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情缘之一]人在他乡、一曲(梁祝)伴我行
个人日记
身在广东潮汕地区,每逢节日祭祀神灵或庙会,潮汕地区的同胞乡亲们都会“绑”一台戏来为节日或者庙会庆典增加热闹的气氛。
而每当戏剧即将上演之时,台下的观众中,我也算是其中之一,虽然听不懂潮剧的唱腔与板调,但是凭借着多年来长期在潮汕地区打工并且多有跟本地区的朋友接触而练就的潮语(潮汕话),同时凭借戏台上挂着的电子唱词字幕牌,勉强能够知道台上唱的什么,也能够勉强了解剧情由始至终的发展,并且还能看得津津有味。
某个庙会看戏的晚上,一朋友见我与一群老人们挤在一起,万众一心地欣赏潮剧时,于是半玩笑半真实地问我:“某某、你怎么那么爱看戏?连我这个本地人都看不懂听不懂台上唱的什么、说的什?我看见了都烦…”我告诉他:“其实我们海南也有“戏”,而我还是个“海南戏”的戏迷,你听不懂看不懂,那是你没用心去听,没用心去看,所以才不知其“所以然”
朋友瞪着一双眼,用如同观看“天外来客”似的眼神看了我好一会,才说:“额嘀神呐…!老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这里的戏只有老人跟小孩子们爱看,你别这么老土啦!走吧、别跟老人们争位置,一起到K厅K歌去!”在拒绝了朋友的邀请,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跟一大帮老人们挤在一起,“奋斗”到台上演员谢幕,台下曲终人散了,才心满意足地哼着咱们的“海南戏:梁祝”选段:“忆前日盟山誓海~我心那有祝~咯喂英台~!喂味你父作主配、配咯味喂文才、你~要退婚、理~依~依~应咯喂该~”然后一路悠哉悠哉地回宿舍“包棉胎”
说起琼剧,我虽无缘得梨园之道,但自小有幸能够耳闻目染,因为父亲是退伍老兵,复员后被分配回乡镇宣传队,做一名文娱主任兼戏曲教导,所以儿时,我的童年一直是在父亲的诸多戏调的陪伴中度过的,比如(秦香莲)(狗衔金钗)(春草闯堂)等等等等…呵呵、当然,也还有许多革命歌曲跟戏剧,但我嫌那些不好听,所以父亲在哄我入睡时,一直都只唱(梁山伯与祝英台)。
都说儿时记忆犹深的事物,能够影响到一个人一生,无论性格、脾气亦或是兴趣与爱好等等等等…呵呵,自小受父亲的影响,我也理所当然地继承了他老人家的兴趣与爱好,当然也包括他的性格与脾气:刚直、坦率、但所幸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与思想,这些被别人认为是“父子一丛丛”的“臭”习性才慢慢得以改正。
而每当戏剧即将上演之时,台下的观众中,我也算是其中之一,虽然听不懂潮剧的唱腔与板调,但是凭借着多年来长期在潮汕地区打工并且多有跟本地区的朋友接触而练就的潮语(潮汕话),同时凭借戏台上挂着的电子唱词字幕牌,勉强能够知道台上唱的什么,也能够勉强了解剧情由始至终的发展,并且还能看得津津有味。
某个庙会看戏的晚上,一朋友见我与一群老人们挤在一起,万众一心地欣赏潮剧时,于是半玩笑半真实地问我:“某某、你怎么那么爱看戏?连我这个本地人都看不懂听不懂台上唱的什么、说的什?我看见了都烦…”我告诉他:“其实我们海南也有“戏”,而我还是个“海南戏”的戏迷,你听不懂看不懂,那是你没用心去听,没用心去看,所以才不知其“所以然”
朋友瞪着一双眼,用如同观看“天外来客”似的眼神看了我好一会,才说:“额嘀神呐…!老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这里的戏只有老人跟小孩子们爱看,你别这么老土啦!走吧、别跟老人们争位置,一起到K厅K歌去!”在拒绝了朋友的邀请,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跟一大帮老人们挤在一起,“奋斗”到台上演员谢幕,台下曲终人散了,才心满意足地哼着咱们的“海南戏:梁祝”选段:“忆前日盟山誓海~我心那有祝~咯喂英台~!喂味你父作主配、配咯味喂文才、你~要退婚、理~依~依~应咯喂该~”然后一路悠哉悠哉地回宿舍“包棉胎”
说起琼剧,我虽无缘得梨园之道,但自小有幸能够耳闻目染,因为父亲是退伍老兵,复员后被分配回乡镇宣传队,做一名文娱主任兼戏曲教导,所以儿时,我的童年一直是在父亲的诸多戏调的陪伴中度过的,比如(秦香莲)(狗衔金钗)(春草闯堂)等等等等…呵呵、当然,也还有许多革命歌曲跟戏剧,但我嫌那些不好听,所以父亲在哄我入睡时,一直都只唱(梁山伯与祝英台)。
都说儿时记忆犹深的事物,能够影响到一个人一生,无论性格、脾气亦或是兴趣与爱好等等等等…呵呵,自小受父亲的影响,我也理所当然地继承了他老人家的兴趣与爱好,当然也包括他的性格与脾气:刚直、坦率、但所幸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与思想,这些被别人认为是“父子一丛丛”的“臭”习性才慢慢得以改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