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非常值得去的五个古村落

个人日记

转发——



    “千百年来,这片大地上的先民们见证了农耕文化从繁荣走向末路的漫长历程。他们留下的属于农耕文明的各种时代符号,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消亡。在残垣断壁前的欷歔和无奈,或者面对现代化建设的喜乐欢歌,都不能改变宗族隐落衰亡的命运。”这就是竺培愚对“古村落”的诠释。他花了三年时间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广州50个村落的所见所闻,并且从历史、宗族、建筑等角度去解读每个村落的性格,将它们都收录在他今年出版的《渐行渐远 古村落 》第一卷岭南篇中。目前已经有一些人在跟随着书本中所写的村落在行走探访。今天就让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们跟着竺培愚的脚步,去了解其中部分默默无闻的古村落。

    障岗村

    仅剩一人的寂寥建村历史:六百年

    障岗村是竺培愚走访的第一个村落,也是他最喜欢的古村。他说在这个村落里游走,犹如穿梭时空一般,可以让人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障岗村在白云区钟落潭镇的东南方,这里前贯流溪河,后傍帽峰山,自古以来是广州北部少见的富饶之地。明洪武年间,胡姓在这里开村,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村里有两座三层楼高的碉楼建在村落的中央,因为顶部分别建有两个和四个突出的瞭望台,因此分别取名为“二耳楼”和“四耳楼”,如今的碉楼只剩下麻石基础部分和盘恒在废弃上的大榕树。在二十年前还是一个住着四百人的岭南小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们陆续搬迁出古村,在周围的新村入户。如今这里只剩下了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现在走到村里会发现每一座老房子都是打开的,庭院里杂草丛生,黄昏的阳光穿过树叶,在斑驳的墙壁上留下金黄色的斑点。而村里的小巷全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齐地铺成,山墙投到对面屋墙上的影子,令空荡的古城更显得寂静,这里只有遍地跋扈而生的野草是这座寂寞古村唯一的鲜活。

    交通贴士:从广州出发走华南快速干线,接京珠高速后在钟落潭站出,到钟落潭镇边路口后沿X281县道南行2公里,在京珠高速公路的桥墩下左拐进村。

    岳村

    广府和客家村落的融合建村历史:约建于明代

    在竺培愚看来,岳村非常特别并且具有代表性,因为这里可以看到广府和客家村落的全貌。岳村十三路大多都是建于明朝,平均人口不超过三百。十三个自然村全部依山面水,村后山冈,村前月塘,袖珍而富有韵味,为传统岭南民居与山水相依的居住理念做出了生动而丰富的诠释。在岳村的十三路,每一村都是一副美丽的乡村画卷,而铁路份是十三村中最美丽的一个,本地姓钟是从梅洲迁入。历史上这个村落是建设最早的一个,因此岳村最初叫钟岳村,村民称自己为“客家人”,后来变成了说粤语的本地人。如今,村子有的是本地村落,有的是客家村落,有的则是本地与客家混居的村落,土客村落相交辉映的景象在岭南地区绝无仅有。这里的旧刘路是十三路中最特别的一个,村子是由“大夫第”和“瑞堂家塾”两组建筑群组成,其中“大夫第”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垄屋,以上三堂为中轴,左右各有两排横屋,整座建筑围以弧形围龙,外表与典型的广府祠堂没什么区别,但和围垄屋并排而列,形成一座广府建筑与客家建筑融合的奇特古村落。

    交通贴士:岳村在增城正果、小楼和派潭三镇之间,离正果镇五公里。

    坑背村

    棋盘般的布局建村历史:约建于明末

    竺培愚已经记不清去过多少次坑背村了,他说只要经过增城的地界都会在这个国道边的小村庄稍作停留,因为这里的宁静和安详。村子娇小玲珑,旧貌依然,老人们各安天命。春耕秋收,村民们一年四季都在为生活而忙碌,好似只有这里才有干不完的农活。村里包含了毛、崔、汤、梁等姓,其中姓毛的聚落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是岭南典型的梳式布局。村前是半月形池塘、村围、门楼、河坪,首排的是毛公祠、书院、村屋一字排开,村侧有碉楼。五十多栋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均建于明末清初,横十排,纵五列,如棋盘般的布局。坑背村因为古时候附近的金坑河盛产坑贝而得名,是广州地区少有保存完整的古村落。说它完整其实并不确切,因为村前那块平地是村中最大毛氏祠堂的旧址,曾经有被炸毁过。坑背村下的崔屋自然村是南宋名士崔与之的故乡,目前崔屋仍有催太师祠,每年农历九月十二日,数以千计的崔氏后人会来此膜拜。

    交通:从广州出发走G324国道,过增城中新镇后东行三公里,即可看到坑背行政村村委会。村委会前方一百米是坑背古居民群,对面则是坑背村辖内的崔屋。

    凤院村

    从化最大梳式布局古村建村历史:五百年

    凤院村是从化地区最大的梳式布局的村落,古村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欧阳聚落,数十条古巷均设有门楼。凤院村因为周围很多枫树,古时候取名为枫园。明朝弘治年间,一县令到此巡游,见双凤山倒影在村前的鱼塘中,成“双凤朝阳”的奇景,因此而得名凤院村,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这里与其他岭南大型梳式布局村落有一个明显不同,村中十多条巷道一贯到底,彼此没有横向的巷道相连。如果你想到隔壁巷子的某户人家去串门,必须先走出自家的巷子的门楼,转入另外一个门楼。在村里有座博雅别墅,从外表看指数梳织巷中一座普通的名宅,步入其内才知道屋内的天井居然连着一个巨大的花园,屋里院外一对对古雅的楹联勾画出主人入骨入髓的浪漫气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村民开始在村落北侧建筑新居,并陆续从里巷里搬出。如今,曾经容纳过四五千人的凤院古村,已是门掩残垣,院藏荒草。

    交通贴士:凤院村在G105国道旁白,过从化街口不久就可以看到路右边的凤院村的村牌,内入800米即可到古村。

    深井村

    深藏珠江小岛建村历史:七百年

    深井村是竺培愚在端午节随官溪村的龙舟出游才注意到的,它是一个坐落在珠江江心小岛上一个深藏不漏的古老村落,在广州市区东南长洲岛的西南一带。这里村是因为村内有一口井三丈多深的水井远近闻名,于是改名为“深井”。这里三面环水,河道贯穿其间,七百年来,凌氏先祖在这里建祠堂、文塔、种植果树,代代相传。在深井村的岐西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岭南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古居民。从高处俯瞰,犹如一眼被岁月冲刷的古井。这里众多保存完好的门口是深井村的一道风景线。这里的霸王花是深井村的象征,每年五月到九月,墙头屋角到处都可以看到霸王花的影子。岭南人喜欢将它干制后做汤料,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的功效。

    愚园建在深井村深处的岐西坊,这是个幽静的庭院,是上世纪广东省警察厅厅长凌鸿年的故居。多年书斋外的庭院里开满了白玉兰、紫荆花、菊花、玫瑰。如今除书斋已重建外,基本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在略显萧条的园落中央还能看到六角鱼池,精美的花纹依稀可见。在愚园内挂在屋顶天花上的煤油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样的清朝家什在深井村并不是稀罕之物。

    交通贴士:可以从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前往,也可以从黄埔军校附近的渡口前往。

文章评论