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聋发聩的文章
个人日记
作为朋友,有幸提前欣赏了即将结集出版的旧体新韵诗集【边州吟草】,读完‘后记’我热泪盈眶了。是真的被感动着了。明生先生虽然只是延边诗词学会秘书长,可是他的视野却早已冲出地域之外,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中华诗词的发展在竭力践行着,呐喊着。我和明生先生交谊于诗已有几十年了,他不仅是延边地区文坛当之无愧的一支笔、颇有见地的著名文人、学者。对旧体诗词也很有研究。谙熟古韵,谙通格律。可是多年以来他力排非议,坚持用新韵写诗,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学 诗 随想
——代后记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是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结。试想从孩提牙牙学语时起,哪一个没从父母或长者那里,学诵过诸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床前明月光------”“白日依山尽------”等精典诗句。尽管你的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或只是个普通劳动者;你生来也许没有多少诗的禀赋,长大也没想成为什么诗人。但是哪个人的童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诗的洗礼?又有哪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曾经放弃过这种诗的洗礼?中国几千年,恐怕代代如此。
我的父母没啥文化,仅识几个字而已,但我自幼也有幸接受过这种诗的洗礼。长大后我虽没有成为诗人,却在我心中留下了一颗诗的种子,让我爱上了诗歌,尤其是偏爱传统的旧体诗词。阅读诗歌,学写诗歌,成了我诸多业余爱好中的最爱,诗歌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诗兴”越浓,我便也尝试着学写了一些敝帚自珍的歪诗,尽管我很珍爱,但亦深知其中大多都是拿不出手的。可时间久了,随着积累的歪诗数量增多,自己就有点憋不住了,胆子也逐渐地大了,总想弄成个集子印出来,以便求教于大家,或给自己留个纪念,或许还想显摆显摆。于是,就有了现今这本《边州吟草》。
为什么要起《边州吟草》这样一个集名?我认为,一是“边州”是我自以为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又一种缩写;二是“边州”又有边疆之州的意思,用这两个字来特指延边,似乎还有些诗意;三是这个“边州”又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所学写的那些歪诗,又多与故乡的山水风光、各方见闻、人情世故有关,所以就把“边州”这两个字,冠入了集名中。虽然是写两句歪诗,但也总要有感而发,“诗”出有因吧!然而,感从何来因由何起?我是皆从“边州”来也、起也。所以,我自认为这个集名也算名实相副吧?
说到这个集子,是按着以下结构和思路来整理的。共分两部分,旧体诗词部分和楹联部分。其中旧体诗词部分,从数量到份量都占主要地位。旧体诗词部分,又以主题和题材的不同划分为九个小辑,分别是“长白山吟”、 “边州新咏”、“风物咏叹”、“咏史抒怀”、 “山河咏唱”、“感时抒怀”、“心语情讴”、“书情画韵”、“唱和酬答”九辑。这样的编排,对同题之诗进行了划分归类,既厘清集子的脉络,使各辑之诗的主题内容等一目了然,同时又便于翻阅。集子的第二部分是《联语荟萃》,楹联是格律诗的别一种表现形式,格律诗本身就是由联组成的。当联独立存在时,短可看做格律诗的精彩浓缩,长可看做格律诗的特殊延展,可以说诗联不能分家。所以,这本集子也收入了我近年来创作的一些楹联作品。
说到诗词,尤其是旧体诗中的格律诗,我认为这是中国诗歌体裁发展的极致。精美的格律规范,从内容结体到音韵结构,在诗的美学形式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诗之格律自唐定格以来,至今而没有大的变动。格律虽然精美,但也较为复杂,对初学者,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多有权威人士提倡自由体新诗,反对旧体诗词。甚至有旧体诗束缚思想,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之说。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历经百年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以格律诗为主的旧体诗词,在中华大地上重新热了起来。原来,旧体诗词不仅不束缚思想,而且恰恰能很好的表达思想、传播思想。在当代,在传播厚重的中华文化、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抒唱新生活之美、表达我们的思考和理想,格律诗独有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在诗的体裁和创作方式百花齐放的今天,旧体格律诗词仍然是任何其他诗歌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支持中华大文化的诸多基石中,其中有一块不可或缺的,就是精彩绝伦的中华诗词。
所以,过去是、现在仍是,每个父母在教学语的孩子时,常用的仍是唐诗宋词。就连在“文革”中出生成长的儿童,张口就能背诵出几句或多首唐诗宋词的,也可谓司空见惯。至今孤陋寡闻的我,还没有见到哪一家的孩子能背诵几篇自由体新诗的,因为无论有文化或无文化的家长们从来都不这样教。我这种说法,绝不是反对新诗。我也喜欢新诗,也在学写新诗,但总觉得当前的新诗,诗人很多、流派不少、诗作多如山海,但能够传诵的精品却寥寥。关于这个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中华诗词也在复兴之列。旧体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古之如此,今亦如此,将来亦会如此。这么说,恐怕没人会有异议吧?
说到格律,我有两点认识。一是格律是中国诗的“宪法”,它所规范的美学形式、内涵与要求,总体上是不容违背和破坏的,要写旧体诗就要尊格守律。二是格律既是严谨的,同时又给诗人留有相当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对仗之格,就有无数种美妙的对法,任你施展才华。正因为格律留有诸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便给一些自恃才高又好事者带来了另类的发挥机会,于是制造出这病、那忌、此不准、那不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而且引经据典,俱有来历,煞有权威。须知,要真的把这一大堆枷锁,全都套到诗人的身上,诗人还能唱得出来跳得起来吗?事情一过,就成繁琐哲学,就成文字游戏,就要走向反面。我很同意这样的说法,要懂格律、用格律、遵守格律,同时又不能削足适履地屈从格律,有了好创意好语句而不合律时,就应留句舍律。历来都有人做此说,道理虽简单,但做到实属不易,得到公认就更不易。比如当今,有的人自己如是做了,沾沾自喜又振振有词;而看别人如此做时,却总觉得只要稍有出律就是不懂诗,起码不会是好诗,根本不去推究作诗者的良苦用心。
诗歌,是极个性化的创作行为,如果不去欣赏诗中独有的意境和哲思、不去体会诗人抒发的喜怒哀乐,只知拿格律尺子去度量一首诗是否中规中矩,那才是本末倒置。好诗,是诗人唱出来、喊出来、哭出来、骂出来的,绝不是按着某种尺寸、规格、图纸,研究制作出来的。大唐乃中国诗之盛朝,细检唐诗传世经典名篇,其中出律之处恐不罕见,就足见名家对格律与诗境之间的取舍态度及分寸。至于明清以降,诗人如星,诗作似海,格律更加讲究,理论更加完备,然而却很难读到大唐那种气度、那份潇洒、那种辉煌、那份纯情,传世之篇寥寥无几。所以有人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这段话很短,但似乎概括了漫长的诗史。一个“仿”字,足以描画出那些只知循格蹈律,小心翼翼“做”诗的人和其作品,这不能不让我们今天正致力于格律诗写作的人深思。
说道诗韵,我有一个主张,就是:现今写作格律诗,应该摒弃一切旧韵,使用普通话来写。即以《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上,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标注的调值和韵母为标准,来确定平仄和划分诗韵。这才是最简洁、最现实、最正确、最科学,也是最能为当今旧体诗词的创作者和阅读者,所能接受的诗韵。可是当下却不乏有权威者言:诗韵必依“平水”。《平水韵》是南宋刘渊根据《唐韵》删减改编而成的,其中归入各韵部的字,其读音,其调值,有很多都与当今流行的普通话大相径庭了。特别是旧韵中的入声字!何为入声?今天说普通话的中国人,恐怕无人能搞清楚,因为在普通话语音中,根本就没有这个发音。就是在古代,入声也是局部的方言语音,所以曾有专家断言,入声不是声。现在,哪个字属入声,对于讲普通话的诗人和读者大众,只能依韵书上的归属去辨认,而非来自真实的口语读音。如此写出的诗,何谈朗朗上口的韵律之美?又怎能为大众所接受和传诵?
特别是当今之诗人,如果仍坚持用平水韵写诗,只能算作用“平水字”写诗了。即使诗写成了,当今又有多少人会发古音讲古语,对此诗能正确地吟诵呢?一首诗如果在声音美上出了障碍,与广大读者产生了隔阂,甚至都不能正确的读出来,那还能被人理解和接受吗?那还算一首好格律诗吗?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用宋朝人规定的诗韵写成一首诗,宋人已无机会欣赏了,今人和后人虽有机会,但他们会欣赏吗?如果不会,这首诗还有什么意义。诗韵和诸般事物一样,都有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继承的是精华,发展的是精神。古为今用,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一种扬弃,不能是古的就全部或不加变化的为今所用。能用旧韵写诗的今人,固然有学问,学问可以入诗,但写诗绝不同于做学问。用已经不存在了,和不为今人所知所用的语音来歌唱,这样的诗歌,可谓不伦不类,必为今人和后人所不齿。对于古人,继承是尊重,发展也是尊重,《平水韵》本身也是宋人对“唐韵”予以发展的成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至理。而抱残守缺,不见发展、不思改革,不求进取,不问未来,一心泥古,是没有出路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坚持用“平水韵”写诗,如果刘渊地下有知,也会笑话我们的。
说到当代人写格律诗,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写出时代的精神风貌,火热的现实生活,澎湃的思想情感,深刻的理性思辨,表现的是独有的时代风采和鲜明的新人风格。如唐诗的恢弘壮丽,宋词的委婉意蕴,都是那个历史时代的最好、最美的注解。“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关注现实之生活,抒发时代之情感,大到写出我们新时代之恢弘新气象,小亦写出时人之新风新意趣。旧体诗词要复兴,前提是继承,关键是创新,重要的是出新人出新作,唱出时代之心声。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泥古不化者,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对于诗的写作和欣赏,不是每一个人必尽的责任和义务,也不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有的爱好,但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存有一定的诗的情结,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优秀诗人,能跨时空地和当今大众对话的基础。我喜欢读诗写诗,喜欢并不代表水平,我深知自己仍处于学习的途中。但我十分愿意和喜欢诗歌的人交流与分享,如果我学写的几首歪诗能走进你的视野,不论褒贬,都将是我的荣幸。
作 者 刘 明 生
文章评论
淼淼玲子
太好了,我转载了
康康
欣慰缘逢素手牵,感怀默契诗相连。 网络虚拟情真挚,相伴不离远长锦。 文/康康
康康
鸿运当头绽丽颜,墨笔轻挥锦文轩。 空间一抹霓彩艳,网络精英聚首先。 文/康康
康康
屏前欢聚诗满楼,网络牵情心底收。 相识今生莫嫌晚,红尘走过醉墨留。 文/康康
康康
新朋旧友隔平望,老调新词网络唱。 陋笔难描心中语,只有真诚绘诗行。 文/康康
灵犀之心
老师早上好!认识您很荣幸,一个没有文化的小学生向您报到,请您不要嫌弃,祝您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周二快乐![em]e160[/em][em]e160[/em][em]e183[/em][em]e113[/em]
灵犀之心
老师早上好!祝您全家幸福,七夕节快乐![em]e163[/em][em]e163[/em][em]e156[/em][em]e156[/em][em]e160[/em][em]e160[/em]
白雪公主
《七律*情有独衷会故知》 文/白雪公主 秋至适逢七月七,牛郎织女聚瑶池。 银河喜鹊架桥去,月老天公送嫁衣。 万句难言思过往,千词独念恋今昔。 时光飞逝又一载,情有独衷会故知。
月下赏荷
诚访才师!欣赏佳作!祝您:七夕快乐!![em]e183[/em] [em]e177[/em]
月下赏荷
珍惜一份真挚的情谊,珍藏一路相伴的温暖;留下一席简单的文字,为您增添一份甜美与欣喜,送给您一份温馨美好的祝福,祝愿您:开心快乐每一天,幸福好运永相随!七夕快乐!!
太空星
【鹊桥仙】七夕咏叹 文/太空星 迢迢星汉,濛濛烟岸,隐隐心灵悸动。良宵切切诉忠肠,徒伤感、鹊桥相拥。 悠悠愁绪,依依惜泪,孤寂谁人能懂。奈何欢聚又离分,空怅望、一帘幽梦。
太空星
【五 绝】七夕有寄 文/太空星 胜意鹊桥通,团圆梦梓同。 精忠存大爱,两岸乐其融。
暮秋斜阳
[ft=,,times][/ft] 【虞美人】在水一方(叠韵一) 又闻别雁鸣天半,霜叶堆南苑。 隔山隔水几经年,困我吴蚕缚茧、苦三眠。/ 昏灯独枕谁相语,夜寂聆《金缕》。 陌头杨柳挂愁丝,问此拳拳思绪、那人知? 20105-05-15 【虞美人】暮春残梦(叠韵二) 怅怀独饮三杯半,沉醉花阴苑。 老槐牵缘是何年。只道相思生怨、怎成眠。/ 无情难懂鹦哥语。愁见丁香缕。 镜中云鬓欲成丝,一枕暮春残梦、子规知? 2015-05-18 【喝火令】惜斜阳 雨洗云无岸,风摇绿半塘。夜来熏透碧荷香。 晨看并开双蒂,沾露更端庄。/ 岂奈韶华逝,何愁两鬓霜。旧年陈事用心量。 莫道贫寒,莫道路彷徨。莫道世情凉热,近暮惜斜阳。 第二部平2015-07-04 【鹊桥仙】七夕 银河滚浪,星云藏恨,七夕双星相会。 人间天上梦千年,传佳话、人仙成配。/ 陈规难破,俗氛犹忌,莫道多情无罪。 奇缘一段遗长忧,鹊桥上、喜愁皆泪。 第三部(仄)2015年七夕夜 【竹香子】七夕 雨点敲凉秋浪,岸柳倚风唤爽。 田田碧伞弄莲舟,白鹭飞来往。 初秋燕舞鹊唱,靓女行、屡换裙样。 无从乞巧盼玫瑰,七夕心波荡漾。 2015-08-19 【洞仙歌】并蒂莲(步韵纳兰性德) 谁家娇女,凌波红妆就。鸳侣能闻暗香否。 执安矜、相悦怎地无言,秀妩媚、起舞月圆时候。/ 夏沁甘霖雨,如意销魂,出水芙蓉弄波皱。 更亭亭玉立,并蒂同心,又何必、为情消瘦。 醉清风、拒污濯清涟,且奇缘天成,入郎怀袖。 第十二部(仄) 2015-08-17 [ft=,,times][/ft]
璟姹瑾
七绝一组 璟姹瑾 早春 二月寒风入早春,芳菲难觅绿清贫。夜阑宁静疏星暗,只盼天明日一轮。 打春 六九迎春又一冬,沉眠溪水破冰容。阳坡残雪难寻觅,新土依稀渐渐浓。 韶春 陌上时芳竟似邀,春风舒缓正青韶。小蜂蝴蝶花间绕,浅醉幽香意未消。 春思 池中竹影添新绿,谁剪春光溢满怀。醉抚瑶琴寻旧梦,三生石畔葬鹣钗。 春晨 梨花似雨正春浓,陌上时芳蝶粉庸。轻雾迷蒙风渐缓,舒晨旭日影无踪。 夏夜 荷花摆动笑银铃,绿柳丝飘舞火萤。莲步轻移牵月影,碎云缥缈绕孤星。 秋心 霜欺枫叶唱秋歌,湖水涟漪荡碧波。韵染浓情添醉意,滞留佳境任蹉跎。 秋思 瘦尽篱花处处秋,淡烟疏雨绕琼楼。双眸紧锁轩窗外,满地相思付水流。 秋夜 月色溶溶忆过从,繁星垂幕影千重。秋风疾扫枯黄叶,丹菊娇颜韵味浓。 秋韵 秋枫霜染半山红,轻雾绵延峡谷朦。提笔临摹清秀色,只因人在画不同。 悲秋 菊点东篱几处红,霜欺衰草竟相同。蜻蜓试水三分冷,已是深秋瑟瑟风。 残秋 霜染红霞添锦绣,露侵百草更知寒。山花渐败斜阳尽,好景难留转眼残。
春江月夜
热情 《醉花阴》文/春江月夜(正韵) 风流人物春来早,和谐环境好。工作互交流,风雨同舟,生活不烦恼。 并肩奋进闯前哨,携手堪为宝。困难显真诚,待友宽怀,情热同正道。 冷情 《醉花阴》文/春江月夜(正韵) 坎坷红尘情难诉,斗角勾心苦。私欲当为先,夺利争权,贪欲谁相顾? 难忘岁月人生路,情谊不能误。弹指一晃间,相遇几何?冷酷无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