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铺的春天

个人日记




图片  
哈达铺的春天

  作者:孤帆远影

 

    一场倒春寒使古镇逐渐变暖的气温又刮起了冷飕飕的春风,寂寞了一冬天的草根树枝刚想透出新芽,接收一会春日阳光的温暖,展露一下阿娜的身姿,却被一场突降的春雪给蒙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嫩芽经受不住雪水的冰冷,便又卷缩到枝体土层里躲避春寒了。它们只得等待气温回暖后再次萌动而出,本能地释放久眠待发的春意气息。

    我们采风团一行10余人,就是在这种天气的一个上午走进哈达铺古镇的。心想这里的人们可能还坐在屋里抱着火炉煮罐罐茶看电视消遣,或者三朋四友围在一起化抟拳取乐呢!当我们乘坐的车进入红色古镇的街口时,却被亲眼目睹的街道两旁尘土飞扬,残垣断壁的杂乱场面所震惊。

    记得前段时间我去兰州途经哈达铺街面时,那一座座白瓷砖贴面的漂亮小洋楼间,还夹杂着个别砖木结构的红瓦房,都完好无损的排列在212线两旁,鳞次栉比的门店铺面里摆满了品种繁多的商品百货,设点摆摊的商贩占据了街道两旁寸金之地的空闲地点。正遇到逢集日,拥挤的人流似蚂蚁样穿行在街道铺面的间隙里,悠闲地选择着自己所需的日用杂货。那时尚的一辆辆摩托车拐来弯去,时而暂停,时而慢悠悠地穿梭在人群车流的空隙里,有时把过往的车辆堵得难以通行,车辆行人只得耐着性子等待疏通的时机。古镇街道狭窄杂乱的面貌,给途经这里的旅客留下了拥挤中见繁荣,古朴中显杂乱的印象。

    我们拐入丁字路口的旧街后,更显狭窄的街巷也布满了商铺,饭馆、发廊等店面。经过多年维修改建的红军一条街基本上保持了古色古香的原有修建风貌,街面上是同一色的朱红色墙面,木门花格窗子依然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古朴风格,好多屋顶的灰瓦沟槽上生长着一尺多长的杂草。这条红军当年曾经住过的泥土街道,如今被条形的方格石块完全铺盖了,两边还配套了封闭的排水渠设施,使这条古朴的红色街道显得宽敞整洁多了。

    当我们踏上这条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街道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怀旧情感一直萦绕在我的心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从雪山草地上艰难跋涉过来,冲破天险腊子口后,带着三千多红军队伍,住在了这条泥泞荒凉的街道上。哈达铺的民众起初用警觉的眼光探视着红军的举动,尔后觉得这是一支不同寻常的军队。他们虽然经受了雪山草地的饥寒折磨,个个面容憔悴,衣缕破烂,骨瘦如柴,当晚就住在闲散的场院屋檐下,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侵民扰民,却亲民爱民。热情好客的哈达铺人民才放心地像招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杀猪宰羊,让出了自家遮风挡雨的土房,让红军官兵感受到难得的温暖,使疲惫不堪的红军将士在这里恢复了体力,供给了营养。毛泽东主席住在“义和昌”药铺的民宅里,在昏暗的油灯下正紧皱双眉苦苦寻思中国革命落脚点的艰难时刻,却偶然在斜对面十多米开外的邮政代办所里得到了一张《大公报》。毛主席从这张救命稻草似的报纸上知晓了刘志丹,徐海东率领的革命队伍在陕北活动的确切消息。他心潮激荡,立即召集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一起磋商红军下一步的行军路线,尔后在古镇的“关帝庙”里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主席以他气吞山河的豪迈气势挥手定舵,指明了红军前进的航向,作出了回师陕北的重大决策。图片

    革命成功后的几十年里,好多老将军的回忆录里都饱含深情地记录下了哈达铺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进程。为革命立下卓越功勋的将军们,只要来甘肃视察工作,就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不顾路途的颠簸劳累,来到哈达铺古镇上怀旧看望这里的乡亲,还为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留下了百位将军的珍贵墨宝。毛泽东主席的亲属邵华,刘思齐、毛新宇不远万里亲临哈达铺,深切缅怀毛泽东带领红军走过的艰难历程。2006年开国元勋子女们,专程来哈达铺开展了“情系长征路”大型活动,感怀红军长征历史,深切怀念父辈们走过的艰难岁月。

    哈达铺这个西北边陲小镇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功垂千秋的特殊贡献令世人敬仰,在中国革命老前辈和缔造者心目中的位置显得极为重要。这里虽然没有发生硝烟弥漫,枪炮轰鸣的重大战役,但对中国革命的成败,红军将士的存亡,起到了战略意义的划时代作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救活了一支处在生死存亡线上的红军队伍,让他们从迷茫中寻求到了北上陕北的立足地。从此,中国革命开始由弱转强,人民军队似一股浩浩荡荡的凶猛激流勇往直前,以催古拉朽之势冲垮了国民党苦心营建了近二十年的蒋家王朝。红军长征的先烈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终于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近几年哈达铺被中宣部、国务院先后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圣地。随着兰渝、成兰铁路的建成,哈达铺将成为未来西北重镇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仓储中心。

    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赴哈达铺视察,就推进哈达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哈达铺这个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近几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将为哈达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财力上的可靠保证,同时也奠定了非同寻常的组织基础。

    为了把哈达铺早日打造成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打响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圣地品牌,宕昌县制定了《哈达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县上目前高标准统筹谋划了旧镇区改造和新镇区建设。征收土地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212线过境段拓宽为重点,全面推开了两面房屋拆迁的硬性工作。

    当我们穿行在新镇区街道时,亲眼目睹了群众配合政府规划正在拆迁自家房屋的感人场景。整条街道的房屋周围晃动着匆忙的人影,他们倾家出动,有的正在屋顶揭瓦拆毁废旧木料,有的手拿工具,身背背篓,在碎砖烂瓦的场地上,尘土飞扬的春寒里,把拆下来的废料清理到一起。这种整体行动拆迁的纷乱场面,让路过这里的目击者无不深受感动。

看来,哈达铺的人民又一次发扬了红军长征精神。他们克服了目下的种种困难,再次立足于长远的眼光。为了把哈达铺建设成为更加美丽的西北红色文化名镇,他们情愿付出个人的眼前利益,也不刁难当地政府的高尚举动,让我们深受鼓舞。

在机械轰鸣的响声里,我们看到了哈达铺腾飞的曙光,在春雪覆盖的田野里,我们看到了拔地而起的幢幢楼房,在春临大地的季节里,我们看到了红军精神永久传承的新希望。

 图片

 

 

 

 

 

201156日完稿

           

 

 

 

 

文章评论

马全昌

[ft=,2,] 今天又看到了你的作品,即兴奋又感概!必竟是我们的家乡.应该多写,在今年春节我回老家路过哈达铺红军纪念馆广场逗留片刻,想去参观,但未开馆,是个遗憾!![/ft] [ft=,2,] 记忆中的茅草房对我感触很深.....卞好作品.[em]e179[/em][/ft]

!!!

哈达铺好象没你说的那么好,传说,仅仅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