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渐近情更怯
个人日记
转眼已是腊月二十七,记忆中老年人置办年货有“七炒八炸”之说,意思是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要开始炒制瓜子花生薯片,腊月二十八则要烹炸丸子面点排骨,二十九卤煮猪头猪肝猪尾。在物质贫乏的岁月,父辈们节衣缩食把好吃的留待年节那几天,尽量把年节办的丰盛圆满,孩子们在过年时能穿新衣,玩花炮,吃美食,一到腊月二十几我们就像尾巴似的跟在祖母或母亲的身后喜滋滋地看着她们长豆芽儿,做豆腐,杀年猪,殷勤地帮着抱柴火烧火,眼馋地看着她们煎炒烹炸。当厨房里热气腾腾盆满钵满香气四溢的时候,忙碌的祖母和母亲知道我们早就垂涎三尺了,总会疼惜地往我们嘴里塞上几个香甜的红薯圆子、刚出卤锅的猪尾巴、烟熏豆腐干儿,每样美食吃几口不一会儿我们就吃得满嘴流油饱嗝连连,这时候我们不再献殷勤,火也不想烧了,找个借口开溜,溜出门时还不忘把口袋里装满瓜子花生核桃柿饼,出得门来一群群孩子就会拿出自己的零食炫耀和交换。
腊月二十七八这两天大人们要准备很多吃食,正月家里来拜年的客人,必得抓出四至六个干果盘子,煮上一碗甜酒鸡蛋。这时候几个盘儿里的内容最能反映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待客诚意,所以谁都不敢小觑。我们家当时因为父母的勤劳苦做,家境富裕殷实,每年炒炸的干果面点品种丰富数量乐观,母亲把各种干果点心用大塑料袋封存放在农村家庭必备的木制大方柜里。因为储存得当,我们的点心一般能吃到春季开学后的三四月份,那时候每天早晨上学,我们衣服的两个口袋装得鼓鼓的,放学第一件事不是扔书包而是直奔木柜挑三拣四找吃的,直到那两个大木柜空空如也,我们才会逐渐失去热情。
十二岁以前还盼着过年,少年时期已不屑于过年,中年以后便害怕过年。年关渐进,办年货的队伍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喇叭震天,菜市场里沸腾喧嚷,商场里热火朝天,收银处队伍成龙。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匆忙热切的人群,看到慢如蚁行的车辆,看到张灯结彩的树木。眼睛所到之处,耳朵所听之处,没有一人不是在开心疯狂地采购。广场上各单位团体的节目花样繁多争奇斗艳,锣鼓喧天的闹着,努力营造浓浓的过年气氛。可是物质的丰富,文艺的热闹,都无法激起我对年节的热情。成家立业以后,年节对我们来说就是采买吃喝消费,打牌赌博熬夜,简直没有值得期盼和回忆的东西。
往日置办年货要忙一大家人,现在写好采购计划,只需带足现金,上街几小时就万事俱备,生的熟的半成品要啥有啥,实在不费什么力,大大解放了劳动力,让我们还有时间上网看电视。现在,年货基本备齐,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了,却总是忆起儿时缺吃少穿时过年的快乐。或许幸福是与年龄增长,与物质丰盈成反比吧?人一长大就感觉过年不好玩,没年味儿了,要问年味儿在哪里,我说:年味儿在童年记忆里。
(当一切准备停当,我只能百无聊赖坐等新年钟声响起,依依不舍地与地与2014年告别!)
2015年2月16日
文章评论
闻鸡起舞
文好,剪纸插图也挺好的。[em]e179[/em]
深海
借走了[em]e112[/em]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