭到全盘否定,评价是远不及他的另一部中篇《人生》,不相信是《人生》的作者所写,只有两位评论家力挺,最终得到出版,并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命运与书中人物的命运一样,好事多磨,历经坎坷,事实证明这是一部非常温馨朴实又非常励志的小说,就像黄土高原上的贫瘠土地一样,既有泥土的土腥,又有植物的芳香,朴实自然的像奔腾不息的河水,一路向东不复回。而这位出身寒微,令人敬仰的农民作家,在他完成第三部的时候,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成了他留存人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命的绝唱。其身世,其作品 留给后来人去品味 去研读和欣赏。
愿作者的在天之灵感到欣慰,他那亲爱的故土乡亲,已经今非昔比,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时代在前进,新生活赋予给人们的是更高层的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与快乐,一个和谐富裕的中国正在崛起! 

文章评论

惠风和畅

写得好!先给你点个赞[em]e179[/em][em]e179[/em][em]e179[/em],关于《平凡的世界》这部书,我改时再和你交流。

安之若素

平凡的世界姐姐读出了不平凡[em]e100[/em]

惠风和畅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我读完很久还在回味,有几个观点很想与你交流。我认为作者路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其一、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就好像古人创作《天仙配》一样,路遥是渴望贫困农家子弟能被富家女子或高干女子爱上,没有结果也行,所以就有了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与田家姐妹的爱情,又因为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在写到第三部时,只能牺牲田晓霞,不然她和孙少平的爱情发展是无法写不下去的。2、关于对孙少平的个性气质和他坎坷命运的描写,从我所知道的《面相学》的知识对照,是不成立的,一个人的面相和气质的好坏与他的人生境遇是成正比的,好的面相气质就有一个好的人生境遇。还有,我深深体会到人穷志短,马廋毛长的滋味,孙少平在高中时连一份丙菜都买不起,是班上最穷的学生,能自强不息把书读好就已经够知足的了,是不可能还那么风光的。3、就是这部小说作者笔下的人物的爱情、婚姻、家庭大都是残缺不全的,然而,我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家庭应该占70%以上是完美的。这是因为作者自己的婚姻不美满,导致他笔下人物的婚姻都不能美满,也是作者心中的阴影所在。 我的观点是否合情合理,请你雅正。

惠风和畅

还补充一点,从遗传基因上说,一个真正贫苦农家按常理是不可能降面相好、气质高的人才的,如果有这样的人才降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祖坟上冒青烟了,那必定也就有相匹配的命运。

冰飞(拒聊)

一篇不可多得的读后感!!!!欣赏!硬生生把文章写成似读后又似散文的美文!赞一个

王老大

读书写感想'现在'难得'欣赏好文章'祝你在伏热深夏康健夏安!

宁河甘霖

再次欣赏梦想老师的这篇滔滔不绝的读后感,真的是荡气回肠。文末,情未末。[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