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盗墓的奇技淫巧

手机日志

 定陵地下玄宫全景
 

图片

 

   定陵地下玄宫外部是由23层城砖叠垒的“圭”字形封墙,考古发掘人员在一天之内全部拆除,金刚墙后面的秘密也随之暴露出来。这是一个六十多平方米的长方形隧道,前面连接着金刚墙,两壁用九层石条叠砌,顶部用灰砖起券,地面同两券一样,也由光滑的石条铺成。由地面至券顶通高7.3米,隧道后部与地宫大门相连。位于金刚墙内的地宫隧道,实际上是石隧道的最后部分,也是地宫的引导建筑,考古工作者把这部分建筑称为“隧道券”。券门之下,就是两扇辉煌威武的石门。

  又是一个未眠之夜。

  发掘人员聚集在木板房,极度兴奋地探讨着地下玄宫内两扇石门的奥秘。门内有石条把两扇大门死死顶住,使外来的冲击力无法破门而入,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块石条是谁放进去的?放好后人又怎样出来的呢?难道是殉葬的妃嫔宫女,在入葬人员撤出玄宫后,她们在里面搬动石块把门顶住?或者有鬼神暗中相助,搬动了石条?显然,这都是不可能的,哪些随葬的宫女妃嫔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就像抓鸡一样抓住后抛入地宫内,那就不是给皇帝陪葬,而成了给座山雕殉葬了。根据史料记载,殉葬的妃嫔宫女都是先被杀死之后,才和帝后的棺椁一起入葬。这一点,除奴隶社会外都被发掘所证实。况且,按照明代的葬制,只有皇帝皇后才有资格入玄宫,即使是名位尊贵的皇贵妃,也必须严格遵守这种制度,而绝对不允许入玄宫。明代虽有妃嫔宫女殉葬的记载,但也只是把这些女人用丝帛吊死后,另葬别处。是否地下宫殿还有别的秘密通道,在帝后入葬完毕之后,让工匠用石头把门堵死,然后再从秘密通道出来?既然要防止后人开门入宫,那么这条通道被堵死,工匠出来的秘道之门又由何人在里面封墙?假如这条通道被后人发现,工匠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前功尽弃吗?尽管在后发掘中,又发现两条通往地宫的甬道,但用工匠堵门的假设,还是被排除了。至于鬼神相助之说,作为科学考古的发掘人员来说,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妃嫔宫女和工匠在宫内封门的假设不能成立,鬼神之说又被否定,就只有一种可能存在,就是在帝后安葬完毕后,活人全部撤出,把门关闭,里面的这块石条自动将门堵住封严。那么又是一种什么力量使石头自动把门顶住而岿然不动呢?

  陵园内临时搭起的木板房中烟雾弥漫,议论纷纷,考古人员围在一起,提出一个个假设,又一个个在科学的分析中予以否定。谜团连着谜团,在大家的心里滚动翻腾,使发掘者心力交瘁。远处传来一声鸡啼,天就要亮了。

  第二天下午,考古队长赵其昌带人再次来到玄宫的石门前,研究开门的方法。考古大师夏鼐回京前叮嘱:“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稍作拖延,要尽快研究开门的办法。”当时在场者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位大师话中的真正含义,长年的发掘工作使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很少知晓外面发生的一切。直到地宫发掘完成后,众人才如梦方醒。

  赵其昌试图在石门四周找到像“指路石”一样的密码钥匙,但又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玄宫大门上的八十一枚乳状门钉,有的虽是后来嵌入雕好的凿槽之内,四周的石墙也严实合缝,找不出任何蛛丝马迹,寻找工作不得不回到查访文献史料上来。

  早在定陵发掘之前,赵其昌就在北京西郊、东郊发掘过几座明清时代的贵族墓。当时有些墓道的石门,是采用石球滚动的方法将门顶住的。即先在石门内侧做成一个斜坡石面,门槛处凿出沟槽,槽的顶部放好石球,用敞开的门挡住。入葬完毕,人走出门外,两门逐渐关闭,石球便沿着地面斜坡滚动,直到石门完全关闭,石球在两门交合处的一个更深的石槽内停住,门也就被堵死了。

  石球顶门为打开定陵地下玄宫之门提供了启示。从门缝看进去,石门之后可能是用一根石条顶住的。石球虽不同于石条,原理应是大同小异:在两扇门关闭时,将石条倚于门后槽内;人走出后,石条随着石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石条也随之滑向两扇门的中央,于是石门得以完全顶死。这个设想极有可能,而且也必将是如此,才能顶住如此厚重的石门。

图片

 

  原理已经弄清,就要设法挪开石条,开启大门。工作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终于从有关明末崇祯帝入葬的记载中,找到了大门洞开的“钥匙”。

  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领大顺军队拿下居庸关,直抵北京城下。

当天晚上,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遥望城外的火光,炮声不断冲入耳鼓,知道大势已去,在宫中折腾了一阵后,手执三眼火铳,率领几十名太监冲出乾清宫,骑马直奔安定门夺城而走。但此时安定门已经封闭,无法开启。外城也被攻破,大顺军队冲杀而来。崇祯皇帝只得下马,看看身边的太监已经跑掉,只有王承恩一人立于马前。君臣两人只好弃马登上煤山(今景山)。崇祯脱下外服,要过王承恩随身携带的笔,借着火光残月,在白缎衣里上写下了他的最后一份诏书:“朕自登基以来,十有七年,东人三侵内地,逆贼直通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崇祯皇帝把衣服挂在树上,将冠摘下,散开头发,披在脸上,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而亡。

  四月三十日,李自成与清兵交锋兵败,落荒而走。北京为清军所占。昌平县的几个乡绅出于对旧时君主的效忠,主动组织起来拿出钱财为崇祯帝发丧。崇祯生前未来得及为自己建陵,只是给他的宠妃田贵妃在十三陵区域的锦屏山下,建造了一座豪华陵墓。乡绅们便将崇祯和周皇后的棺木,运往田贵妃的墓中安葬。史料载:工匠于风雨中用了4个昼夜,挖开了田贵妃墓,见到了地宫大门。用一种叫做“拐钉钥匙”的东西将石门打开后,把田贵妃棺移于石床之右,周皇后棺安放石床之左,崇祯棺木放在正中。田贵妃死于无事之时,棺椁俱备,崇祯皇帝有棺无椁,于是工匠们把田贵妃之椁拆下来让给了崇祯。安葬完毕,关闭石门,填上了封土,明末最后一个隐秘就此淡出了世人的视野。

  定陵考古队的发掘人员从这段记载中得知,当年工匠打开地宫之门,使用的是“拐钉钥匙”。要打开石门,必须先推开顶门石条,但又不能让它完全倾倒摔坏,这就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拐钉”,顾名思义,一定是个带弯的东西……事情进展到这里,赵其昌一拍大腿,大声嚷道:“我明白了!”

  他找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半个口字形,像一个缺了半边的无底勺子。他拿到大家面前说:“你们看,这是不是拐钉钥匙?”众人恍然大悟。听来极为神秘的东西,其实并不神秘,一经出现在现实中,却是那么平淡无奇。

  10月5日上午,发掘队人员进入地宫,准备用自制“拐钉钥匙”开启石门。考古大师夏鼐因事未来现场,由赵其昌和老考古学家白万玉指挥行动。

图片

 地宫自来石图示

图片

 

拐钉钥匙破解自来石封闭大门图示

 

  地宫的石门虽深埋地下,但气势之磅礴、形态之巍峨、艺术之精湛,丝毫不比紫禁城的巨大城门逊色。

  隧道券内依然黑暗潮湿,气味熏人。尽管发掘人员已有一些了解,但面对这幽深的地宫和巨大的石门,心还是噗噗直跳。

  几支手电筒的光亮穿过浓雾与黑暗,照在两扇石门的开缝处。赵其昌手拿“拐钉钥匙”,将长柄的半个“口”字形钢筋竖起来,慢慢插进门缝。待接触到石条上部后,又将“口”字横过来套住石条的脖颈。一切准备就绪,他屏住呼吸轻轻推动,“钥匙”渐渐向里延伸,石条一点点移动起来,直到完全直立方才停止用力。

  “石条我拿稳,你们开门吧。”赵其昌两手攥紧“钥匙”一端,对白万玉说。

图片

 

新影厂拍摄的开启石门画面

 

  原以为这硕大的石门非有千斤之力不能开启,因而白万玉把人分成两组,列队两扇门前,喊一声:“开!”队员们一齐用力,石门轰然而开。粗大的门轴带动着万斤石门发出“嗡嗡”的轰鸣,金石之声清脆悦耳,动人心魄,伴随着门内腾起的雾气,在深邃幽暗的墓道里隆隆作响。墙壁的回音穿透迷雾尘埃,在黑暗中回荡缭绕,如狂风摧断枯木,似万马驰过草原,整个地下宫殿仿佛都在颤抖晃动。

  白万玉命人将石条搬到门外一侧放好,方跨进门内察看。这时,考古队员刘精义正晃动着手电在四周观望。当一线电光对准门框上方时,只见无数条亮晶晶的锥形物体悬挂头顶,如同出鞘的宝剑,直冲地面。刘精义见状,大声喊道:“门上有飞刀!”

  白万玉慌忙问:“在哪儿?”

  刘精义推开众人,拉着白万玉来到门框一侧,把手电光对准上方,惊恐地说:“你看。”

  “啊!”白万玉大吃一惊。门框上端,确有一排形同宝剑的东西悬挂着。雾气缭绕,灯光暗淡,看不清真实面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白万玉和赵其昌商定,先撤出墓道,待点燃汽灯后再行察看。

  一盏汽灯照亮了地宫墓道,这是一间长方形大厅,全部用石条砌成,没有横梁和立柱,完全采用中国建筑所特有的起券形式,整座大殿显得格外宽大辉煌。考古者把这段建筑称为“前殿”。

  发掘人员站在门框一侧,抬头仰望,只见十几道形同宝剑的物体,原来是一种独特的石头。由于地宫封闭日久,宫中充满水气,门上的青石在水气的浸蚀中碳酸钙逐渐溶解,随着水滴一点点流淌下来,日积月累,终于形成宝剑状的“钟乳石”,漆黑的幽暗之夜里,确像是一排倒悬的飞刀,令人生发种种遐想。

  又是一场虚惊。

  石门的制作,不仅工整细致,而且十分精巧。通高3.3米、宽1.7米的巨大石门开关极为容易。

  石门内侧,与门外铺首对称的地方,有凸起部分,用以承托石条,石门关闭后,石条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下端嵌入券门地面上一个凹槽内,以使门外无法推开石门。面对这座精致辉煌的巨门,无论是发掘者还是来此参观的游客,无不惊叹古代建筑者非凡的创造力和出色的艺术才能。

  这道石门从发掘到向游人开放,共打开过两次。这是因为拍摄纪录影片《地下宫殿》,再度把石门关闭的。在进入地宫之初,为避免发生不测,电影拍摄者未随发掘人员一起进入。地宫大门全部打开后,才补拍这开门的壮丽场景。此时由于神秘、紧张、恐慌与激动之感已全然消失,加之缺乏烟火、道具之类的辅助效果,30年后人们在长陵大殿的银幕上,再也看不到发掘者在打开石门一刹那间的神态和音容,也无法领略他们当时的复杂心情和听到“飞刀”之后的可笑动作了。对于若干年后的观众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测量、画图、照相……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大家来到石条前,详细勘察,只见上面有模模糊糊的墨笔楷书11个小字:“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这一墨迹的出现,不仅使发掘者知道了顶门石条原名“自来石”——聪明的工匠创造了一个多么形象而韵味无穷的名字!同时也得知,在这座幽深黑暗的地下玄宫内,还有六道巨大石门等待他们去一一打开。

图片

      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所谓狗有狗道,猫有猫道,从春秋一路走到唐代,我们所描述的盗墓者大多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事实上,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大凡盗墓者可分为两类,一为官盗,一为民盗。秦末的项羽、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等等,都是有名的江洋大盗,这些乱世奸雄用大批士兵,明火执仗地大肆挖掘古墓葬。此种盗墓方法,被称为官盗。而官盗的显著特点,是除了打洞取宝,还要毁坏、焚烧陵墓建筑等,具有典型的我是军阀我怕谁的流氓之气。

图片

 

洛阳一带被盗掘的古墓葬残留器物

  官盗之外,便是民盗。民盗当然来自草根阶层,分布各地草莽之间,人数众多,互不相关,以各种方式偷偷摸摸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其特点是只管打洞取宝,对陵墓建筑等不动分毫,且行动隐秘,像老鼠一样昼伏夜出,采取“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墓”的方式方法进行盗掘。这些草根布衣盗贼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陕西关中、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周边等地进行探寻,若发现目标,则采取由外往里打洞的方法进入墓室直接取物。

  选择了盗墓这一特殊的职业,就必须要练就不同于常人的特殊功夫,否则,便不叫盗墓,应该叫找死。

  那么盗墓贼的特殊本领何在,如何能找到墓葬所在位置,并进入墓穴盗取宝物呢?按照历史流传资料和盗墓者亲身所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盗墓者因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并结成看似牢不可破的同盟后,首先要做的是出外踩点,以便确定墓葬的位置、规模和盗掘的方式方法。尽管这是前期工作,但却相当重要,若在这方面走眼或失手,后面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因而必须小心行事。整个途径可分为三条:

图片

 

盗墓贼也开始用这种洛阳铲勘察陵墓所在准确位置

  (1)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以判断墓葬的级别年代等粗略信息,有古墓的地方由于自然的地质——五花土在埋葬过程中遭到破坏,庄稼的长势一般会比周围地区要差一些。

  (2)从史书、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中寻觅古墓的踪迹。史书与文献需有文化者才能查看,一般的盗墓贼主要靠民间传说得到线索,然后到现场勘察后,根据经验做出判断。

  (3)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操作工具。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专用的探测工具,只要确定位置,便设法自上往下挖掘,使用的工具一般为锸、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开始使用铁锥探测,在技术上算是一个进步。

图片

 原始盗墓贼使用工具与方式示意图

   民国之后开始用洛阳铲等工具凿土取样,通过土质和地下带出的残物,如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规模、陪葬品放置情况,以便有的放矢。

   二、准备工作完毕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盗掘的问题。对于那些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事,只是相对辛苦一些罢了。如果是小墓,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只需一个晚上便可打透进坑,轻松地取出随葬品走人。具体做法是,在月黑风高之夜直接找准目标下手,或打洞或用其他方法撬挖,速战速决,几个时辰或一夜完事。一个或两个人即可完成。

图片

 

 盗墓贼在陵墓地宫隧道深处被暗伏的轮机飞箭击中,落入地网中想像图。

   上回书说到,一些大型墓葬,在墓道中布置毒烟飞箭和先进的轮机,以射杀胆敢进入的盗墓者。若有不知内情或胆大妄为者,一旦进入墓道并触动秘密机关,毒箭“皆随轮机而出”密如雨点,将其射杀。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鉴于毒箭飞刀法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图片

  位于苏州的虎丘剑池,据传为吴王阖闾之秘闻墓葬,池下暗藏3000柄利剑。汉代赵晔《吴越春秋》曰:“(吴王)阖庐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

   所谓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图片

 有的墓主将古代的塞门刀车用于墓葬中作为防盗暗器。

   当人体落坑后,由于木板两端各有相同重量的物体相缀木板很快复归原状,并保持平衡状态,静静等待下一个来者。如此往复循环,盗墓者也只能前赴后继地赴坑绝命。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有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室内器物所剩无几。

图片

 现保存的盗墓贼遗骸。 

   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上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朽,但仍能见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令人惊叹。

  其二,铁索吊石。石板一般约3尺见方,厚约3寸,周身穿多个小洞,以金属索链穿洞而过,呈捆扎式系牢,石板平放安置于墓道顶部。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跷板呈条状,长宽根据墓道具体情况而定。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各层互不相依,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

图片

  墓中出土的吊石铁索。

    一切完毕后,施以伪装,外人不知其诈。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踏入跷板条,板条一端必下沉。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因跷板呈细窄的长条状,只有被踏后才能导致悬石落地,而相邻的其他跷板则安然无恙,仍静静地伏在原处等待下一伙盗墓者的进入。一旦盗贼的脚步踏上,与之相连的悬石相继落下,再次对胆大妄为者给予致命袭击。如此往复,直至三层悬石尽坠于地,杀伤数人为止。

图片

  此为考古人员在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向外起吊塞闭墓道石之场景,所谓墓中的铁索吊石,其技术基本和此图原理相同。

   像武则天的乾陵那样倾一国之力和集当时最优秀的专家、工匠建造陵墓,并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设置防盗措施的毕竟是少数。武则天的陵墓之所以历千年而没有被盗,除了墓道封闭严实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进深远远超过其他陵墓。盗墓贼若遇到墓道中铁水浇巨石的情况,通常的破解之法是:大体估算墓道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越过墓道,在接近墓室的山体上斜着向下打洞,将岩石一块块取出,不出半月或一月,即穿透山石,进入墓室。

图片

  从墓顶炸开洞穴并进入墓室的满城汉墓发掘场景。

   河北满城汉墓虽不是盗墓贼盗掘,但是由搞国防工程的解放军在山中炸石炸出来的,当时所炸位置就是墓顶。武则天之乾陵因进深大,墓道长,塞石多,若越过墓道在墓室上方的山体一侧打洞凿眼,势同凿一座大山,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则非同小可。

图片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隧道,此处最宜伏设暗道机关阻止盗墓贼侵入。   

    而像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这类的中型墓葬,即使当年在墓道之中填塞巨石并以铁水浇铸,聪明的盗墓者在不能用牛向外拉的情况下,就会在墓道的尽头上方斜着开山凿石,用不了一个月便可凿透岩层,结局仍然是一样的。因而,有人面对这种状况,便绞尽脑汁,另谋高招,以阻止盗墓者进入。于是,制造迷宫的方式、方法便诞生了。

图片

 

 图:2006年,江苏镇江市黄梅镇中塘边村仅次于古墓群上的油菜田出现百余个盗洞口。张凌发摄

 

用专业的工具盗墓,目的是为了加快盗墓速度,提高成功率。再者,在中国的墓葬史上,一度流行“不树不土”秘葬制,加上几百年来风雨侵蚀,自然和人为的改变,不少古墓在地面上的痕迹荡然无存。所以除了刘去那样有明确的盗墓目标外,一般情况下都要盗墓者自己去寻找,去判断坟墓的等级和陪葬品的多寡。

所谓“洛阳铲”的出现,就有这种想法在内。

 

“洛阳铲”,顾名思义,洛阳一带盗墓者使用的铁铲子。实际上,现代盗墓者(包括考古学家)仍在使用的“洛阳铲”历史并不长,不过百十来年历史。

 

在洛阳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盗墓故事:当年洛阳城郊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去赶集,见路边有人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子在挖洞插棚杆,很好使,一铲子下去就能挖尺把深。让李鸭子没有想到的是,这种铲子拨上来后,还能带出不少下面的土。

图片

 

图:待售成品洛阳铲

 

这个偶然发现,让李鸭子惊喜不已。李鸭子为什么惊喜?原来其暗里一直在做着盗墓的营生,这种铲子无疑可以给他找墓、盗墓带来更多的便捷。于是李鸭子灵机一动,照葫芦画瓢,回家请附近的铁匠照着样子打开了一把,果然好用,盗墓的效率和成功率大增。这种铲子就此在洛阳一带的盗墓者中使用开了。

 

“洛阳铲”到底是不是李鸭子发明的,目前并没有人能直接证明,有可能是以讹传讹。但不论发明者是谁,洛阳铲的贡献还是蛮大的,甚至为官方文物考古工作者使用。

 

洛阳铲并非什么秘密武器,主要因为盗墓者在使用,而这一族又是见不得灯亮的“地下工作者”,所以被弄得神乎其神的。实际上就是古代盗墓者常用的长条铣、瓦形铣、连箍铲的变种,或者说是“改进型”。其体窄窄的,纵断面呈半月开状,铲头锋利,树根什么的一触即断。一般常见的铲长三十公分,直径六公分左右。

 

在“人民公社”时期,这种铲子一直存在是农民常用的挖沟工具,使用范围甚广。大陆六七十年开展农田整治运动时,不少地区还作过推广。如在苏北,当年一般农家都有这种工具,叫小筒锹,开挖窄沟,省劲省时,效率高。但稍有区别的地方是,洛阳铲弧度更大些。我小时候生活在苏北乡下,大人干完农活回家后,便会拿着放在一边的小筒锹与小伙伴一起,学着电影《地道战》在菜地里“挖地道”。由于接触面小,虽然小孩子力气小,但用起来一样利索,不费劲。

 

如今盗墓者又对洛阳铲作了一些改进,特别是在柄子上。以前是木质的,现在则改成钢管,分成几截,每截以锣丝口或卡槽对接,如同石油探测时用的钻柄一样,想探测更深的地方时,就一节一节接起来(见下图)。平时不用便拆开放在工具包里,行带方便,也不容被人发现。

图片

 

图:特制的柄可伸缩洛阳铲

 

洛阳铲最显著功能在探穴和掘洞上,其主要作用并不在于取土,取土用普通铁锹更为方便。

 

那么,在洛阳铲发明之前,古代的盗墓者探穴用什么工具?

 

在古代,盗墓者探测墓穴的工具是铁锥。铁锥,可长可短,比洛阳铲的实际作用还要大,而且可以在各种较为复杂的地理条件下使用。但需要盗墓者拥有丰富的盗掘经验,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江北四省》中有这样的说法,“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

 

铁锥如何使用?王士性在文章中说得很清楚了,“铁锥入而嗅之”。

 

古人的墓穴挖得都很深,一般不会少于10米,甚至挖到地下水层。始皇帝赢政的秦陵便葬得很深。《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其穴“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有学者推测深在500米以上,最保守的也认为深及50米。

 

这么深的墓穴,用铁锥打下去探查是最便捷的,通过锥体带出泥路土的颜色和气味,盗墓者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地下有无墓葬,是什么朝代的墓葬,葬有多深。确定古墓存在后,在四周多打几个点,就能确定墓的大小,朝向、深浅等资料。

 

如战国时期贵族大墓多陪葬有大量的青铜器,长期的锈蚀氧化,附近的土质就会发生变化。这种痕迹,盗墓行话称作“铜路”。根据“铜路”的变化,就很容易找出青铜器埋藏的地点。

 

据封土性质的不同,也很容易辨别。春秋战国时期封土多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则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秦汉时期由于人们迷信水银、珠砂、玉器的防腐作用,墓葬中会有使用,也影响土质,会发出特殊的气味。有经验的盗墓者根据铁锥上留存的气味,一闻即知。 

图片

 

图:常用盗墓工具

 

能够成为盗墓工具的东西实在不少,花样多多。


镢、凿、锹、铲、斧、镐、镦、镞、锥、镰、锄、刀、竹签、竹筐、木杠、粗麻绳·····这些人类常用的生产、生活类工具,都可能盗墓者的作案工具。


问题是,看你怎么用?如同屠夫宰猪、疱丁解牛,还要看你会不会用。


“广川王发冢”的故事被多部言奇作品记述,曾有多座春秋战国时的古墓让刘去给盗掘了,其中有一座是魏襄王的。


“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户,无扇钥。石床方四尺,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扇有关锁,扣开,见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能入。烧锯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重,力少不能开,乃止。”


此段记录只有短短的百余字,但透露出来的盗墓信息相当丰富。特别是反盗手段多样,一是,用铁水浇灌墓穴,这种方法为后世的帝王延用,如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即是用铁水封死通向地宫的入口的;二是,用有毒气体或物质置放墓室,“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另外,葬制独特,以石人替代人殉;葬具高级,使用犀牛皮包裹棺材。


这些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情报是古人盗墓的方法和工具:“穿凿”、“刀斫”、“锯截”。从中可以看出,刘去的手下至少使用了铁凿、钢刀和锯子等工具。

 

其中,铁凿为古代专业盗墓者常用工具之一。


刘去的盗墓行为并不具备典型性,他所盗墓的地址位于其属地,是光天化日之下的公开行为,所以敢肆无忌惮。实际上,盗墓行为是一种最受社会道德谴责的现象之一,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偷偷摸摸的,不可能又凿又砍,还要锯的,不然就是是抢了,非给当地百姓或后人打折腿不可。


“洛阳铲”是盗掘古墓,特别是秦汉时期及以前古墓的利器,而“土夫”则是盗墓者中的高人。关中平原上的不少古墓都挖在水位很高的黄土地上,盗起来相对容易些。在上面开一个长方形的洞次即可,这种形状的盗洞为古代盗墓者的传统开挖方式,俗称“关中式盗洞”,符合人体特征。


长方形的洞口符合盗墓的实际需要,在盗洞两侧挖出一排排脚蹬,就很容易上出下入,而不需像圆形洞那样,以“狗姿”爬进爬出的。方形盗洞技术含量高,一般是“深挖洞”的结果;圆形盗洞,一般来说墓穴都比较浅。不论方形,还是圆形,都是根据实际盗墓需要来决定的。

 

盗洞有方、圆之分,但打开棺椁的盗洞则普遍是圆形(见下图)。

图片

 

图:现代盗墓者留下的圆形大盗洞

 

现代考古人员在发掘古墓时喜欢使用“大揭顶”的方式,就是把墓从上到下完全挖开,这实际是一种破坏式考古,被非议多多。2007年初发掘的安徽六安王陵一号汉墓,就是这种手法。


“大揭顶”后,六安王的内棺上圆形大盗洞,赫然出现。这个盗洞的形成非“洛阳铲”一类工具可为,应该是一把利斧。

 

斧子,是古代盗墓者又一常用工具。


在原始人发明石斧之后,斧子就没有离开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盗墓,“利斧不离身”。《太平广记·再生一》(卷375)“李娥复生”条,“汉末,武陵妇人李俄,年六十岁,病卒,埋于城外,已半月。俄邻舍有蔡仲,闻俄富,乃发冢求金。以斧剖棺,俄忽棺中呼曰:'蔡仲护我头。’仲惊走,为县吏所收,当弃市。”蔡仲使用的启棺工具就是一把斧子。


安徽六安汉墓有多次被盗的遗迹,灾难性的一次发生在唐代。现代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了一把斧子和一只碗,经鉴定该两件物品均出自唐代。据此,考古人员判断,唐代的盗墓者进入了该汉墓,并进行了破坏性的盗掘--斧子被推测为古代盗墓者的常用工具。


汉代入葬推崇使用厚厚的木质棺椁,“黄肠题凑”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对付木质葬具,最好的东西就是斧子,安徽六安汉墓中出现唐代盗墓者留下的斧子并不让人意外。

图片

 

 

图:上为北宋永昭陵北侧陵台全貌,上面盗洞;下为永昭陵陵台南侧盗洞盗洞特写,洞直径2米,深10余米,为典型的关中式盗洞。

 

古人盗墓时,还有一种工具是离不开的--绳索。


绳索与洛阳产一样,也是盗墓者必备工具。一般用三股以上的大麻皮拧结出来,结实耐用。绳索有作用多多,一是用提土,再是系人,三来也方便运走盗得的物品。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盗贼类》“焦四以盗墓致富”里提到,焦在盗掘一座古墓时,是这样使用绳索的,“焦乃选有胆勇者数人,使手炬,坐竹筐,悬长绳以下。”


当然,绳索也是一种杀人工具。


有时需要外面负责望风和接应的人用绳索升降。如果地面上的人有贪心,斩断绳索,下面的盗墓同伙就成了殉葬,很难再爬上来。盗墓者被同伙害死在盗洞中的现象,考古中时常可以发现。


1961年发掘的武则天乾陵陪葬墓永泰公主墓,在墓道内廓靠门一侧,有一倾斜为35度的洞穴,洞穴口有一具只剩下一堆骨架的死人残骸,坐状,尸骨为男性,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当时考古人员分析此为盗墓者的尸骨,推测他在把盗得的财宝用绳索递给洞穴外的同伙后,同伙起了歹心,为独吞盗得的财宝,抽掉了绳索,而把他堵在了洞里,致他不得出来窒息而死。


从上面可见,铁凿、斧子、绳索在盗墓中的作用重要。当然,铁锹、铲刀这些工具更是少不了的。

图片

 图:各种盗墓工具(《民国盗墓史》插图)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