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十三继父志——缅怀长兄(—)
个人日记
我大哥于1998年因病去世,至今已有17个年头。
昨天在我们家的书柜里发现了一个当年他交毕业班时一位名叫刘振的学生送给他的纪念本,牵起了我对长兄的回忆和缅怀。
我父亲去世时,长兄才十三岁,我们四姊妹中他最大,我最小,当时不到四岁。
十三岁的他,已进入了县师范学校读书,在那正值国家错误路线导致的困难时期,曾记得在两年内我家死去了三位主要亲人—祖父、四叔和我父亲。整个家的三棵顶梁柱都塌了,幺叔和我姐同年,这个家还撑得下去吗?
都说男子十八继父志,可长兄十三岁已自觉地协助母亲撑持我们这个家。
屋漏又遭连夜雨。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腰痛得直不起来,我随母亲到县医院去看病,借住在城关一个亲戚家。那些年代家家缺钱更缺粮,根本顾不上招呼客人吃饭,所以每天到这个亲戚家准备吃饭的时候,母亲就借故把我带出门了,到街边等哥哥从学校的食堂打饭回来吃。学校的饭也不是随意打的,还记得是一个小砂钵盛的罐罐饭,他们一人只有一份,他打来的一罐饭我们三娘母吃,那饭特经吃,就连我也不会狼吞虎咽,倒是显得文质彬彬,你一口,我一口,都在推让着,这情景在我三岁的记忆里,一直留存至今。
一个十三岁,还是少年的孩子,自己把从学校食堂打的一小罐饭,吃一半,卖一半,把攒下来的钱在星期六回家时到煤厂买煤背回家烧火,买菜回去吃。别的学生读书背的是书包,他是背着背篼去读书;别的学生星期六回家空着手,他要到煤厂买煤背回家。
学校解散了,兄长回到了家,他和母亲一起上山割茅草盖房子,一家人一起打野菜、野果充饥,一起打松果去林业站买。那个年代视乎不知道有玩这个动词,我们几姊妹谁都不会偷懒,家里即使没有粮食,但野菜是有保障的。因我在小,所以在吃饭时,他们都很关照,一家人看着我对野菜狼吞虎咽,哥哥姐姐们笑了,母亲也笑了,只是她眼里含着泪花;我笑了,我在使劲吞野菜,其实我也知道,我吃得越多,老人和哥姐们就高兴,放心,因为他们怕饿着我。当时的野菜,不像现在有特殊加工,有辅料配制,当时连吃盐巴都困难,下咽时是刮喉咙的。
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受人欺负的事在所难免,但也不无好人帮助。家族中的一位叔叔叫大哥去做编织草席、棕蓑的零活,需要用些小竹条,大哥就去邻居家后面去割竹子,被那位邻居看见了,一顿乱骂,大哥哭着回家了。母亲说:“哪叫你非要到他家后面去砍呢?我带你另外找了地方去砍吧”,母亲不多说话,后来才体会到她是在教孩子们站在屋檐下,就要学会低头。
生活稍好些后,我们家开始养家禽,两个兄长在我们家门口的小河里用柳条拦成了一圈,把鸭子放在圈里,叫我在河边玩时留心看着。那位连竹条都吝啬的邻居,嬉皮笑脸地把他家的鸭子硬要放进我们编织的鸭圈里。他家的鸭子散放惯了,我一不小心看守,所有的鸭子都窜到稻田里去了。这事被管田的人发现了,鸭子被赶去生产队里关着,那是正值稻子出穗的时候,后来我门家被罚,赔了谷子,而邻居家却安然无恙,他的理由是我家的鸭子带出去的。兄长要去找他理论,母亲把他叫回来了:“你们要是把圈拦还,那鸭子会出去吗?看鸭子的人不贪玩,它会飞出去吗”?母亲是在责人先责己,大哥后来给我说“娘这样做叫住息事宁人”。这是我自小学会的第一个成语。
一次上山打野果,这位邻居家的女主人(我们的堂姐)在窜荆棘林时被野蜂锥了,眼睛肿得看不见亮,大哥和母亲把她扶去找地方躺着后继续打野果。野果打好后,一起把她扶回了家,母亲把野果分了一半给他家,当时我大哥有些不满地给邻居(姐夫哥)说“你要清楚,不是怕你才送给你,而是看在姐姐受伤的份上,看在侄子们要吃东西,希望你今后也学积点德”,那姐夫哥惭愧地笑了笑。
村里办起了第一所民办学校,大哥是校长,也是教师,我也是他的学生。他可能自幼受教私塾的祖父和父亲的教诲及影响,他很注重教书育人,在学校很少体罚学生,但没少体罚我——我二哥取笑我说:“这叫杀鸡给猴看”。别的同学做错事,只要我参与,即使是从犯也当主犯严处,但我挨抽从不叫疼,也不会回家给母亲告他的状。长大了,想起那段时光,还真是感激大哥的从严教育。
我小学正遇文化革命,学生不进学习上课,一些学生不做作业,但我没得自由,读的是《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老三篇》等文化革命允许流传的文字资料。学校没有学生了,我就回到家里读,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就请教兄长,当时他也在孜孜不倦地读这些书,我和他在竞赛,看谁先背得,他的记性比我好,但我也仅次于他,学过的文章倒背如流,还经常随宣传队各个地方去做毛主席语录,诗词的背诵表演。
文化革命结束,学校恢复了上课,大哥重整旗鼓,继续做教书行当。他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主动与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深受学生家长的爱戴,在相邻里说话也很有威信。哪家需要写点文字的东西,需要调解一些事情,都会找到他,他也总是乐于帮忙。
上面提到的那位邻居姐夫哥突然病故,由于他在邻里积怨太多,很多邻居不愿意出来帮忙。大哥就带着死者的儿子,挨家挨户上门去磕头,他到每户人家去劝说,希望看在死者儿女的份上,看在他的份上来帮忙料理后事。相邻们都来了,但不无怨气,记得一邻居说:“他整你家是最狠的,连砍棵竹条子都要挨他骂,连你都不计较了,我们也过来帮把手”。
兄长只是读过一年师范的中专生,他擅长教语文,历史,地理,交过小学,更多的时间是教初中。他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常常是先学后教,学好在教,曾记得我开始学教书他给我说:“要教好书,先要做好人,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在学生中才有威信。要进课堂,首先要备好课,自己不能熟记要讲的内容,不懂得言传身教,你就上不好课,教不好书”。
、、、、、、(待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