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机日志
生殖股神经(L1,L2),在腰大肌内或表面分为生殖支和股支。
隐神经为纯感觉神经。在膝关节下方,隐神经分出髌下支(CD15,infrapatellar branch),分布于髌骨下方皮肤。隐神经还发出小腿内侧皮神经(medial cutaneous crural n.),分布于小腿前面和内侧面皮肤。隐神经分布区向前可至胫骨前缘,向远侧可达拇趾内侧缘。
临床提示:股神经麻痹使膝关节不能伸,髋关节屈曲受限,髌腱反射消失。
股神经(L1~L4),沿腰大肌外侧缘至腹股沟韧带,在其下方穿过肌腔隙至大腿前面。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股神经分为许多分支,包括主要由感觉支构成的前组(前皮支CD1,anterior cutaneous branches)和运动支构成的内侧组、外侧组(至大腿伸肌),以及随神经(BCD2)。隐神经进入收肌管,穿过收肌腱板,与大隐静脉一起经膝关节和小腿内侧面达内踝。
在小骨盆内,股神经发出一些小支(D3)支配腰大肌(B4)和髂肌(B5),还有一分支(B6)经腹股沟韧带下方至耻骨肌(B7)。股神经前皮支(CD1)分出稍晚,其中最大的一支沿大腿内侧下行至膝部。这些皮支分布于股内侧和前面的皮肤。
外侧肌支组(D8)包括支配缝匠肌(B9)、股直肌(B10)、股外侧肌(B11)和股中间肌(B12)的分支1支配股内侧肌(B14)的肌支(D13)沿缝匠肌内侧缘走行。肌支常发出数支分别到达肌的近侧部和远侧部。另外,肌支还发出小的感觉支分布至膝关节囊和胫骨骨膜。股内侧肌肌支还分支至股动脉和股静脉。
髂腹股沟神经(L1)沿腹股沟韧带走行,和精索一起进入阴囊,在女性和子宫圆韧带一起至大阴唇。髂腹股沟神经也参与支配腹部阔肌,感觉纤维分布于阴阜、阴囊上份及女性大阴唇的皮肤。
髂腹下神经(T12~L1)最初于肾后方,沿腰方肌的内面走行,然后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参与支配腹部阔肌。髂腹下神经发出两条皮支,外侧皮支分布于臀区外侧份皮肤,前皮支在腹股沟浅环上方穿过腹外斜肌腱膜,分布于该部和耻骨部皮肤。
闭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大腿内收肌群。神经沿腰大肌内侧至小骨盆侧壁,然后向下穿过闭膜管至股部。闭孔神经在发出一肌支支配闭孔外肌(AB1)后分为浅、深两支。浅支(AB2,superficial branch)走行于长收肌(A3)和短收肌(A4)之间,并支配这两块肌。浅支也发分支至耻骨肌和股薄肌(A5),其终支为皮支(ABC6),分布于大腿内侧面远侧份皮肤。深支(AB7,deep branch)经闭孔外肌表面下降,支配大收肌。
臀下神经:与臀下动、静脉伴行,由梨状肌下孔穿出,支配臀大肌。
臀上神经:与臀上动、静脉伴行,由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行于臀中肌与臀小肌之间,继与臀上动脉深支伴行,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梨状肌下孔: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下缘之间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下孔。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梨状肌上孔: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上缘之间各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上孔.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椅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臀中、小肌及髋关节静脉与动脉伴行。
臀上皮神经:由腰1~3;的脊神经后外侧支组合而成,臀上皮神经为第1~3腰神经后支之外侧支,在股骨大转子与第三腰椎间连线交于髂嵴处平行穿出深筋膜,分布于臀部皮肤,一般不易摸到。
穿出后的各支行于腰背筋膜的表面,向外下方形成臀上皮神经血管束,越过骼峪进入臀上部分叶状脂肪结缔组织中,至臀大肌肌腹缘处随着分层脂肪结缔组织变成分叶状结构,臀上皮神经也相应分成许多细支进入其中,支配相应部位的臀筋膜和皮肤组织。
臀上皮神经:为第l~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经竖脊肌外缘自胸腰筋膜的骨纤维管穿出,越过髂嵴分布于臀上部的皮肤。当腰部急性扭伤时,被固定的臀上皮神经易受牵拉错位而引起腰腿痛。
臀中皮神经:为第1~3骶神经的后支,在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的中1/3段穿出深筋膜,分布于臀部内侧和骶骨后面的皮肤。
臀下皮神经:为股后皮神经的分支,绕臀大肌下缘返向上行,穿出深筋膜分布于臀下部的皮肤。此外,臀部外侧的皮肤还有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
当耻骨下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能附着的股薄肌、内收短肌、大收肌(即内收大肌)的软组织损害时,直腿抬高将受限,其程度与病变程度成正相关,但膝关节能完全伸直,曲髋曲膝分腿及加压试验成阳性反应。如是此区病变所至,行强刺激推拿后疼痛和直腿抬高也将得到明显改善。耻骨下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外侧面附着处软组织损害会出现典型的坐骨神经痛以外,还会出现头颅五官等其它征象,其内侧面附着处的软组织损害时,会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病变征象,如耻骨上支及耻骨联合处附着的软组织损害时,将出现腹部及生殖系统方面征象。
原发性内收肌群软组织损害必会继发腰臀部软组织损害性病变,同时并出现相关征象与体征。向下传导出现膝关节内侧症状和踝关节内侧症状。如与髂翼外肌附着处软组织损害并存或与腰骶部软组织并存向下传导时将会出现膝关节病变征象(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所有征象),再向下继发性损害传导引起踝关节病变征象或跟底疼痛征象。
股内收肌群的主要功能是使髋关节内收及大腿外旋。两足站立时,股内收肌群的主要作用是稳定骨盆。在某些运动,如骑马、滑雪、攀登、蛙泳中,股内收肌群亦起重要作用。
当髋关节突然遭受过度外展暴力时,常使骨内收肌群于其起点处受损,重者可致肌肉、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长期遭受反复牵拉、损害,又可导致骨内收肌群的慢性损伤。
由于股内收肌群多应用于髋关节内收及大腿外旋等运动性较强的动作,该类损伤多见于运动伤,根据受伤当时的情况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2)慢性损伤:当内收肌群受到长期反复牵拉、磨损时,就可导致骨内收肌群特别是起止点的损伤,久之可引起耻骨部止点处的病理性改变,形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疼痛症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