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同袍第十六课记录——明末崇祯时期的大环境与当时背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城破时选择了自挂东南枝。。》
个人日记
内容:明末崇祯时期的环境
主讲人:焕焕
时间:2014.5.7
地点:古韵同袍274884425
主讲人:焕焕
时间:2014.5.7
地点:古韵同袍274884425
今年是明朝亡国370周年,其实在农历三月十九日,也就是崇祯皇帝祭日那天,我就希望能进行一次关于崇祯皇帝的讲座。
崇祯皇帝可以说是是亡国之君里口碑最好的一位,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对他的亡国抱有同情态度,因为事实上他在位的十七年中,确实很勤政,个人生活也很俭朴,比起他做木匠活的哥哥,刚即位就沉湎女色,一个月就死掉的父亲,以及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爷爷,确实不知好了多少
但最后明朝不亡于万历,不亡于天启,反而亡于崇祯
这就成了历史学家们争议至今的话题
我个人认为,明亡的原因,与崇祯年间混乱、黑暗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
崇祯年间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到了军事部署、财政税收,以及其他涉及到帝国统治的每一个方面,所以才会使一切矛盾都在崇祯年间激化、爆发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明朝自从建国以来就屡禁不绝的贪污问题,明末万历以来的党争问题,这些问题在崇祯年间不但无法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第二,就是崇祯皇帝自己的个人素质问题我们对崇祯的亡国往往寄予同情,甚至认为他不是亡国之君,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他的性格,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他这样的皇帝,去操控那个本来就已经千疮百孔的帝国,只能成为亡国之君
苗棣的《崇祯皇帝传》里有这样一段很经典的评论:“常年生活在深宫的畸形环境里,养成了这个青年人双重的性格。一方面,长期作为呼奴喝婢的一宫之主和位尊爵重的亲王,使得他性情严急,有时甚至很苛刻,自以为是而很少能听得进去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难于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处境又让他敏感、多疑,有点过分自尊,在内心深处却又十分软弱,在重大关头他往往拿不定主意,怨天尤人,怀疑自我,最后是毫无主见地把一切听凭命运的安排。”
所以说,本次讲座主要是从几件崇祯年间的事情入手,分析当时的政治环境。
我演讲之前列了一份提纲,指出了崇祯时期政治环境的几个典型特点:1、党争不断,影响大政方针、军事部署、司法审判2、官员更换频繁,选拔人才的常规被彻底打破,造成吏治的混乱3、奖惩不公,严刑峻法泛滥,虐杀大臣严重,君臣离心离德4、贪污腐败严重,朝廷缺少务实之风
很多人都认为,崇祯是一个很冷静,很有智慧的皇帝,包括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中也这么评价。支撑这个论点的例子,主要就是崇祯登基之后,很冷静、很智慧地在几个月内除掉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说,苏州民变使魏忠贤“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也就是篡位做皇帝的意图不能得逞。。后来又说“待圣人(崇祯)出而(魏忠贤)投缳道路”,把崇祯除魏忠贤的举措上升到了圣人的高度。张溥这几句话,其实是代表了当时士大夫的舆论
但是我们细看就会发现,崇祯除魏忠贤,实际上非常没有技术含量。
明朝的宦官再权倾朝野,也只是皇帝的家奴,很难对皇帝构成真正的威胁,像唐朝那样废立皇帝。而皇帝想要除掉太监,也真的不是十分困难
崇祯刚刚登基的时候,魏忠贤就上了奏疏请求辞职,而魏忠贤的阉党内部也发生了各种内斗,互相弹劾
而崇祯吓倒魏忠贤,也只是把他召见过来,读了一个贡生写的弹劾奏疏,然后魏忠贤就老老实实地听任处置了
无论如何,除掉魏忠贤,给曾经被魏忠贤坑害的正人君子平反,都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崇祯初年,朝廷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的。
当时有一个叫郑鄤的文人写了一首诗:禺峡逢元日,龙飞祝万年。祥光凝北极,灵气动南田。
这首诗能够很形象地反映出士大夫阶层的希望
然而除了魏忠贤之后,崇祯在后续处理上,并没能体现出足够高超的政治智慧。如果我们把魏忠贤乱政比作一场火灾,那么火灾之后,首先要做的是修复被毁损的建筑,以及追究几个主要责任人的责任。但崇祯皇帝做的,是没有去修复被毁损的建筑,而且开始无限地追究责任。
典型的表现,就是所谓的钦定逆案,也就是对魏忠贤的追随者们进行处罚
“逆案”是在崇祯2年(1629)三月十九日正式确定的,案中共开列魏忠贤等255人,分为8大类。魏忠贤、客氏为首逆,凌迟处死。“首逆同谋”6人,除崔呈秀外,魏良卿、侯国兴是客、魏亲属,李朝钦等3人均为魏忠贤的亲随太监,斩决不待时。“交结近侍”19人,主要有“五虎”、“五彪”等人,斩秋后处决。以上判处死刑的共27人。“交结近侍次等”11人,都判处充军,均为阉党骨干。第五类“逆孽军犯”28人,全是已经充军的客、魏家属和贴身亲随。第六类“交结近侍又次等”129人,判处徒刑3年,“输赎为民”,即可以交钱赎罪,这部分全是文臣。第七类“谄附拥戴”16人,全是太监,革去冠带为民。第八类“照考察不谨例,冠带闲住”,就是虽然革职,但保留着原来的品级荣誉,共44人
也就是说,钦定逆案中涉及到的有200多人
而这200多人里,一品官员有35人,还有很多侍郎、总督、巡抚等高级大臣
这样的处置,除了太祖的四大案,以及成祖靖难、英宗夺门之外,在明末历史上都很少见
钦定逆案是对魏忠贤的一个清算,但同时也造成了很严重的负面作用。负面作用在于,有了这样牵涉面很广的“案”,就会有翻案之风,相当于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历史遗留问题。直到南明的时候,还有人在试图翻逆案
其实在阉党中,真正需要处分的,也就是在天启年间曾经帮助魏忠贤陷害东林党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几个人渣,比如崔呈秀、田尔耕、许显纯等人。
但是这个钦定逆案,却牵连了太多的高官,又为后来的党争埋下了伏笔
目前的明史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崇祯三年的袁崇焕案,实际上就是有人试图翻逆案。我个人认为翻案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毕竟当朝皇帝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然而在袁崇焕案中,有部分阉党余孽兴风作浪,向支持袁崇焕的首辅钱龙锡进攻,以报复钱龙锡在钦定逆案中扩大打击面的行为,却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钦定逆案之初,就受到了几位大臣的消极抵抗。曾经被魏忠贤迫害过的首辅韩爌说,内阁辅臣的职责是票拟,不擅长定罪。吏部尚书王永光也表示,吏部只管任用官员,不管刑名
韩爌虽然在天启年间因为魏忠贤的陷害辞职,但他是一个比较有节操有风骨的大臣,不愿意把党争扩大化。然而他并没有能够真正贯彻落实过自己的想法,他不但没能阻止钦定逆案,自己后来也在袁崇焕案中受到牵连,因为是袁崇焕的座师而被罢免
在钦定逆案中还有一个插曲,这个插曲虽然不为人知,却能够展现出崇祯性格中很重要的一个侧面
天启六年,魏忠贤指使苏州织造太监李实迫害了高攀龙、黄尊素等七位东林党人,这件事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在苏州,愤怒的市民们殴打了逮捕周顺昌的锦衣卫,后来有五位市民被处死,这才有了《古文观止》的最后一篇文章,脍炙人口的《五人墓碑记》
对李实追究责任的时候,由于此案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不杀主使者不足以平民愤,于是李实被判了死刑
然而崇祯召对大臣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一番没头没脑的对话
崇祯:李实为什么要决不待时(也就是死刑立即执行)?刑部侍郎:李实害死七条人命,没有动刑就自己招供了。崇祯:哪有不动刑就招供的?吏部尚书:李实一开始不承认,后来用了刑才招供的崇祯:重刑之下,什么口供得不到呢?
从这个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崇祯其实特别善于刁难大臣,审讯一个案子,用刑也不是,不用刑也不是,把大臣们都吓得不敢说话了,崇祯才说出他的意图
当年的事件,其实是魏忠贤像李实索要了一份盖了印章的空文书,然后指使党羽填写了陷害七君子的内容。当时的文书都是墨笔写字,朱笔盖章,崇祯发现墨在朱之上,也就是说先盖了印章再写字
当时朝臣就感到很无语,李实交出盖印文书,让魏忠贤去害人,本来就是同谋,结果皇帝非要揪着这样的一个细节不放,最后只把李实判了很轻的刑罚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许多事情上,崇祯故意不愿意和大臣配合,一定要显示出他的英明神武
在崇祯的身上混合着极度的自卑和极度的自尊。自卑是因为他母亲早逝,父亲对他漠不关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皇孙、皇弟,从小养成了孤僻而自卑的习惯。自尊则是因为他有了皇帝的身份,他要竭尽全力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光辉形象
这就决定了他在和大臣相处的过程中,很难真正地虚心采纳别人的建议,也很在乎大臣怎样看他,容不得任何一点点看不起他的言行举止。
所以崇祯用的首辅,大多数都是阿谀逢迎之人,最典型的就是温体仁和周延儒
温体仁作为首辅,最让崇祯欣赏的特点就是清廉、孤僻。他的清廉,在明末的官场上十分难得。他的孤僻,主要是因为他害人成性,对盟友也经常翻脸,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但崇祯最讨厌大臣结党,因而也就颇为赏识温体仁的“孤立”
温体仁做的最恶劣的事情,就是己巳之变前后陷害抗金名将袁崇焕,这起冤案,彻底决定了明朝衰亡的走向
《明史·袁崇焕传》最后一句是:“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也就是说,袁崇焕的死并不是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因素,但这是明朝注定灭亡的起点
在己巳之变中,崇祯的失误在于临阵换将,由于一时冲动而逮捕了袁崇焕,之后又派了和袁崇焕以及辽西将门向来就有积怨的满桂调度所有勤王军队
后金打到北京城下的关键时刻,崇祯的表现是极为慌乱的。不但临阵换将,而且还任用了许多不靠谱的人统帅军队,比如翰林院官员、和尚等等
皇帝的慌乱造成了整个京城的动荡,京城官民纷纷出逃,而当局又不知为何,只放成年男人出城,不放女人,于是很多女人和孩子藏在行李中逃出去,守城官兵各种检查,闹得鸡飞狗跳,流言四起
更无语的事是对兵部尚书的处理。当时的兵部尚书叫王洽,本来是工部侍郎,结果兵部尚书缺官的时候,崇祯皇帝看他很帅气,就说他长得像个门神,当兵部尚书很合适,于是就稀里糊涂地任命了兵部尚书。
明代兵部尚书主要负责的是军政,很少能涉及军事调配和军事指挥。但是到己巳之变的时候,崇祯莫名其妙地就把王洽抓了起来,最后死在狱中
再然后,工部的官员临时弄不齐守城武器,崇祯把兵部尚书和四个郎中全都抓了起来。刑部大牢犯人集体越狱,崇祯把刑部尚书、侍郎、提牢主事等一票人都抓了起来。
更无语的是,当时山西巡抚耿如杞很积极地进京勤王,但明朝规定,必须在到达驻地的第二天才能领取军饷。由于指挥混乱,多次调动,耿如杞军队三天换了几个地方,一直没领到军饷,于是士兵哗变了。这本来不是耿如杞的责任,结果却是耿如杞被判了死刑
也就是说,崇祯在己巳之变的时候,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自己抓人,自乱阵脚
接下来的袁崇焕案,更是造成了混乱的党争。由于温体仁试图陷害钱龙锡,就开始制造若干舆论,指使手下的言官弹劾袁崇焕和钱龙锡互相勾结
事实证明,袁崇焕是当时唯一一个可以使用的军事人才,即便在己巳之变后金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的时候,袁崇焕仍然在广渠门外击退了皇太极,取得了一次胜利
我不想争论反间计到底存在不存在,但崇祯之所以逮捕袁崇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冲动,冲动了之后,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正好这时候温体仁挑起事端,开始指使言官攻击袁崇焕
在袁崇焕入狱的十个月里,发生的事情是钱龙锡辞职,袁崇焕的座师韩爌辞职,内阁被周延儒和温体仁控制
所以说主导案情的,并不是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是朝中连绵不断的党争。在党争中,最容易成为牺牲品的就是边臣
再然后,温体仁不断地在内阁中兴风作浪
先排斥掉周延儒,夺得首辅,然后陷害文震孟、倪元璐、郑鄤、钱谦益、瞿式耜等人,除了陷害文震孟之外,陷害其他几个人的手法都如出一辙
到对方的家乡去找一些无业游民,进行各种诬告陷害
而崇祯对温体仁深信不疑,直到温体仁陷害钱谦益和瞿式耜的时候,钱谦益找到大太监曹化淳求援,才揭发了温体仁的阴谋,然而面对温体仁的欺骗行径,崇祯也只是让温体仁退休。一年之后温体仁病死,还给他上了“文忠”的谥号
如此不辨忠奸的皇帝实在是非常难得,请容许我吐艳一句=。=
崇祯时期,大学士、兵部尚书、总督、巡抚等更换频繁,而且被处死、被流放的非常多
大学士更换了五十个,其中两名被处死,两名被流放
崇祯一直感叹大臣中缺乏人才,为了选拔人才,他往往打破常规提拔官员
崇祯时期由举人出身做到巡抚以上的有十人,非翰林院出身的内阁大臣有四人,还曾经录用过武举人,曾经选拔外吏进翰林院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能有效地选拔到人才。首先,打破常规的选拔,必然会遭到抵制,例如崇祯曾经任用了一名上书言事的武举人,有一名御史詹尔选提出反对意见,崇祯想要把詹尔选下狱,朝臣一起抵制,于是只好让都察院议罪,结果都察院议定罚一年的工资。后来吏部和都察院合议,变成了降级。再后来反复了几次,才变成革职
苗棣如此评价詹尔选事件:“一个面临着亡国危机的破败朝廷,不用心思去对付那些迫在眉睫的大难,却为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君臣之间乱哄哄地大动肝火,这场闹剧本身就是一个亡国之象。而天子和朝臣们却斗得津津有味。”
从崇祯朝的很多事情中,能看到的,是皇帝和大臣斗法,而不是和衷共济
在这里我想提到阎崇年,虽然汉服圈的很多人对阎崇年非常鄙视,但我不得不说,他评价明朝“君臣分”,是非常贴切的
崇祯对大臣的严厉处罚,不公平对待,猜忌和怀疑,最后造成的是一个结果,也就是朝廷上无人做事,形成了一种欺上瞒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主义风气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的时候,袁崇焕两天到了北京。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围城的时候,吴三桂一直在宁远,根本没有到北京去救援
崇祯时期大臣无人愿意担责的风气,其实正是他的严苛一手造成,比如崇祯末期,明朝已经疲于两线作战,不得不和满清议和,于是派兵部尚书陈新甲去负责议和,由于陈新甲不小心把议和的书信放在了桌子上,被家人当成塘报抄送出去,议和的事情朝野皆知。崇祯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杀了陈新甲,文过饰非
但是迁都事关重大,是要抛弃整个北方,逃到南京,所以没有任何人愿意承担责任,害怕现在提出迁都,到时候一旦出现变故,自己被崇祯扔出去当替罪羊
于是没有人敢提迁都,崇祯自己也死要面子的不提,拖着拖着,就拖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于是去歪脖树上吊了
讲座的最后提一下郑鄤案。。。好吧可能这个要时间稍长,但确实是崇祯非常逗比的又一证据
这个案子能体现的东西太多了,首先能体现明朝党争的黑暗,其次体现出崇祯的刚愎自用,以及崇祯时期超出想象的严刑峻法,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该归到哪一类里讲
郑鄤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他在中进士之后,跟当年的状元文震孟成了好友,两个人一起弹劾魏忠贤,结果一起被撵回了家。后来郑鄤又因为得罪魏忠贤,被迫逃到了广东,并且在那里认识了徐霞客,直到崇祯元年才回到家乡
然后郑鄤的父母死了,他一直在家守丧。守丧之后进京候补,在朝房里和温体仁说了几句话,得罪了温体仁,于是温体仁就开始陷害郑鄤,抓住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诬告他殴打母亲
温体仁的真正用意,是借郑鄤案把已经成为内阁大学士的文震孟搞掉
但是温体仁还没把郑鄤和文震孟牵扯到一块,就找到了新的把柄陷害文震孟,抓住文震孟说的一句“言官被罢免是非常光荣的事情”,诬告文震孟和被罢免的许誉卿结党,把文震孟赶回家了’ 顺便把大学士何吾驺也赶回家了
再之后,温体仁因为陷害钱谦益不成被罢免
本来郑鄤案是有转机的,但在这个时候,和郑鄤同年中进士的黄道周为郑鄤鸣冤叫屈,于是崇祯立即认定他们结党
碰巧此时崇祯又和黄道周发生了争执,黄道周当面顶撞崇祯,非常尴尬,崇祯顾忌到黄道周的名声不敢杀了他,只是给降了六级贬出去
然后崇祯就开始下令严审郑鄤,务必得到郑鄤殴打母亲、强奸儿媳和妹妹的供词
说郑鄤殴打母亲,是温体仁捕风捉影出来的传闻。所谓强奸儿媳和妹妹,是温体仁在常州招募的几个小流氓编出来的
杨嗣昌和黄道周论战的过程中,说郑鄤殴打母亲是经过崇祯确认的,所以无论如何都没有翻案的余地了
而且崇祯是在杀不了黄道周的情况下迁怒于郑鄤
黄道周名高故而不敢杀
最后严刑逼供也没逼出供词,但是崇祯硬是把郑鄤判了凌迟,而且在处理郑鄤案的过程中,罢免了一个刑部尚书,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另外还有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因为无法容忍如此草菅人命的行为而辞职
这皇帝已经弄到了连锦衣卫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当时的司礼太监曹化淳也对着看不惯
郑鄤的官职非常小,只是一个庶吉士,也就是翰林院实习的学员
然而崇祯非要把这个没品的实习生置之死地
就像他把袁崇焕凌迟处死之后,追捕袁崇焕的仆人许多 年一样
关于追捕袁崇焕仆人的事情,是我和@有孚 等几位同志一起整理的
当时各地督抚,刑部和兵部为了追这个人上的奏疏,大概有6000多字
而且这6000多字不是全部,是残本
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杀一个没品级的小官,为什么要追捕一个穷屌丝很多年
最幽默的是,在追捕这个叫袁天赦的仆人的过程中,有一个叫杨文岳的官员,在广西按察使任上就负责追捕工作,到了登莱巡抚任上,还要继续追捕这个人
崇祯九年五月十二日奉圣旨:袁天赦着各省直边镇通行挨缉务获,原籍地方亦不得诿卸,该部知道,钦此。
已经成朱三太子式的人物了全国抓 到处找
袁崇焕死在崇祯三年八月,到九年还在追捕,而且“将逃犯袁天赦限文到一月内,务期挨缉”
对于崇祯的这些性格特点,当时的人们就有很深刻的认识。黄宗羲的老师、著名思想家刘宗周曾经上疏指出了崇祯的许多缺点,我把这份奏疏概括出来作为这堂课的总结
“己巳之役,谋国无良,朝廷始有积轻士大夫之心……天下事日坏而不可救。”
刘宗周对己巳之变有深刻的认识,正是从己巳之变开始,崇祯性格中的急功近利、残酷刻毒、多疑猜忌、刚愎自用体现得淋漓尽致,拉开了明朝衰亡的帷幕
“厂卫司讥察,而告讦之风炽;诏狱及士绅,而堂廉之等夷;人人救过不给,而欺罔之习转甚;事事仰成独断,而谄谀之风日长。三尺法不伸于司寇,而犯者日众,诏旨杂治五刑,岁躬断狱以数千,而好生之德意泯。”
刘总周后来因直言厂卫之弊触怒崇祯遭罢免
崇祯对大臣往往是信任则荣宠一时,不信则立刻下治罪,他的严刑峻法、多疑猜忌很难收到任何作用,只能促使大臣越来越欺瞒敷衍,越来越与他离心离德,以至于最后崇祯殉国时,自杀的大臣只有二十一人,其他都投降了李自成
“总理任而臣下之功能薄,监视遣而封疆之责任轻。督、抚无权而将日懦,武弁废法而兵日骄,将懦兵骄而朝廷之威令并穷于督、抚。朝廷勒限平贼,而行间日杀良报功,生灵益涂炭。”
崇祯对大臣的严密监视,尤其派遣太监去监视文臣武将的行为,只能造成事权不一,军事指挥越来越失当. 用崇祯初年刘宗周的奏疏做总结:
陛下求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
我认为,这句话是对崇祯的性格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十七年混乱的政治局势最好的总结
在此非常感谢
@漩卿·元素的榕树
姑凉对本群的支持,你辛苦了……
文章评论
秋之静远
@{uin:875182075,nick:墨婉姑娘,who:1} @{uin:761012522,nick:之子于归,who:1} 收到请回复=_=
陌上游侠
不是因为崇祯是亡国之君明才亡的,而是因为明亡了他才成了亡国之君[em]e101[/em]
墨婉姑娘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