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心路
个人日记
昨天走的很早,送孩子上学。
路上无意看风景,因为看过。
学校还算可以。我不满意,因为错过了我去更远地方观览的机会,这些不在考虑之内。
心里有无限的忧虑,总觉得孩子还很小,担心的地方太多。
女孩子的宿舍不让男家长进入,我恼火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够人性化。
至于其他条件,比我的当初好的无法比拟。
现在孩子离开家,想的是离开父母时的孤独和无助,而我的当初 是全新的快乐和自由。
我尽管强烈地坚挺着不显现任何的难舍表情 ,还是要面对暂时离别的场景,对于我这个相对善感的人来说,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我竭尽所能地陪孩子跑来跑去,买任何孩子需要的东西,不断地询问孩子,还有什么没有的,是自己用得上的。孩子没有耐烦的说早已经足够。虽然孩子是这样说的,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所想的早已是离开父母那难舍的时刻。
我变得寡言沉默,怕触动孩子和我都不愿触及的那根敏感的神经,生怕相互都不能承受。
我的心里明明知道,离家如此之近,大可一日来回,即使这样我仍然感觉很是遥远。或许,孩子从小没曾远离过我的缘故,感觉总是很担心。
在离开学校的之际,孩子送我,走的很慢,我知道她的那份难舍。我也总是拿我的左手轻抚着孩子的后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的了,平素很少有这样的举动。我总是想说些什么,却无话可说。
上车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女儿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对我说了一句话“爸爸,路上别跟我妈妈 吵”(老婆开车我紧张)。我点头表示肯定。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路上,孩子来电话,问到家了没有。
在我快要到家的时候,我打电话问孩子吃晚饭了没有。
我终于脱离了孩子在身边的纠缠,可是以后还有谁来纠缠呢?
我不适应,还是我打电话,多絮叨,像个女人一样,直到孩子烦了为止吧。
路上无意看风景,因为看过。
学校还算可以。我不满意,因为错过了我去更远地方观览的机会,这些不在考虑之内。
心里有无限的忧虑,总觉得孩子还很小,担心的地方太多。
女孩子的宿舍不让男家长进入,我恼火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够人性化。
至于其他条件,比我的当初好的无法比拟。
现在孩子离开家,想的是离开父母时的孤独和无助,而我的当初 是全新的快乐和自由。
我尽管强烈地坚挺着不显现任何的难舍表情 ,还是要面对暂时离别的场景,对于我这个相对善感的人来说,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我竭尽所能地陪孩子跑来跑去,买任何孩子需要的东西,不断地询问孩子,还有什么没有的,是自己用得上的。孩子没有耐烦的说早已经足够。虽然孩子是这样说的,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所想的早已是离开父母那难舍的时刻。
我变得寡言沉默,怕触动孩子和我都不愿触及的那根敏感的神经,生怕相互都不能承受。
我的心里明明知道,离家如此之近,大可一日来回,即使这样我仍然感觉很是遥远。或许,孩子从小没曾远离过我的缘故,感觉总是很担心。
在离开学校的之际,孩子送我,走的很慢,我知道她的那份难舍。我也总是拿我的左手轻抚着孩子的后背,我不知道自己怎么的了,平素很少有这样的举动。我总是想说些什么,却无话可说。
上车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女儿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对我说了一句话“爸爸,路上别跟我妈妈 吵”(老婆开车我紧张)。我点头表示肯定。这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
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路上,孩子来电话,问到家了没有。
在我快要到家的时候,我打电话问孩子吃晚饭了没有。
我终于脱离了孩子在身边的纠缠,可是以后还有谁来纠缠呢?
我不适应,还是我打电话,多絮叨,像个女人一样,直到孩子烦了为止吧。
文章评论
﹏泪染倾城°
[em]e120[/em][em]e120[/em]
同尘
这样的体会,的确是妈妈才有的,嘻嘻。赶紧开始自己的另一种生活吧!学会讨好自己!
静心
孩子背上行囊初次离家,初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等熟悉了就好了,你也就会放心了。
诚信是金
孩子多大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试着放放手,叫他们开始自己的生活,,没有父母庇护的那种生活,,早早锻炼他们的意志,,,那你也就放心了
开心
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慢慢的就习惯了。。。。。。
铃儿
看了你的《心路》不禁让我想到了江苏2012年的高考作文《忧与爱》,作文题目曾难倒了多少优秀学子。而你的文章中通篇没有一个爱字,但是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浓浓的父爱与不舍!若是按照去年的评分标准,这该是一篇满分作文!祝福孩子!
暮雪寒冰
呵呵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心情,过些天就好了,孩子适应能力强,过两天就不想家了,你得学会适应孩子不在你身边的日子,孩子大了,你该让她单飞了,她不会永远在你的羽翼下飞行。[em]e100[/em]
君儿
你要学会对孩子放手,现在的孩子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都很强,只是父母一味的包办使得孩子不能自由地发挥。幸亏你女儿离你不远,否则、、、、、。我给你一个小故事:
君儿
下面看一个故事,就可以更好了解中西方在对待孩子教育的差异。 去年暑假,一个中国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因此,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因为我有我自己的 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君儿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他的爸爸妈妈对玛丽佩服得五体投地。问她:“你施了什么魔法?让我兒儿子一个月之内就长大懂事了?” 中国的父母太宠爱溺爱孩子了,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甚至恨不得把下辈子的也帮他们准备好,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不是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宠爱,不是真爱!
君儿
希望年轻的中国父母,学会为自己和家人活着,也为社会活着,而不是再象过去父母那样,只为孩子活着。孩子有他们的自己的未来,靠自己寻找,靠自己创造。或许他们自己找到的未来,比父母提供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