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光禅寺

个人日记

                                                         七层雁塔出云岫,千里鳌江落紫微。
                                绿谷清幽开佛阁,香烟飘渺证菩提。
                                尚书昔种重阳树,勒石大书圣哲词。
                                多少功名烟雨散?青山脉脉沐斜晖。
                                                     
                               
          连江含光塔位于敖江南岸的江南乡下斗门村。因村后秀山峰形状如斗,故称斗门山。斗门山地处县城东面5公里处,含光禅寺的“含光”,即“衔光”的谐音,有衔来阳光之意。每当旭日东升,含光禅寺便迎来第一缕阳光。含光塔是一座红砖垒砌八角七层楼阁式的古塔,建于1588年,塔高20余米,乃福建省级保护文物。据考证,红砖砌造的古塔,全国仅有两座,另一座建于1036年,是位于河南济湖市的7层六角28米的 “延庆寺舍利塔”。          
         含光寺,距县城5公里。含光寺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十分清幽。一条公路直通寺门口,善男信女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寺左前方近在咫尺有一棵重阳树,高大挺拔,枝叶遮天蔽日,系乡贤明朝兵部尚书吴文华手植,被冠名为“尚书树”。相传,这位尚书晚年辞官回乡重修了含光塔,募建了含光寺,手植寺前重阳树。如今,三者成了斗门山三大亮丽的风景。
    
         含光寺占地面积5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3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依山而筑,后几经兴废。其间,清乾隆辛酉年(1741年)和民国乙卯年(1915年)两度重修,建筑面积243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四扇三间,单层石木结构。前座天王殿,供奉弥勒佛;中座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柱镌“含在名山开佛阁,光从法雨惠人寰”“静观甘露年年盛,斜栽重阳岁岁春”的楹联;后座大士殿,供奉观音菩萨。1978年,当地信众又集资捐建双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的斋房、寮房等。“三殿堂”分布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错落有致。均以石头砌基,四周围以风火墙,灰瓦盖顶。近年又募建新大雄宝殿780平方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不在大,有佛则灵。"含光禅寺虽然规模不大,但香火鼎盛,是连江200多个寺院中最知名的寺院之一。198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斗门山是一处风景区。敖江碧水萦绕脚下,沈海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似玉带飘然而过,含光宝塔如利剑刺破苍穹,加上含光寺晨钟暮鼓,佛灯长明,乃一方福祉吉祥之地。每逢九九重阳登高日,乡贤名士、八方游客慕名而至,一睹风采。品读含光寺内珍存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碣碑及现代新勒石碑墨宝,仿佛在品读一部古往今来厚重的史书。斗门山成了观光旅游雅集之胜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