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狗尾续貂中的平等

流言浪语

     啰里啰说唠唠叨叨扯了一大堆宗教,停下键盘敲击时突然茫然许多了。
    中国从来也没自绝于宗教以外,现在有考古明证的商代,就是宗教极为发达的时代,为了祭祀鬼神,杀奴隶已经不算啥事了,为了获得更大希望,杀平民、杀贵族、杀大贵族,绝不是稀罕事。至于巫术、萨满等宗教遗痕,在今天少数地区还可能看到影子的存在。道教应该是保留下来最完整、最本土、最有中国汉民族特点的宗教,儒家学说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直是中国主流思想的领袖,也有人认为儒家就是一种宗教--儒教。
图片
    此观点一直存在争论,个人认为儒教的确不是宗教,却起到了宗教的作用而现实存在。和说美国是个宗教国家不被人家所接受一样,中国不是个宗教国家。很多人都反对俺整个谬论,中国人都很迷信,拜菩萨的、拜上帝的、拜圣人的、拜老君的、拜土地爷的。。。咋被你这个流浪汉胡说成不是宗教国家了。先别急,还是用事实来证明吧。宗教国家概念并不是迷信的含义,而是秉承一个宗教思想,并以这个宗教教义来完成自己的人生理念。
图片
    中国确实不缺乏这样的人,也不缺少从事宗教事务的人员,但是就整个中国历史来看,没有一个宗教居于这样的地位。真正统治中国人,特别是主流文化的汉民族的,是周代礼制和
后来维护周礼的百家争鸣重要一支的儒家学说。
图片
    佛教进入中国是白马托经到洛阳的东汉,发展的较为缓慢,其原因是很难被中原汉文化所接受,一直到了禅宗的出现,彻底放下原教旨主义,走出了一条和中国国情具体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汉传佛教。汉传佛教的产生,是佛教史上最重要篇章之一,在当时并不显得鹤立鸡群,当迫害的火焰烧毁那烂陀的之后,当佛教在原地的消失之后,当继续星火相传的形式迫近之后,汉传佛教能承载香火重要一支,就显现出其历史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了。
图片
    今天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所奉行的佛教,就是由汉传佛教辗转传过去的,特别是日本佛教,在汉传佛教净土宗基础上,再次结合了日本的具体国情,形成了日本佛教。今天的日本佛教(之所以不重点提出朝鲜半岛佛教,是因为北朝鲜特殊情况,和南韩国当前盛行着天主教,而历史上,朝鲜半岛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
另外还有一支佛教传道西藏,是印度原本佛教和西藏原有宗教--苯教相结合,形成现代的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在165. 西藏梦3+藏传佛教篇中详细谈过了)。
图片
    放下景教不谈,天主教是中国从明末清初传入以来的波折起伏,始终未成为社会主流,倒是后来的新教,多多少少算是扎下一些根基。关于这一点,前面两章节中以作为重点谈过,不再多言。那么学组要问一句:站在中国人角度,怎么去看基督教?怎么认识伊斯兰教?怎么理犹太教?
 这个问题俺也回答不了,打酱油智商的流浪汉不论多么狂妄,也不敢对这个问题下定义,只能从数十年对宗教的一知半解中说说片面的、粗浅的、局限的、今天的看法。
图片
    兄弟从非洲经中东回来说了这样一句话:中东伊斯兰人毫不迟疑绝不容怀疑地认为,他们的宗教是全世界最好的。我想真正内在让他们这样自豪的并不是伊斯兰教各个派别,而是穆罕默德提出的平等看待每一个安拉的子民。不管是四大哈里发也好,不管是倭马亚与阿拔斯各个王朝也好,不管是奥斯曼帝国也好,不管是今天动乱不休的局面也好,谁遵守了这一条,谁就可以站稳脚跟称雄于中东,谁背弃了这一条,谁就会被安拉所抛弃掉。
图片
    基督教发端于游牧文化下的中东地区,我们知道,游牧民族早期和其它民族都有个共性--平等,只是游牧民族的环境特点这个平等观念要保持相当长的历史。相对而言,农耕民族是最不接受平等观念的,其次是高山民族,再其次是岛屿和半岛文化民族是。这和先进落后没有关系,是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且这样的表现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一定会随着条件的变化,世界的交流和文化相交融相互影响着,所不同的是,在不同时间和历史背景下,相互一想到多少而已。
图片
    英国作为岛屿民族能够接受基督教平等思想是带有一定条件的,是因为英国虽然是岛屿国家,却始终参与欧洲大陆事务,这使它的眼界要比一般岛屿民族开阔许多,特别是击败西班牙走向世界海洋大国以后,它的眼光已经不是英伦三岛了,而是着眼于全球的贸易和军事存在,即便是如此,今天和历史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英国不平等一些方面,如:
当英国大树基督教旗帜的时候,是介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当清教徒们要求真正进一步的平等时,整个英国社会是给予敌视和迫害的;英国保持了君主立宪制,而且这样的保持一直到了今天,等等等等。
图片
    清楚了这个道理就很容易说明白基督教内在实质了,基督教继承于犹太教,在亚伯拉罕那个时代,各个小国林立,那位国王占据承袭一块土地就是自己的领地,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谁可以生活,谁必须离开,谁要交多少税,犹太教的出现就是在追求相对的平等。将此定性为和神的契约,就是
为了表现出这个平等诉求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摩西时代,犹太人不但没得到平等,反而在埃及充当了奴隶,这样情况下,出现摩西带领族人走出红海的目的,还是为了追求平等。从某个角度将,如果不是有犹太教的观念,摩西是不可能有这样号召力的。十戒是对平等的最好总结的规范。他的直接后果,就是若干年后的大卫、所罗门犹太教最辉煌时代。
图片
    犹太人用自己的思想和武力,打出一片祖宗多少代期待的国家出来,终于站稳了脚跟而生存。严格说,这时候的犹太人在平等方面要超越于周围小国们,
犹太教的平等观念使得犹太人愿意为之奋斗,所以才会有以色列王国的出现。紧跟着问题就来了,王国的出现并走向高潮,一定伴随着不平等。中后期的以色列王国在平等方面,似乎没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周围国家了。这时候他已经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如同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一样,他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说摩西是在不平等中找到了平等方向的话,犹太教最高潮的王国开始,是走上了不平等的道路了。
图片
    罗马的欺压,教内的不平等等级终于催生出耶稣,不管今天教会宣扬耶稣生前如何神奇,但就思想来讲,基督教的平等观念要超越那个时代同期历史背景。这就是为什么基督教经历那么多曲折和苦难(必须承认那三百年对于教会而言是苦难的历程) ,终于登堂入室高居庙堂之上,成为西欧主流社会,特别是精神上的标准配置。
图片
   世界一切事物规律真是不让人一声长叹,谁也不可能永远正确,本性决定了天主教一定要为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平等去平衡一番的,最终利益占领上风,于是中世界出现了,十字军出现了,赎罪券出现了,奢侈、高高在上、不受约束的教会,开始了漫长不平等的神权统治。一方面教会需要王权来维护自己的神权,另一方面用教会在民众思想上的约束,绑架在与王权斗争的战车上,一点点让那些不低头的国王们不得不跪下来,匍匐在教宗的脚下。
图片
   有不平等时代,就有追求平等的人,于是宗教改革势不可挡的到来了,数百年的积累,使得马丁路德一点点星火,立刻燎原在西欧大地上,不但是民宗接受,就是那些底层的教士、高贵的国王们,也站在了马丁路德一边与教会为敌。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要比这数百年教会来的更平等,更让人们所乐意接受。
图片
    这次宗教改革的结果是:奠定了争取平等的新教出现了;奠定了今天世界奉行的国家出现了;奠定了人与人平等的观念出现了。这一点太重要了,重要到了不可救药程度,重要到所有基督教的人都应该感激程度。
图片
    个人认为:事物的发展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又身在其中,或是随波逐流,或是奋勇搏
或者推波助澜,甚至还有人兴风作浪。有一条是颠覆不破的真理,那就是优胜劣汰的大自然法则,我不能说没有宗教改革基督教都会走到历史帷幕中去,但要说,新教确实为基督教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之所以能得到这样成就,就在于对平等的追求。
图片
   一战以后这么多年以来,西方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高收入和中低阶层找相对的平衡,就是怕打翻了心中相对的平等,再出现个什么十月革命来,那场对他们来说的恶梦刚刚落下帷幕不到三十年,太让他们心悸于怀夜不能寐。
图片
    小时候(记得不准确,应该是十一二岁的时候)很喜欢一本书,就是非常出名的夏洛蒂勃朗特名著《简爱》,里面有这样一段简爱对罗切斯特的表白,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时不时莫名其妙的在脑中回荡: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天起誓,如果神也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放佛你我有一天将走过坟墓,站在神的面前时,彼此是平等的。
图片
   看到这里的时候,当时并不十分不明白为什么简爱这样说,只是凭着朴素的情感觉得她也道出了我的心声。二十年后的某一天读到英国国教时猛然清楚了:
图片
   罗切斯特是英国国教思想的代表,既有受到新教思想的影响,又有天主教的不可逾越。他渴望有自己真正的爱情,又不能不屈服于家族对财富需求的压力,娶了一个并不喜爱的女人,只有通过回避的办法来求得解脱。当并不非缱绻旖旎又一身傲骨的简爱来到身边时,他知道自己抗拒不了这份真情,又无法改变既有的事实,挣扎、苦闷使得他抓狂不已。
 图片
   生长在社会中下层的简爱,品尝到原有宗教体制带来的无数伤害,一旦有一线曙光她也要争脱出去,面对自己心爱的罗切斯特,简爱爱的不是他的庄园,也不是绅士的外表,而是那份在苦海中挣扎的心。当知道罗切斯特无法回避的妻子时,她放下了这段生活而离去。当知道已经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了然单身时,她在秋色霜叶落满小径中走来。简爱所做的一切,如同清教徒一样,追求一个平等,即使神没给她美貌和财富,灵魂上也是平等的。
图片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俺尝试着翻译一下:俺孔丘听说(别当真,这是古人文章自谦的习惯)各个诸侯国和大夫的家族,不忧患缺少财富而忧患于财富分配不公平,不害怕贫困而害怕不安定,所有财富如能够平等分配,不会有人感受到贫困的艰难,思想和睦了也能接受财富少的现象,大家也就安定下来不会动荡。这样了,远方不接受我们观念的人,可以用文德去教化他们,已经来的并接受的人们,就让他们安定下来。
图片
    
作为一介草民,百无聊赖中写完了四五十年来个人对三个宗教学习的总结,想起了夏洛特勃朗特通过自己塑造那个简爱的之口一番话,还来细细品味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这一番话。 加进了这篇狗尾续貂的日记是为了什么?

文章评论

凤凰涅槃

唠唠叨叨您写了一大堆宗教,知识匮乏的我看着晕[em]e134[/em][em]e134[/em],这片是我唯一看着不太像天书的[em]e120[/em][em]e120[/em]!

淡泊(茹)

十一二岁就喜欢名著《简爱》[em]e122[/em] 你图中的简太漂亮了,与相貌平平不符。[em]e113[/em]

那一抹淡紫

“ 作为一介草民,百无聊赖中写完了四五十年来个人对三个宗教学习的总结,想起了夏洛特勃朗特通过自己塑造那个简爱的之口一番话,还来细细品味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这一番话。 加进了这篇狗尾续貂的日记是为了什么?”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为了也能让朋友们更好的理解你前面的心得吧,总之我看了很有启发。

那一抹淡紫

我对《简爱》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罗杰斯特说的那句话“简,你今天穿的裙子是天蓝色的么?”给了人无限的希望和向往

招待所

咋能叫狗尾续貂呢,怎么着也得叫锦上添花呀,再或者意犹未尽!

招待所

有一点我没明白,按照你的谦虚度来说,不应该这样夸自己前面的日记为貂啊,开个玩笑的!

招待所

关于简爱我没有你们那么深刻的印象,但却有割肉般的疼,(*^__^*) 嘻嘻……那年刚刚买了个可以看视频的手机,有一天晚上失眠了,我不敢打扰别人,就悄悄的看了个电影就是简爱,结果第二天交了200元才能打电话,可心疼死我了,到现在都没在用那个手机。

招待所

那有那么多的平等啊,作为一个小老百姓,能够平平安安的不受欺负就是平等啦。

招待所

人活的就是肉体凡态,就需要吃需要喝需要面子,有金钱有交易就有不平等,但是人死了就不一样了,灵魂是不需要吃喝的,所以就没有金钱交易,按理说就该平等啦,但是又非得拿着阳间的那些事说事,哎,所以哪里有真正的平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